03.05 “我家孩子沒有學數學的天分”:瞎說,快來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

我做數學老師的時候,總有家長和我講:我家孩子沒有學數學的天分,您一定要多擔待,多操點心。

聽到這種話,我都要氣瘋了,當然不是因為學生,而是因為家長,做家長的怎麼一下子就能自己孩子定了位呢?

其實沒有哪個孩子天生適合學什麼,關鍵是看家長有沒有給孩子好的啟蒙,培養孩子各學科的學習興趣。

很多爸爸媽媽以為,重視孩子的數學學習就是從小讓孩子多做減法乘除計算,乘法口訣倒背如流,上小學後送到奧數班。其實這是對數學學習最大的誤解,數學不是隻考核孩子的記憶和計算能力,在奧數班學一些解題套路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數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以及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數學啟蒙學習最好與實際生活結合,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一些更加新穎有趣、內容更加具體、容易理解的素材來訓練孩子的數學思維。如《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是一套能讓孩子在快樂玩耍中增強數學思維和理解能力的思維啟蒙書。

“我家孩子沒有學數學的天分”:瞎說,快來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

這套書以簡單的舉例為出發點,一步步引導孩子瞭解一些常見的數學概念,以及它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運用。講解生動有趣,有大量與生活相關的實例教學,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訓練邏輯思維能力。

書中包含26次大闖關、520道場景式數學題,近400幅漫畫,非常受小學生歡迎。

本書作者愛德華·佐卡羅,北艾奧瓦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他有40多年的教學經驗,主要教數學,培養了幾百位數學天才。他將自己的數學經驗,花費10年時間,編寫了這套與眾不同的數學思維啟蒙書。

1.遠離枯燥,引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結合漫畫,像做遊戲一樣輕鬆學習

和中國孩子學數學不一樣的是,美國小孩學數學,不是一直刷題那麼枯燥,而是每天變著法子玩!以各種各樣的數學思維訓練為主!

“我家孩子沒有學數學的天分”:瞎說,快來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

書裡選擇的都貼近現實生活的趣味案例,培養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知力;難度多階分級闖關,一步步提升孩子數學思維能力;答案解析步驟清楚,家長孩子都能看懂。

例如《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第十三章數學的魔力中,卡車中裝1000個蘋果,維納斯需要知道其中多少個腐爛了,一個個數太浪費時間了,怎樣可以節約時間呢?

叮!有個好主意:我們可以先數100個蘋果,得知100個裡面7個腐爛了,於是可以猜測,1000個蘋果裡,大概有70個腐爛了。▼

“我家孩子沒有學數學的天分”:瞎說,快來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

於是小黃人就問:如果題目總的數字非常複雜,怎麼辦?(注意看小黃人的表情,是不是非常生動有趣?)

並且出了一道題,一個盒子有225個蘋果,從中拿出30個,有4個是壞的,那麼推測有多少個壞蘋果呢?

“我家孩子沒有學數學的天分”:瞎說,快來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

愛因斯坦爺爺出現告訴你答案,把30個分為一組,225裡面,一共有7.5組,每組壞了4個,利用乘法,就能得到答案啦。這就是數學在生活中的魔力!▼

“我家孩子沒有學數學的天分”:瞎說,快來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

不用擔心孩子討厭做“題”,按照以往的買過的家長的反饋是:孩子做思維訓練題時,只會越做越喜歡,把每一道題當做遊戲挑戰,掌握一種方法後,孩子也會收穫極大的自信心,還想要再來闖關。就像平時孩子樂於和我們玩腦筋急轉彎,猜謎語似的

遠離生澀,將數學語言融入生活中

看過一句話叫:數學語言是這個世界上最精確的語言。如果一個孩子掌握了數學語言,再看其它學科的教材,就像看小說故事一樣有趣。

很多孩子不會做數學,害怕數學,是因為看不懂題,而看不懂題的背後是理解不了數學語言,覺得很繞很生澀。

看到應用題就頭疼,可能連題意都不理解。這就需要家長平時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數學語言。

我們要讓孩子們學會將文學轉換成代數語言,比方說書中19章《我知道一種數學語言》,直接演示,瑞秋比丹大3歲,盧克比丹大6歲,如果三個人年齡加起來是57歲,丹多大?

“我家孩子沒有學數學的天分”:瞎說,快來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

翻譯成數學語言就是: 假設丹N歲,瑞秋是N+3歲,盧克是N+6歲,從而計算出丹的年齡。

書中有很多這樣的的實例,既有文字描述,也翻譯成了相應的數學語言,讓孩子多加練習,熟練掌握。

只要孩子能將文字翻譯成數學語言,並且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未來學習更高階更復雜的數學內容,對孩子來說就不是難事了。

開發大腦,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以及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當然,並不是只有厲害人物才有這樣的能力,每一個正常人都有,並且在無形之中使用著,只是不同的人邏輯思維能力有強有弱。

大家有沒有做過這樣一道數學題:雞兔同籠,共有30個頭,88只腳。雞和兔各多少隻?

看到這樣的題,一個頭兩個大,完全無法下手,就是典型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強。

邏輯思維能力弱的人往往依賴過往的記憶、經驗甚至是情感喜好做無意識的直覺判斷,一旦過往的記憶和經驗無法給出依據,就不能很好地解決遇到的問題。

而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會通過既定事實,明確的邏輯關係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做出決定。

數學是邏輯思維極強的一門學科,《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用一定的篇幅循序漸進地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各篇章之間互相作用,一點點強化孩子們的推演能力。

《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中每一個知識點都儘可能以具體接地氣的方式來展開,就會容易理解得多。

孩子們學數學,越到高年級越容易出現兩極分化,優秀學生經常拿滿分,可薄弱的同學合格都難。只有掌握了數學思維和方法,才會自己挖掘學習的樂趣,學得越來越輕鬆。

可一旦學不會,就再也不想學了,學數學就變成了一件折磨人的事。

孩子只要開啟好數學啟蒙,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就會像《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中貫穿的思路一樣,掌握基本就是思維和高效的方法,在學習之路上感受快樂,收穫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