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被誉为“第一支笔”的陈布雷,为何最终会选择自杀结束生命?

林县强


1948年11月14日《中央日报》一条新闻激起千层浪:

陈布雷氏于昨日上午8时,以心脏病突发逝世。陈氏前晚与友人谈话后,仍处理文稿,一切如恒,就寝为时甚晚。昨晨,随从因陈氏起床较晚,入室省视,见面色有异,急延医诊治,发现其脉搏已停,施以强心针无效……

11月18日由中央社发布:

陈委员治丧委员会提出报告:布雷先生素患神经衰弱,以致常苦于失眠,每夜必服安眠药三片始能入睡,有时于夜半醒来,再服数片,始能略睡,晨起总在上午7时左右。本月13日至上午10时,尚未见起床,秘书蒋君章推门进入卧室,见布雷先生面色有异,急请总统府医官陈广煜、熊凡救治,两医官判断布雷先生系服安眠药过量,其心脏已于两小时前停止跳动……

陈布雷是服安眠药自杀的。

对陈布雷的自杀,有人说他是“感激轻生,以死报国”,有人定论为“死有余辜,为蒋家王朝殉葬”,私下还有“殉葬”、“以死明志”、“死谏”等各种说法。

陈布雷,生于1890年11月15日,原名训恩,字彦及,号畏垒,浙江慈溪人,布雷是他的笔名,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同年秋天入职上海《天铎报》,几年后到《商报》做编辑主任,在此期间,他以笔为剑,反对帝制,宣扬共和,积极为辛亥革命摇旗呐喊,不遗余力地揭露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受到中山先生、萧楚女等点赞,“锐利的笔锋,公正的态度,尽人民喉舌的职”成为报界翘楚。

1926年11月,身为总司令的蒋介石有“难言之隐”,急需一人代言,报业奇才陈布雷纳入法眼。当嘴瘪唇翘、头发蓬松的书呆子陈布雷用谦卑的口气回答道:“愚见是否以可靠的部队包围上海,造成猛虎出山之势,然后用帮会势力打头阵……”完成了蒋介石“如何对付上海的工人运动”的答卷,又按蒋介石指示要点,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告黄埔同学书》,自此成为“御笔”,与陈诚并称蒋介石的文胆武将,一生深受蒋介石的信任。

抗战时期,陈布雷用如椽之笔,写出多篇鼓舞抗日士气、激扬民族斗志的不朽篇章,蒋介石“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演讲,顿时洛阳纸贵,振聋发聩、全国军民同仇敌忾、浴血抗战。

陈布雷与蒋介石如影随形,对老蒋可谓忠贞可鉴,竭力奉献,蒋的所有讲演稿十之八九出自陈之手,老蒋的意志决定了陈的文章,忠心耿耿为蒋歌功颂德,成为“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赢得“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美誉,但抒写的却再不是真意自我。

蒋介石指鹿为马,要陈布雷将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为抗日而“兵谏”诬为“弑君、篡权”,自己仓皇逃窜山后的狼狈美化成镇定自若。陈布雷绞尽脑汁最后交上了《西安半月记》“……唯以诸同志及各方友好,均以不能明悉当时实情为缺憾,爰检取当时日记,就一身经历之状况与被难中之感想,略纪其概,以代口述。凡以志余谋国不臧与统率无方之罪而已”。

事后,他痛苦地在日记中写道:“余今日之言论思想,不能自作主张。躯壳和灵魂,已渐为他人一体。人生皆有本能,孰能甘于此哉!”一个知识分子“不能用我的笔达我所言”的凄苦与无奈跃然纸上。

陈布雷对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恪守民族主义立场,胸怀一颗爱憎分明、为人正直之心,因《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被迫流亡日本的郭沫若,正是在他的游说下,蒋介石才允许其回国。

解放战争中,蒋介石大肆屠杀进步人士和民主人士,陈布雷多次对蒋介石进言进谏。所以周恩来总理曾托与陈布雷交谊至亲至深的翁泽永转言:“对布雷先生的道德文章,我们共产党人钦佩;但希望他的笔不要只为一个人服务,而要为全中国四万万同胞服务。”

时间到了1948年,中国政局已经明晰,国民党败逃台湾已成定局。

陈布雷的心死了!

陈布雷政界浮沉21年,但仍未改变一介文人的迂腐,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他恪守为臣之道,不贪不占、无派无系。一次重庆《新民报》的女记者问他属于国民党中的哪一派系,陈回答道:“这个问题,好比待字闺中的少女”,他追求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的“内外圣王”,“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心纯洁质直,除忠于我公子之外,毫无其他私心”。

国民党危如累卵、大厦将倾,可党内却是派系林立,以邻为壑,不能瓶罄罍耻,“中朝大官老于事,讴知感激徒媕婀”,而蒋介石也难有所作为。陈布雷看不到国民党未来的前途与希望,自己武不能带兵打仗,文不能经济财政,面对国民党的节节败退,深感“百无一用是书生”,他在深深的自责,但他忘记了他只不过是一名秘书,是一名蒋介石意志的执行人员而己。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已是百病缠身,又身居政治中枢,心力交瘁,知识分子的多愁善感,此时身心承受能力已达极限。

1941年11月16日,正逢郭沫若先生的五十寿辰,同时又是其从事创作活动25年纪念,他写了深情而真挚的信,送去了他的衷心祝愿,

“然自信文士生涯、书生心境,无不息息相通”,道出了虽身在政坛高层,但文人习性大致未改,对官场的那一套颇不适应,故内心并不舒畅。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达官贵人都忙大发国难财,但陈布雷却在为家人生计发愁,他在1945年10月14日记中写道:“与家人筹划此后生计,不仅无片椽尺地足以在外栖旅,且以币值降落之故,亦略无余储足以坐食三个月。年力渐衰,乃感如此严重之经济压迫,询乎愚忠直道,难以行于今日之世也!”

随身副官陶永标有段回忆:

“布雷先生做了半辈子官,而且是大官,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从不搞特权,生活上清苦俭约,抗战时在重庆的伙食尤其简单,同部属同桌吃饭,衣着朴素,人所共见,房间里家具装饰也很简单,会客室中只有3把旧沙发,配给他用的汽车,从不许家人使用……”

陈布雷自杀后,尸体“上身穿着糙米色卫生衫,两肘有碗口大的洞(长期伏案写作磨破的,平时被外衣罩住,从未看到过),内裤裤管塞在袜子里面,也验证了陶永标说法。

陈布雷位居高位,若想取财,如囊中取物。

1943年10月,蒋介石到开罗参加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副院长是孔祥熙代行院长职务,陈以侍从室第二处主任身份,有事须与孔祥熙联系。一天,在院办公处谈毕公事,孔祥熙突然塞给布雷先生一个信封说:“布雷先生,你身体不好,子女又多,负担重……”他谢绝了!

1948年11月11日上午,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举行临时会议,蒋介石一脸愠怒:“各单位互不接洽,互不配合,互相拆台,党的高级干部中有人对党国前途丧失信心,未能集中精力以纾危艰:有人公开散布失败情绪。在总统府的门口竟问别人‘你有没有准备?’准备什么?准备后路还是准备投共?……甚至有个别党国中坚,在此多事之秋,以国家委以的重任持敷衍、推诿的态度……”

数日前,蒋介石在总统府办公室召见陈布雷,见他满脸疲惫,劝慰道:“布雷先生,时事艰难,需要你我同舟共济,过去,你是我的头脑、思想……我需要你尽快拿出一个‘战时体制’的方案来……”

面对总统府秘书长吴鼎昌多次电话催促,陈布雷手揪头发:“这件事我不会办,请总统找别人做吧!”说完撂下电话。

陈布雷觉得,蒋介石讲话是针对他的,他感到对不起总统的信任,辜负了党国的重托。

看到南京道路两边成带的法国梧桐,在瑟瑟的秋雨中,疏枝残叶在苦苦挣扎……他回到湖南路住处,对陶永标说道:“我今夜要赶写一些重要东西,任何客人不见,电话也不接,一切改日再说,你也不要上来催我睡觉,我写好自己会服药睡的。”他上了一半楼梯又转过身来重复一遍:“一定不要让人来打扰我,让我安静些!”

“让我安静些!”这是先生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陈布雷分别给蒋介石、副官、老友、家人留下了12份遗书,与其痛其陈痛,不如在遗书上寻找蛛丝马迹:

陈布雷写给社会的遗书(节选):

人生总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倘使我是在抗战中因工作关系被敌机扫射轰炸而遭难,虽不能是重于泰山,也还有些价值。倘使我是因工作实在紧张,积劳成疾而死,也还值得人一些可惜。

而今我是为了脑力实在使用得太疲劳了……可以说我的脑筋已油尽灯枯了。

陈布雷写给蒋介石的遗书(节选):

介公总裁钧鉴:

布雷追随二十年,受知深切,任何痛苦,均应承当,以期无负教诲。但今春以来,目睹耳闻,饱受刺激,入夏秋后,病象日增,神经极度衰弱,实已不堪勉强支持,值此党国最艰危之时期,而自验近来身心已毫无可效命之能力,与其偷生尸位,使公误计以为尚有一可供驱使之部下,因而贻误公务,何如坦白承认自身已无能为役,而结束无价值之一生。

该交待的交待完了,陈布雷拿起瓶中的安眠药服下,他安静地躺在床上,带着当年“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豪情驾鹤去了。

11月13日上午,听到陈布雷死讯,蒋介石面色发白,随即取消了当天会议,当即和夫人宋美龄一起来到陈家,面对陈布雷遗容,默默无言,临走吩咐:“好好地料理后事,我派俞局长(军务局长俞济时)和陈局长(政务局长陈方)来帮助你们。

11月15日在南京中国殡仪馆,灵堂四壁素联,蒋介石的“当代完人”横幅悬挂正中,还有李宗仁“有笔如椽,谠论雄文惊一代;赤心谋国,渊谟忠荩炳千秋”,党国要员悉数到场致祭。

12月10日,按陈布雷生前遗愿,长眠在杭州南山九溪十八涧徐村。

再有迷津唤不醒,又请谁来鸣!


美丽青春您真痘


这个问题,咱们可以从陈布雷自杀后的第一现场说起——

1948年11月13日早晨8时左右,陈布雷的贴身勤务兵严尚友首先察觉到了异样,往常这个时候陈布雷已经起床了,但这一天却迟迟没有动静。他去敲门,情况更反常,从不落栓的房门反插着,他叫门不应,也无法进入。

慌乱中,严尚友赶忙去找陈布雷的卫士胡宏猷,待胡宏猷三脚将门踹开后,这才发现陈布雷已僵倒在床上。

据胡宏猷的回忆,他看到的情景是这样的:陈布雷双手举起与头并齐,嘴巴张开,左脚伸直,右脚弯曲,上身穿着糙米色卫生衫,两肘有碗口大的洞(长期伏案写作磨破的,平时被外衣罩住,从未看到过),内裤裤管塞在袜子里面。床头柜上有4只盛安眠药的空瓶,地上两只竹壳热水瓶全部倒空,写字台上放着几份遗书,面上的一封是给蒋介石的,开头写着“介公总裁钧鉴”。

胡宏猷的回忆真实地提供了这样几个重要信息:陈布雷死时像一名“寒士”;他用4瓶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杀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否则一晚上不可能写出好几份共万言的遗书。

而说到陈布雷为什么会自杀?国民党官方的说法是“感激轻生,以死报国”,私下则有“殉葬”、“以死明志”、“死谏”等各种说法。不管是官方的,还是私下的,陈布雷的死似乎都弥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士为志死、士为知己者死”的味道。

这些说法对不对呢?都对的同时又有些“轻飘飘”的感觉。

生死离别,旁观者说出一个告别的理由很容易,但说透其中的痛却很难。说不透是因为并不能痛彻心扉地感受到当事人的那份痛。

与一言不留,决绝而死不同,陈布雷对自己的死是有详细交代的,他分别给蒋介石、副官、老友、家人留下了遗书。因为有这些痛陈其痛的东西存在,所以谈论他的死因,不如仔细看看他留在写字台上的那几份遗书。

陈布雷的第一份遗书既是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所有人的——

人生总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倘使我是在抗战中因工作关系被敌机扫射轰炸而遭难,虽不能是重于泰山,也还有些价值。倘使我是因工作实在紧张,积劳成疾而死,也还值得人一些可惜。
而今我是为了脑力实在使用得太疲劳了,思虑一些也不能用,考虑一个问题时,终觉得头绪纷繁,无从入手,而且拖延疲怠,日复一日,把急要的问题,应该早些提出方案之文件一天天拖延下去,着急尽管着急,而一些不能主动,不但怕见统帅,甚至怕开会,自己拿不出一些主意,可以说我的脑筋已油尽灯枯了。为了这一些苦恼,又想国家已进入非常时期,像我这样,虚生人间何用?由此一念而萌自弃之心,虽曰不谓为临难苟免,何可得乎——

请注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词“油尽灯枯”,可以说这是陈布雷最重要的一个死因,极度的疲惫让他难以维系,国民党一败涂地的局面让他江郎才尽。

士如残蚕不能吐丝,即是死期已至!无数文人、才子证明了这一点。

陈布雷的第二份遗书是写给蒋介石的,而且是一书再书——

介公总裁钧鉴:
布雷追随二十年,受知深切,任何痛苦,均应承当,以期无负教诲。但今春以来,目睹耳闻,饱受刺激,入夏秋后,病象日增,神经极度衰弱,实已不堪勉强支持,值此党国最艰危之时期,而自验近来身心已毫无可效命之能力,与其偷生尸位,使公误计以为尚有一可供驱使之部下,因而贻误公务,何如坦白承认自身已无能为役,而结束无价值之一生。凡此狂愚之思想,纯系心理之失常,读公昔在黄埔斥责自杀之训词,深感此举为万万无可谅恕之罪恶,实无面目再求宥谅,纵有百功,亦不能掩此一眚,况自问平生无丝毫贡献可言乎?
天佑中国,必能转危为安,唯公善保政躬,颐养天和,以保障三民主义之成功,而庇护我四亿五千万之同胞。回忆许身麾下,本置生死于度外,岂料今日,乃以毕生尽瘁之初衷,而蹈此极不负责之结局,书生无用,负国负公,真不知何词以能解也。夫人前并致敬意。部属 布雷 负罪谨上。

凡谈论陈布雷死因,几乎都会提到此遗书中的这一句“目睹耳闻,饱受刺激”。

这是另一种绝望。抛开立场,陈布雷是有操守的,大厦将倾,国民党根基已彻底腐烂,他无法关掉自己的耳朵,只能彻底地闭上眼睛。

与此同时,“书生无用,负国负公”一说又能看出陈布雷是极传统的知识分子,愚忠。他无法像有些无骨的知识分子那样弃暗投明,而死路向前的结果又是漆黑一片,因为只能以死明志。

说到陈布雷前路的漆黑与痛苦,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这涉及到他的家庭。他的小女儿陈琏是红色的,既要忠于蒋,在亲情上却又无法做到彻底的割裂,一身白羽红一根,而这红羽一根也是十分沉重,能压死人的。

陈布雷的第三份遗书是写给儿子们的——

泉儿、皋儿、皓儿、皑儿、明儿、乐儿:
父素体荏弱,遭时艰危,知识暗陋,而许身国事,性情孤僻,而不合时宜,积是因缘,常患严重之脑病,夏秋以来,病体益复不支,今乃中道弃汝等而去,如此下场,可谓不仁不智之至,内心只有悲惭,汝等不必哀痛,当念祖父逝世时仅四九岁,而父之年已过之矣。
国家遭难至斯,社会浮动已极,然我国家之中心领导此二十年来方针上绝无错误,此点汝等或不详知,为父则知之最稔,汝等务必尽忠于国族、自立于社会,勤俭正直,坚忍淡泊,以保我家优良之家风,汝等现在已长大,当无待我之嘱咐。

在儿子面前,一个父亲的内心是最真实的!

作为一介文人,陈布雷遇见蒋介石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他获得了舞台,却失去了自我。从政前,陈布雷是何等的充满革命激情,富有批判精神;从政后,他成了工具,成了所谓的第一支笔,但抒写的却再不是真意自我。

久而久之,这导致了他的抑郁,并且极有可能是重度抑郁。而从他小女儿陈琏后来也自杀了这一点看,抑郁也有可能是他的家族遗传。

其实这样的评说多说一句都是多余,为什么要选择自杀?陈布雷所说的咱们未必能深切体会,但足够我们感受、理解。

有一点想必大家伙都会感兴趣,蒋介石得知陈布雷之死后是什么反应?

当天下午1时左右,蒋介石来到了陈布雷自杀现场,站在陈的遗体前,老蒋状极哀戚,当在场的陶希圣递上陈布雷致他的遗书了,老蒋流下了眼泪,他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将布雷先生的遗体送往殡仪馆吧。”

随后,宋美龄也来了。

宋美龄的情绪显得十分激动,下车时甚至有些站立不稳,当见到陈布雷遗体的时候,眼泪直流。

当天下午约5时,按照蒋介石的吩咐,陈布雷的遗体被送到了南京新街口“中国殡仪馆”。

起初,老蒋要为陈布雷举行国葬,但被陈布雷夫人拒绝了,因为陈布雷生前有死后埋骨浙江杭州九溪的遗愿。

值得一说的是蒋介石为陈布雷亲笔题写的横幅——“当代完人”。

可见他在老蒋心中的位置。

聊到这,本来还想说说陈布雷的生平,但想想还是算了,历史尘封,记住一个人有时候不如记住他呕心沥血说过、写过的一句话。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蒋介石这句著名的抗战宣言,陈布雷写的。


黑句本


蒋介石集团太腐败了!陈布雷理想信念破灭,心死,身死而已!

蒋介石一生中有四大秘书,分别是杨永泰,陶希圣,陈布雷,秦孝仪。这四个人,杨永泰死于cc派暗杀,陶希圣曾一度投降日寇,陈布雷则是信仰破灭后自杀,秦孝仪成为蒋介石遗嘱起草人和监督人。

今天讲讲陈布雷的人生悲剧。

陈布雷是浙江慈溪人,生于1890年,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就是今天的浙江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蒋介石北伐成功后,陈布雷投入蒋介石集团的怀抱,通过自己的杰出才能,陈布雷逐渐成为蒋介石最信任的人。抗日战争中,陈布雷作为一个爱国者,写下了很多慷慨激昂的话语,大大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如下:

我们的东四省失陷,已有六年之久……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沟桥。如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我们五百年古都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冀察亦将成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能变成北平……如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候只有拼民族的性命,求最后的胜利。

陈布雷因为杰出的才能,在蒋介石集团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他被称为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有着“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美誉。

作为蒋介石集团的御用文人,陈布雷也是很有良心的,比如在抗日战争中,他努力促使郭沫若回国,在解放战争中,蒋介石大肆屠杀进步人士和民主人士,陈布雷也曾经对蒋介石进行规劝。

但是蒋介石是一个与人民为敌的政治流氓,陈布雷不得不昧着良心做了很多坏事。比如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为抗日而“兵谏”,蒋介石仓皇逃窜最终被捕。陈布雷按照蒋介石的要求把张、杨说成是犯上作乱的叛逆,美化了蒋介石在危难中镇定自若,对下属晓以大义,使之幡然悔悟,才得以转危为安。

对于蒋介石为了建立独裁统治而进行的恐怖政策,陈布雷受到了良心的谴责。抗战期间,周恩来总理对他说:“对布雷先生的道德文章,我们共产党人钦佩;但希望他的笔不要只为一个人服务,而要为全中国四万万同胞服务。”这并没有让陈布雷离开蒋介石身边,却不能不让陈布雷有所转变。陈布雷自己也在“余今日之言论思想,不能自作主张。躯壳和灵魂,已渐为他人一体。人生皆有本能,孰能甘于此哉!”他并多次表示,“不能用我的笔达我所言”,“为人捉刀是苦恼的”。

这样有良心的一个御用文人,在解放战争后期发生了总爆发,良心最终战胜了物欲,陈布雷向往民主独立的新中国,却不愿意背叛蒋介石而去,他甚至不愿意对蒋介石再说一句共产党的好话。最终,他只能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陈布雷有7子2女,以“正直平凡”四个字教导子女,他看透了政治的黑暗、官场的恶浊,因此严禁子女参与政治。长子陈迟成为农产品专家,次子陈过成为内科专家,三子陈适后来在武汉测绘学院任教授,四子陈迈任上海铁路局工程师,六子陈遂毕业于清华大学理工专业。

陈布雷的孩子们都很成才,但最值得一说的是他的小女儿陈莲。虽然陈布雷禁止孩子们从政,陈莲却有着一颗政治上的良心,早在高中期间就参加了共产党。后来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他的丈夫袁永熙就是地下工作的同事。1947年,两人不幸被捕,坚持斗争,没有暴露。

陈布雷自杀前一个月,让陈莲夫妇陪他去拜谒了中山陵,这大概是他对孙中山先生最后的交代了。陈布雷对陈莲夫妇的真实身份应该是心知肚明却不敢说,陈布雷自杀,也许有保护这两人的目的所在。


历史知事


在国军政要中,才华横溢的陈布雷,不光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还是蒋中正最倚重的“御用”笔杆子。然而,他在备受重用的时候,却以自杀结束了生命。他究竟遇到了什么事,为何那步坎过不去呢?

(陈布雷旧照)

一、报业奇才。

陈布雷是浙江慈溪人,自幼勤学好读,以全校第四名的优异成绩,于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

早年,有“才子”之称的陈布雷,受聘于上海《天铎报》,他的才华在那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当时,正逢辛亥革命如火如荼,陈布雷立刻以此作为契点,大力宣扬共和精神,反对封建帝制,并积极为辛亥革命摇旗呐喊。

随后,陈布雷又成为《商报》编辑主任。他仍以记者的敏锐和勇气,不遗余力地揭露北洋军阀的腐败统治。

在思想上,陈布雷和国民政府倡导的思想不谋而合,又和我党的主张相符,因此不光得到孙文的赞扬,还得到了革命领导人萧楚女和著名报人邹韬奋的推崇和肯定。

陈布雷很快就成了报业奇才,并被冠以“以锐利的笔锋,公正的态度,尽人民喉舌”的良心记者。

(邹韬奋旧照)

二、总统秘书。

就在这时,时任国军总司令的蒋中正得人点拨,认识到“不光枪杆子要硬,笔杆子也不能弱”的道理,正四处谋求一个好的笔杆子。

才华出众,声望很高的陈布雷,自然成了不二人选,于是蒋中正专门派秘书到上海邀请陈布雷。见面后,他又对陈布雷表现得十分谦逊,这让书生气十足的陈布雷非常感动,当晚就帮他起草了《告黄埔同学书》。

蒋中正见他文采斐然,一再邀他从政为官。

不过,陈布雷却以“书生论政,多不中用”为由,一再推辞。最后实在却不过脸面,才同意必要时为蒋中正写点文章,领了总司令部秘书这一职务。

不过,蒋中正认为秘书一职还是太委屈陈布雷,于是非要任命他为秘书长。但陈布雷坚决不受。

蒋中正无奈,直接问他喜欢什么职务,随便挑!

淡泊名利的陈布雷,见蒋中正对他如此厚爱,感动之余,表示既然不能以新闻为毕生工作,那就做蒋中正的私人秘书,希望能为蒋中正尽绵薄之力。

此后,陈布雷成为蒋中正的笔杆子,先后担任过侍从室主任、副秘书长等职务,为他起草了不少文章。

这些文章不光在社会上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还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因此陈布雷又在国军中享有“领袖文胆”“总裁智囊”等美称。

(陈布雷旧照)

三、人格分裂。

陈布雷虽然学识很高,但他的思想还禁锢在封建旧知识分子的层面上。

他认为蒋于他是知遇之恩,他理所当然应该涌泉相报。再加上儒家那种“忠君报国”的思想作祟,因此他对蒋中正忠心耿耿。就算有时他认为蒋中正的指令有错,但他还是听从指示,按蒋中正的要求草拟文稿。

不过,陈布雷又是个爱憎分明、为人正直人。很多时候,他对国民党的一些做法是不赞同的,因此每当遇到和蒋中正在思想上发生冲突时,他总是感到万分痛苦。

特别是在两党矛盾不可调和时,陈布雷不光起草了不少反共文章,同时还为了美化蒋中正,编织了许多谎言。

陈布雷有写日记的习惯,他曾在为蒋中正编写《西安半月记》时,由于听从蒋中正的指示,在书中把张学良和杨虎城诬为篡位逆贼。因此,他深为痛苦地在日记中写道:“余今日之言论思想,不能自作主张。躯壳和灵魂,已渐为他人一体。人生皆有本能,孰能甘于此哉! ”

四、绝望自弃。

除了不能以笔达他所言,他还对国军的腐朽无能深为痛恨,常说国军之所以江河日下,都是在“权”和“钱”的事上。

1948年,陈布雷眼看国军内部自乱阵脚,半壁江山难保。焦急之中,他终于忍不住向蒋中正劝谏,希望蒋中正能和宋子文、孔祥熙、陈立果等人各拿5亿美元,用于国家。结果刚愎自用的蒋中正大发雷霆,甚至还为此召开了一个核心领导会议,并在会上不点名地狠狠批评了陈布雷。

一向得蒋中正礼待的陈布雷到此时,还是要愚忠到底,为了能使蒋中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想到了古人尸谏的故事。

同时他也对自己跟随蒋中正20多年,他在工作中一直廉洁无私,因此家境依旧贫寒。虽然他在国军中声望很高,可是一旦国军战败,他是没有能力跑到国外或香港避祸的。因此,他对未来充满了绝望,愈发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

再加上长年超负荷的工作,让他的身心都遭到了破坏,长久饱受精神和肉体病痛的折磨让他悲观厌世。

种种原因,最终让“原本一心赤诚爱国”的陈布雷,在绝望中吞服了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

(参考史料:《蒋中正的第一文胆陈布雷》)


张生全精彩历史



“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这句话引自抗战初期,国民党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的演讲稿之中。此文,字字铿锵作响、句句掷地有声。今天读起来,依然令人回想到我抗日之艰困、决心之笃坚、预期之惨烈。这篇近乎国防总动员令的檄文,出自于委员长待从室二处主任,蒋介石的“文胆”、“国民党的第一支笔”,陈布雷先生的笔下。

陈布雷,浙江宁波慈溪人,是宁波奉化人蒋介石的同乡。此人品行高洁、文笔锦绣,是典型的民国旧文人,纵观其一生,陈布雷即便投身于仕途,累官至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府国策顾问,也颇具民国清流之风骨,诸若不贪不占、无派无系、迂直寡言、腹气自华。其云霞满纸、汪洋辟阖之才华,深得蒋介石的倚重和信赖。

蒋公出身于上海滩帮派,拨于北伐行伍之列,多政学诡才。许是才具互补,1926年,陈先生南昌一试,却入蒋公炯炯法眼,以一篇气势恢宏、言辞雄隽的《告黄浦同学书》,遂被蒋公引为知己。从此以“先生”尊之,遍览煌煌民国史,蒋尊下属为“先生”者,独布雷先生一人。

陈布雷先生,原为《天铎报》时政撰稿人、《商报》编辑主任。时武昌起义枪声骤起,辛亥革命浪涌华夏,布雷先生以如椽巨笔,剑指帝制,宣扬共和,指斥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同行邹韬奋书文点赞陈布雷,“陈布雷先生不但有正义感,而且还有革命性。当时人民痛恨军阀,倾心北伐,他的文章往往以锐利的笔锋,公正的态度,尽人民喉舌的职责。”此刻的陈布雷是潇洒豪放的,撰文之余,常三两聚首,或喝茶饮酒、或麻将扑克。人生淋漓、快意恩仇。这是布雷先生身体最好、心理负担最轻的时候。


”西安事变”后,全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陈布雷开始尝到了,无法借吾手、写吾心的痛楚。这是文人成为刀笔吏的宿命。什么事呢?在事变后,蒋让陈写篇文章,题名为《西安半月记》,蒋要求他把事变的经过写清楚,让世人通晓张、杨的犯上悖逆,扣押领袖,以及蒋在事变中,对张、杨晓以大义,终令张、杨悔过改正的经过。陈布雷为人迂直,一听蒋的要求,是以诋毁张、杨,而拔高自己,便颇为为难地推托道,“我没去过西安,对事变经过也不清楚,恐怕难负领袖重望。”

其实,陈布雷身处侍从室,怎么会不知道”西安事变”的前因后果。张、杨以下犯上,目的为了停止内战、逼蒋抗日,实际情况与蒋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最终执拗不过,不得不心口不一,替蒋公做了宣传。这是首次让陈感到写作的不快乐。也让陈体会到了,文人的傲骨,在权势面前的不值一提。当然,蒋公一家对陈布雷是没说的。不过,由于是反侵略作战,陈布雷的思想和蒋公还是蛮合拍的,所以,这段时期,压力虽大,布雷先生总体的精神状态,还是昂扬奋发的。


对先生身心摧残最大的,是在内战时期。布雷本是狷介清流,有砭清激浊的风姿,不适合参政。政冶的尔虞我诈、以邻为壑的作派,通过参加军政会议、撰写违心文章、目睹国家衰败、聆听社会不公,渐渐令布雷先生心生后悔,悔不该追随蒋公从政。此时,布雷先生早已无撰写“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句抗战口号时的意气奋发。每天都是在安眠药的帮助下,睡个四五个小时,再加上他责任心强、报恩思想重,最后精神上逐渐抑郁、长期焦虑而无法自拔,最终走向末路。

导致陈布雷自杀的原因之一。还有他与蒋公,在世界观上的冲突,这些冲突,都在蒋公视其若肱股时发生。这里仅撷取曾被坊间传闻,直接诱引其自杀的例子。淮海战役初为失利,蒋公在一次军政会议上,大肆批驳属下的无能腐败,不会打仗,继而又说自己,如何如何英明睿智。大有朕躬有罪,罪在万方的意思。陈布雷见蒋公在此紧要关头,尚不反躬自省,只会把责任推得下面,不禁斥道,”一派胡言!”


蒋公料不到陈布雷会当面给他难堪,一脸懵状。清醒过来后,脸色铁青地用家乡话说,“书生误国,看错人了,大家散会!”。没几天,陈布雷便自杀身死,当然,这不是说,蒋公会暗算他,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是说明一次又一次的与最高领袖及伯乐,在看法上的冲突,导致陈布雷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况且,他的严重的神经衰弱,也导致他不能象以前那样,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庞更加重了他厌世的消极情绪。

这点,可以从给蒋公的遗书中明显地察觉,“介公总统钧鉴:布雷追随二十年,受知深切,任何痛苦,均应承当,以期无负教诲。但今春以来,目睹耳闻,饱受刺激,入夏秋后,应象日增,神经极度衰弱,实已不堪勉强支持……何如坦白承认自身已无能为役,而结束其无价值之一生……”1948年11月13日,陈布雷先生服用过量的安眠药去世。闻之布雷先生辞世,蒋公如五雷轰顶,悲伤不已,事后,题送陈布雷先生“当代完人”的称号。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最近看蒋介石方面的历史书籍,陈布雷引起了我的注意。

陈布雷是民国时期有名的“文臣”,为蒋介石写了几十年文章,最后却因为蒋介石的一句话,两人矛盾顿生,最后选择了自杀。

据说,年轻时的陈布雷才华出众,一生不必政治,最大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好记者。偶然的机会,陈布雷在一份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引起蒋介石注意,多方了解后,得知陈布雷人品出众,令蒋介石仰慕不已。

后来,蒋介石一步步走上“武夫治国”的道路,想办法将陈布雷收入门下。 论文章来说,《告黄埔同学书》可以说是陈布雷的出山之作,《祭告总理文》是陈布雷以文字彻底征服蒋介石之作。

据史料记载,陈布雷的这篇祭文有声有色,情义融合,让蒋介石和其他要员们抚棺痛哭,涕流满面。 后来,陈布雷作为蒋介石重要幕僚,为蒋介石写了很多文告,一篇篇振奋激昂的绝代佳文,将蒋介石包装成为了民众心中的“抗日领袖”。

陈布雷五十岁生日时,蒋介石亲自为他题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大字,陈布雷自杀身亡,蒋介石第一时间表达极为惋惜之情,写下四个字:当代完人。 文人的价值在于思想。

陈布雷追随蒋介石,表面春分得意,内心却无比痛苦,作为文人,不能抒发真情实感,是最大的不幸和痛苦。

据说,全国即将解放之际,蒋介石的情报机构截获一份重要文件,蒋介石仔仔细细看罢,无意中超陈布雷说:你看人家的文章写得多好。陈布雷脱口而出顶了一句:人家的文章是自己写的。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蒋介石的心,蒋介石异常恼火。

1948年的某日,陈布雷给副官交代,我要写一份重要的文件,任何人不能打扰,我需要安静。副官不以为意。结果,陈布雷在家中选择了服药自杀。“让我安静些”,成了陈布雷就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在给蒋介石的遗书中,陈布雷感慨“书生无用,负国负公”。

最后想要说的是,陈布雷的确有百年难得的文采,亦有百年难得的忠诚,只不过,陈布雷输给了历史,输给了错误的人生选择。


史海心


1948年11月14日,一条爆炸性新闻震惊了南京古城,蒋介石御用文胆陈布雷,已于前一天因心脏病骤逝,享年只有58岁。蒋介石突闻噩耗悲痛万分,下令对陈布雷行国葬之礼,并赠其“世间完人”四字。

陈布雷出身浙江慈溪殷实之家,父亲希望他能走仕途光大门楣,因而其自幼就习读四书五经,也曾参加过清朝府试。

只是清廷灭亡取消了科举制度,陈布雷继而又入新学堂修习新文化。可以说传统教育练就陈布雷扎实的文字功底,新学又拓宽其视野灌注新思维。

随后陈布雷凭借自己敏锐视角以及犀利文笔,将自己于《天铎报》的记者生涯做的风生水起,尤其是他秉笔直言支持辛亥革命的时文,引起了革命党人的注意。

当时陈布雷对国家现状的一些观点理念,与国民党执政方针多有重合,因而当1927年北伐战争开始时,蒋介石自知为稳固政权除了手中枪杆子,还急需一个笔杆子,于是他迫切邀请陈布雷赴南昌约谈。

陈布雷应约前来,正逢老蒋为《告黄埔同学书》烧脑,他只构思几分钟一篇铿锵有力的文告就出炉了。老蒋观后拍案叫绝随即确定笔杆子非陈布雷莫属,可陈布雷却婉言谢绝返回上海。

陈布雷所书文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染了众多彷徨中的黄埔学子,为老蒋拉拢了诸多人才。老蒋见识了陈布雷文字力量,几次三番向陈表达了求贤若渴之心。

陈布雷终被老蒋诚意所感,遂效命于老蒋麾下,用其如椽巨笔为老蒋冲锋陷阵被誉为第一支笔。

陈布雷无论是做老蒋侍卫室主任,还是官至国民党政府委员,其伴老蒋二十年深得信任,甚至他可以和老蒋家人同桌吃饭,被称为国民党政坛不倒翁。就是这样一位老蒋身边超级红人,却突然神秘猝死,总令人感觉似有隐情。

就在短短几天后,报纸突然改变口风称陈布雷并非死于心脏病,而因其平日有失眠之症,每日需服安眠药才能入睡,那日过量服食安眠药终致中毒身亡。但报纸所言一百多片安眠药岂是一句过量那么简单?报纸虽未明说自杀,可世人心照不宣,陈布雷自杀说蔓延开来,矛头直指蒋介石。

那陈布雷最终为何选择自杀结束生命呢?且听有书君为你梳理分解。

一,陈布雷如嫁人女子,唯从老蒋却文不由衷气结于心。

陈布雷虽受过新式教育,可其骨子里士为知己者死,以及忠君侍主封建理念根深蒂固。他做了老蒋文胆,就不可避免因政治需要为老蒋编撰一些谎言。陈布雷虽心有不愿,可其一心要报老蒋知遇之恩的愚忠,只有唯老蒋马首将愤懑隐忍。

直到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返回浙江溪口老家休养时,令陈布雷写一篇《西安半月记》。老蒋意在抹去自己在西安的仓皇窘相,彰显自己在张学良等人面前临危不惧的领袖形象。陈布雷这次真的编不下去了,一是他并不了解真实情况,二是老蒋授意与自己所知相差甚远。陈布雷虽涉国民党政坛颇深,可他并未沾染趋炎附势之气,其为人正直低调,像这样云山雾罩满纸谎言的文章,令其心中愤懑炸裂,他将笔都戳折了也无法下笔。

可陈布雷始终无法脱离愚忠桎梏,只得勉强将此文写完交差,然后长叹犹如嫁人之女,唯从夫子矣,其心中文不由衷的苦闷自知。

他渴望如昔日那般肆意挥洒自己观点,写出激昂令人奋进的文字。随其心中矛盾凸显,他逐渐萌生退隐之心,可是他踏上老蒋这条船就再也无回头路了。忠诚暂时压制了矛盾,陈布雷依旧对老蒋唯唯诺诺,还未到绝望自杀地步,但其心中潜藏的郁结为最后自杀结局打下伏笔。

二,树欲静而风不止,形势巨变陈布雷欲说还休气结日深。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各处派遣大员接受日伪之产,大员们趁机中饱私囊腐败之风蔓延。后随老蒋挑起内战,全国物价飞涨百姓民不聊生,局势更加混乱。

陈布雷洁身自好,面对国民党腐败衰落之相,就想直言劝谏,可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令陈布雷欲言又止。

有一天老蒋告诉陈布雷,其女儿陈链因加入共产党被捕,看在陈布雷面上未欲追究将她释放。陈布雷闻言如五雷轰顶,他深知政治危险,早就严令儿女不可涉足政治,而且自己一生忠于国民党,万未想到爱女不但违命涉政甚至还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

他对老蒋自感愧疚,所有想直抒胸臆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反对内战却不能言,在家事国事压抑下身心俱疲,气结日深。

三,沉默中爆发,“你该休息了”成了压垮陈布雷最后一棵稻草。

随着辽沈战役国民党溃败,陈布雷再也无法忍耐,自感必须要向老蒋谏言了。他亲到老蒋官邸直言仗不要再打了,老蒋闻言大怒直斥陈布雷懦弱,一句“你该休息了”直击陈布雷之心。

陈布雷一生想以“迷津唤不醒,请以布雷鸣”为己任,他想写出直抒胸臆的激扬文字,可其作为老蒋御用第一支笔,其愚忠桎梏使其陷入老蒋泥潭不得自拔。

他眼见国民党内部尔虞我诈贪腐成风,国民党大厦将倾已成必然趋势,自感百无一用是书生,自己回天乏术深陷绝望之中。他对老蒋的崇拜亦悄然褪色,也许他真的该休息了。

陈布雷在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上,面对将领们对淮海战役信誓旦旦的样子,突然沉默中爆发大喊一句“纸上谈兵”,其失态令众人愕然,可他却在爆发漩涡中寻到了平静。

他临终前一天理了发,特意换上一身干净衣服与新布鞋,临睡前叮嘱秘书不要打扰他,他想安静下。他太累了,多年文胆生涯积劳成疾,身体健康尽毁,女儿安危也令他忧心不已,国事又压得他透不过气,也许只有死才能让他安静片刻。他写下数封遗书后,一气脱下一百多片安眠药安静了。

老蒋虽将陈布雷视为世间完人,可在其心中陈布雷只是其代笔棋子而已。陈布雷一生梦想追求进步,追求正义,却因跟错人而梦不可得,其心中矛盾重重的一生,于绝望中也许唯有自尽才能寻到心中的净土吧。斯人已逝,是非功过任由人评说吧。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这条题,我本来不想回答,但看了两篇回答都没说到点子上,所以就写这篇回答。

《蒋介石“文胆”陈布雷自杀真相》,我在1998年写过这篇历史文章发表在广东《共鸣》杂志上。如今简明扼要讲述一下。

(一)陈布雷遭遇人生中最大的羞辱

陈布雷与蒋介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不是一般的密切!简单地说,陈布雷是蒋介石的御用秀才、大秘书。但他一向以“平凡正直”自诩,不屑贪腐。这也是蒋氏最欣赏他的地方。

陈布雷与陈诚

在国民党政府里,陈诚、胡宗南办不到的事,陈布雷肯定有办法办到!陈诚、胡宗南是谁?都是黄埔嫡系、蒋氏最亲信将领!但他们比起陈布雷还差那么一点点,因为蒋介石习惯叫“布雷先生”,而不称其名,很尊重。而陈诚、胡宗南都是蒋氏的学生,蒋氏只有命令他们做事,而不知尊重。

陈布雷是典型的传统士大夫角色,有气节,有操守,有学问,懂规矩,守本份。他怎会遭遇人生中最大的羞辱呢?谁给他羞辱?谁还能欺负他?

确实是,以权力来说,能给陈布雷羞辱的人,除蒋介石外,应该没有第二个人。

然而,就有一个人,确切地说,是有两个人给陈布雷造成极大的羞辱!

这两人是谁?这么牛逼?连蒋介石的笔杆子、大师爷也敢欺负?

是陈布雷的小女儿陈琏和女婿袁永熙。

胡耀邦同志对陈琏有个评价:“家庭的叛逆,女中英豪。”(陈琏在文革中被诬陷而自杀,胡耀邦为陈琏平反时写的评语)

陈琏是共产党!她的丈夫袁永熙也是共产党!

陈布雷故居

奇葩!国民党高官家庭中的奇葩!说出来好笑吗,你陈布雷天天写文章宣传三民主义如何如何的好,处处维护蒋介石的权威和声誉而不容许有半点玷污!偏偏你女儿女婿就是共产党!这个玩笑真是开大了!大到陈布雷吃不消,吃不了兜着走!

因为陈琏和袁永熙被特务秘密逮捕,案子惊天!朝野上下顿起波澜,鄙视和唾骂陈布雷之声不绝于耳!

陈布雷当然感到十分羞辱!却又无从解释!

(二)为营救女儿,不惜含羞忍辱,“文胆”的身价经受考验

陈琏和袁永熙都是西南联大的学生。陈琏于1939年加入共产党,时年20岁。

抗战胜利后,袁永熙到北平担任地下党领导,其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北平敌伪产业处理局”职员。看头衔可知,这个机构是与军统、中统争夺利益的!而陈琏为了追随爱人也到北平,在贝满中学做历史教师。1947年8月,陈琏和袁永熙在北平结婚,婚礼场面很热闹!但陈布雷没去参加。而喜事刚办完,坏事紧随至,9月24日,军统特务查实陈琏、袁永熙是共产党(有历史资料显示二人是另一个民主党派的成员。感觉此论不实,陈布雷是何许人?他的女儿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是共产党,军统特务怎敢随便抓人?这是国民党资料故意遮隐的案件措辞),于是秘密抓捕,押送南京国防部保密局(军统后期改称保密局)关押审讯。

这么一桩惊天案件,蒋介石当然知道了!陈布雷呢,当然也会听到!

陈布雷为了救出女儿,放下姿态,厚着脸皮去求毛人凤。因为戴笠死后,军统势力分裂成两大派:毛人凤和郑介民。毛人凤是戴笠提拔的人,又是江山老乡,按理说他可以接班。但郑介民资格蛮老,来头更大,他是国舅宋子文的亲信,他当然不服毛人凤领导!所以毛郑争权导致军统分裂而战斗力大减!为啥戴笠在的时候军统很有作为,连美国军方都认可抬举戴笠!而戴笠死后,军统就少有大的作为?因为军统头目都忙于争权夺利,并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共产党!

毛人凤晓得陈布雷面子大,不敢得罪,但他立功心切,案子已经上报蒋介石了!所以,陈布雷去求他帮忙,他想帮,却不敢帮。因为,一切由老蒋说了算!万一老蒋恼火下令枪毙,毛人凤答应帮忙而又帮不上,那岂不是两头做人难?

毛人凤思前想后,只好躲开!躲躲躲,躲得远远的,不见陈布雷!

这样一来,陈布雷就犯愁了,心里怨恨毛人凤是肯定的!“这混蛋坏透了,平常见着我毕恭毕敬,生怕巴结不上!如今一遇到麻烦找他疏通,却比狐狸还狡猾,找不着人!”陈布雷对毛人凤是彻底失望!

试想,军统办的案子,连副局长毛人凤都不肯援手,还有谁能帮上忙?

陈布雷不愧是智囊、文胆,他理清头绪,确认只有蒋介石可以帮忙!

于是,陈布雷给蒋介石写了一封短信:“女儿陈琏、女婿袁永熙,因‘共党嫌疑’自北平解抵南京,该当何罪,任凭发落,没口无言”。

陈布雷是了解蒋介石为人的,他也知道,他这封信,会让老蒋放人。

为啥呢,如果陈布雷要秉公办理,就应该回避才是,不过问就可以。而他这封信的内容就很有技巧:女儿女婿有共党嫌疑被捕了,他们犯什么罪就依法处置,任凭发落,不许考虑我的面子,我无话可说。

那不是屁话吗!怎么无话可说?无话可说,你就不应该写这封信!是你说不出口,又不想军统秉公处理,才无话可说!陈布雷知道,他这一表白,蒋不会无动于衷!

果然,蒋介石要买布雷先生的面子,暗中命令保密局优待陈琏;等到合适时机和场合了,蒋介石就对陈布雷说:“你女儿女婿的案子,我问过,他们不是共产党!是加入了一个什么民主青年联盟的组织。年轻人不懂事,难免犯错,我也没空管这些,你可以去保密局领人了。你自己严加管教吧!”

陈琏和袁永熙

(三)重气节、死要面子的文人,因为女儿的案子,身价大跌

蒋介石对待下属历来是恩威并施,对陈布雷也不例外。他需要陈氏继续为他效力,就不能驳他面子!但也不能纵之太宽!要有个度!

陈布雷去保密局领人,这手续好办吗?不好办!为啥呢,蒋介石没有当面训斥他教女无方祸乱党国,但他肯定密令毛人凤等人把把关,好好教训陈布雷一顿!

所以,陈布雷去领人,难免被保密局人员羞辱一番:“布雷先生,你说别人家的孩子投共也就算了,你是党国栋梁、委员长身边的大红人、民国政府的高级官员,你是最受委员长看得起、最器重的人,怎么你的女儿女婿也投共?说出来不是贻笑天下吗?你今后还怎么在做效忠党国的榜样啊?行,既然委员长发话了,你就领回去好好教育再教育,下不为例!下次她再敢跟政府捣乱,被我们抓到了,那就不好弄,恐怕连委员长都不好意思保她了!”

因为陈琏和袁永熙是被迫写“悔过书”出狱,军统给陈布雷一个下马威是肯定的!而由此可知,陈琏和袁永熙的案子性质很严重,绝不是公开资料所说的“两人不是共产党,是民主青年联盟成员”那么简单!

陈琏是被蒋介石特赦出狱。但她不思悔改,也不肯改,夫妻出狱后依然做地下党,就在陈布雷身边潜伏!

(四)内心矛盾,情感交织,信仰崩溃,前路渺茫,万念俱灰,决然辞世

陈布雷是里外不是人,在蒋介石面前,在一些党国要员面前,他自觉矮了两分,腰板直不起来!而在家里,他不能说服女儿女婿,也不想去说服!因为,他不是傻子,也看到此时此刻正是党国存亡之秋也!国民党的腐败和颓势已经没法挽救!

但是,陈布雷要做党国忠臣,女儿的路他不能代替选择,他自己的路是可以选择的!没人可以阻拦!

当时,陈琏夫妇回到南京后,陈布雷把陈琏安排到国立编译馆工作,把袁永熙安排在中央信托局南京分局当科长。这当然是他们公开的身份,实际上他们遵照地下党的指示,就地潜伏,收集情报。

陈布雷是做好准备辞世的。他在自杀前半月,一改深居简出的习惯,突然提出要陈琏夫妇陪他去拜谒中山陵。到11月12日,陈布雷又叫袁永熙来寓所见面,细谈很久。

1948年11月13日,陈布雷突然自杀,不活了。

是内心的焦虑不安和精神信仰方面出现绝望,导致陈布雷决然终止自己的生命!他一生信仰的三民主义没有出路,一生跟定的主子蒋介石及其政权濒临崩溃!而反观女儿女婿的选择,显然是一条明路!

是极端的心理矛盾和悔疚恨交集,使得陈布雷要寻求解脱,决然自杀。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深入研究应用中草药治疗癌瘤学科20年


大城公


陈布雷,浙江人,被誉为国民党称为“领袖文胆”,“总裁智囊”,也被称作国民党“第一支笔”。1948年11月13日,陈布雷的自杀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陈布雷是一位报坛奇才,他不遗余力的抨击北洋政府,揭露其腐败现象。他被邹韬奋称作“尽人民喉舌责任。”抗战期间,蒋介石为招揽人才,表现出谦逊态度。陈布雷被感动加入国民党。陈布雷为蒋介石起草的讲话中一句“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曾如“抗战宣言”一般影响全国。



作为知识分子陈布雷淡泊名利,感动于蒋介石对他的信任。作为权力中枢他又鄙夷政治政权夺势。抗战胜利后,他心中的“英雄”蒋介石成为众矢之的,不得民心,政治军事一败再败。经济改革失败国民党人心不稳,改革的领头人翁文灏是他推荐蒋介石任命的。或许正是对国民党的失望,蒋介石现实作为和他内心中蒋介石地位的落差。他推荐人的失败。多重因素这个文人再经受不住自杀了吧。



红雨说历史


被誉为国民党“第一支笔”的陈布雷,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陈布雷先生的自杀,敲响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丧钟,是一代文人的无奈和悲哀,也是对国民党反动政府无言的抗义和最大讽刺。促使他自杀的因素很多,但我想核心的原因只有两点:

一是他人生追求的理想被国民党彻底击碎,他对国民党政府彻底绝望,自己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应该讲,陈布雷先生在大革命时期也是一位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热血青年,在辛亥革命以后,他的思想是激进的,也同情共产党人,和郭沫若交往甚密,那时的他是希望国家强盛,人民安家乐业。跟随蒋介石后,他把实现这种理想完全寄托在蒋介石身上,寄托在国民党身上。他全身心地协助蒋介石,被喻为是蒋介石的“文胆”、“总统智囊”、“国民党一支笔”。但在国民党的几十年里,他亲眼目睹了国民党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蒋家王朝面临分崩离析的地步,大厦将倾,但国民党政腐却日益腐败,没有人为国家前途命运考虑。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仍然掌握着财政大权,官员贪污腐败,政府软弱无能,将领无心打仗,军队士气低落,节节败退。一些国民党将领起义,投奔共产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穿不暖,怨声载道。他自已身处高层,对这种情况看得清楚,却又无力挽回。周恩来曾通过统战渠道做陈布雷的工作,希望他回到人民的怀抱,才为人民所用,他的女儿也加入了共产党,这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投奔共产党吧,违背他“忠君”的思想;继续跟着国民党,那也是死路一条,况且和自己的追求、理想也格格不入,还越来越远,到头来是一场空,那么自杀就是最好的解脱。

二是他有思想,有才华,但作为“御用文人”,他只能唯命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痛苦、压抑、郁闷折磨着他,吞噬了他的生命。陈布雷先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报界奇才,有思想,文笔好,在当时的文化界里也是首屈一指的。他也曾辉煌过,一次是在辛亥革命以后,他大力宣扬共和精神,反对封建帝制,并积极为辛亥革命摇旗呐喊,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另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会议讲话、演讲、文稿都出自他手,最经典的就是抗战一开始,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一句最为著名,这也看作是抗战的动员令,激起了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国共两党携手并肩作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战的全面胜利。但作为蒋介石的“文胆”,更多的是为蒋介石服务,以蒋的思想为思想,以蒋的意志为意志,说一些大话、空话、假话,违心的话,他曾参与起草过一些反共方面的文章,替蒋编织谎言,最典型的是为蒋编写《西安半月记》,硬生生把张学良、杨虎城说成是叛逆,把蒋美化为英雄。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蒋介石还要他继续编造谎言,欺骗百姓,愚弄百姓,替蒋家王朝卖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能欺骗百姓的讲话、文告、演讲,但欺骗不了自己的良心,纵使自已不愿意,但还不得不为之,精神上的折磨、良心上的审判使他最终走上了自杀的歧路。

一个人自杀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对社会的绝望,对人生的绝望,是陈布雷先生自杀的主要诱因。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陈布雷的悲剧在于他选择了国民党,跟错了人,走错了路,最后落了个自杀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