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宝道人是后来的如来佛祖吗?为什么?

teloon


在《封神演义》中,多宝道人是通天教主的大弟子,据说天地初开,鸿蒙初判,鸿钧道人在分宝岩分宝,剩下的所有先天灵宝都归了多宝道人,足有千件。广成子在破诛仙剑阵的时候,多宝道人面对广成子的镇山之宝——番天印,仅仅被打一个跟头,换成一般仙家早就被打死。此宝须聚集老子、元始、接引、王母四把宝旗才得以收复,可见多宝道术之高深。



那么封神大战后,多宝道人哪里去了呢?《封神演义》中,广成子对战多宝道人时有诗云:“一个是广成不老神仙体,一个是多宝西方拜释迦。”也就是说,多宝道人成了后来的如来佛祖。

原来,老子算出,封神大战之后的千年,佛教必然兴盛,这是谁都无法阻拦的。 既然无法阻拦,那就利用佛教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 于是,阐教的文殊广法天尊、慈航道人、惧留孙、普贤真人纷纷加入了佛教。而截教的多宝道人被老子收伏后也引以成佛。


当时西方教的教主是接引和准提,他们无法再做佛教之主。而西方教渡去的许多东方有缘人,都是截教弟子。多宝算是道术最高深之人,于是他顺其自然地成为佛教第二任的佛祖,也就是如来佛祖。

多宝道人成为如来佛祖之后,全力宣传佛法,兴盛佛教,与截教再无瓜葛。


烟斗的传说


我认为多宝道人是后来的如来佛祖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原因如下:

1、封神一战中,通天教主摆诛仙阵于界牌关,座下大弟子多宝道人取诛仙阵图、诛仙四剑,代师布阵,后多宝道人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在其中争斗,把多宝道人用风火蒲团卷走。对于敢挑衅自己尊严的人,老子从来都不会手软。当初三霄娘娘只是摆下黄河阵与元始叫板,并未辱及老子,老子都大展摧花辣手,将碧霄、云霄无情杀死。让人惊讶的是,这得罪了老子的多宝道人,在封神大战中不但没死,反倒在大战后加入西方教,在千年后成了西方教第三任教主、释迦牟尼佛。

封神演义里有描述,多宝道人将来与西方有缘。诛仙阵之时,多宝道人看到老子欺负自己的师傅通天教主,便对老子出手,但是他却被老子派出黄巾力士抓走了,在多宝道人被老子生擒,原文提及归宿时说:从今弃邪归正道,他与西方却有缘。后来就再也没有出现。那他去哪了呢?

太上老君乃是人教圣人,掌管人道,因为人界业力深重,难成仙道,民不修身。于封神一战后,逗留人间,点化世人。春秋之时,太上老君带多宝道人,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多宝道人化为释迦牟尼佛降生中央娑婆世界,尊西天极乐阿弥陀佛为师,演小乘佛教,于人间界传播教义。

2、 此外,佛教有好多如来,一个药师如来,也就是西方本土佛原先的药师佛,还有一个大日如来是妖皇帝俊的儿子 ,也就是封神里的陆压散人 ,还有一个多宝如来才是截教的多宝道人,在封神一战被西方教度化,还有一位孔雀如来 是原来的孔宣,是多宝道人的师弟。

3、 在诛仙阵前,广成子与多宝道人交手,原文说:“一个是广成不老神仙体,一个是多宝西方拜释迦。”若是单独看“拜”字,有两种理解:其一,朝拜,如童子拜观音;其二,担任,如官拜宰相。此处当做第二种理解。即多年之后,多宝道人担任佛祖,成为释迦牟尼佛。


易彦铭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多宝道人是不是后来的如来佛祖呢?云中查阅了诸多资料,也没有找到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所以面对那些说是的答题者,只能是既不反驳,但也不作认同。

下面来谈谈云中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望有幸与诸位喜欢封神的朋友,一起交流探讨。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多宝道人。

多宝道人,小说“封神”里的人物,截教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出场是在徒弟火灵圣母被阐教的广成子打死,后来广成子去碧游宫交还金霞冠。遭到了截教众仙的围攻。多宝道人借此在师父面前从中挑拨,进而将通天教主拉下了两教争斗的浑水。

这次成功的挑拨,标志着两教的争斗,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

通天作为一教之主,是当初共议封神榜的核心人物。他自己是谨遵鸿钧法旨,并于宫外挂一联,“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必是封神榜上人”。

以此来警示自己门下之徒,可以说通天作为他们的师父,是尽到了责任。

广成子三进碧游宫,交还火灵圣母的金霞冠,通天也不失教主身份,对于将圣母打死的广成子,并没有丝毫责备之意,他对广成子说,武王伐纣以及封神是天数,让他转告姜子牙,如果自己门下有阻拦者,任凭他手中的打神鞭发落。

从通天与广成子的三次谈话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通天作为教主是当之无愧的,他恪守天数深明大义,对于恶加阻拦广成子的众徒弟,是当面惩罚厉声呵斥。他的初衷并没有要与同门师兄们决斗。

那么又是如何,被大徒弟多宝道人拉下水的呢?

原文中,通天对众弟子们说,广成子就算打死火灵圣母也是天意。由于,先前被惩罚责备,众人听后皆是敢怒不敢言,但这次多宝道人发话了,他跪在通天面前,说广成子辱骂截教是左道傍门,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他视我教为无物,称他玉虚道法才是无上至尊。

多宝道人不愧为大弟子,寥寥数语却都说在要害上。将两派门人之间的小打小闹,瞬间上升到了教派强弱的高度。通天与元始出自同门,不敢说孰高孰低,但二人肯定是相差无几。怎么能说你阐教是阳春白雪,我截教就是下里巴人呢?同样作为执教教主,这日后岂不是让师父笑话?

所以说,通天被拉下这趟浑水,纯粹的目地是想与师兄元始天尊讨个说法,也是为了给师父鸿钧长长脸。并没有企图阻挡武王伐纣的因素。

由于多宝道人的挑唆,遂后命多宝道人拎四口上古宝剑,于武王东进途中的界牌关前,摆下了诛仙阵。

兵戈剑戈,怎脱诛仙祸;情魔意魔,反起无名火。今日难过,死生在我。玉虚宫招灾惹祸,穿心宝锁,回头才知往事讹。咫尺起风波。这番怎逃躲。自倚才能,早晚遭折挫!

听到多宝道人在阵中作歌,燃灯对阐教众人说,这歌声岂是良善之辈。

而大师伯老子前来,自不量力仗剑攻击,被老子说道,米粒之珠,也放光华。后被老子风火蒲团押往了玄都。

此后,再没有任何消息,玄都日后被老子如何处置,并没有明确的交代。只是留下了一句 :

从今弃邪归正道,他与西方却有缘。

多宝道人作为截教的大弟子,其地位与阐教的南极仙翁是一个级别,可以代替师父为其行事。而道行法术也应该差不多,可以经得起翻天印这块先天板砖,能力肯定在十二金仙之上。

既然被老子收走是归了正道,又说与西方有缘。看清楚了,这里也只说了一个有缘。如果他是日后,接棒西方教的如来佛祖,云中认为不会单单说一个有缘吧。

如果说多宝道人被收之前,是邪道的话,那么想要成为如来佛祖,也得经过漫长的劫难与修炼吧,一身邪性的人,如何能成为六丈金身的如来呢?

而在老子眼中,所谓截教的大弟子,不过是一颗放不出光华米粒之珠。这说明老子一眼,便看穿多宝道人的根基,即使辅助多宝道人,他自身也不具备修炼的条件。

所以云中认为,多宝道人不可能是日后的如来佛祖。

诗中说他与西方有缘,在《法华经》中有提到多宝佛,是为了证明《法华经》,真实义而自行涌现出的塔中佛。又提到他是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

昔日,入释行菩萨道的时候曾立下誓言,在成佛灭度之后,凡十方世界有宣说《法华经》的地方,就自行显现,可以说是法华经的守护者。

如果,多宝道人后来去了西方,应该是受到了这部《法华经》的开悟。最终成为了多宝佛。而《法华经》是释迦牟尼,晚年在王舍城灵鹫山所说,乃大乘佛教初期经典。

多宝道人是经《法华经》点化得道,在释迦牟尼之后,所以更不可能是后来的如来佛祖。


大家好,我是云中。欢迎各位朋友留言点评,一起交流学习。我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云中之笔


不是,后来的如来佛祖是封神演义中的毗卢仙!

佛教中,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和应身。法身就是本自具足、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去不来、能生万法、不会断灭的第八识(也叫阿赖耶识,亦名如来藏),他就是《心经》中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心,第八识生万法而不执取,恒常清静,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本源。报身,顾名思义就是报应所得之身;例如人、天人、动物等,这些都是不同的报应身。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贵豪门、有些人出生贫贱寒舍,有些人长得庄严俊美身强体健、有些人长得残缺丑陋羸弱多病,有些人天生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有些人天生愚昧鲁钝笨手笨脚。应身,也就是所谓的“化身”,化身意思就是说变化的身,也就是说佛陀除了用应身要入胎、出胎、示现八相成道,来度化众生之外,事实上他也常常化现化身。

本问题中的如来佛祖是个特定称谓,指的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只是佛佗的应身,佛佗的报身是卢舍那佛、法身是毗卢遮那佛。也就是说如来佛祖本源是毗卢遮那佛(密宗称大日如来)!那毗卢遮那佛前身是谁呢?《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 写到毗卢仙已归西方教主,后成为毗卢佛,此是千年后才见佛光。(注:封神到释迦牟尼创建佛教将近七百年,许仲琳写的千年应该是约数。)

既然如来佛祖的前身是毗卢仙,那当然不可能是多宝道人,实际上多宝道人成佛后是多宝佛(也叫多宝如来)。多宝佛是《法华经》中之佛名。系为证明《法华经》真实义而自地涌出的塔中佛。又译大宝佛、宝胜佛、多宝如来。依《法华经》卷四〈见宝塔品〉所载,此佛为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管辖区和如来佛祖的中央娑婆世界不同)。往昔行菩萨道时,立誓在成佛灭度之后,凡十方世界有宣说《法华经》之处,必自地涌现于前,以证明此经的真义。故释尊说《法华经》时,有七宝塔从地中涌出,耸立于空中,塔内即有多宝如来坐师子座,其全身姿态如入禅定状,并分半座与释尊,其像貌和如来佛祖的三身佛都有明显不同。

之所以很多人认为多宝道人后来成了如来祖佛,是因为封神演义里有一处写法有歧义,另一处让人产生联想导致:

1、在诛仙阵前,广成子与多宝道人交手,原文说:“一个是广成不老神仙体,一个是多宝西方拜释迦。”若是单独看“拜”字,有两种理解:其一,朝拜,如童子拜观音;其二,担任,如官拜宰相。很多人做第二种理解,即多年之后,多宝道人担任佛祖,成为释迦牟尼佛。这是误读,这里应该是第一种理解,后来拜入释迦佛门的意思!

2、在多宝道人被老子生擒,原文又提及归宿时说:从今弃邪归正道,他与西方却有缘。结合老子后来化胡为佛,大家联想到多宝道人后来成了如来佛祖。其实不对,化胡为佛,没说化成佛祖,也没说只化一个佛!根据结果推测,应该是太上老君化了两个以上佛(包含多宝佛)。

欢迎关注,本人将陆续为大家侦破西游记中所有疑问。





焱煌神话


封神榜与封神演义,象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三国志是志书,志书相当于史记,大部是真实的。而三国演义是小说,是文艺作品。封神榜如同三国志,封神演义如同三国演义,是小说。


释汇昇qq365970231


答案肯定不是。在原著中,作者并没有明确表达说通天教主收多宝道人为大弟子。书中提到了多宝道人提出了攻打阐教,所以多宝道人就掌握了布置诛仙阵这件非常了不得的事,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是通天教主的亲传大弟子。而且,在《封神演义》中,多宝道人并没有表现的非常厉害,虽然他在里面打过几场仗,但是那也只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书中写过一段话,它的大意是在诛仙阵中多宝道人与广成子正面交锋,然后广成子拿出番天印打在多宝道人背后,最后多宝道人落荒而逃,逃进了诛仙阵。



DinosaurVideo


接引和准提一个是如来,一个是菩提


三千万分之一


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宝道人是后来的如来佛祖吗?

小编认为不是,如来佛祖是释迦牟尼,多宝道人是多宝如来,也叫多宝佛。

其实《西游记》这样的小说和电视剧多有出错地方,把XX佛也叫佛祖或佛爷,这个是不对的啊。如黄眉妖被孙悟空钻进肚子,向弥勒佛求饶“佛祖饶命,佛祖饶命!”就是一个例子。


南雷霆峰


不是……没有任何迹象说明释伽牟尼是哪个角色,《封神演义》是小说,别对号入座。


请改叫我大魔王


这话问的,如来佛祖那么多,谁知道你说的是哪个,你要说是多宝佛我认为还是可能的。不过本来就是一个演义的东西,佛教不能承认,承认了说明佛教是挖道教墙角,道教也不能承认,承认了会认为佛教比道教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