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徐州如何提升淮海經濟區“首位度”?這份調研報告值得一讀

徐州如何提升淮海經濟區“首位度”?這份調研報告值得一讀

縱觀淮海經濟區,徐州主要經濟指標在區域內具有領先優勢,但在提升城市體量和能級方面仍有較大的空間。

為此,市政協主席會議將“提升城市首位度,增強中心城市集聚輻射功能”確定為今年重點調研課題。

6個月的調查研究,結論是什麼?

徐州如何提升淮海經濟區“首位度”?這份調研報告值得一讀

徐州的兩個“低於全省”,不容忽視。

長三角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城市群。2018年以來,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最終擴容到三省一市41個城市,三省地級市全部正式“入長”,徐州在41城GDP中位列第10位。


江蘇省內,徐州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佔GDP的比重僅為10.1%,低於全省28%的GDP水平,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38.26%,較全省低8.3%。


誰擁有的高新產業最多,誰的產業結構最“新”,誰就能在經濟新週期中保持強大韌性,進而提升在都市圈、城市群乃至整個區域的影響力。

徐州如何提升淮海經濟區“首位度”?這份調研報告值得一讀

面對差距,市政協專職常委吉鎮認為:“長三角幾大中心城市既有產業互補,也存在產業競爭。在長三角核心區要素成本增高的前提下,產業轉移勢在必行,徐州應發揮好長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承接優勢。”

如何提升我市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內外空間?最重要的是要把產業發展好。

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是徐州提升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徐州應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ICT、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領域為主導方向,聚焦產業發展的技術“命門”和“卡脖子”環節,積極對接長三角相關產業園區,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徐州集聚。


為什麼抓重大項目就是抓城市核心競爭力?

工業化是做大做強經濟蛋糕的必由之路,徐州當前發展的短板在工業化,而工業化的核心在企業。項目建設是穩投資、促增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最根本的支撐。


對於搶抓重大項目,市政協委員史先明建議:“重大項目是做大做強經濟總量的基礎,以重大項目推動經濟發展已成共識。要實現真正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在項目上發力,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培育一批小而精、大而強的企業。”

徐州如何提升淮海經濟區“首位度”?這份調研報告值得一讀

▲江蘇澳芯微電子晶圓封裝項目


在加大結構調整和環保壓力下,重大產業項目就是高質量發展的支撐,抓重大項目就是抓城市核心競爭力。

徐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是藍圖裡的設想,還是發展後的現實?最終取決於發展的成效。

同時,徐州要更多采用市場的辦法、共建共享的機制,通過自身作用的發揮來引領帶動周邊城市發展。

只有突破行政封鎖和利益分割的格局,讓淮海經濟區城市成為利益共同體,才會持續提升城市集聚力、輻射力和向心力,真正實現區域共同發展,在共同發展中彰顯中心城市作用,使中心城市的定位真正變成地位。


城市夜間經濟,徐州還有很大空間。

“夜間經濟”作為都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成為旅遊城市著力開發的新增長點。數據顯示,我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夜間是消費的“黃金時段”。


發展業態多元、體驗豐富的夜間經濟,是全方位提升城市活力,適應當前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內在選擇。


調研組瞭解到,我國夜間經濟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夜市1.0發展到商圈2.0,現在綜合型集聚區3.0是未來夜間經濟的主要發展趨勢。

徐州如何提升淮海經濟區“首位度”?這份調研報告值得一讀

現階段徐州夜間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夜間消費中購物零售、餐飲服務所佔比例較高,而文藝演出、博物館展覽、24小時書店、經典遊覽等優質項目供給不足。隨著城市進程的不斷推進,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夜間經濟待發掘的空間很大。

夜間經濟是消費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城市生活的美好體現,其核心是在時間和場景上延伸消費鏈條。

徐州如何提升淮海經濟區“首位度”?這份調研報告值得一讀

▲三石書吧


如何發展夜間經濟?

要注重頂層設計,科學佈局,已經天然形成的商圈、特色街區是發展夜間經濟更好的載體。


夜間經濟應針對不同人群需求,以多元服務來拉動消費,不斷髮展傳統和潮流、接地氣和高大上等多種特色夜間經濟。


80後、90後為主體的年輕一代已經成為城市夜間市場的主力軍,這個群體尤其重視文化體驗,要充分挖掘我市的文化底蘊,保護好城市的“遺傳密碼”和“文化基因”,著力打造具有古彭特色的“夜間經濟”品牌,增強城市獨特吸引力。


(原文刊登於11月29日《徐州日報》,原標題為《釋放創新活力 提升城市功能——市政協調研“增強中心城市集聚輻射功能”側記》,本文內容有刪減。)



文字:徐琳

徐州如何提升淮海經濟區“首位度”?這份調研報告值得一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