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元日》:王安石在正月初一給自己寫下的軍令狀

詩,除了詠物、談情外,還能用於言志。

但很多是時候,古人的情感是含蓄的,一首詩,浮現在世人眼中的不僅僅是字面上所展現出來的意義,其中還蘊藏著深刻的思想內涵,需要讀者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感悟。

故而,如果我們背離了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只從字面上去理解,就會被詩的表面所迷惑,無法體會詩人內心深處的那股豪邁之情。

比如,名列唐宋大八家之一的宋朝大文學家王安石,就作了一首名為《元日》的詩。

初看時,這僅是一首描寫大年初一時的熱鬧、歡樂的節日景象,在辭舊迎新的節日爆竹中,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喜悅和細節,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王安石在正月初一給自己寫下的軍令狀

春節

然而,此詩的境界真的只有這些嗎?汪郎告訴你,當然不是!

事實上,這首《元日》是王安石的言志詩,作於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春節,正月初一。

詩中的最後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王安石在向自己下決心,一旦皇帝同意自己主持新政,那麼必須抱著一顆必勝的決心,打破朝廷現有的舊制度,推行新法,以實現大宋富強!

而這首詩所要表達的,實際上就是王安石對即將要實施的新法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同時對新法實施後,為提高大宋百姓生活水平,解決大宋社會危機的光明前途充滿了喜悅之情!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必須去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時任翰林學士兼侍講的王安石,接受了皇帝趙頊的召見。

這是一場偉大的會談!

《元日》:王安石在正月初一給自己寫下的軍令狀

王安石像

在這場會談中,君臣二人就當前大宋所面臨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國內危機,以及北遼、西夏、吐蕃等帶來的邊境軍事衝突的國際問題交換了看法。

王安石的成竹於胸,王安石的侃侃而談,給皇帝趙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是大宋需要的人才,這是朕需要的人才。

趙頊彷彿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非常感性地,並十分誠懇地邀請王安石加入自己的中央參謀陣營,為自己解決危機,以圖大宋富強!

熙寧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對,帝問為治所先,對曰:“擇術為先。” 帝曰:“唐太宗何如?” 曰:“陛下當法堯、舜,何以太宗為哉?堯、舜之道,至簡而不煩,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難。但末世學者不能通知,以為高不可及爾。” 帝曰:“卿可謂責難於君,朕自視眇躬,恐無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輔朕,庶同濟此道。”---《宋史.王安石傳》

不能否認趙頊推行新法的迫切。

《元日》:王安石在正月初一給自己寫下的軍令狀

宋神宗趙頊

因為此時的大宋猶如一個臃腫的胖子,如果不瘦身,那麼表面上一派繁榮的景象,終究如泡沫,一捅即破!

於內,“三冗”問題始終是大宋邁不過去的坎!

宋朝推行以文治國的策略,因為大興科舉、實行恩蔭制,奉行“恩逮於百官者惟恐其不足”①

的籠絡政策,造成了官僚機構龐大而臃腫,“冗員”問題十分嚴重。

大宋採取的是“強幹弱枝,內外相維”的原則,故而建立了一支以部署在京師及各地的禁軍為主,以地方廂軍為輔,加上各地鄉兵、邊境蕃兵等組成的武裝力量,“冗兵”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正因為冗員、冗兵的問題嚴重,導致官員、軍隊的財政支出激增,而且還要支付北遼、西夏的歲幣,加上統治者對奢靡生活的需求,不得不“財取於萬民者不留其有餘”②,造成了百姓困苦,朝廷財政入不敷出,又形成了嚴重的“冗費”問題。

冗員、冗兵、冗費,三者前後相依,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才造成了大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元日》:王安石在正月初一給自己寫下的軍令狀

北宋時,三冗問題嚴重

於外,北遼、西夏始終虎視眈眈。

北疆雖然通過澶淵之盟,換取了和遼國的和平共處,但在宋人看來,遼國吞宋之心一直存在,否則遼主就不會在西夏侵擾西北邊疆之際趁火打劫,慶曆增幣是宋人的痛。

而西夏,自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脫宋自立以來,數次犯邊,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大宋的戰敗,不僅是趙官家的心頭病,也是大宋士大夫們的恥辱。

《元日》:王安石在正月初一給自己寫下的軍令狀

宋、遼、夏形勢圖

正是在大宋面臨著這樣的危機下,兩個想要扭轉大宋貧弱局面的男人就這樣走在了一起,試圖構建一段君明臣賢的佳話。

王安石以自己洞察世事,體察民情的治國能力,得到了大宋最高統治者趙頊的青睞,為此,他向皇帝上了一道摺子,指出了大宋問題存在的根本。

然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而無親友群臣之議……農民壞於繇役,而未嘗特見救恤,又不為之設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雜於疲老,而未嘗申敕訓練,又不為之擇將,而久其疆埸之權。宿衛則聚卒伍無賴之人,而未有以變五代姑息羈縻之俗;宗室則無教訓選舉之實,而未有以合先王親疏隆殺之宜。其於理財大抵無法,故雖儉約而民不富,雖憂勤而國不強。---《本朝百年無事札子》

不能不說王安石對宋朝的政治危機、社會危機、經濟危機看得透徹。

《元日》:王安石在正月初一給自己寫下的軍令狀

王安石要變法,最大的對手就是朝廷之中的守舊派

他對宋朝立國百餘年間太平無事的原因作出了詳細解答,並剖析了宋仁宗統治以來的種種弊端,指出大宋表面上看似百年無事,但實際上早已危機四伏,而導致這一切的因素都在於大宋官僚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結果。

要想改變眼前的困局,唯有施行新政!

伏惟陛下躬上聖之質,承無窮之緒,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終,則大有為之時,正在今日。---《本朝百年無事札子》

這是王安石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利與弊,以及問題的根本,他都已經在這本摺子上詳細說明了,取決於否,全在皇帝趙頊。

讓王安石欣慰的是,趙頊變法的決心很大,接受了他革除舊制,推行新政的主張。這一刻,自皇祐三年(公元1058年)向皇帝趙禎上了一道摺子,即《上皇帝萬言書》,向統治者系統地提出了革新的思想後,他等了10年。

《元日》:王安石在正月初一給自己寫下的軍令狀

王安石和宋神宗

10年的光陰,一朝得以實現,這對於立志為天下蒼生作出一番變革的政治家,是很難掩蓋自己內心的喜悅。

但作為文人,必須懂得含蓄。

故此,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的春節,正月初一,看著東京城中家家戶戶忙著“新桃換舊符”,忙著“爆竹歲除”,忙著“暖入屠蘇”,想著日後大宋即將迎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從而使得朝廷變得強大,百姓變得富足,欣然之下,一首以景言志的詩自然也就孕育而生了。

王安石,一代人傑!

注:

①②《廿二史札記.宋制祿之厚》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元日》:王安石在正月初一給自己寫下的軍令狀

春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