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乡村医生的出路在哪?难道真的要守着3000元的工资一辈子,一辈子在乡村?

陈夕颜CXY


【妮嬷嬷的观点】薪资3000元勉强够温饱,但乡村医生不是没有未来。高尚和无私奉献是我们对村医的赞誉,但不能成为道德绑架。出于私心,我多么希望你能留下来,乡村的百姓更加需要你,他们没有别的依靠,如果你也放弃,他们更可能把小病熬成大病,难治的病,治不好的病。

把我遇到的最真实的乡村医者的故事分享给你

一、赤脚医生,奔走在山沟沟里的白医天使

在我读小学前,1990年之前吧,爸妈请来给奶奶看病的医生,是从镇里私人卫生所来的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头,中专学历,妈妈说他有个美丽的名字叫赤脚医生。

那时还没有电话,没有公路,需要派个人,翻山越岭走2个多小时去请他,遇上他出诊时,还得等到他回来,有时遇上急症的,他连饭也顾不上吃拨腿就往患者家中赶去。

他们一双布鞋,爬山涉水每天在路上,他们出门除了医药箱,手电筒和雨衣是必备。

从小听妈妈讲白医天使,就是一个个赤脚医生平凡又朴实的故事。现在想起来依然让人热泪盈眶,感动!想哭!

贫困落后的地区,乡村医生普遍存在这几个现象:

1)收入低勉强可够温饱

很多人觉得去医院看个病这么贵,医疗是个暴利行业,医生一定待遇好、工资高。这种理解在乡村医生身上可是不着边际的幻想。

以前,乡村的赤脚医生,我印象中靠步行的年代,出诊费最多也就三五块的,后来有了小路可以骑摩托车时,大概是十来块钱,加上药费,基本在十几二十来块钱。

有时听到村里的老爷爷老奶奶,病好了还会唠嗑,常能听到:“哎,不值啊,都被某某医生赚去了,赶几次集市卖那些地瓜蔬菜的,都不够看医生。” 听得出来他们心疼钱,必竟小时候的农村,没有什么可靠的经济来源。

有时也会听到奶奶抱怨钱被医生赚去了,妈妈总是打断她,没赚你多少钱的,帮你看次病走山路要好几个小时,一天才能看几个人?还常常错过饭点,不是饿肚子就是提前吃剩饭赶紧出发,去城里进货(买药)路费也很贵,他都给你用最便宜的好药,帮你省了不少钱,你去城里,这点钱还不够挂个号。

虽然村民们也心知肚明的,但 “钱被医生赚了去” 还是常常会挂在嘴边,老头医生也不解释,常常笑着对村民说,“等赚够了我建个大房子,再杀头猪宴请大家一起喝酒”。可是直到他去世了,他家依然还是破旧的矮平房,没有翻新过。

2)工作时间不固定,患者需要随叫随到

乡村医生没有上下班时间,他们几乎随叫随到,有的行政村管辖好多散落在深山里小村庄,往往来回要好几个小时。

有时刚出诊回来,遇上急症的,连饭也顾不上吃拨腿就往患者家中赶。他们经常错过饭点,三餐没得规律,小时候见过的村医都黑瘦黑瘦的。

3)医源不足,病人只有老弱病残和小小孩

从改革开放部分劳力外出务工,到现在定居城里的人越来越多,加上城镇化的发展,居留在农村的人口已经非常非常少了。

很多落后的偏远地区,只剩下那些经济条件差,没有条件迁移出去的孤寡老人甚至是病残。

我读小学时,我们村终于有了自己的医生,他是我认识的第2位乡村医生,是村里第一个医学专业的大学生,那时村里人还是很高兴的,看病或是叫医生,不必花2个多小时到镇上,到他家只需要1个小时。

他大概175,瘦瘦的高个非常儒雅,每次他来给村里人看病,总会来我家坐一坐,我喜欢听他和你爸妈聊天的样子。

4)工作辛苦收入微薄,年轻人不愿继承

近些年来,城镇化的改革速度飞快,加剧了农村居住人口的减少;而小诊所大病看不了,日常小病小痛的,也不足以维系日常收益,遇到一些贫困的孤寡老人,有的甚至还得自行贴上医药费。

经济贫困的乡村,新一代年轻人又不愿回来,于是出现老村医退休后无人继续衣钵情况。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村医都是这样的情况,就比如我的村医同学。

二、80后村医的修炼,稳扎稳打奔小康

十多年前,我一高材生同学实习医生结束后,回到他们所在村开了诊所,大家即不看好也不好说啥,必竟那个年代能从农村出来,很多人都希望在城里留下来更好的发展,回农村能有什么前途?

对于一个年轻的新手医生,村民们刚开始还是有些迟疑的,这么年轻能看好病吗?但也不好为了一个小小的头疼脑热就舍近求远去大医院。

刚开始小朋友患者会多一点,必竟孩子有个啥都耗不起,慢慢的找他看病的人也多了起来,我们同学,有个啥不舒服、包括吃什么药也总是打电话问他,没有他帮着把关下似乎总是不太放心。

如今,他的小诊所经常挤满患者,他也成了当地有名的村医,名医。

我盘点了下,他真的把自己逼成了全才,答案就在这三件事里

1)乡村医生看病,你就得是全科

诊所不同于在医院,按人群按病种分很多的科室,每个医生只需要专注于自己专业的研究;乡村医生面对的人群,从儿童、老人、女人或男人各种常见病差不多都得会,你就得是全科。

医生也不是神,不管你医术有多么精进也不可能全懂,疾病有它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他说也常有不懂的地方,遇到时就向以前学校和医院的导师、各科室专家或同学请教;

诊所通常只有最普通的设施和基础用药,对于大病或复杂的疾病,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初步诊断,大概心理有数了,只能建议患者尽快到医院做检查和治疗。

他说在农村,你还会遇到很多疑难杂症,而这些疑难杂症在西医角度是解释不清楚的,也往往很难治愈。这让他开始又研究起了中医。

2)中医诊治,村里的老人们更喜欢

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有时候田间地头的野草就是一味良药,而这些都是靠祖祖辈辈的经验传承下来的,他对这些简单又有效的“土方法”也是如痴如醉,有时为了找到答案翻遍所有的医书。

记得我第一次看到他给患者针灸时,把我震惊到了。这个西医小子竟然可以这么娴熟的运用中医疗法。

中医的物理疗法,对很多病症和康复治疗还是非常好用的,不仅减少用药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我上次探望他时,就遇到他在给患者家属示范如可帮患者推拿的手法,还有给老年人示范在家里自己可以做的养生功法,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老奶奶在他面前笑得像个孩子。

看着他温和认真的样子真是帅极了,给人暖暖的心安。

3)村医也现代,透过网络开启线上问诊和健康咨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他在患者的病历建档、病情追踪方面,做得非常的全面,有时候他也通过电话,听患者描述就大概知道他什么情况,需不需要到诊所,或是患者自己在家就可以怎么处理。

一有时间,他也会在微信和网上写写东西,发发文章,宣传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也通过线上问诊、健康咨询服务越来越多的患者。

一个医生的修炼,背后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我同学,从20多岁的青春小伙如今已是40岁中年大叔,而他现在不是在就诊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他每年都会给自己安排几次学习进修,参加医学类讲座等。

「医无止境」,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

三、乡村医师,农村推行慢病健康管理未来的主力军

1)政策:社会在发展,我们仍然不能没有乡村医生

卫生部原办公厅在关于《关于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意见》中提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施就业制度,旨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各省市分别制定相关的改革措施,让近10年来村卫生院(乡村医生)数量年年骤减的情况,在2018-2019年迎来新的拐点,新政策的落实,让部分乡村医生确实享受到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红利。

但这只是开始,相信随着试点成效和政策的日趋完善,能惠及更多的地区和乡村医生。

在2019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表示,要确保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至少有一名合格的村医。这样乡村的老百姓也就不用担心小病小痛无处找医了。

2)控制农村基层慢性病发展趋势,需要乡村医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化问题的日渐显现,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慢性病医疗成本占我们总疾病支出的70%。

慢性病发病率高、起病隐匿潜藏期长、并发症多、病程长且难以治愈,成为终身性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统计学数据,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未来20年40岁以上的人群中主要慢性病患者人数将增长1~2倍。这将造成国家医疗支出,以及家庭和个人在医疗承担上不堪重负。

真正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唯有从「治疗」向「预防」方面转移。

未来,乡村医生将肩负着村庄居民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对社区和村庄居民,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健康信息收集建档、风险评估、以及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等。

结语:关注健康,人人有责。全民健康任重道远,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指引,需要专业人员的付出,这更是我们每一个普通老百姓对自己的一份责任。


我是@妮嬷嬷,一个温柔又“凶狠”的职场女魔头。曾经在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工作15+年。欢迎关注我,一起谈理想谈创业谈赚钱!


妮嬷嬷


这个不是乡村医生的出路在那里,而是你自己的出路在那里?

作为医生,如果没有较好的医术,越来越不好做,在那里都是低工资、找不到出路。

过去条件有限,农村大多数人都在村里、镇上看病,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进过省城。现在不同了,交通发展很快,很多人看病都是去了县城、市里甚至省里的医院。

乡村医生,越来越难,这也是一个事实。

好的医生都到好的医院去了,不过就在乡村的医生还是大有人在。我们村里三个卫生站,都是个人开的,其中一个的看病非常好,群众看病,每次钱少、好得快,周围的村子人都来这里了,每天看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我春节回来看感冒的时候,医生说要快点话,需要再加一种药,贵点,我问多少,说50元,我说没事。

这个细节只所以记忆犹新,就是平时大家看病的时候,医生有考虑给大家节约成本。这次给加个50块的药,都要提前说明,不论如何,让人觉得舒服,可见医生的医德也同样赢得大家的信赖!

听说他的收入也很可观,一年几十万还是有的!

和谐乡村,好医生最缺,在哪里工资和收入都不会低!


思者在


现如今很多乡村医生,其实就是以本地人为主,如果在家门口挣着3000元的稳定工资,就已经非常知足,要比那些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生活日子要好太多,而且随着现代农村医疗方面的调整改革,以后应该会被纳入当地乡村家庭医生的行列,这对于相对“暴利”的医疗事业还是发展不错的,又何愁没有出路呢?!



现如今,在村里或镇上开门诊、药店的店铺其实非常多,例如在我们这边镇上都快挤破头了,我们镇上的药店应该就得四五家,而门诊、小型医务室就更多了,很多都是开门营业红红火火,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现在农户生活条件好了,有钱去看病,另外一方面就是人们的身体素质却反而下降,以至于当地出现流行感冒等情况时都是扎堆输吊瓶、看病拿药的情景,以至于乡镇上医药行业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事实上,现在你去门诊或药店看病,他们虽然也是诊病拿药,但很多时候也会向农户推荐一些价格昂贵的药品,以至于农户病好了,药却没有吃完的情况其实很多!例如生活中常见的鼻炎,如果你去门诊和药店拿药时,可能就得花掉几十元,但如果你去当地镇卫生院拿药时,全部费用才不过十几元而已,因而我感觉现在的一些乡村医生很多是处于“暴利”阶段,要不他们也不会扎堆乡下发展!

再一个例子,因为农村人以种地为主,会经常下地干活或附近打工以体力劳动为主,就会经常会有腰酸腿疼、脖子疼痛等病症表现,记得去年家人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就去邻村门诊去看病,除了一些常见的药品治疗外,还推荐了一些治疗颈椎的中草药热敷贴,居然一张就得100元,而且一疗程得贴好几张,这样就得几百元以上,而从网上一查,其成本才几十元而已,为此找医生询问为何差距这么大,居然哑口无言了!



所以说,我感觉现在的乡村医生如果不能摆正心态,重归看病就医的初心,那么以后在农村的出路只能是越来越窄,毕竟农户也在通过手机、电脑以及电视等媒介了解现代信息,不可能一直被欺骗愚弄!另外,随着农村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乡村家庭医生也在逐步实施中,未来应该会将一些优秀的农村医生纳入当地乡村医疗体系中,并获得一些政策扶持,这样才会利于这些优秀乡村医生更好更稳定的发展,同时,这样也是农村人期盼获得的公正合理、有序健康的医疗保障制度吧!


龙百晓生


只能不干了,我1979年至现在41年了,过去的论书一切国家不成认了,都的现在考执业医师,可现在考试必须是中专以上毕业才能有资格考试。过上一年就是让我这个高中毕业生再考试的话我已60岁,考不下个明堂了,对于我这个年令人干了4O多年村医的人来说,一句话没意思。


用户9523482335734


乡村医生3000元工资纯是子虚乌有的话题,谁给乡村医生发放3000元工资待遇了?农村乡村医生天天是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人,孕产妇,婴幼儿防疫,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癌症,精神病,贫困户,五保,随访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等。

也不知道是有些人是真眼瞎,现在麻疹,乙肝,甲肝,结核,脊髓灰质炎,白破,乙脑,流脑,霍乱等等制残置人死亡的传染性疾病还有吗?说真的,基层医生付出的是最大,把管辖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装在脑子里。及时通知,及时体检,千里之外的还要打电话通知,那么多的付出没人理解。筛查,体检是乡村医生的义务,没良心的人还说想骗钱呢。

乡村医生也要生存,也要顾家,没有人也没有任何团体和政府每月给发放3000元工资,退休是65岁退休有300元退休金。

乡村医生的付出不需要人感谢,也不能容忍没素质教养的人肮脏乡村医生。只要看到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乡村医生心里都会感到非常的欣慰,因为有他们的付出和劳动。要感谢就感谢毛主席“把医疗卫生的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指示吧。


平民钜子


村医有工资,再加上业务收入:看病脉理钱,暴利的药费,有多少人的收入能赶上?先前村医没有工资,自己在家开个小诊所,养活一大家,日子混得风声水起,现在有工资,再加上当地村民每一年的医保要报销(买几盒营养品,扺可以报销金额。)在村医那儿,假如可报一百,你只能报八九十,中间每一个村民为村医节约了多少,一个村,总共节余不少啊!谁说村医工资少?


手机用户60618762466


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医生也在向着,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就象以前的村电工一样,都将编入正规的医疗体系内。

现有的乡村医生基本上是医学院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学生,也比较专业。

从最早的赤脚医生,到现在正规医学院毕业生的转变过程。折射出了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成就。

五六十年代时的赤脚医生最多,对农村医疗事业的贡献也最大。他们那两代的赤脚医生现已逐渐老去,他们有很多宝贵的中医治疗技术和偏、土方技术。希这些年轻的乡村医生传承下去。

就目前农村的消费水平和物价,我认为乡村医生每月能有三千元的工资已经很不错了。想想那些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农民兄弟,我们自己也应该心满意足了。

当然,经济条件发达的地区,再多补贴一点也说得过去。



豫南乡农


利用业余时间,搞个自己喜欢的副业。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想学什么做什么,很多事情通过网络就能完成。

就比如做自媒体,在写作这块发展一下,这就是很好的出路。当然,关键还是看你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还得给自己些耐心。循序渐进的一步步来奔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另外,就拿你说的乡村医生来说,也是有前途的,一个是国家本来在大力支持,另外一个从乡村医生一步步发展到大的医院,这应该是有条路的。这个你自己肯定最清楚。不过,应该就是难度不小。


农夫说


不知道别的地区啥样 内蒙的乡村医生是你给开3000每月么? 现在是发人头钱 不许私自卖药 所有常用药品国家统一配送 输液一次10元 村民自费4元 国家补贴6元 药费从新农合走 每个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这个档案按照一个人38元给钱 好多老赤脚医生都是花5块一份找年轻人给做 他提供数据 只有村常驻人口有补贴 一个村子多的六七百人 少的只有二三百人 所以很多乡村医生都是治病是副业 还会从事其他工作 要是这样可能还没人会说啥 但是重点是补贴款也就是他的工资 拖三年发放是常态 实在不行就用村集体土地 山地 林地顶账 南方不知道啥样 我们这土地毛用没有 家里上百亩地都是放荒 因为没水 90多亩地去年包给别人种 他才卖了8500块的玉米 去除成本可能还赔钱 我老丈人62了 不能退休 因为编制问题拖了快10年还没解决 不干吧 17.18年的人头钱还没给上 干吧还没钱 所以人在诊所 但根本不看病了


收割小媳妇


什么三千元,我们到现在一千元都拿不上,房钱,水电费,网费,办公费用等最低也要两千元,不出三年,村医减半。信不信走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