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甲板为什么不平?是技术原因吗?

知乎叔叔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甲板之所以是不平的,最主要就是在舰艏的飞行甲板的仰角太高了12°,这样的好处是使得舰载机在起飞时将一部分动能转为向上的升力,舰载机在脱离航母时远离海平面20米,也就不容易撞上海浪。不过这就需要舰载机的发动机有过大的推重比;耗油也大,最高能达到容量的1/3;或者是减少油量和弹药的运载量。采用滑跃起飞方式,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发动机,对于作战是十分不利的。

▍采用滑跃起飞的首艘国产航母

类似美国航母那样的直通甲板,无非就是舰载机采用弹射起飞的方式。将蒸汽不断充入活塞气缸中,等到气缸内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箝制器松开便推动与战机相连的滑梭,继而给战机提供向前的巨大推力,战机也将开启引擎和后燃器,战机引擎出力到达最大状态时便可以起飞。舰载机使用弹射起飞可以满弹满油出动,固定翼预警机、加油机这样的大家伙也可以在航母上起飞。

▍采用直通甲板的美国航母

我国002号航母之所以还采用与辽宁舰一样的滑跃起飞方式,确实因为在航母上缺乏相关技术。美英法这些航母头号玩家已经有百余年的经验和技术的积累和储备,我们也就不用将羡慕的眼光投向别家。在航母问世百余年后,我们才有了一艘从乌克兰买来经改装的辽宁号航母,而且是在改装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些建造和发展航母的经验,连建造一艘准航母的两栖攻击舰的技术经验都没有。就连玩了百余年航母的英法美在建造航母上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更不要说我们连一艘真正的航母都没建造过,首艘国产航母就上弹射器。

▍在辽宁舰上采用滑跃起飞进行训练的歼-15舰载机

对辽宁舰进行优化设计后的首艘国产航母是我国在航母上必须要补的重要一课,有点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跑的味道在里面。据了解,继首艘国产航母之后,我国开始建造一艘排水量8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采用直通甲板和电磁弹射器;如果这是真的,这也算是在恶补之后带来的结果。要知道美国的福特号现如今也就在船坞内对电磁弹射器进行完善。

▍网友设计的我国航母Computer Graphics

之前是因为我们没技术,该补的课是一定要补上,但有些课可以跳过的就跳过,比如蒸汽弹射器,这将极大的加快我们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


军见


首先回答,就是因为技术原因!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也就是日常所讲的002航母,与改造的“辽宁号”航母一样,依旧采用的是滑跃甲板(倾斜角12度)!

在建造002航母之时,由于我国除了改装过一艘“辽宁号”航母之外,并没有自己建造航母的经验,为了保险起见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辽宁号”航母,然后自己做了稍微的改进,所以从总体外观上来看002航母就是“辽宁号”的翻版,当然也包括不平的滑跃甲板。

众所周知,现代航母舰载机起飞方式一般就两种: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平直的飞行甲板配上电磁弹射器或者蒸汽弹射器,弹射起飞不管是舰载机的起飞效率还是重量,都比滑跃起飞高出不少,以“尼米兹”级航母例,其长为99.01米的C-13-1蒸汽弹射器可以34吨重舰载机(F-18满载,E-2C预警机等)加速度到195节起飞。

而我国在建造002航母时,不管是蒸汽弹射器还是电磁弹射器的研制都还不成熟,都不具备上舰装备的条件,为了更大程度的提升舰载机的起飞重量和效率,只能采用了上翘的滑跃飞行甲板,这也是没有弹射器的情况下效率更高的起飞方式了。

但是相比下,002航母则有不小的劣势,其设置了2个105米长的轻载起飞点和1个195米长的重载起飞点,歼-15舰载机要想以最大起飞重量33吨的状态起飞就要用195米的长的重载起飞点外加20节的逆风风速,所以起飞效率要低不少。

我国的电磁弹射和蒸汽弹射研制几乎同步,后来在马伟明团队的带领下,电磁弹射的技术发展更为迅速、更加成熟,所以目前正在建造003航母跳过了蒸汽弹射器,直接采用电磁弹射了。

总之,002国产航母采用滑跃甲板主要是因为技术限制,而目前这一技术短板正在努力弥补,预计到2020年就能看到我们平直甲板的003航母了!


天下布武


就是因为技术原因,说别的都是扯。我话说的有点直接,看到有些朋友在那说滑跃多么多么厉害,多么省钱,说实话这有点强行在这那啥了。你们不想想美国为什么二战后的航母全都是弹射起飞?中国的003型为什么也要上电磁弹射?法国为什么要死要活的硬上弹射?包括苏联英国的航空母舰也都有弹射起飞的方案。说白了,以现在的情况下弹射起飞仍然是综合效率最高的一种起飞方式。而且打起仗来别人不会因为你要省钱就陪着你玩

现代固定翼舰载机起飞方式主要就是2种:滑跃起飞、弹射起飞(虽然还有垂直起飞,但是这种情况很少)。滑跃起飞就是前甲板不平,有个上翘的角度。而带弹射器的航空母舰就可以做成平的,这个相比入门级的军迷也是知道这个事情的。下图就是美国最新的“福特”级航空母机啊,可以看到甲板上的4条电磁弹射轨道

其实滑跃起飞并不是说不能满载起飞,只要有足够的甲板风,在110米短点起飞时如果有25节甲板风就可以做到32.8吨起飞重量,此时油料满载的话有4吨载弹。如果是195米长点起飞,那么25节甲板风的情况下可以达到36吨左右,带弹量可以达到6吨以上,基本能够做到满载起飞。所以滑跃起飞并不是说一定不能做到满油满弹。

滑跃起飞的问题其实是集中在效率问题。上面我们也说到,要满载起飞就要条件完美:25节甲板风,195米长点,还要保证飞行员水平优秀。这就限制了舰载机重载起飞,特别是优秀的飞行员去哪找那么多。还有个关键问题,如果使用195米长点起飞那么就必须要停止着舰作业,因为3号起飞点是侵占着舰区域的。如果使用短点起飞在保证作战半径的情况下就要削弱载弹,必须控制在4吨以下。而且短点起飞没有甲板风的情况下舰载机在满油起飞时已经没有带弹的能力了,此时必须要航母本身提高航速去创造甲板风。

综合来说大国都愿意使用弹射器起飞,美国的大型航母上装备4条弹射器,无论从直通甲板方向还是斜角甲板方向都可以起飞战机,如果4部弹射器同时启用的话那么可以有4架待起飞飞机,一次最多可以起飞2架。而苏俄式滑跃起飞只能从直通方向的滑跃起飞甲板进行起飞,单次只能起飞1架。而且弹射起飞因为有弹射器这个外力推动,所以较容易达到满油满弹起飞,还可以直接弹射预警机,不必有太大的负担。下图是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双机弹射起飞,这样短时出动效率是滑跃的2倍

为什么中国用的滑跃起飞呢?说白了,中国在国产航母建造时弹射器技术和全舰综合电力系统不成熟,不能进入实用阶段。本身中国就直接走到了电磁弹射这一步(中国研制蒸汽弹射器的时候各方面条件不够,始终也没有实质性进展),2012年才完成样机和弹射实验。而全舰综合电力系统的真正成熟比电磁弹射器还要晚大概1年多。而002型航母在2012年就已经完成设计,次年开工建造,立项时间恐怕要追溯到2010年甚至更早,所以002的建造进度显然不会迁就电磁弹射器。下图为完成第五次海试的002

中国现阶段对航空母舰的需求也是比较急迫的,也需要一定的建造经验。所以002没有等弹射器,而是先发展了类似于“辽宁”的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的模式,直到17年开工的003型航空母舰才正式使用弹射器+阻拦着舰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平甲板”。所以第一艘航母采用滑跃起飞说到底还是因为当时技术不成熟。


雏菊西瓜Peterpan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也就是002型山东舰,舷号应该是17号的那艘,采用了滑跃式的起飞方式,为啥不采用弹射器呢?因为我国在弹射器的发展上出现了一个重要节点,也就是电磁弹射和蒸汽弹射的争议,最终我国选择了电磁弹射器,不过奈何我国电磁弹射器研发成功比首艘国产航母要晚上几年,因此为了确保在新的航母服役前,我国有足够的航母应对战略压力,所以建造了002来应急。

图为辽宁舰战斗群,它可以和国产航母组成双航母打击群。

图为我国海军首艘国产航母,他采用了滑跃式起飞方式,因此甲板不是平的。

002型航母,也就是国产首艘航母,基本就是仿制自辽宁舰的,辽宁舰是苏联时期的1143,6型航母,他就是采用的滑跃起飞甲板,002选择仿制辽宁舰,对于我国海军迅速形成作战能力,并且方便海军舰载机联队在不同的航母上搭载具有一定的好处。毕竟我国现有的两个舰载机部队都是在滑跃起飞航母上进行训练并且成熟的。

图为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他的舰载机起飞效率不如辽宁舰。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002型是仿制的001型辽宁舰,因此和辽宁舰一样采用了滑跃甲板。


况且,从迅速形成战斗力的角度来看,复制一艘辽宁舰这样的航母也确实有助于迅速获得足够的战斗力,毕竟不需要重新适应了,这对于形成作战能力周期较长的航母部队来说,确实很重要,否则,如果非要等到三五年后我国弹射航母服役,再等两年形成战斗力的话,那就要面临在2012年到2025年之间只有一艘辽宁舰可用的情况,这对于应对当前的战略压力是没有好处的。

图为首艘国产航母的CG图,可见其外观基本大致和辽宁舰一样。

另外,002型航母虽然是滑跃起飞,但是起飞效率却也并不差,毕竟是一艘有3条起飞跑道,3个起飞点的航母,起飞效率再怎么说也比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强,戴高乐号航母虽然采用了弹射器,但是只有2个起飞点。另外,滑跃起飞航母天生有起飞效率优势,对比其如今的蒸汽弹射航母,起码没有弹射多架后进行蒸汽压力补充的时间和等待弹射器归位的时间,起飞中只需要歼15发动机加力开到最大就能松开制动起飞了。

图为从侧前方看002型航母,可见其滑跃甲板角度很大。


所以,我国选择先建造一艘滑跃起飞航母,并且迅速形成和辽宁舰组成的可以通用航空联队的双航母打击群是非常争取的选择,这一选择让我国在近期拥有了两个形成战斗力的航母战斗群,这远比单纯的追求技术性能选择稍后建造平板弹射航母要正确多了。所以,我国的首艘国产航母用了滑跃起飞,就这么简单。

滑跃甲板对于起飞效率是好的,但是对于起飞载重不好。

从侧面看上去,国产航母的滑跃甲板清晰可见。

如今歼15战斗机已经形成作战能力,但是训练都是在滑跃航母上进行的,再建造一艘滑跃航母有助于迅速形成作战能力。

辽宁舰的滑跃甲板使得歼15战斗机可以满载起飞。

图为美国海军福特级航母,目前电磁弹射航母就这一艘,我国现在追赶还来得及。


海事先锋


目前世界上的航空母舰舰载机主流的起降方式有两种:滑跃式起飞,弹射式起飞。采用滑跃式起飞舰载机的航母前方的甲板是翘起的,例如我国的辽宁舰前甲板就是上翘了14°,方便舰载机滑跃起飞;而采用弹射器弹射起飞舰载机的话,甲板就要设计成平直甲板,无上翘。

弹射起飞相比起滑跃式起飞更具优越性!

弹射起飞舰载机的效率远高于滑跃式起飞,同样的时间内能起飞更多的舰载机,在战争时期,效率就意味着胜利!美国的尼米兹级超级航母一天极限可以起降上百架次的飞机,极限可以起降220以上架次的飞机,这是其他国家航母没法比的。

其次想要在航母上起降一些重型飞机也是需要弹射器的,例如固定翼预警机,如果是采用滑跃式起飞,固定翼预警机是无法起飞的。所以目前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只有美国的航母的上有配备。

有人说,弹射式起飞这么多优点,为什么我国的第一艘国产航母还采用滑跃式起飞?为什么不采用蒸汽弹射起飞?

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国家缺乏经验!

美国在1922年就拥有第一艘航母“兰利号”,而我国在90年后的2012年才算正式拥有了第一艘航母“辽宁号”。而且辽宁号严格来说并不算是我国自主建造的,而是翻新改装,它的前身“瓦格良号”已经建造了68%了。

所以严格来说,第一艘国产航母才是真正我国自主建造的航母,它才是“国产货”。从国产航母和辽宁号几乎相似的外形就能看出,第一艘国产航母走的是“稳扎稳打”路线,一步一个脚印。对于建造航母我们还有改造辽宁号时候积累下的技术经验,对于弹射器我们差不多还停留在实验阶段,还未实际运用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艘国产航母上没有搭载是一个相对正确的选择,稳扎稳打永远要比冒险激进要来的稳当!

目前主流的弹射方式是蒸汽弹射,蒸汽弹射是个已经出现50多年的技术了,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军就在航母上实现蒸汽弹射起飞喷气式战机了。现在,美国还在研制效率更高,功率更强,维护更便捷的电磁弹射器,并计划装备在美国下一代“福特级”核航母上。

令人感到惊喜的是,我们国家在弹射器方面似乎打算是弯道超车,直接跳过未曾使用过的蒸汽弹射器,发展目前最先进的电磁弹射器,直接对标美国最新技术。并且从网络一些爆料图片可以看出,我国的第二艘国产航母似乎会搭载电磁弹射器,航母有电磁弹射器的加持,想必战斗力会更上一层楼。


铲史官老李


航空母舰按照舰载机起飞方式来区分,可分为滑跃式起飞与弹射起飞两种方式,飞行甲板不平的那个航母采用的是滑跃起飞方式,平的那个航母采用的是弹射起飞方式。

俏皮的军迷称不平的航母为“翘头滑板”,称平的航母为“平头滑板”,红龙君喜欢更简单的方式:翘头与平头。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血缘来自于“辽宁舰”。第一艘国产航母是根据“辽宁号”航母试验平台的建造与使用经验,进一步开发完善的完全国产化的超级武器。我兔一向遵循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开发武器装备,依照辽宁舰建造第一艘国产航母,有利于短时间内交付部队服役,有利于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拥有双航母的解放军海军能更好地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所以第一艘国产航母采用“翘头”设计,符合当前实际,是十分明智的做法。

关于“第一艘国产航母”的命名,媒体有很多猜测,仅仅型号命名就有两种,分别是001A型与002型。有消息称,新航母的舷号为“17”,名号为“山东舰”,这里我们就不去争论了。红龙君更喜欢房兵教授对新航母的称号,他把“辽宁舰”称为“大石榴”,把国产航母称为“大石榴二胎”。敲打“第一艘国产航母”实在太麻烦,下文就依“炮局”,称为“大石榴2”。

“大石榴2”采用“翘头”,对航母的性能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限制了飞机的起飞重量,起飞重量大于30吨的战机基本无法滑跃起飞,影响了歼-15战机的作战半径与载弹量,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也无法起飞。但“翘头”也是有优点的,“平头”弹射系统一旦故障,整个航母将失去战斗力,而“翘头”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所以“翘头”的可靠性是有保证的。

事实上,我国“平头”的关键核心技术已经突破,电磁弹射,弹射型歼-15,舰载预警机空警-600,以及忽隐忽现的“海四”隐形舰载机,官媒已经公开宣称新一代国产航母已经在建造之中。局座张召忠预测,到2025年我兔将有4艘航母,其中有“大石榴兄弟”,还有两个常规动力“平头”,到2030年将有6艘航母,增加两艘核动力“平头”。


红龙军团长


甲板不平是因为我们的第一艘国产航母采取的是滑跃式起飞,所以用的是斜角甲板构造,如果想要弄成跟美国航母那样的直通式甲板,那么同时就需要上弹射器了(,而在那时我们的弹射器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所以,我们的首艘国产航母采取的仍然是滑跃式起飞方式,说白了就是当时对弹射技术不成熟的一种妥协,题目中说到的“是因为技术原因”这个说法其实也是对的,毕竟如果有成熟的航母弹射技术成熟,也许我们的002型首艘国产航母就可以考虑用直通甲板、上弹射器了!

不过,有一点我们也要考虑到,就是002型航母其实是在以辽宁舰为基础的条件下建造出来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辽宁舰的影子,比如辽宁舰采取的就是滑跃式起飞方式,所以,再考虑到这个因素,首艘航母采取了斜角甲板构造的原因就出来了:首先是因为当时我们的弹射技术不成熟,第二则是由于首艘国产航母002本身就是以辽宁舰为蓝图建造的,在设计和建造上可能并没有考虑多大的改变,毕竟我们国家的航母技术才刚起步,所有的探索都必须一步一步来,说实话,有些技术的突破需要的就是时间的积累,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弯道超车”的!

▲“福莱斯特号”上的四部弹射器

先不说我们想要整体达到美国“尼米兹”级航母那种级别的难度有多大(“尼米兹级”对于美国海军来说也是准备逐渐退役和换代的了,因为“福特级”都已经出来了),直通式甲板+蒸汽弹射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有了,比如1954年下水的“福莱斯特号”航母(已全部退役),上面就有4部C13型蒸汽弹射器,如上图所示(左侧其实是加装了弹射器的斜角甲板),“福莱斯特号”甲板的布局设计基本上就确定了美国后期航母的设计的基本甲板样式了,比如后面的“尼米兹级”!

▲“尼米兹”航母

采用弹射起飞的航母,其舰载机的起飞速率不是滑跃式起飞的航母能比的,四部弹射器,就意味着可以同时有四架战机进入待起飞状态,同时起飞两架战机,短时间内起四架战机,而滑跃式起飞每次只能起飞一架,并且起飞速度跟弹射起飞完全没有可比性,除了起飞速率之外,弹射起飞对舰载机起飞重量的要求并不高,相比会受到风力限制的滑跃式起飞方式,弹射起飞更能满足战机的满负荷起飞要求,至于说什么弹射起飞结构复杂、维护保养困难、成本高的,你们高兴就好,说这些缺点纯粹是在抬杠,因为弹射起飞本身就是航母技术发展的一种体现,总的来说,优点是远远大于缺点的,军事武器的要求是什么?就是战斗力,在保证战斗力这个前提面前,什么成本、维护等因素都是可以忽略的!

因此,我们将来的国产航母上弹射器是注定的了,滑跃起飞仅仅是我们探索航母技术发展阶段的一个垫脚石,以后我们航母的定型必定是核动力+弹射器(哪种弹射方法现在还不好说),而且说实话,辽宁舰和002国产航母,只是我们目前摸索航母编队建造和协同作战经验的实验平台,以及建造一个航母打击群作战体系必须经历的过渡阶段,等到各方面技术有了积累,才是我们航母发展计划真正大展拳脚的开端!


哨兵ZH


辽宁舰甲板‘’不平‘’是因为采用了滑跃式起飞方式。这其中有很多因素,既有相关装备研发进展的原因,还有一定的‘’机缘巧合‘’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中国的弹射器发展进程,不论是蒸汽弹射器,还是电磁弹射器,在20年前都是相对滞后的,导致了无法发展平甲板弹射型航母。只能先从简单的滑跃式起飞甲板开始。二,也是机缘巧合,苏联解体后,滞留在乌克兰的半成品‘’瓦良格‘’号,就是一艘甲板‘’不平‘’的滑跃式航母,而我们又恰好有机会买了回来。这就为我国的航母建设提供了一天可行的‘’捷径‘’,为我国航母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十几年时间。辽宁舰甲板‘’不平‘’,正是我国航母建设小步快跑的典型表现,事实证明这条路子是正确的。先通过技术相对简单的滑跃式起飞方式,掌握基本的航母运作经验,积累相关技术,然后发展国产航母。第一艘国产航母就是在这一主导思想下,完成建造的,目前正在试航,很快就能看到歼15上舰了。而国产的二号航母,甲板将是‘’平整‘’的,它取消了滑跃部分,将采用弹射起飞。因为我国的蒸汽、电磁弹射器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平‘’的甲板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我国的未来航母终将采用平甲板弹射型,这样才有更强的战斗力。

左图为辽宁号,右图为我国未来航母概念图




我是蝌蚪在线


是说采用滑跃甲板-不平?还是建造工艺上,不平整呢?这两个差的挺大呢!

这个问法有些模糊,所以得从两个方面研究它。首先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确实采用的不是平板甲板+弹射器模式,而是跟“辽宁舰”类似的滑跃起飞模式。不过这种模式是在我现有航母操作经验中最为熟悉的一种。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的国产航母,本质是作为中国航母工业的先行者,通过一艘整舰的建造,获得航母从分段开始的建造经验,从而为未来建造更大的航母打下基础。因此,以“辽宁舰”为蓝本,再利用我们在翻修“辽宁舰”时候的不足改进为核心,建造的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必然选择了滑跃式起飞模式。

另外一个“不平”,那就是中国航母的甲板还真不是平整的,甚至有些褶皱。这也是航空母舰特殊性的一种表示,毕竟航母甲板有限,200米的甲板还需要划分起飞、等待、着舰等区域。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甲板,所以必须要增加甲板的摩擦力,增加阻力,确保着舰和起飞时候战斗机能够飞得起来,飞的稳。而且,由于甲板操作非常复杂,需要大量舰员同时协调,而在不同海况条件下,人员和车辆都要确保稳定性。所以甲板一定要设计的特别不平整。

不过,未来随着中国航母事业的蓬勃发展,拥有平板甲板的新型航母一定会出现。不过上面甲板仍然不会非常平整,至于喷涂的是什么材料,这可是全球航母界的秘密。要求耐腐蚀、抗冻、抗摩擦,还不能产生碎渣。所以,尽管不怎么好看,但是里面满满的都是高科技。


南国军情


确实是技术原因;


我们都知道平直甲板弹射起飞的效率要远远超过滑越甲板,所以航母以平直甲板搭配弹射器是最有效率的设计方式。

而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其实是在“辽宁号”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而辽宁号是源于前苏联的“瓦良格号”航母。


▲2002年3月4日瓦良格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海军正式对瓦良格号进行改造工作,2012年9月28日,改造完工后的瓦良格号正式更名为辽宁号,加入中国人民海军服役。

所以首艘国产航母在本质意义上来说,整体技术都是在前苏联瓦良格号基础上进行改进的,而首艘国产航母为什么没有选择弹射器,其实也是基于此。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国产弹射器和全舰综合电力系统研制时间的关系。



▲我国航母弹射器研制工作是从80年代开始的,起源于从1985年引进的墨尔本号蒸汽弹射系统的反向测绘,但可能受制于以前我国工艺水平的限制,20余年的研制过程中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2006年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团队,自筹资金开展了电磁弹射器的研制工作,2008年研制成功首台原理样机,随后研制成功1:1全尺寸样机,2012年完成电磁飞机弹射系统样机研制和实验全过程。

而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正式开工是从2013年11月正式开工建造,而航母作为一个大系统工程,正式协调规划肯定要比这个时间段早的多,所以电磁弹射器肯定是没能规划进首艘国产航母的开工建设周期里。



其次还有一个全舰综合电力系统的问题,航母如果想要上电磁弹射,就有有配套的全电综合电力系统去统筹协调全舰的电力分配,而我国的全舰综合电力系统真正攻克应该是在2013-2014年这一阶段,同样没能赶上首艘国产航母的工程规划阶段。


▲电磁弹射系统的供电瞬时大功率电流极其巨大,需要能承受住瞬时几万甚至几十万千瓦的高压电网相配合,而高压电网和全舰电力调配就需要全舰综合电力系统,所以能不能上电磁弹射的关键就是综合电力系统。

再有一个就发电功率的问题,常规动力不是上不了电磁弹射,但需要极强的常规动力系统,像英国的伊丽莎白级的动力系统总发电功量达到了112MW。
▲伊丽莎白级的主动力来源于MT-30重型燃气轮机。

而我国舰载常规动力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弱项,主要以仿制乌克兰的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为主,尤其是航母都是采用仿制乌克兰的TB-12蒸汽轮机。



所以我国航母要想用常规动力上电磁弹射很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猜测,003型将会直接采用电磁弹射+核动力的组合的原因。


而我国首艘国产航母没有采用平直甲板+弹射器的方式,而是采用滑越甲板,主要的原因还是技术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