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些人明明可以付全款買房,可是非要房貸分期付款,這是一種什麼邏輯?

煙臺果粉


問題問的好!

舉個栗子:

我在1998年的時候,在上海買了一套房子,3000塊錢一平米,60平米花了18萬,首付2萬貸款16萬,分30年,每月還款850塊錢。

現在是2019年,我的房貸還剩10年要還,現在每月還款依然是850塊,(估計各位跟朋友聚會一次花的錢都不止這麼點吧)而房價已經漲到了8萬一平米,我的房子現在價值480萬了。現在你們覺得我貸款是賺了還是虧了?

首先要搞清楚通貨膨脹,就是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據大數據統計,100塊錢每年的購買力會下降4-6塊錢,也就是說今天100塊買20斤米,10年以後就只能買10斤了。所以你還銀行的貸款利息基本上就跟通貨膨脹抵消了。

再說說如果買房的時候沒有全款的錢,不也是能貸款麼。如果有全款的錢,隨便拿去做什麼,只要每年賺回來的錢超過銀行貸款的利息,那你就是賺的。甚至再買兩套房也可以。

所以說貸款買房的好處遠遠大於全款買房。

我做房產這麼多年,接觸的都是幾千萬身價的客戶,但凡他們能貸款的,絕不全款買。不是沒有錢,是知道貸款划算。

給大家放一張《湯臣一品》的戶型圖和景觀照




開心麻瓜c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人買房,都會選擇按揭購房,的確如此!為什麼呢?有的人是想一次性付款,但是沒有那個能力,有些人明明有些人有能力一次性付款,為何也要按揭分期付款還貸呢?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首先,來說下想一次性付款買房的人,通常都是怎麼想的,無非就是要還利息啊,而且二三十年算下來,乖乖不得了,還是全款付完算了,其次呢就想,這的還多少年壓力太大,也是一次性付完得了。以上兩種就是大多數想一次性付款買房的人的原因。

選擇按揭付款的又是怎麼想的呢?第一種無奈沒辦法,俺沒錢啊,不按揭買不起啊。第二種自己的錢每年收益都有7%-8%,房貸利率基準才4.9%,一次性付款幹嘛,錢在我手裡還有差額收益呢,同時貨幣還會貶值,今天的100元你覺得和10年後的100元會是一樣嗎?往後看還看不到,那你自己想想10年前100元和現在相比如何?

上面說的有的人覺得利息高,我到覺得划算的很,你借人家錢難道還不給利息,人家按年利率4.9%給你已經相當不錯了,在所有貸款中,房貸利率最低,在所有貸款中,房貸利率最低,在所有貸款中,房貸的利率最低,最重的事情說三遍。

當然對於現金太多,又沒有什麼的人而言,一次性付款對於這樣的人而言也不是壞事,具體如何選擇,自己抉擇。






房市縱橫


這個問題是以房價永遠上漲的慣性思維來闡述的。必須要明白,按照目前的利率100萬的房子,貸款30年,總還款會超過200萬。也就是說一套房子買下來的時候你的長期利潤為負100萬。5年之內通過房價上漲來短期套利。那麼如果房價進入長期的下跌通道,那麼購房者的虧損會逐年拉大。而且像作者所說有錢人都是貸款買房,這個肯定不準確。我操盤的一些城市的項目裡有的項目全款客戶能佔到百分之70以上。因城而異的


天津房地產做夢人


太簡單了,現在的公積金貸款利率大大低於理財收益率,你說該不該?


mouldlion


古往今來,生意之人,哪個不是借雞生蛋?

還有個淺顯的道理,做投資的都知道: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

分散投資才能更好的規避風險


濟南壹樓市


如果是公積金,哪必須貸款,這是國家送錢給你,當然商貸就看你的理財能力了


城裡的泥鰍


商業邏輯。哈哈。如果你有能力讓貸款的那幾十萬在自己手上變得越來越多,那肯定比放在銀行裡要好啊。

不過如果我們都是理財啥也不懂的老百姓,還是不要做這種事情,不懂的東西不要碰才是真理啊!


紫懿言情2018


在我們這個內陸地區的四線城市,存在很多房產亂像,有這麼一種現象:一戶居民在同一個小區的同一棟樓買了兩套房子,一套全款,一套按揭,現在是按揭的能辦理產權登記,因為開發商要想拿到銀行的錢,必須辦齊全部手續,而全款的辦不了產權,因為手續不全。貸款買房用了銀行的錢,你就跟銀行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了,銀行會替你對開發商進行監管


華夏二丫頭


1、分期購房壓力小,房貸利率低,對做生意人士更划算

2、分期購房風險小,全款風險大

3、分期購房,其他剩餘資金可投資或裝修

4、全款買一套,分期可買3套,對炒房客更划算,週轉強


車城房產網


你知道什麼最抗通脹嗎?黃金?珠寶?瑞士表?奢侈品?nonono,最抗通脹的是銀行貸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