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江南到底指的是哪些地方?

高立新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在中國文化裡,江南是一個獨特的文化符號。

江南又稱水鄉,溫情脈脈的水鄉,讓人感受到了溫婉和柔情。而真實的江南,確實讓人感受到了溫情——不論是蘇州評彈,還是江南美女,還有風景秀麗的江南風光,讓歷朝歷代英雄好漢沉湎其中,最終貽誤一生——比如吳王夫差,比如東晉南宋的君王們。同樣,江南也讓人感到神往,以至於金朝皇帝完顏亮剛登基不久,就發動南征,準備將江南併入大金版圖;忽必烈也將江南視為志在必得之地,乾隆帝多次下江南,也誇讚江南的物產風土。


那麼,江南到底指的是哪些地方?

泛指意義上的江南

在先秦時代,江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長江。至於其他水系,往往以“水”來命名,比如“漢水”。

因此,江南,可以理解成長江之南。

在先秦時代,由於華夏天子和華夏諸侯們主要生活在黃河流域,因此對於長江以南的“江南”世界認知較為有限。因此,將長江以南、華夏各國所瞭解的地區,稱之為江南——這裡面,主要包括吳國和越國,其大致範圍大致包括今天江蘇、浙江部分地區,但並不包括湖北湖南地區。一般認為,這是因為湖南、湖北屬於楚國地區,因為行政關係,儘管湖南位於長江以南,但依舊被華夏各國排除在江南之外。


隨著秦國的勢力進入巴蜀,秦人逐漸發現了長江在巴蜀地區的流經情況。因此,秦以後,在提到江南的時候,會將湖南等地,也視為江南的一部分。

不過,不論江南是否包括湖南等地區,在唐朝之前,江南都只是一個泛指,沒有較為固定的區域。

行政上的江南

唐代初年,唐朝在長江以南地區設置“江南道”,不過,江南道並不屬於唐朝的行政區劃,而屬於監察地區。初唐的江南道,其範圍堪稱前無古人——除了包括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等地的一些地區以外,還包括四川局部和貴州局部。

唐玄宗時代,唐朝拆分江南道,將江南道分為三部分,其中包括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江南東道大致包括今天江蘇、浙江等部分地區,而江南西道則包括今湖南、江西等部分地區。

唐玄宗在位後期,安史之亂爆發。唐朝平定這一動亂,已經是唐代宗在位初年的事情。這時候,唐朝的“道”,逐漸行政化。並且,歷史上也出現了行政意義上的江南。

宋朝設立江南路,其範圍比照唐朝要小很多,僅包括今江西以及安徽南部等地。

清朝初年,清帝國一度設立江南省,順治後期,清朝將江南省一分為二,分為安徽省和江蘇省。之後中國歷史上,再沒有出現過江南為名的行政區劃。

文化上的江南

在文化上,江南文化區域,一般包括今上海地區、蘇南、皖南、浙北乃至江西北部等地。和湖南的湖湘文化、廣東的嶺南文化對應。其範圍,大致上和歷史上的吳越故地差不多。

在當代,一般情況下所提到的江南,往往指的是文化上的江南——包括江南建築、江南風情、江南美食等等。


藤樹先生


江南到底指的是那些地方?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因為,“江南”這個概念在歷史上不同時期所代表的意思是不一樣的,而且,在地理層面上,又衍生出來了文化上“江南”這個概念。下面我們來看看“江南”的變遷。

在說江南之前,我們先來說說“太湖流域”。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橫跨江蘇、浙江兩省,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在今天,太湖流域行政區劃包括江蘇省蘇南地區,浙江省的湖州及嘉興市和杭州市的一部分,上海市的大部分。那太湖流域和江南什麼關係呢?接著往下看。

首先,江南最早是一個地理概念。具體來說,早期的“江南”,意為長江以南,所指範圍很廣,直至嶺南以北都包括在內,實際上是一個泛指的概念。它‘中原’‘塞北’‘嶺南’‘西域’等地理名詞一樣,僅用來表現特定的地理方位,並非有明確範圍的地域區劃。所以,最早時期的江南,所指的範圍是非常大的。

兩漢時期,“江南”一詞所指,大多以長江中游的洞庭湖南北地區為江南的主體。洞庭湖夾在湖南湖北之間,也就是說,大部分情況下,漢代的江南指的是湖南湖北一帶,並非今天江南所指範圍。這是因為,秦漢時期,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都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尤其是長江下游地區。

三國時期,孫權佔據江東,在健康(南京)定都,稱為東吳。那麼,這個“江東”指的是哪些地方呢?

從地圖上看長江,整個長江的流向整體為自西向東,最後注入東海。但是在自蕪湖至南京一段,長江向東北方向斜流。古代以中原為中心,長江以南為外,外即表,故稱江南為"江表"。而從中原視角來看,長江這段以東的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包括太湖流域的那塊地方,被稱為江東,古代以東為左,所以又稱為江左。因此,在兩漢以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江東與江左指的才是後來的江南地區,那麼,這個轉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我們知道,從東漢末年到隋朝這段漫長的時間裡,中國基本上是處於南北分裂的狀態,雖然西晉時期經歷了一次短暫的統一,但那也只是曇花一現,隨後而來的是更加嚴重的分裂。

南方政權建都大都是在南京,因此,在北方人眼裡,江南地區,也慢慢從秦漢時期的洞庭湖區域轉向了江左一代,也就是太湖流域一帶。但是,此時江左一詞使用的還是很頻繁,因為江左所指的地區很具體明確,範圍也比江南小的多,就是指太湖流域。所以,總的來說,南北朝至隋朝這段時期,江南和江左這兩個稱呼同時存在,但是還是江左用的多一些。

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江南稱呼,出現在唐代。唐太宗貞觀元年分天下為十道時,江南道的範圍完全處於長江以南,是秦漢以來最名副其實的江南地區。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江南所指範圍仍然十分廣泛,與漢代的江南概念基本上一脈相承。雖然如此,但是與此前不同的是,此時的“江南”首先是行政地理概念,其指向十分明確。但實際上,江南一詞被確定為長江以南這一內涵得到了重新認定。換句話說,和南北朝時期江南一詞漸漸縮小的範圍相比,唐代的江南一詞的所指再次放大了。

但是,隨著唐朝大一統盛世的出現,整個政治中心又回到北方去了,南方被邊緣化了。

早在隋文帝滅陳朝後,就將建康城徹底毀滅、鋤為農田,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北方明顯在提防南方地區出現大的政治、經濟中心。

雖然唐朝將南方在政治上邊緣化,但是在大一統盛世下,加上江南,尤其是太湖流域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很快就出現了繁華富庶的局面。很多詩人對江南風光進行了大量的讚美,比如白居易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這些詩歌讓人們心中對江南有了無限的遐想與嚮往,而這些詩歌所描繪的江南主要是太湖流域一代,所以,從這個時候起,誕生出了一個文化意義上的江南,這個江南主要在繁華富庶的太湖流域地區,尤其是浙西東。

如果在唐朝,你跟人提起江南,大家腦海中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風景秀麗,才子佳人,風花雪月之類的。就像現在我們說到大西北,總想到的是黃沙漫漫,寒風凜冽,但其實只有小塊地區是這樣,甘肅寧夏也有很多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都是一個道理。

從這個時候起,出現了地理上的江南和文化上的江南兩個概念。以至於,從文化上的江南來講,揚州也算進去了。雖然揚州在長江以北,但是唐朝時期揚州實在太繁華了,“煙花三月下揚州”,北方人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叫江南,畢竟,在他們眼裡,在長江北邊一點還是南邊一點都沒有什麼區別,反正都在南方。也正是在隋唐時期起,江左、江東的稱法已經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江南。

宋朝改道為路,江南路包括江西全境與皖南部分地區,分江南東路與江南西路,其中江南東路包括宣州、池州、太平州、徽州、饒州(鄱陽)、信州(上饒)、撫州、洪州(南昌),江南西路包括袁州(宜春)、吉州(吉安)、江州(九江)、虔州(贛州)。

明朝時期設立了兩京一十三省,兩京即為南直隸和北直隸。其中,南直隸與今江蘇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二省一市相當。其實早在朱元璋建國之前,就在南京設立了江南行中書省,明朝建立後,江南行中書省被裁撤了,改為南直隸了。

清初沿用明代舊制,將明朝長城以南的故土分為十五省。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改明朝的南直隸為江南省,江南省包括現在的安徽省和江蘇省,治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設江南承宣布政使司,置兩江總督及江寧巡撫。兩江總督管轄的地方就包括江南省和江西省,等於是今天的安徽、江蘇、江西三省,權力還是非常大的。

這是行政上江南地區的變遷,但是,從文化上來講,江南的指向越來越明顯了,到明清時期,基本上固定在傳統的江浙地區,差不多就是現在的包郵區,為了和地理上的江南地區區分,這些地區在文化上又被稱為“小江南”,成為風花雪月、才子佳人的代名詞。


歷史風暴


“江南” 廣義上說:長江以南都叫江南,包括的城市實在太多。狹義的江南多指長江以南,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嘉興、杭州、無錫、上海、常州。地理上的江南範圍還包括,浙江範圍內的:紹興、金華、寧波、舟山、台州、衢州、溫州、麗水;安徽範圍內的黃山、蕪湖、宣城、馬鞍山、池州、銅陵;江西範圍的九江、上饒、景德鎮、鷹潭;江蘇範圍內的鎮江、南京等。



說到江南不得不說歷史上的江南省,它範圍大致相當於今上海市、江蘇省和安徽省以及江西省婺源縣、湖北省英山縣、浙江省嵊泗列島等地。



從地圖所圈的江南省的範圍,我們可以看到,江南省的版圖並不是都在長江以南。歷史上的“江南省”,為當時全國最富裕的地區。也是當時中國最發達的省份,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清初時,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數就佔了全國的近一半,真是“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另外 江南一省的賦稅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可見江南省在當時中國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徽州小江


江南在地理上顧名思義是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包括鄂南、湘北、皖南、贛北、浙北、蘇南等省份是介於長江與嶺南之間的特定區域,但文化上僅僅指以今蘇、滬、浙、皖為主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代表城市有揚州、蘇州、南京、無錫、杭州、黃山(古徽州包括江西婺源)、湖州、嘉興、紹興、上海等城市!
(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黃鶴樓,位於武漢長江以南蛇山之巔的黃鶴樓與湖南洞庭湖畔的岳陽樓和江西贛江之濱的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並有唐代文學家閻伯理《黃鶴樓記》、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岳陽樓記》傳世!)


長江與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我國早期社會的發展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大地,東周時期,長江流域的楚、吳、越等國先後躍居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之列,但文化上仍然被以華夏正統的中原視為蠻夷之地!漢末三國倚仗長江天塹割據的孫吳政權是我國南方第一個以南京為都的封建王朝,由於長江在江西九江至江蘇南京段呈西南東北走向,魏晉時期以中原為核心的文人士大夫將之稱為江東孫氏或江左地區!
(九江至南京段以西在地理方位上又稱長江以外的地區,古人‘外’即表,因此也稱江表!)


五胡亂華後西晉不復存在,晉室南遷,衣冠南渡,史稱東晉,東晉與之前的東吳和之後的宋、齊、梁、陳均是以南京為都的封建王朝,因此一同被稱為江南六朝,而南京也稱六朝古都!來自北方中原上層精英對長江以南的不間斷的開墾,中原社會的文明結合江南水鄉的環境氣候形成了特有的江南文化,經過歲月的沉澱,江南色彩鮮明的地域文化逐漸成為無數文人騷客嚮往自由和士族大家追求財富的伊甸園!
(以烏鎮、周莊等為代表的江南水鄉古鎮!)

今日之江南更多的是一種以文化為載體的傳承形式,並不是狹隘的地域概念,例如江南重鎮揚州卻位於長江之北!


前程HAN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能不憶江南,江南那麼美,究竟哪裡是江南,不僅是傳統認知還有地理和文化上,都值得探討一下。

1 文人墨客眼中的的江南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的憶江南道盡江南美好。在古人的詩歌辭賦中有很多關於江南魚米之鄉的描述。

傳統認知上,江南就是魚米之鄉,不僅風景好,也是千百年來的富庶之地。

在中國歷史上和江南對應的文化概念還有“西域,河西,塞北,巴蜀,關中,中原和嶺南”

明代以來的老江南八大府,包含江寧府(南京)、蘇州府、常州府、鎮江府 松江府(含上海)、嘉興府、湖州府、杭州府 廣義上還包括長江以北的揚州 以及錢塘江以南的紹興、寧波等。

江南是風光秀麗詩情畫意的地方,不僅富有詩意的生活,還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2 地理上的江南

字面上的江南,在長江之南,人文地理的概念就是長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被中原稱為“吳越”。唐朝以前,江南沒有固定的區域。

唐朝開始,江南有行政概念,初唐時期設置江南道作為監察地區,唐玄宗把江南道分為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前者包括江蘇和浙江等部分地區,後者包括湖南江西等部分地區。後來唐朝的道開始有了行政意義。

清朝初年,設立江南省,後順治把江南省一分為二,安徽省和江蘇省,中國歷史上再沒出現江南為名的行政區劃。

3 文化上的江南 更受推崇

文化上,江南文化區域,包括上海地區,蘇南,皖南,浙北以及江西北部等地。江南文化和湖南的湖湘文化,以及廣東的嶺南文化對應,這時的範圍大致和歷史上的吳越故地差不多。

所以,人們常常提到的江南,大多說的並不一定是行政意義上的江南,畢竟每個時代,江南都可能發生變化,但文化江南卻源遠流長。其中包括江南建築,夢裡水鄉,濃濃的書香氣,江南美食和風情等。

文化上,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書法家王羲之,還有蘇杭流傳千古的詩詞等。無不透露著江南文化意味。

有學者說:“江南文化是一種意境文化,一種詩情文化,一種畫意文化,一種韻味文化,一種秀美文化。它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地方文化的傑出代表”。

文化流傳,甚至一些擁有豐富資源的地方被稱為江南,比如有塞上江南之稱的寧夏,有塞外江南之稱的伊犁河谷,都因資源或環境秀美等被冠以江南稱號。

寫在最後

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激發文人墨客多少詩興的江南究竟在哪裡,其實

江南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早已在人們的心中。明確的地理界限也許並不能劃出人們的心理界限,因為從先秦到現在的歷史變遷,地理界限調整過多次,何況江南的行政區劃原本也不是一直都有。僅僅是長江以南也不能代表江南的全部文化含義。

能不憶江南,人們回憶的是他們心中記憶中的江南好!親愛的網友們,你更喜歡研究怎樣的江南呢?如果你嚮往江南或生活在江南麼,可以留言聊一聊。#泛文化寫作營# #文史知識局#上海##此刻無錫#



怡話人物


“江南”顧名思義,意為長江之南,地理概念裡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 “江南”又是一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狹義的多指長江以南太湖流域附近的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杭州、湖州、嘉興、紹興、寧波、上海等城市群。 廣義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一市長江以南地區。面積博大,地貌多樣。囊括了著名的三山三江三湖——黃山錢塘江與太湖、廬山贛江與鄱陽湖、衡山湘江與洞庭湖。 旅遊景點代表有:南京秦淮河、夫子廟、瞻園、雞鳴寺、南京大學;蘇州: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周莊古鎮、沙家浜等。揚州:瘦西湖、個園、何園、大明寺等。除此以外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南嶽陽的岳陽樓、湖北武漢的黃鶴樓等。旅遊資源數不甚數。 代表美食:南京的桂花鴨、奇芳閣的鴨油酥燒餅和什錦菜包鴨血湯等;揚州富春茶社三丁包子、清燉蟹粉獅子頭、大煮乾絲、三套鴨、;蘇州觀前街的採芝齋糕點;還有無錫的小籠、嘉興的棕子、金華的火腿、南通的文蛤、杭州的西湖醋魚、太多太多了。


有功夫的魚


“江南”是一個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的地方,但從古至今“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

通常認為江南最初明確的概念就是江南道,隋文帝任命楊廣為江南道總督,駐地揚州。

清朝初年,江南區域再次明確,江南省包括現今的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市。它的範圍大致相當於今江蘇省(上海當時屬於江蘇)和安徽省以及江西省婺源縣、湖北省英山縣、浙江省嵊泗列島等地。

現在人們統一的共識認為,真正的江南區域,大概是明清時的八府一州:蘇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鎮江府、江寧府、湖州府、杭州府、嘉興府和太倉州。即是現今的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湖州、杭州和嘉興及其所轄縣市,紹興通常也會被看作江南城市。


媒體人楊壯波的落腳地


說到這個話題,就要說到“江南”的概念!

其實,江南這個概念,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唐詩宋詞所構建出來的文化江南,另一個是現代的新江南!



如果說是現代的新江南,那肯定不包含現在的揚州,沒有這個經濟水平就不要去參與,讓一大票經濟發達的城市們去佔C位去。

但是,如果說是唐詩宋詞裡面的江南,那就只有現在的揚州能夠擔當核心了。



當然,這是最早的唐詩所構建的文化江南,到了明清時期,蘇杭發展起來了,文化江南的概念擴大,蘇杭囊括了進去。

網上現在對揚州是不是江南爭論不休。就是沒有搞清楚到底說的是現代的新江南還是唐詩裡的文化江南。



更有甚者,甚至說“煙花三月下揚州”“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下的是南京或者蘇州甚至杭州等等,這很有趣。還有一種質問聲色峻厲:揚州分明在江北,怎麼會是江南?!

實際上,這種聲音把“在”與“是”混為一談了,或者說,他們“小”看了江南。

揚州在長江以北,這是任何一位小學生站在地圖前都可以作出的判定。這屬於地理常識,古人也知道。

隋煬帝在《泛龍舟》中說得非常清楚:“借問揚州在何處?淮南江北海西頭”。

若單從地理角度考察,今天江南核心區域蘇州也不在江南,而是江東。“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就是現成的例子。這江東便是吳中(蘇州)——項羽早年起兵伐秦之地。



真正的地理上的江南,倒是長江中游南岸區域,如此說來,是不是有些可笑?

拋開地理概念說揚州,就回到了爭論的焦點。以揚州為江南,首先它是一個文化概念。

唐代詩人杜牧在詠揚州二十四橋的詩中謂:“秋盡江南草未凋”,在揚州生活了十多年的詩人當然知道長江在什麼方位;宋朝宰相王安石吟唱:“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位江西人依然把揚州視作江南;明代狀元楊升庵在《浣溪紗》中雲:“江都猶唱寶兒憨,斷腸春色在江南。”這是四川人眼中的江南揚州……前幾年,蘇州大學範伯群教授和臺灣學者陳信元先生合作發行了一套叢書《名家廣場·江南風情》,展現南京、揚州、蘇州、杭州、紹興五城文化風貌。視揚州為江南,蘇州大學的範先生會不知道揚州在江北?



隋開皇九年,隋文帝正式改“吳州”為“揚州”,這裡的這個揚州,就是現在的揚州!如果揚州當時還沒有金陵繁華,隋煬帝怎麼會去揚州?

早在西漢時的廣陵,就有十四萬人口了(有史書記載),可見繁華之一斑。

至少西漢起,揚州就是玉石雕刻加工中心,揚州周邊方圓千里可沒有玉石礦,既然(金陵)南京或者蘇州杭州值得“煙花三月”去觀賞並且更加值得“腰纏十萬貫”去消費的話,為什麼玉石中心不是在南京等地?揚州不繁華的話,手工業會發達?沒有大量的富人定居揚州使得財貨相聚,會有這樣的玉石消費能力?蘇州在唐宋時候被古人稱為江東,蘇州經濟的發展,是在明朝中期開始的,崇禎年間的《吳縣誌》,對閶門一帶的繁華夜景有這樣的描繪:“千家燈火似揚州”,如同今天形容蘇州無錫是小上海一般;那麼杭州呢?那要等蘇東坡去修蘇堤然後再等待南宋改造發展了…

揚州的繁華,在明清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揚州的稅收佔到了全國的四分之一,要知道當年揚州所在的江南省的稅收是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的。京劇的前身四大徽班也是在揚州並且從揚州前往京城的。



從隋朝開始,歌詠揚州的詩詞開始越來越多,幾乎所有關於揚州的柔麗詩句均出於隋後:什麼“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還有死都要死在揚州的“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唐朝),什麼“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宋朝)等等等等,光唐詩就百首以上,唐詩宋詞中,杭州主要有名的就是錢塘,蘇州是姑蘇,而揚州處處都有名,廣陵,維揚,江都,雷塘,竹西,瓜州都能在唐詩宋詞中出現!還有著名的那句“揚一益二”,這句話可是在唐朝出現的,可不是說的隋朝以前的九州之揚州省!“揚一”說的就是現在的地理的揚州。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揚州歷代詩詞》,煌煌四卷,收錄了兩千多位詩人近兩萬首詩詞,其中唐代詩人150多位,詩作570多首。即便如此,編錄者還是特別說明,這只是按照既定標準選錄的作品,並且還不可避免有遺漏的情況存在。

揚州的琢玉工藝源遠流長,據相關史料記載,揚州的玉雕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代。在古籍《書經·禹貢篇》中有"雍州貢琳琅"、"揚州貢瑤琨"的記述。1977年在揚州蜀崗,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玉器等以及氏族公共墓葬60多處,證明在夏代時的揚州一帶已有了玉器製作工藝。

請注意:這裡的“揚州貢瑤琨”裡面的揚州,絕對是九州之揚州省的概念!而不是當年的廣陵(今揚州)



可是至少從西漢到到今天,玉石中心為什麼都一直是在現在的揚州?有疑問的可以查找一下當年“揚州省”的範圍內(江蘇浙江安徽福建等),還有哪裡是玉石玉器中心?就是今天你去烏魯木齊的大巴扎,當地的維族商販都在吆喝“和田玉,揚州工”,話說古代從和田運送到揚州,可是個龐大的工程。

玉器在中國古代,絕對是大宗的奢侈品,而這個奢侈品中心(消費中心)就設置在現在的揚州,所以可以這麼說,當年的九州之“揚州省”的精華,就在現在的揚州,也只有現在的揚州才能有資格使用“揚州”這個名字。

所有的事物,都不會孤立的存在,比如幾百首的詩詞歌詠揚州,但是,玉器中心卻在南京,揚州菜系卻出現在蘇州,服務業鼻祖的三把刀誕生在杭州,如果這樣的話,這個詩詞肯定不是歌詠現在的揚州了!一定歌詠的是“揚州省”的廣大區域!



所以,雖然有千百首詩詞歌詠揚州,還要看這些大詩人是為什麼歌詠?——其實唐詩中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那就是因為揚州的繁華!



李白從成都長安洛陽一路走來,走過了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地方,是見過大世面的,揚州要是不繁華到令他驚歎,李白是詠不出“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從李白的詩文看,他曾七次來過揚州。開元十四年(727)第一次到揚州時,李白才27歲,年少氣盛,行俠仗義,一住就是一年。據他自己說:“曩昔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他因此在揚州結識的朋友甚多,詩酒流連。就在與揚州朋友告別時,不知是在城裡哪一家酒店,他醉醺醺地寫下了那首《廣陵贈別》: “玉瓶沽美酒, 數里送君還。 繫馬垂楊下, 銜杯大道間。 天邊看綠水, 海上見青山。 興罷各分袂, 何須醉別顏。” 他將坐騎系在垂楊柳下,並沒有故意在朋友面前扭捏作態,而是豁達大度地說:“興罷各分袂,何須醉別顏。”這才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李白,漫遊天下,說走就走,下次還會再來。



揚州繁華了兩千多年,富人聚集,孕育出了揚州菜系(也稱呼為“淮揚菜和維揚菜”,都是專指揚州菜,與其他城市毫無關係。);孕育出了有”三把刀”之稱的服務業鼻祖;奢侈品中心的玉器中心也一直都在揚州;千百首唐詩宋詞歌詠的,也是揚州,揚州是文化江南的核心,還有什麼疑問呢?


李揚


江南,如果用字面意思解釋為長江以南的地方,這是通過地理位置來說的。也有人提起江南認為就是江浙滬這些比較富裕的地區,因為說江南就認為是很富裕的地區。現在,我們普遍用其特指長江以南中下游地區。

但是,在歷史上,對於“江南”這一領域的確定經歷了很長時間。

說起“江南”我們首先要解釋一下“江”這個字,因為“江”決定了江南位置的劃分。據記載,在上古時期,有關於江的記載,只是這個江大多所指的是齊魯豫北地區的湖泊。

如果僅僅是按照地理位置來表示江南領域的話,那麼所說的江南區域與現在所指的區域差異極大,根據《說文解字》可知“江”所指的湖泊河流極多,但是大部分所指的是長江所經流的區域,那時候並沒有“長江”這一詞的出現。

“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根據史書記載,東周春秋時期江南所指的區域主要是東周的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由此可見這對江南的劃分還是十分廣泛,並不能確定江南的具體位置在哪,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其是根據長江的部分支流劃分,這也為以後對江南地區的劃分奠定了基礎。

在秦漢時期,對於江南的劃分逐漸明確。秦代江南主要是指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區,漢朝主要是指今天的江西省和湖南省,後來所說的江南主體就是兩漢時期劃分的洞庭湖南北直流,贛江流域地區。

東漢末年中國處於戰亂時期,形成三國鼎立的局勢,特別是在中原地帶戰爭極為嚴重,所以中原人,為了尋求安定生活,向南轉移,中國的經濟重心也開始向南轉移,這一時期出現了江東這一名詞,江東也就是當時所說的江南地區,這時候將現今所說的江蘇省也包括其中。

到了隋朝,江南與揚州同義,同時江南表示江漢南部,江淮北部地區,這時的江南描繪比較模糊,但是也可以看出此時江南所表示的地區比較富裕。

在唐朝,在前人劃分的基礎上進行明確劃分,這得益於“長江”的出現,由唐詩裡出現長江可以看出人們對長江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宋朝改道為路,江南路包括江西全境與皖南部分地區,分江南東路與江南西路。宋朝的江南路主要是指江西省,江蘇和浙江則屬於兩浙路。這一時期,仍舊因為戰亂,中國的經濟重心再次發生轉移,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至此中國的經濟重心完全發生轉移。

這為中國南方的經濟發展奠定雄厚的基礎,所以我們提起江南地區總會想起南方富裕的地方。

元明時期對南京劃分大致沿襲了宋代,清朝對江蘇和江西的劃分與現在基本一致。

現在所說的江南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上海六個省和一個市的長江以南地區,與氣象分佈相同。

狹義指上海、蘇南、浙北、皖南和江西東部,地理在長江以南。所以天氣預報所說的是廣義,我們平時所說的江南是狹義。


夏目歷史君


講道理是長江以南,江浙,蘇北這些地方。但是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解釋。

其實在先秦時期,就有江南這個稱呼,那時候指的是當今的湖南江西一帶。


現代的江南一開始叫做“江東”,包括現在的福建浙江以及蘇南皖南,說到這裡情不自禁想到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其實江東指的就是現代的江南。到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由於中國傳統中左東右西的習慣,所以又改成了“江左”,不由得想起了《琅琊榜》裡的梅長蘇...

到了唐朝時期,唐太宗將天下列為十道,其中包括江南道,後來唐玄宗時期,對江南道進行了細分,分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


後來江南西道漸漸變成了江西,江南東道還叫江南,因為江南東道的優勢地位很明顯,唐朝時期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之稱,後來江南東道就變成了今天的江南,也就是長江中下游——江浙蘇北這些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