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寶道人是後來的如來佛祖嗎?為什麼?

teloon


在《封神演義》中,多寶道人是通天教主的大弟子,據說天地初開,鴻蒙初判,鴻鈞道人在分寶巖分寶,剩下的所有先天靈寶都歸了多寶道人,足有千件。廣成子在破誅仙劍陣的時候,多寶道人面對廣成子的鎮山之寶——番天印,僅僅被打一個跟頭,換成一般仙家早就被打死。此寶須聚集老子、元始、接引、王母四把寶旗才得以收復,可見多寶道術之高深。



那麼封神大戰後,多寶道人哪裡去了呢?《封神演義》中,廣成子對戰多寶道人時有詩云:“一個是廣成不老神仙體,一個是多寶西方拜釋迦。”也就是說,多寶道人成了後來的如來佛祖。

原來,老子算出,封神大戰之後的千年,佛教必然興盛,這是誰都無法阻攔的。 既然無法阻攔,那就利用佛教獲得自己想要的利益。 於是,闡教的文殊廣法天尊、慈航道人、懼留孫、普賢真人紛紛加入了佛教。而截教的多寶道人被老子收伏後也引以成佛。


當時西方教的教主是接引和準提,他們無法再做佛教之主。而西方教渡去的許多東方有緣人,都是截教弟子。多寶算是道術最高深之人,於是他順其自然地成為佛教第二任的佛祖,也就是如來佛祖。

多寶道人成為如來佛祖之後,全力宣傳佛法,興盛佛教,與截教再無瓜葛。


菸斗的傳說


我認為多寶道人是後來的如來佛祖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原因如下:

1、封神一戰中,通天教主擺誅仙陣於界牌關,座下大弟子多寶道人取誅仙陣圖、誅仙四劍,代師佈陣,後多寶道人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在其中爭鬥,把多寶道人用風火蒲團捲走。對於敢挑釁自己尊嚴的人,老子從來都不會手軟。當初三霄娘娘只是擺下黃河陣與元始叫板,並未辱及老子,老子都大展摧花辣手,將碧霄、雲霄無情殺死。讓人驚訝的是,這得罪了老子的多寶道人,在封神大戰中不但沒死,反倒在大戰後加入西方教,在千年後成了西方教第三任教主、釋迦牟尼佛。

封神演義裡有描述,多寶道人將來與西方有緣。誅仙陣之時,多寶道人看到老子欺負自己的師傅通天教主,便對老子出手,但是他卻被老子派出黃巾力士抓走了,在多寶道人被老子生擒,原文提及歸宿時說:從今棄邪歸正道,他與西方卻有緣。後來就再也沒有出現。那他去哪了呢?

太上老君乃是人教聖人,掌管人道,因為人界業力深重,難成仙道,民不修身。於封神一戰後,逗留人間,點化世人。春秋之時,太上老君帶多寶道人,西出函谷關,化胡為佛,多寶道人化為釋迦牟尼佛降生中央娑婆世界,尊西天極樂阿彌陀佛為師,演小乘佛教,於人間界傳播教義。

2、 此外,佛教有好多如來,一個藥師如來,也就是西方本土佛原先的藥師佛,還有一個大日如來是妖皇帝俊的兒子 ,也就是封神裡的陸壓散人 ,還有一個多寶如來才是截教的多寶道人,在封神一戰被西方教度化,還有一位孔雀如來 是原來的孔宣,是多寶道人的師弟。

3、 在誅仙陣前,廣成子與多寶道人交手,原文說:“一個是廣成不老神仙體,一個是多寶西方拜釋迦。”若是單獨看“拜”字,有兩種理解:其一,朝拜,如童子拜觀音;其二,擔任,如官拜宰相。此處當做第二種理解。即多年之後,多寶道人擔任佛祖,成為釋迦牟尼佛。


易彥銘


雲中答題,相互學習。

多寶道人是不是後來的如來佛祖呢?雲中查閱了諸多資料,也沒有找到比較有說服力的證據。所以面對那些說是的答題者,只能是既不反駁,但也不作認同。

下面來談談雲中自己的觀點與看法,望有幸與諸位喜歡封神的朋友,一起交流探討。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位多寶道人。

多寶道人,小說“封神”裡的人物,截教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出場是在徒弟火靈聖母被闡教的廣成子打死,後來廣成子去碧遊宮交還金霞冠。遭到了截教眾仙的圍攻。多寶道人藉此在師父面前從中挑撥,進而將通天教主拉下了兩教爭鬥的渾水。

這次成功的挑撥,標誌著兩教的爭鬥,開始進入白熱化階段。

通天作為一教之主,是當初共議封神榜的核心人物。他自己是謹遵鴻鈞法旨,並於宮外掛一聯,“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必是封神榜上人”。

以此來警示自己門下之徒,可以說通天作為他們的師父,是盡到了責任。

廣成子三進碧遊宮,交還火靈聖母的金霞冠,通天也不失教主身份,對於將聖母打死的廣成子,並沒有絲毫責備之意,他對廣成子說,武王伐紂以及封神是天數,讓他轉告姜子牙,如果自己門下有阻攔者,任憑他手中的打神鞭發落。

從通天與廣成子的三次談話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通天作為教主是當之無愧的,他恪守天數深明大義,對於惡加阻攔廣成子的眾徒弟,是當面懲罰厲聲呵斥。他的初衷並沒有要與同門師兄們決鬥。

那麼又是如何,被大徒弟多寶道人拉下水的呢?

原文中,通天對眾弟子們說,廣成子就算打死火靈聖母也是天意。由於,先前被懲罰責備,眾人聽後皆是敢怒不敢言,但這次多寶道人發話了,他跪在通天面前,說廣成子辱罵截教是左道傍門,不分披毛帶角之人,溼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他視我教為無物,稱他玉虛道法才是無上至尊。

多寶道人不愧為大弟子,寥寥數語卻都說在要害上。將兩派門人之間的小打小鬧,瞬間上升到了教派強弱的高度。通天與元始出自同門,不敢說孰高孰低,但二人肯定是相差無幾。怎麼能說你闡教是陽春白雪,我截教就是下里巴人呢?同樣作為執教教主,這日後豈不是讓師父笑話?

所以說,通天被拉下這趟渾水,純粹的目地是想與師兄元始天尊討個說法,也是為了給師父鴻鈞長長臉。並沒有企圖阻擋武王伐紂的因素。

由於多寶道人的挑唆,遂後命多寶道人拎四口上古寶劍,於武王東進途中的界牌關前,擺下了誅仙陣。

兵戈劍戈,怎脫誅仙禍;情魔意魔,反起無名火。今日難過,死生在我。玉虛宮招災惹禍,穿心寶鎖,回頭才知往事訛。咫尺起風波。這番怎逃躲。自倚才能,早晚遭折挫!

聽到多寶道人在陣中作歌,燃燈對闡教眾人說,這歌聲豈是良善之輩。

而大師伯老子前來,自不量力仗劍攻擊,被老子說道,米粒之珠,也放光華。後被老子風火蒲團押往了玄都。

此後,再沒有任何消息,玄都日後被老子如何處置,並沒有明確的交代。只是留下了一句 :

從今棄邪歸正道,他與西方卻有緣。

多寶道人作為截教的大弟子,其地位與闡教的南極仙翁是一個級別,可以代替師父為其行事。而道行法術也應該差不多,可以經得起翻天印這塊先天板磚,能力肯定在十二金仙之上。

既然被老子收走是歸了正道,又說與西方有緣。看清楚了,這裡也只說了一個有緣。如果他是日後,接棒西方教的如來佛祖,雲中認為不會單單說一個有緣吧。

如果說多寶道人被收之前,是邪道的話,那麼想要成為如來佛祖,也得經過漫長的劫難與修煉吧,一身邪性的人,如何能成為六丈金身的如來呢?

而在老子眼中,所謂截教的大弟子,不過是一顆放不出光華米粒之珠。這說明老子一眼,便看穿多寶道人的根基,即使輔助多寶道人,他自身也不具備修煉的條件。

所以雲中認為,多寶道人不可能是日後的如來佛祖。

詩中說他與西方有緣,在《法華經》中有提到多寶佛,是為了證明《法華經》,真實義而自行湧現出的塔中佛。又提到他是東方寶淨世界的教主。

昔日,入釋行菩薩道的時候曾立下誓言,在成佛滅度之後,凡十方世界有宣說《法華經》的地方,就自行顯現,可以說是法華經的守護者。

如果,多寶道人後來去了西方,應該是受到了這部《法華經》的開悟。最終成為了多寶佛。而《法華經》是釋迦牟尼,晚年在王舍城靈鷲山所說,乃大乘佛教初期經典。

多寶道人是經《法華經》點化得道,在釋迦牟尼之後,所以更不可能是後來的如來佛祖。


大家好,我是雲中。歡迎各位朋友留言點評,一起交流學習。我在頭條等你,不見不散!


雲中之筆


不是,後來的如來佛祖是封神演義中的毗盧仙!

佛教中,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和應身。法身就是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去不來、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第八識(也叫阿賴耶識,亦名如來藏),他就是《心經》中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心,第八識生萬法而不執取,恆常清靜,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本源。報身,顧名思義就是報應所得之身;例如人、天人、動物等,這些都是不同的報應身。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貴豪門、有些人出生貧賤寒舍,有些人長得莊嚴俊美身強體健、有些人長得殘缺醜陋羸弱多病,有些人天生聰明伶俐多才多藝、有些人天生愚昧魯鈍笨手笨腳。應身,也就是所謂的“化身”,化身意思就是說變化的身,也就是說佛陀除了用應身要入胎、出胎、示現八相成道,來度化眾生之外,事實上他也常常化現化身。

本問題中的如來佛祖是個特定稱謂,指的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只是佛佗的應身,佛佗的報身是盧舍那佛、法身是毗盧遮那佛。也就是說如來佛祖本源是毗盧遮那佛(密宗稱大日如來)!那毗盧遮那佛前身是誰呢?《封神演義》第八十四回 寫到毗盧仙已歸西方教主,後成為毗盧佛,此是千年後才見佛光。(注:封神到釋迦牟尼創建佛教將近七百年,許仲琳寫的千年應該是約數。)

既然如來佛祖的前身是毗盧仙,那當然不可能是多寶道人,實際上多寶道人成佛後是多寶佛(也叫多寶如來)。多寶佛是《法華經》中之佛名。係為證明《法華經》真實義而自地湧出的塔中佛。又譯大寶佛、寶勝佛、多寶如來。依《法華經》卷四〈見寶塔品〉所載,此佛為東方寶淨世界的教主(管轄區和如來佛祖的中央娑婆世界不同)。往昔行菩薩道時,立誓在成佛滅度之後,凡十方世界有宣說《法華經》之處,必自地湧現於前,以證明此經的真義。故釋尊說《法華經》時,有七寶塔從地中湧出,聳立於空中,塔內即有多寶如來坐師子座,其全身姿態如入禪定狀,並分半座與釋尊,其像貌和如來佛祖的三身佛都有明顯不同。

之所以很多人認為多寶道人後來成了如來祖佛,是因為封神演義裡有一處寫法有歧義,另一處讓人產生聯想導致:

1、在誅仙陣前,廣成子與多寶道人交手,原文說:“一個是廣成不老神仙體,一個是多寶西方拜釋迦。”若是單獨看“拜”字,有兩種理解:其一,朝拜,如童子拜觀音;其二,擔任,如官拜宰相。很多人做第二種理解,即多年之後,多寶道人擔任佛祖,成為釋迦牟尼佛。這是誤讀,這裡應該是第一種理解,後來拜入釋迦佛門的意思!

2、在多寶道人被老子生擒,原文又提及歸宿時說:從今棄邪歸正道,他與西方卻有緣。結合老子後來化胡為佛,大家聯想到多寶道人後來成了如來佛祖。其實不對,化胡為佛,沒說化成佛祖,也沒說只化一個佛!根據結果推測,應該是太上老君化了兩個以上佛(包含多寶佛)。

歡迎關注,本人將陸續為大家偵破西遊記中所有疑問。





焱煌神話


封神榜與封神演義,象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三國志是志書,志書相當於史記,大部是真實的。而三國演義是小說,是文藝作品。封神榜如同三國志,封神演義如同三國演義,是小說。


釋匯昇qq365970231


答案肯定不是。在原著中,作者並沒有明確表達說通天教主收多寶道人為大弟子。書中提到了多寶道人提出了攻打闡教,所以多寶道人就掌握了佈置誅仙陣這件非常了不得的事,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就是通天教主的親傳大弟子。而且,在《封神演義》中,多寶道人並沒有表現的非常厲害,雖然他在裡面打過幾場仗,但是那也只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書中寫過一段話,它的大意是在誅仙陣中多寶道人與廣成子正面交鋒,然後廣成子拿出番天印打在多寶道人背後,最後多寶道人落荒而逃,逃進了誅仙陣。



DinosaurVideo


接引和準提一個是如來,一個是菩提


三千萬分之一


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寶道人是後來的如來佛祖嗎?

小編認為不是,如來佛祖是釋迦牟尼,多寶道人是多寶如來,也叫多寶佛。

其實《西遊記》這樣的小說和電視劇多有出錯地方,把XX佛也叫佛祖或佛爺,這個是不對的啊。如黃眉妖被孫悟空鑽進肚子,向彌勒佛求饒“佛祖饒命,佛祖饒命!”就是一個例子。


南雷霆峰


不是……沒有任何跡象說明釋伽牟尼是哪個角色,《封神演義》是小說,別對號入座。


請改叫我大魔王


這話問的,如來佛祖那麼多,誰知道你說的是哪個,你要說是多寶佛我認為還是可能的。不過本來就是一個演義的東西,佛教不能承認,承認了說明佛教是挖道教牆角,道教也不能承認,承認了會認為佛教比道教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