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临矿集团第一位“数字员工”上岗

“从本月开始,我们的第一位‘数字员工’就正式上岗了。”近日,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孝孔宣布。与此同时,临矿集团员工也在积极为这位“数字员工”起名字。

临矿集团大数据中心主任、中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联盟智库专家委员会专家崔希国介绍,这名“数字员工”是由11000余条代码控制的流程自动化机器人,可不分昼夜、安全可靠地工作,能够替代人的重复性、流程性劳动,模仿1500种人为操作,按时把每日资金情况以日报形式及时发送给相关领导。此外,临矿集团还规划了7个财务方面的应用。在不久的将来,临矿集团还会有更多“数字员工”上岗。

“数字员工”只是临矿集团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三年前,临矿集团组织千余名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先后到红领集团、浙江大学对标学习;率先投资10亿元,推进以10大类26项133个项目和“云上临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旧动能转换工程。

截至去年底,临矿集团共完成工业升级项目120个,装备了6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6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10条岩巷快速掘进作业线,开展机器人研发与应用9项,采掘工效分别同比提高17.4%、8.2%。其中,透明化工作面成为引领煤炭智能开采的新潮流。

2018年3月23日,临矿集团大数据—财务共享中心启用。目前,临矿集团财务、人力资源、设备管理、安全生产和党建五大共享平台全部建成,数据资源成为临矿集团的重要资产。临矿集团大数据“5+N”平台模块达到230个,归集标准数据1.8亿条,数据涵盖财务、人力、物资、安全生产等业务领域,且以每天10万条的速度增加。2019年,临矿集团提交《重点数据扫描》42期,发布安全、经营、环保等预警信息126份,提高了管理精确度。

借助新动能、大数据,临矿集团非煤板块也快速发展。2019年,临矿集团非煤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利润率由20.5%升至46.6%。会宝岭铁矿自主完成的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上升为国家标准;通过卖技术、卖标准,为233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019年创收400万元。玻纤公司年产8万吨池窑拉丝数字化智能生产线达产达效,成品纱A级品率超过99%;推进精准化营销,开发外贸客户400余家,新增销量超过万吨。

至此,临矿集团呈现煤炭、玻纤、铁矿三足鼎立、良性互动的局面,曾经对标学习的“师傅”慕名前来对标、交流、学习。

如今,新动能已成为引领临矿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科技创新、管理提升、资本运营、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分别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14.65个百分点、0.72个百分点和13.36个百分点。一年来,临矿集团科技投入达4亿元,奖励各类研发人员800余人、奖励金额合计近1亿元;累计引进挂职博士21名,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实现“零突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8件,较规划翻了一番。

“在新的一年,我们将防风险、保安全,稳产能、降成本,增后劲、提质量,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力建成敏简轻快的‘云上临矿’。”临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侯宇刚说。

扫码在手机端打开页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