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財富時代:日本錯過互聯網創業潮的深層次思考

文 | 餘豐慧 ,著名財經金融評論家、經濟學家,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首先必須肯定這個思考很重要很必要,提出這個思考非常有價值。這個價值不僅僅對於日本,而且對於美國、歐洲和中國這些大經濟體都非常有價值。

日本發明了二維碼、日本最早出現社交網絡、日本是移動互聯網的鼻祖、日本有世界新科技領域叱吒風雲的孫正義,然而在世界前20名的互聯網巨頭中日本卻不還蹤影。


財富時代:日本錯過互聯網創業潮的深層次思考


提出問題的作者從歷史角度,日本經濟體制,以及日本人隱私保護思維等角度進行分析,分析的非常好和透徹。我僅僅從兩個方面談一點淺見。

首先,日本社會幾乎所有思維模式等已經不適應以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為入口平臺的新經濟新技術新金融模式與趨勢。這個“三新”趨勢要求透明、分散、零星、無孔不入、平臺基礎、規模效應,要求擺脫傳統線下模式徹底走向線上。要求充分發揮個性發散思維,在線上平臺出現萬眾創新,把每一個人的創新想象思維空間充分挖掘出來。而日本整個社會基礎沒有與此相對應的契合點。

日本是一個抹殺個性、不鼓勵個人創新,而崇尚財閥主導經濟與創新的社會。個性、創新、分散、透明、規模經濟等與日本社會契合的並不緊。這就使得日本經濟中互聯網思維基本失去市場。

而且,日本人過度的謹小慎微,過度的追求完美與安全,在思想深處就有先入為主的互聯網不安全的觀念。一旦出現風險就會如臨大敵,徹底取締。耽誤了新經濟新科技新金融的孕育與發展。

思想觀念上以安全、隱私為由排除互聯網現象非常嚴重。就在前不久(2019年7月份),日本一些商場推出移動支付後馬上被叫停,因為一推出就有客戶資金被盜,結果徹底叫停,至今沒有恢復。可謂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繩。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現有財閥控制經濟命脈的格局,很難出現一批互聯網為主的新經濟新科技新金融企業家隊伍,更談不上新經濟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階層和企業家精神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企業家”這一概念由法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業家使經濟資源的效率由低轉高;“企業家精神”則是企業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說,“企業家精神”指企業家組織建立和經營管理企業的綜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種重要而特殊的無形生產要素。西方發展到19世紀,人們將企業傢俱有的某些特徵歸納為企業家精神,在英文術語使用上,企業家(Entrepreneur)和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常常互換。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創新意識;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冒險精神、準確判斷、果斷決策、堅韌執著精神。日本曾經不缺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例如,偉大的企業家、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們創造的最偉大的“產品”不是收錄機,也不是柵條彩色顯像管,而是索尼公司和它所代表的一切。然而,進入本世紀後,面對IT信息技術撲面而來,互聯網向經濟各個領域滲透,日本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竟然蕩然無存,一個孫正義是新技術投資家,而非互聯網實業家。

與此同時,美國誕生了比爾-蓋茨、喬布斯、馬斯克、貝索斯、扎克伯格、庫克、安迪·魯賓、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桑達爾·皮查伊等,中國誕生了王志東、張朝陽、丁磊、馬雲、任正非、馬化騰、李彥宏、劉強東、雷軍等一批互聯網業界叱吒風雲的企業家,以企業家精神推動美國和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主導全球互聯網經濟技術金融發展格局。


財富時代:日本錯過互聯網創業潮的深層次思考


日本錯過互聯網創業潮帶來的影響遠遠超過所謂的房地產泡沫破滅失掉的十年。安倍政府執政後推出了安倍經濟學,促進日本經濟出現了幾年小幅復甦的跡象。這個復甦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日本展開雙臂歡迎全球消費者到日本購物旅遊的海外消費推動作用,其中中國消費者是最大貢獻者。

不過,安倍經濟學依然是貨幣財政手段強刺激作用,沒有發展互聯網經濟的思維和元素,創新這個根本動力嚴重不足。這也只能是一劑強心針而已。今年以來,日本經濟又出現低迷回落就是這個道理。安倍經濟學急需豐富的內容就是加入新經濟新技術新金融的政策制度安排,否則就不一定能走遠。

美國經濟持續走好,歸根結底還是不竭的創新能力動力。美國科技企業是美國經濟的定海神針,美國科技股是美股的定海神針。

與日本恰恰相反,中國緊緊抓住了互聯網為平臺入口的新經濟新科技新金融發展的歷史機遇。我是見證者。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互聯網進入民眾眼簾時,我是第一批電話線撥號上網的網民。從那時起,中國沒有讓互聯網新經濟溜走,一年一個創新,一年一個臺階發展。使得中國今天站在世界新經濟新科技新金融的發展潮頭,這必將載入史冊,成為中國最輝煌最值得驕傲的一段經濟發展歷史豐碑!


財富時代:日本錯過互聯網創業潮的深層次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