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杨家将八大美女谁死得最惨?

听故人吟


小说中,杨门女将死的都挺惨,除了佘太君都是死于契丹埋伏死于乱箭之下,

当然真实历史上杨门女将都是老死病死的,

补充:以下内容来自于《宋实录》《辽史》《金实录》《后资治通鉴》等资料

佘太君活得最长,真实历史上,佘太君实际姓折,读佘,应该是折太君,鄜州折家的女儿,五代后期北宋整个时代,折家世代割据鄜州,折太君他爸是鄜州刺史,折太君弟弟折御卿也是世袭鄜州刺史,军阀割据,直到北宋末年,折家出兵太原抗击攻占太原的金国西路军,折家军全军覆灭,后来北宋灭亡,折家也灭亡了,折家头号敌人是西夏第二号是契丹,所以折家投降宋朝抵抗西夏契丹,同时与隔壁割据麟州的杨家世代通婚,杨家是著名墙头草,一会背叛国家投降周朝一会背叛周朝投降汉朝一会背叛汉朝投降宋朝,不要脸极点!折家可是早早投降宋朝抗击西夏契丹,杨家折家世代通婚,折太君16岁在公元946年就嫁给了杨老令公杨重贵,号称天下无敌那个(纪念他的庙里就是挂着这四个大字,现在庙还在山西可以去验证)

杨家折家为了割据,男人没了女人领兵也不将兵权交给宋朝政府,所以有女将

女将们没有一个战死的!

杨家男人战死不少,折太君丈夫,杨重贵。后来各种叛变过程中改名杨业,就是死于宋朝西路军统帅潘美的故意坑害下,被契丹俘虏,绝食而死。

杨六郎,杨延朗,其实他的六个兄弟他最大,杨延玉、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他也是战死

他弟弟杨延玉杨四郎也是战死与契丹战争中。

他儿子杨文广(和小说不同,小说中杨六郎儿子杨宗保孙子杨文广)没有战死,不过家业丢了,失去了麟州的割据,当然真实历史上没有穆桂英,不过折老太君和儿媳们都领兵过,孩子太小,妈妈奶奶带兵;就是不让人碰杨家军,保持割据,折家也是如此,不过折家男人死的少而已不缺将军

欧阳修给杨文广侄子杨琪写过诗文,夸过这位杨将军。



东北虎男323


杨门女将有佘赛花、花解语、周云镜、耿金花、邹兰秀、董月娥、孟金榜、耶律金娥、马赛英、穆桂英等22位女将,然而最有名的八大女将分别是佘赛花、穆桂英、杜金娥、杨四娘(孟金榜)、杨五娘(马赛英)、杨八妹(杨延琪)、柴郡主(柴美容)、杨排风。也许这就是“八大美女”的来源吧!其实历史上的叫法是“十二寡妇”,因为几乎所有的美女,都好像跟婚姻没什么缘分,丈夫不是战死沙场,就是派驻到很远的地方两地相隔。

宋朝其实是一个强大的朝代,它的经济发展成果令世界瞩目,而且文化艺术发展也是登峰造极的,然而自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抵御外敌入侵就一直是有宋以来的短板。但其实宋朝并不缺乏名将,军队装备也不孱弱,关键是宋朝十分倒霉,生活在强敌环伺的环境里,辽国,契丹,西夏,女真,蒙古……没有哪一个是好惹的。

在这样动乱的背景下,统治者为了自己的权力和位置,尽量不在自己有生之年,让大规模的战争爆发,如果能用钱买和平,就不会动用武力解决。然而爱国的将领却无一日不在担忧中国的命运,他们想去战场作战,与敌人厮杀,夺回属于我们的强大和尊严。

而杨家将死后,这些女人并没有哭泣悲伤,而是毅然上战场,以另一种方式宣泄悲伤,最终以身殉国,她们的精神令人钦佩而感动。

比如当时杨宗保奉命出征,结果被敌人重重包围,宋真宗为了解救爱将焦虑不已,然而朝廷主战派和主和派争执不下,宋真宗无将可派一筹莫展,穆桂英救夫心切主动请缨。一同去的还有几位女将。

不过穆桂英轻敌冒进,让大部队被西夏军队重重包围,包围在狭窄的古浪峡之内,前面后面都有重兵把守,突围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于是穆桂英带着两名女将爬上高耸入云的鹰嘴崖,想据险而守,同时寻找突围的方法,不料中了埋伏,被乱箭射杀。

下面的几位杨家女将听到惨叫声赶紧去鹰嘴崖顶救援,最终大都被射杀,只有杨文广的女儿杨满堂活了下来,回去报信。

佘太君亲自来鹰嘴崖祭奠她们,哭声感动了上天,至今鹰嘴崖还是有山石滚落下江中,据说是山神被感化后的“眼泪”。

传说都是有真实的生活做模板的,对于杨门女将的死,不同地方的记载略有不同,不过要了解各自的身世和死亡的原因,还是有史料加以辅助说明的——

1、穆桂英

穆柯寨寨主穆羽之女,出身武门从小习武得一身功夫,她能将一手飞刀耍得出神入化,是武学奇才,也是杨门女将的领军人物,后来她在突围时中了敌军埋伏,乱箭穿心而死。

2、柴郡主

柴郡主是后周主柴荣的女儿,郡主的头衔是赵匡胤封的,后来嫁给杨六郎,恪守妻子本分,丈夫失踪后没有流泪,直接上战场,直到为国捐躯。

3、孟金榜

传说中的“神力孟四娘”,杨四郎的正妻,而结婚之后,四郎又迎娶了辽国公主,公主生了孩子,她很痛苦,然而依然心系国家,该上阵绝不含糊,最终战死沙场,保卫大宋。

4、杨排风

本是个孤儿,后来做烧火丫头,以手边的烧火棒为武器,耍得威风凛凛,后来加入军队每次都是先锋位置,立下赫赫战功,最终为国捐躯。

5、杜金蛾

杨七郎的次妻,两人在战场上相遇相识,她被大家称为神仙,据说她曾向九华仙人习得妙法,用三口飞刀杀人武术,只要发出去无一不击中的,可惜最终也战死沙场。

6、马赛英

马赛英是杨五郎的妻子,也是个江湖儿女,一身武艺,耍九股练索,可惜最后也为国捐躯了。

7、杨延琪

传说中的杨八妹,是杨家最小的女儿,一手梨花枪使得出神入化,从小就有很强的武学天赋,不过外表十分温柔有女人味,又有男人的刚烈,最终不畏死保卫国家,有人说她突围成功活了下来,有人说她战死沙场,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可以报效国家,她绝不含糊。

8、佘赛花

佘老太君本名佘赛花,曾以百岁高龄上战场,出发前为自己和杨门女将准备了后事,说明她没打算活着回来。她是个实实在在的巾帼英雄,最终只有她得以善终,归隐山林。

若说谁死得最惨,这个说法未免太理性的,实际上杨门女将不能说是惨,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是将士们最光荣的结局,为国捐躯,是一生有所值,杨门女将虽死犹生,这样的人生,总比碌碌无为的一生要值得得多。人的生命不在乎长短,而在于质量。曾经全力以赴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即使短暂,也是值得。


静说历史


真实历史上的杨折(随意应该叫折赛花)两家是归附宋朝的有很大独立性西北地方割据势力,世守麟州府州(陕西的神木、府谷县),本来是北汉的臣子,宋灭北汉时降宋被给予很大的自主权,主要是派兵出征,所以才有多次随同出征的记录,特别是杨业的死。主要是拖后世话本的宣传。


清风萦绕


《杨家将》是我们熟悉的一部传奇历史小说,真实史料却寥寥无几。其中杜撰的人物和事件很多。

比如“十二寡妇征西”,历史上并不存在这样的事儿。“宋朝再不济也不会让女人上战场吧!”


杨家将八大美女指的是“七郎八虎”的妻子,她们分别是:

大郎(杨延平)之妻花解语;二郎(杨延定)之妻耿金花;三郎(杨延光)之妻董月娥;四郎(杨延辉)之妻孟金榜;五郎(杨延德)之妻马赛英;六郎(杨延昭)之妻柴美容;七郎(杨延嗣)之妻杜金娥;八郎(杨延顺)之妻蔡绣英。

这八个美女命运都不太好,大部分结婚不久丈夫就死了。



比如杨大郎在金沙滩一战,因为他和当时的皇帝赵光义长得十分相像,于是代替皇帝去和萧太后签约,这就是《杨家将》书中“金沙滩双龙会”的故事。

其实这是萧太后的阴谋诡计,想诳赵光义前去然后杀死他,杨大郎明知危险却义无反顾的前往,结果被辽军乱箭射死。同时被害的还有杨二郎和杨三郎。

双龙会时,杨二郎代替南清宫八王千岁去“赴死”。在突围时,为保众兄弟闯出重围,力举千斤闸,在无暇还手的情况下,被辽兵乱刀砍死,

杨三郎则被马踏如泥而死。

金沙滩一战,杨四郎被俘,流落番邦,化名杨木易,娶了辽国公主——铁镜公主为妻。最后四郎探母,回归大宋,夫妻得以团聚。



金沙滩一战,杨五郎侥幸逃脱。面对如此残酷的局面,他心如死灰,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

杨六郎拼死冲出重围活了下来,最后娶了柴郡主,做了宋朝的“三军”元帅。

杨七郎冲出重围去搬救兵,结果被公报私仇潘仁美的儿子潘豹乱箭射死。

金沙滩一战,杨八郎被辽军俘虏,改名王司徒,娶辽公主——青莲公主为妻。

综上,这八个美女有五个成了寡妇。四郎和八郎虽然没死,但一个出家一个去了“外国”。两位发妻守活寡,这和当寡妇无异。

只有杨六郎福大命大,做了元帅并娶了郡主,也算是对杨家后代的补偿吧!爷们如此,他们的八位妻子结局如何呢?



大郎之妻花结语:

花解语乃素珠圣母的高徒,征南唐时的著名将领,因功被宋太祖赵匡胤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后嫁给了杨大朗。

金沙滩一战,杨大郎力战身死,花解语不堪打击,悄然离开了杨府。长儿媳之位,由杨大郎的次妻周云镜接替。

二郎之妻耿金花:

耿金花是杨二郎的正妻,原北汉降将花刀令公耿忠之女,人称大刀“耿二娘”。

三郎之妻董月娥:

董月娥是杨三郎的正妻,原北汉降将铁弓令公董镇洪之女。人称“神射董三娘。”



四郎之妻孟金榜:

孟金榜是杨4郎的正妻。原北汉降将铜锤令公孟志远之女,人称“神力孟四娘”。

五郎之妻马赛英:

马赛英是杨五郎的正妻,原北汉降降长眉令公马信之女,人称“九股练锁马五娘”。

六郎之妻柴美容:

柴郡主是杨六郎的正妻,为后周柴荣之女。宋太祖赵匡胤夺了后周天下,为了脸面封柴荣之女为柴郡主。

七郎之妻呼延赤金:

呼延赤金是杨七郎的正妻,铁鞭靠山王呼延赞之女,平北王呼延守用、忠勇侯呼延守信的姑姑。她的一对铁鞭所向无敌,不愧为将门虎女。



八郎之妻蔡绣英:

蔡绣英是杨八郎的正妻,原北汉宰相蔡融之女。

以上八个美女最后归宿不同,除了杨四郎和杨八郎的妻子善终外,其他六位皆战死了沙场,由于版本众多,六位美女的死法各有千秋,一人一个版本,其中还有一些地方传说。

如若非要选出一个死的最惨的,我觉得杨五郎之妻马赛英死的最惨,在“十二寡妇”征西过程被乱箭射死。

结语:杨家将的爷们都是好汉,杨家将的妻子们都是巾帼英雄。八美女都为大宋做出了巨大牺牲,无所谓谁死的惨不惨,讲真没有比失去丈夫的爱更惨了。


秉烛读春秋


答:“杨家将八大美女”的说法,估计是这位提问问题的网友独创的。因为,无论是史实还是演义小说,都没有这一提法。

下面分别从史实和演义小说粗略谈一谈“杨家将背后的那些女人们”。

先说历史事实。

在历史事实中,杨家将是“三代将门”,这三代人的领军人物分别是:杨令公、杨六郎、杨文广。

杨令公本名叫杨重贵,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早年在北汉刘崇手下任建雄军节度使。

刘崇非常器重杨重贵,为示恩宠,收杨重贵为养孙,给他改名为刘继业。

刘崇死后,帝位一传再传,后来传给刘继元。

刘继元是皇帝,刘继业(即杨重贵)为避讳,就去掉了中间的“继”字,名为刘业。

北汉灭亡,刘业跟随刘继元降宋,恢复了本姓“杨”,名为“杨业”。

按照《宋史》的记载,杨业共有七个儿子,长子杨延玉,次子杨延朗、三子杨延浦、四子杨延训、五子杨延瓌、六子杨延贵和七子杨延彬。

杨业长子杨延玉战死于陈家谷口,杨业本人则在陈家谷口力尽被擒,宁死不降,绝食殉国。

注意,没有双龙会,没有金沙滩,没有苏武庙,没有李陵碑。

杨业父子八人,只有杨业和杨延玉殉国,其余六子均平安无事,并因父兄大功获得升迁。

其中次子杨延朗为崇仪副使;三子杨延浦和四子杨延训并为供奉官;五子杨延瓌、六子杨延贵和七子杨延彬并为殿直。

不难看出,供奉官都是文职;而殿直就是京师侍卫官。

即杨业这六个儿子,只有次子杨延朗后来成了独挡一面的将军。

辽人对杨延朗非常忌惮,他们认为天上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是专克辽国的,他们还认为杨延朗就是那第六颗星转世,敬称杨延朗为“杨六郎”。

那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杨六郎排行老二而不是六。杨六郎排行老二而不是六。杨六郎排行老二而不是六。

杨六郎死后,由于宋真宗尊崇道教,他封财神爷赵玄朗即赵公明为其圣祖。即杨六郎的名字“杨延朗”为避讳被改成了“杨延昭”。

演义小说写杨延昭仅生一子,名为杨宗保;杨宗保仅生一子,名为杨文广。

这是乱弹琴。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明确有记载:杨延昭共有三子,长子杨传永,次子杨德政,三子杨文广。

这三个儿子,杨文广是个将材,曾随狄青南征讨侬智高,调任为广西钤辖,后又升任为宣州知州、邕州知州及左藏库使。

在对西夏的防御作战中,杨文广先后担任过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死后被追赠为同州观察使。

杨门三代之中,名载于史册的就是这十二人,另外杨延玉、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瓌、杨延贵、杨延彬等人的子孙众多,但都是碌碌之辈。

鉴于古代的男人可以妻妾成群,那么,“杨家将背后的那些女人们”,乐观估计,应该有上百人之多。

可惜的是,这上百人之中,仅杨业之妻的影子闪现于某此史料中。

如毕沉的《吴中金石记》说“折太君,杨业妻,折德底女。”

即演义小说中的佘赛花佘太君的历史原型应该是姓折,名字不详,人称折太君。

折太君是否能提刀上马征战沙场的女英雄呢?

史不见载。

我估计是不可能。

要知道,唐宋以后,达官贵人的妻女都以裹足为美,佘太君既为女儿身,自然不能免俗,同样,其他“杨家将背后的那些女人们”,也必须是人人裹足。

三寸金莲,行路犹难,还说什么上阵杀敌?

“大破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百岁挂帅”,只能是小说家的虚构了。

那么,下面说说小说家们的虚构。

明朝人熊大木著作的《杨家将演义》中,对杨氏一门中的女眷着墨不多,除了佘太君之外,主要写了杨八姐、杨九妹,以及杨六郎妻柴郡主、黄琼女,杨七郎妻杜金娥,杨宗保妻穆桂英。

后人不断添砖加瓦,层层渲染和丰富杨家将内容,给诸杨家儿郎的妻子捏造上了名字。

但是,由于众书繁杂,各表不一,比较混乱,这里只择常见的一些版本说下。

比如明代小说《杨家府》中有:大郎之妻周夫人,二郎之妻耿金花,三郎之妻董月娥、邹秀兰,六郎之妻黄琼女、重阳女,八郎之妻马赛英等。

比如刘兰芳新编评书《杨家将》有:大郎之妻张金定,二郎之妻李翠屏,三郎之妻花谢玉,四郎之妻林月英,五郎之妻罗刹女,六郎之妻柴美容,七郎之妻杜金娥,八郎之妻班秀英,杨宗保之妻穆桂英,杨宗英之妻姜翠苹,杨宗勉之妻焦月娘。

郝艳霞、王润生编写的《十二寡妇出征》写的是:大郎之妻张金定、二郎之妻李翠平、三郎之妻朱玉梅、四郎之妻林素梅、五郎之妻马赛英、六郎之妻王兰英、七郎之妻杜金娥、八郎之妻周淑荣、杨宗保之妻穆桂英、杨宗英之妻姜翠苹、杨宗勉之妻焦月娘。

……

不过,现在影响力最广的应该是电视连续剧《杨门女将》里的说法,最深入人心。这些杨门女将有杨大郎正妻花谢语,次妻周云镜;杨二郎正妻耿金花,次妻邹兰秀;杨三郎妻董月娥;

杨四郎正妻孟金榜,次妻耶律金娥;杨五郎妻马赛英;杨六郎正妻柴郡主,次妻王兰英;杨七郎正妻呼延赤金,次妻杜金娥;杨八郎正妻蔡锈英,次妻耶律银娥。剧中,不仅给八姐、九妹添加了名字:杨延琪、杨延瑛。还增加了杨宗保之女杨金花。

演义小说写得非常精彩,非常热闹,赚足人的泪水,但不是历史。

最后,我想说,很可能,在真实的历史中,“杨家将背后的那些女人们”,没有一个是美女,要找出“八大美女”,可能很难。

而在演义小说中,“杨家将背后的那些女人们”,个个都是美女,乱花渐欲迷人眼,要选“八大美女”,也相当难。


覃仕勇说史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巾帼英雄,她们虽然身为女儿身,但是却凭借一腔爱国之情冲向战场杀敌,这种忠勇之心有的时候要胜于男儿。而提到巾帼英雄那么杨门女将一定首当其冲,杨家将八大美女的名声也十分响亮,至今人们在品读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禁不住赞美。



杨家的后人都能文能武,不仅男儿如此,就连杨家的女子们也是这样,杨家将留给后人很多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断被世人传颂,也展现了杨家将的威名以及爱国之情。由于杨门女将的故事众说纷纭,所以现在流传的杨家将八大美女其实大多是指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杨门女将都为国捐躯,每一个人的结局都很惨烈,没有高下。这件事发生在北宋时期的神宗年间,当时的杨家将已经到了第三代杨文广,杨文广当时正在率兵征西,但在征战的过程中开始有败绩出现,在危急时刻杨文广希望朝廷可以马上派兵增援。但是当时的宋神宗却没有马上派兵去增援,而是让大臣们商议对策,看到这样的情况朝中的大臣和将帅都纷纷推辞。



面对这样的情况,杨家的寡妇们都感到十分愤怒,杨文广的女儿杨满堂听说父亲已经身负重伤,她就提议要带领众多杨家女子一起出征,希望可以将杨文广营救回来,就这样宋神宗就将希望寄托在这些女将身上。杨满堂和杨家其他寡妇一起率兵西征,在征战途中,因为当地的地势险要,所以一行人只能绕路而行,但是正面作战的过程中杨门女将不敌西夏军队。随后杨门女将们选择了其他方式作战,她们在得知在当时有一条小路后,就带领着众人从小路绕过去,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扭转战事,但是这条路十分狭窄,而且旁边就是悬崖峻岭,想要顺利通过要十足的勇气,但是杨门女将们还是凭借一腔热血克服了重重困难,只不过虽然她们越过了这些崇山峻岭,却没能逃得过西夏军队的埋伏。



后来杨门女将们在和西夏军队作战期间连连失利,而且当时她们所率领的军队人数和敌军相差悬殊,敌军还不断有援兵涌入,后来杨门女将们没能战胜西夏军队,她们在战场上被敌军杀死,西夏军队十分残忍,他们还将杨门女将的头颅都砍下来作为战利品带了回去,但是杨门女将的气节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却长存于世。


江上孤舟


现在的甘肃省古浪县境内,有一个被称为“金关银锁”险要地处,历史上民间把它叫做“虎狼峡”。这是一个两山夹水、阴霾笼罩的奇险之处,峡内宽不过0.5公里,长约30公里。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来形容它,再恰当不过了。

据历史记载,公元988年(宋雍熙三年),西夏党项首领李继迁与辽国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开始了侵扰宋国边疆的战事。咸平6年,李继迁运用“声东击西”战术策略,明里叫嚣着攻打庆县、环县,暗中却夺取了凉州,凉州知府丁惟清战死。自此宋朝被迫还击,开始了与西夏争夺河西走廊领土的战争。

当时杨家杨宗保奉命挂帅出征,没多久就被包围在“金山笼”之内,情况万分危急。杨宗保的求救信传到朝廷宋真宗的手上,可是宋真宗却是因为无将可派而一筹莫展。一时之间主和派的声音盖过了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杨业之妻余赛花救孙心切,不顾年事已高,向朝廷请战。后来由大郎杨渊平之妻余赛花挂帅、穆桂英担任先锋官率先出征。

穆桂英由于救夫心切,轻敌冒进,致使整个大部队被西夏军队包围在狭窄的古浪峡之内。此时正面突击或者回头突围都是不可能了,西夏的军队已经用路障堵死了前后之路并有重兵把守。于是穆桂英带了两个女将,爬上了右侧森林阴翳且又高耸入云的鹰嘴崖,想要凭借高处观察敌情动向,再作打算,不幸中了敌人的埋伏,乱箭之中三人一齐被杀。

站在下面瞭望等待的另外9名杨门女将听到鹰嘴崖顶上的打斗之声后心急如焚,一齐爬上了崖顶,全部乱箭射杀,仅仅只剩下杨文广的女儿杨满堂成功突围。

后来消息传到佘太君的耳朵后,佘太君亲自来到古浪峡祭奠英魂,佘太君的痛哭之声感动了鹰嘴崖的山神。山神有感于杨家的满门忠烈,不由得也痛哭流涕,山神的眼泪化作滚滚的山石,时不时地从鹰嘴岩上翻腾而下。所以直到今天,高耸崔嵬的鹰嘴岩还是常常断断续续地有山石向江中滚落。

据野史记载,杨门女将有22位,分别是:杨业妻:佘赛花;大郎妻:花解语、周云镜;二郎妻:耿金花、邹兰秀;三郎妻:董月娇;四郎妻:孟金榜、铁镜公主;五郎妻:马赛花;六郎妻:柴郡主、王兰英;七郎妻:呼延赤金、杜金娥; 八郞妻:蔡绣英、耶律银娥;还有八姐:杨延琪;九妹:杨延英;烧火丫头:杨排风;桂英女:杨金花;杨宗保妻:穆桂英;杨宗英妻:姜翠苹;杨宗勉妻:焦月娘;

一门世代建奇功,千载传诵英烈名。女儿当起男儿身,保家卫国丧满门。自古忠烈无可比,唯把杨家世代传!

杨家将八大美女谁死得最惨呢?,满门忠烈之下,没有一个不是惨死的。说不上哪一个算是死得最惨!

 


丫丫说史


杨家将的故事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杨家是我国北方,如今山西境内的一个家族,在今天的代县杨家祠堂,依旧供奉着先祖的排位。她们不但几代男儿都个个凶猛,就是府上的女子也都是个个凶悍。

在诸多的戏剧、小说中,有各种版本的描述,都对杨家男、女做了精彩的讲解,但是,在正史里面,只有杨家的部分男丁才是有记载、可信的,那些女性基本都是后人编故事造出来的。就连老祖折氏的身份,也一直无法确定,虽说杨令公肯定有夫人,而且杨家祠虽有关于她的记载,但是她的真实性还依然是个疑点,至于其他女子的种种事情,自然也就只能从小说、戏剧里面寻找了。

杨家女将最让人感慨的应该就是十二寡妇征西这件事了,对于这次事件的发生,各种作品里面说法不一,不过主流的说法,依然是美丽、智慧、武力并存的穆桂英为统领,带着杨门遗孀在外征伐。

事情的起因是她丈夫被害沙场,当时敌国屡屡进犯边关,而朝中多有奸佞,于是杨家总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死伤众多。到了杨宗保这一代,所有后人几乎死绝,但是拼死保国是他家的职责,而且不管是报国,还是为家人报仇,他都需要带兵和这些人争斗。但是他出征后不久,就遭到了敌人的埋伏,不久在沙场被杀。家族亲人听闻此事后,愤然请命,带兵出征,而领头的就是穆桂英。

穆桂英原本不是朝廷中人,因喜欢杨宗保这才归顺。她本身极善于带兵,曾经把这家伙耍得没招使。她不但有智谋,更有不输于男人的武力,所以是个统兵的人才。丈夫战死后,她愤然选择出征,而家里的其他女性,也纷纷悲伤不止,跟着她去前线征战。一开始大军作战很顺利,但是走到了一处峡谷的时候,却遭遇了敌人的拦截。为了看清敌情,她依然决定登上旁边的山壁,打算去山谷的上面,窥探一下敌军到底有多少人。后来到了上面一看,敌人兵力众多,她们正面完全不能突破。正思考对策的时候,西夏兵发现了她,于是一顿箭矢飞来,将她射倒。当时和她一起去看敌情的,还有杨排风和八姐,她们也和穆桂英同时遇害。


其他姐妹们想去抢回她们三个人,但是却中了敌人的埋伏,很快就被抓捕。残忍的西夏人将她们全部处死,头颅被敌人拿去邀功,而她们是身体,却被丢弃山下,用来削弱宋兵的士气。这十二女将被安葬之后,折老太这才赶来。看着新起的几个坟头,她伤心极了,因为这是杨家仅存不多的家眷,她们一去,杨家的辉煌也随之不见了。

从这个版本看,这些女眷都被斩首了,死得都很惨,不过对于她们的故事还有其他的版本,甚至里面的人物都大有不同。因为本身她们就是为了创作而虚构的人物,所以对于她们怎么死的不必纠结,我们只需要知道杨家一门忠烈,这就够了。


小镇月明


杨家将的故事,几乎是每一个国人从小就熟知的故事。

“一柄金刀,八杆枪”,金刀杨令公在时,是杨家的巅峰时期。此时的杨家,人丁兴旺,人才济济,除了“七郎八虎”八个儿子之外,还有佘老太君和八姐九妹两位女儿。杨令公率八个儿子,长期镇守边关,数败辽军,威震三关。只是为奸臣所害,金沙滩一战,老令公碰死李陵碑,“七郎八虎”也死伤过半,从此杨家男丁凋零。

在杨六郎去世之后,杨家男丁仅余六郎独子杨宗保,及宗宝幼子杨文广。杨家一门剩下的,就是以佘老太君为首的杨门女将了。

杨家缺男丁,北宋将领凋敝,奸臣当道的宋朝廷又无将可派,只能派杨门女将,继续保家卫国,为了大宋征战四方了。

杨门女将死伤最惨重的一次,发生在“十二寡妇”征西之时。既然要说杨门女将中谁死的最惨,那就要了解一下杨门女将都有谁。

杨门女将主要成员

杨门女将之首,自然是杨令公遗孀佘老太君莫属。

佘太君算上养子八郎,共有十四位儿媳,其中有十一位跟随佘老太君西征。

杨大郎正妻花谢语(出家为尼,未西征),次妻周云镜(1)。

杨二郎正妻耿金花(2),次妻邹兰秀(3)。

杨三郎妻董月娥(4)。

杨四郎正妻孟金榜(5),次妻耶律金娥(在辽国,未西征)。

杨五郎妻马赛英(也有叫罗赛英、罗刹女的,6)。

杨六郎正妻柴郡主(7),次妻王兰英(8)。

杨七郎正妻呼延赤金(9),次妻杜金娥(10)。

杨八郎正妻蔡锈英(11),次妻耶律银娥(在辽国,未西征)。

外加杨宗保之妻穆桂英,算不算寡妇,不同作品中说法不一。

女将中还外加八姐、九妹,杨排风,以及宗宝之女杨金花。

那杨门女将都是怎么死的呢?谁死的最惨呢?其实,在大多数故事版本中,杨门女将都没死,毕竟男丁都为国捐躯殆尽了,不能再惨了。不过,在为数不多的杨门女将战死的故事中,杨门女将的结局的确非常惨,主要有两个版本。

滴泪崖传说

传说中,杨文广奉命驻防北宋与西夏边境。西夏入侵,杨文广率军阻击,寡不敌众被围困,边关告急。战报传回京师,佘太君挂帅,穆桂英为先锋,杨门女将全体出动西征。

穆桂英率先锋军走到了虎狼峡(今天的古浪峡),遭到西夏军队的埋伏阻击。穆桂英为了探测敌情,带了两名女将,沿小路爬上了一座山头。早已在此埋伏的西夏兵见状,一阵箭雨射来,穆桂英三人当场中箭身亡。

留在山崖下的九名女将看到穆桂英等人中箭,上山救援。等她们爬到山上,西夏兵早已等待多时,九人寡不敌众,全部阵亡。

杨文广之女杨满堂率援军赶来,声东击西,绕后杀退了西夏兵。杨满堂寻找到了穆桂英等人的遗体收殓安葬,就是现在的杨家将坟古迹。

佘太君闻讯赶来,祭奠亡灵,悲痛而哭,全军皆恸,声震山岳。山神也流泪不止,泪滴化作山崖石子,沿崖滚下。后来,这里就被人们称为“滴泪崖”。

虎狼峡一战,除了佘太君之外,其他十一人都一同战死了,穆桂英也战死了,已经很惨了,说不上谁更惨。

十二寡妇征西改编版

西夏元帅殷奇奉西夏王之命,率十万大军征宋。殷奇以优势兵力,很快攻取了由杨宗保镇守的天门关。杨宗保下落不明。

战报传回京师,言杨宗保战死。佘太君挂帅,杨文广为先锋,率杨门女将及一万步兵,前往边关抵御西夏大军。

先锋军接战,殷奇让人戴着杨宗保的头盔,骗杨文广入阵救人。杨大娘为了救宗宝,被西夏军用套索套住,被乱箭射死。

佘太君在恶狼谷中伏,遭遇西夏军火球攻击,为了逃出包围,必须跨越一道深渊。杨三娘为了保护杨五娘,跌入深渊而死。

佘太君率宋军,以少挡多,派耿二娘和邹二娘袭扰西夏军左右两翼,负责左翼的邹二娘安全返回,负责右翼的耿二娘战死

佘太君兵少,被迫退守黄土城,而奸臣王强虽然率十万援军赶至,却拒不救援。佘太君和柴郡主前往谈判,穆桂英率杨门女将死守黄土城。

杨五娘率军与西夏军第一波进攻军队在城下死战,西夏主帅殷奇不顾城下还有西夏军,下令放箭。杨五娘身中多箭战死于黄土城外。

穆桂英借顺风的风势,率杨门女将冲出黄土城,准备直取西夏主帅殷奇。邹二娘一人当先,冲到殷奇帅台之下,大战殷奇,不幸被刺中腹部战死。

杨文广找到了失踪的父亲杨宗保,也赶到了黄土城下。三人大战西夏主帅殷奇,穆桂英被殷奇射中胸口,杨宗保死死抓住了殷奇,殷奇一刀刺中了杨宗保,杨文广冲到,一枪刺死了殷奇。杨宗保受伤过重死去,穆桂英趴在杨宗保身上痛哭,因伤中流血过多,死在了杨宗保身旁。

另外一边,柴郡主靠太祖所赐免死铁券控制了王强,佘太君得了虎符,率十万大军来援。殷奇已战死,西夏军投降,战事结束。

这一次西征,杨门女将中,杨大娘、耿二娘、邹二娘、杨三娘、杨五娘、穆桂英六人殒命疆场。如果非要论谁死的最惨,应该是杨五娘。黄土城外,杨五娘以寡敌众,身中数箭、数创而力战不屈,最终血洒疆场。杨五娘死的最惨,也是最壮烈的。

不过呢,这个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杨文广跟杨宗保一样,临阵收妻,返回京师后喜得一子,杨家将传奇中的杨家第五代传人杨怀玉。有了杨怀玉,杨家将的故事也将继续演绎下去。


奕天读历史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句杨家将是瞎编乱造的小说,杨门女将更是鬼扯一通,我们不介意编一些虚构的英雄故事来赞美保家卫国的将士,但是别用虚假的人物去踩那些真正有功于国家的人,譬如被杨家将踩的最狠的潘仁美,是以宋朝开国名将潘美为原型构造的,五代十国混乱不堪,潘美助宋太祖赵匡胤灭南汉、平南唐,为中原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真正的国家英雄,相反杨家祖上只是一个反复的降将,而杨业也是在宋太宗灭亡北汉后才投降的,且在北征辽国时,真正害死杨业的是监军王侁,不是主帅潘美,一个为了国家统一付出卓越贡献的人,却被功勋微弱的降将踩了几百年,这是对真正的英雄的侮辱。

杨门女将中没有所谓的八大美女的说法,且杨家媳妇在各种话本里面也是五花八门,在这些话本里面,一次性死的最多的就是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主流说法是由穆桂英率领杨家十一位寡妇西征,最后轻敌冒进,在古浪峡被西夏全部击杀,脑袋被西夏兵割下拿回去邀功,身体被扔下了百丈悬崖。

《三国演义》好歹是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的修饰,杨家将却是最鬼扯最垃圾的小说,所谓佘太君原型不过是折老夫人,折家时代效忠于赵宋,一直在守护着赵宋的边关,而在杨家将这部小说中,寇准竟然能从宋太宗的年代活到宋神宗的年代,也是奇了,杨家后人寸功未立,对西夏作战居功至伟的明明是狄青,却是轻易的抹杀,后期作战的主要人物是王韶,也不见踪影,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就是踩着真正的名臣良将往上爬,是一部最恶心最毁三观的垃圾小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