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老話說“外孫是條狗,吃飽了他就走”?

手機要充電


有書君的大姐的兒子,比有書君只小兩歲,從小和有書君一起生活。有書君的母親有了好吃的,總是拿來分給我倆吃,只是外孫子吃完,有書君的母親總要半開玩笑,半感慨的說上一句“外孫是狗,吃了就走”。

那麼,這句老話裡面到底包含了哪些含義呢?

有書君覺得大概有這麼幾個方面:

一:這是外婆對外孫又愛又恨的情感表現

農村人把小孩比作“小狗”並非是罵人的話。而是覺得小孩像小狗一樣,讓人又愛又嫌,同時又希望小孩像小狗一樣長得活潑健壯。所以,農村裡把孩子取名“狗娃”、“狗剩”、“狗兒”的很多。大抵,狗兒還是農村人覺得可親可近,討人喜歡的動物吧!

外婆對外孫的情感就像對狗的感情一般,既覺得他活潑可愛,願意親近他,可是外孫終究是女婿家的人,是女婿家裡的血脈,這種血緣親情使得外孫總歸是要回到爺爺奶奶身邊,回到自己父母身邊的,你想怎麼留,都是留不住的。就像狗兒一樣,吃完飯了,搖搖尾巴,還是要回到自己的主人家去的。

有書君的母親對外孫就是非常疼愛的那種。外孫在外婆家裡一直住到七歲,直到要上小學才回到自己父母身邊。

外公外婆有好吃的要留給外孫吃,有好玩的,要帶他去玩。單位上放電影,外公總是把他扛在肩上帶他去看,外孫有個頭疼腦熱,就急得不行,帶他四處求醫問藥。

可是,逢年過節,外孫還是要回到爺爺奶奶去過。上學以後,假期一結束,外孫更是說走就要走了。

外婆心裡百般不捨,可是無法挽留,只好半真半假生氣似的說道:“外孫是狗,吃了就走。”

二、“疼外孫,不如疼孫子”的思想作怪

外孫是別人家的根,孫子才是自己家的根。農村裡有許多人“傳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總覺得疼外孫不如疼孫子划算。

於是,他們就會搬出“外孫是狗,吃了就走”的老話來為自己偏袒孫子的行為做藉口,甚至還以此告誡他人,不要對外孫太好了。

隔壁村裡的蘇老太太就是這樣一個人。她的外孫到她家裡做客,她有好吃的就全留給自己的孫子孫女們吃,孫子孫女吃剩的,才分一點給外孫吃。

有一次,她家裡殺雞吃,兩個雞腿,留給自己的孫子孫女吃,外孫就只吃到了一些碎肉和喝到一點雞湯。當外孫嚷著也要吃雞腿時,她把臉一沉說:“外孫是狗,吃了就走,可不敢和孫子孫女一樣喲!”

正因為蘇老太太有這種思想,所以她處處偏袒自己的孫子孫女,以致外孫都不愛到她家裡做客。

這下,蘇老太太更是在村民們振振有詞,我就說了嘛“外孫是狗,吃了就走”!

三、時代變化,“外孫是狗,吃了就走”成了一句過時的老話。

自從我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以後,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掌心掌背都是肉”,不管是外孫還是孫子,做長輩的疼都疼不過來,哪裡還會在意“外孫是狗,吃了就走”的老話呢?

況且,現在物質豐富,外公外婆巴不得外孫天天來吃,天天和自己住在一起。所以“外孫是狗,吃了就走”就成了一句偶爾被提起的玩笑話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爺爺帶著孫子和外孫一起去河邊洗澡,爺爺噗通一下跳進水裡,結果孫子哭著大喊:我爺爺死了,我爺爺死了!外孫看了看孫子淡定的說:我爺爺在家呢!然後爺爺出來抱著孫子走了,把外孫留在原地。

之前聽的時候都是當笑話來聽的,可自從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才深深的理解了“外孫是狗,吃完就走”的深刻含義。這句話的情景,大概在我們奶奶和媽媽那一輩人那裡,表現的更加明顯,軒媽分析了一下,之所以這麼說,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在這裡說的不是對外孫重男輕女,而是姥姥對自己女兒的態度,那個年代的人,家裡孩子都多,而且都以有兒子為榮,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對於姥姥來說嫁出去的女兒回來就是客人了,就算是有心對外孫好,可外孫畢竟是姓別人家的姓的,所以也有老話說外孫是白眼狼!

老人說對外孫好,是看在自己女兒的面子上,其實,從另一方面來說,在姥姥眼裡,外孫就是別人家的人,你到我這裡來吃吃喝喝,將來你是不會給我養老的呀,外孫你吃我的,喝我的,但是我老了你卻在你奶奶面前盡孝,這不就是喂不熟的狗麼?

在古代的時候,有很多秘籍或者家裡的重要東西都是傳男不傳女的,就是因為女兒終究是要嫁出去的,嫁出去之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以後是要在婆家盡孝,死後要進婆家的祠堂的,所以,對於一個外人的孩子,姥姥自然是會覺得心裡的距離要遠一些的,畢竟自己還有自己的親孫子要疼愛。

這些都是古時候的一些老舊思想,那為什麼現在這句話又重新被人拿出來說了呢?原因大概也有以下兩個方面:

在古時候,女性是不用上班的,在家照顧好家庭,帶好孩子就可以了,可如今呢?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除了懷孕生子之外,女性也同樣是需要承擔家庭責任的。這就導致了,許多女性不得不在生完孩子之後就投入工作。

那麼孩子的撫養就成了問題,有爺爺奶奶自然是爺爺奶奶帶著,這樣一來,姥姥見孩子的機會就少了。沒有爺爺奶奶的,就需要姥姥來幫忙帶了,可當姥姥幫忙把孩子撫養大之後,姥姥年紀越來越大,身體越來越不行,此時,外孫跟自己的媽媽一家團圓了,哪裡還能顧得上年邁的姥姥呢?

隨著社會的發展,姑娘遠嫁的情況越來越多,女人一旦組成家庭懷孕生子之後,就會有了牽絆,就不能隨時隨地回家看望自己的母親,逢年過節回去一次,可能是你回家三天,但是孩子姥姥需要忙活四五天或者更長的時間來做準備,而外孫和女兒吃飽喝足之後,又回到了自己的溫馨小家。只留下孤苦伶仃的姥姥終日思念外孫。

“外孫是狗,吃完就走”這句話並不是說姥姥不疼愛外孫子,只是相對來說姥姥跟孫子呆在一起時間比較少,每次到姥姥家,姥姥總是著急忙慌的做一堆的好吃的,可吃完之後呢?外孫就一抹嘴,轉身回家甜甜的叫著奶奶。


鳳鳴小朝陽


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並不是都贊成!我外公外婆對我當孫女一樣特別好,什麼都不爭都不要我們的!每年過年給外婆外公的錢,外婆外公都偷偷塞給我們了,而且還要給足我們面子!

比如:今年大年初二,我和往常一樣和我哥還有目前去外公外婆家拜年,我一進門(外公外婆住在二舅家)外公外婆就特別開心趕緊給我們拿一堆好吃的,外公看我們來了就趕緊說給我們去摘點青菜吃,外婆還問我們各種情況,工作順不順利,感情方面如何?等等……不攀比我們誰混的差誰好,就是一個老人家對後人的各種囑咐和關心!聊了一會我大舅、二舅、二舅媽、三舅、三舅媽以及表兄弟姐妹好多都來了(我外婆家和三個舅舅家每年都是一起過年),舅媽們就忙著準備午飯,不一會外公就回來了。我之前和我哥商量了:我給600元外婆,他給600元外公;所以一看到外公回來了,兩個人趕緊行動給錢!本來我們是偷偷的給錢的,但是我外婆外公特地走在客廳,當著一大家子人的面說:不要,不要,你們都好好的就行了!我們年齡大了又不什麼錢!我和我哥從小到大受到外婆家的不少關照,現在都長大了,就一定要給外公外婆。後來外公外婆當著一大家子人的面收了!

但是我後來回到家,我媽把錢給我和我哥了!才知道我外婆把錢給我媽了,他們說:我和我哥還沒有成家,以後要用錢的地方很多,讓我們自己留著花錢,他們年紀大了,用不了什麼錢,我們要好好過好我們自己的生活!

很感動!也讓我從小到大都不分外婆外公和奶奶!都是一樣對他們!說句心裡話,我感覺外婆外公比我奶奶對我都好!

願天下所有的外公外婆都長命百歲!享福安康!


草木榮榮007


現在流行一句話:媽媽生,外婆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外公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都說外孫是狗、吃了就走。

聽到一個故事,爺爺帶著兩個七八歲的男孩去河裡游泳,一個是孫子,一個外孫,爺爺想試一下兩個孩子誰最愛他,就對兩個小孩說,你們在岸上看著爺爺下河洗澡去。說完就一個猛子紮下去,竄到河心的蘆葦叢裡看著兩孩子,過了兩三分鐘,聽見兩次孩都在喊爺爺,外公!老頭很高興!忽然,孫子大哭起來,我要爺爺,我要爺爺!這時聽見外孫大喊到,你要你爺爺吧,我找我爺爺去了!

可我想說:孩子,你要是個有良心的人也別忘了孝敬外公外婆,她沒圖你任何東西,只為了你能健康長大,只為了替媽媽分擔帶你的辛苦!爺爺奶奶有血緣,外公外婆一樣有,因為你的身體裡也流著他們八分之一的血。

孩子,媽媽還想說,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人任何事就是應該的,只有你付出了才會有回報!別做一個沒良心的人,不指望你掙錢給外公外婆花,因為你媽他們都沒指上,只希望你知道,你小的時候,他們曾用心的,非常辛苦的帶你長大!

你是怎麼看的呢?

更多兒童教育方面的容,請關注頭條號“心知育”


心知育


外孫,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就是別人的孫子,是外人。他有爺爺奶奶,跟隨爺爺的家譜。

對於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的,外孫和孫子就是不一樣。我姥爺有五個外孫兩個孫子三個孫女,明顯待遇就不一樣,孫子精貴著呢,而外孫也就是表面上的客氣。


去年姥爺生病去了醫院,我們五個外甥商量好了,每人去探望姥爺的時候都給姥爺了500塊錢,而孫子孫女去了什麼都沒買也沒有給錢,姥爺也一樣笑呵呵的,大姨對姥爺說姥爺做的不對,憑什麼外孫都給錢,而孫子就只是看看,姥爺也覺得不好意思了,就把錢都還給了外孫。

“外孫是狗,吃飽了是狗”,其實這句話是姥家人的說法,我們做外孫的從來沒有這麼想過,對於姥爺姥姥感覺也一樣的親,在姥姥家我們能找到美麗的童年,記得姥姥給我們講故事,哄我們睡覺。


我是焱垚


外甥狗,外甥狗,吃飽了,拿著走。我老家山東德州,也流傳這個俗語。我感覺這個外字,生動形象的說明了一切。有這樣幾件事說明一下,可以體現這個外字。外公外婆去世,外甥不用像孫子孫女一樣,是不用陪靈的。外省是進不了外公外婆家的家譜的。女婿還有外甥是不能到墓地去的。外省也沒有贍養的義務,同樣也沒有繼承的權利。這就是為什麼說外甥狗,外甥狗。


近朱者赤180825644


意思是說,姥姥姥爺再疼,等孩子長大了還是跟爺爺奶奶親。\r這句話應該是貶義多一點。是人們生活中的一句俗話,對姥姥姥爺而言,有些失落。

\r朋友兒子一歲半了,打小在外婆家長大,外婆勞心勞力照顧他,每天換著法子給他弄吃的,買這買那,可這熊孩子卻跟爺爺奶奶親熱得不得了,爺爺奶奶大約是孩子一歲之後才開始每週過來看一次孩子... 每次來我兒子首先都會叫外公外婆起身給爺爺奶奶讓座,臨走我兒子都會哭得稀里嘩啦,跟著後面追... 把我每次都氣得!想想我媽心裡都不平衡,每次都只能特別尷尬的笑著說“真是外孫狗”... 真的是血親外婆帶不親嗎?



我的小豆芽呀


我舅子倒是講過外孫狗,吃了就走,這是事實也是逗外甥玩的。現在兩外孫狗已結婚生子,過年過節,生日什麼的都送外公人情,也叫爺爺,而不叫外公,而兩個孫子都參加了工作,從來沒見送過。就象女兒女婿要送父母禮物。兒子不送一樣正常。女兒,女婿也認可農村這可慣。


手機用戶23454985922


像大多數農村孩子一樣,我小時候非常喜歡去外婆家。基本上,童年最快樂的記憶,都是在外婆家得到的。而一到暑假,我就會要求爸爸媽媽把我送到外婆家,然後在那裡度過一個多月無拘無束快樂的日子。而每每向媽媽提出去外婆家的要求時,媽媽都會問我,你為什麼要去外婆家呀?我就會回答,外婆疼我。然後,媽媽就會用嘲笑似的口吻跟我說:外婆疼外孫,不如疼小雞兒。

確實,在傳統觀念裡,外孫再怎麼疼,也是別人家的孩子。長大後,一年半載的來一回,頂多帶一些禮品,關鍵時刻頂不上用場。還不如疼自家養的小雞,長大後還能每天還能下個蛋,補貼家用。



而由於“隔代溺愛”的存在,很多老人無論是對自己的孫子還是外孫,都非常的喜愛。又由於外孫是客人,比對待自己的孫子,又多了份包容和優待。但是,在傳統社會里,最終能夠給自己養老送終的還是自己的親孫子。所以,老人對外孫的愛,更多的是一種純粹的情感表露,他們也在愛外孫的過程中,獲得了相應的情感享受。


這個,我感覺是比以後外孫能夠給自己帶來什麼回報,更加珍貴的東西吧。


合肥覺醒心理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外甥狗,外甥狗,吃飽就走。

身為一個孫子女,也想來說說外甥子女的事。

可能是更疼愛自己的女兒,或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從小就是和姑姑家的哥哥姐姐一起在奶奶家長大的,於我是奶奶家,於堂哥堂姐就是姥姥家。

可能因為我家都是女兒的原因吧!從小爺爺奶奶就更疼哥哥、姐姐一些。我家是開零售店的,小時候一袋方便麵兩塊多也是覺得很貴的,奶奶去我家從來都是拿康師傅(泡麵中的名牌了吧)

其他的牌子一概不考慮,老人喜歡吃,我爸爸媽媽也不能說什麼,可奶奶從來都是從我家拿了什麼給他外甥外甥女,可能現在覺得泡麵不好,不養生,那時候可是個稀罕物。


老人一輩子最好的掏心掏肺的都給了他們了。前兩年奶奶突然病了,癱瘓在床。兩年下來,我堂哥堂姐來的次數手指頭都可以數過來,而且姑姑家和奶奶家很近的只隔著一條馬路。我和姐姐雖然經常回去還買一些東西,但都不如別人逢年過節的一次問候。人家買的東西是要擺在最顯眼的位置給別人看用來炫耀的。可能不容易得到的拿到手才是香的吧!

再說說我爸對他們

有一年下大雨,天都黑了我姑打電話來說,這雨太大了,感覺房子不行了家裡要被淹了,讓去接我哥哥姐姐。我爸起身就去了。他們家在城邊上,門前邊就是大片的莊稼地,還有護城河。我爸並不高的也就一米六五左右,等他走到那邊水都到我爸的胸上邊了,他是不會游泳的。後來我把拉著哥姐深一腳淺一腳的出來了。舅舅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你們應該感恩在心吧?可能大家也會說這是應該的啊!我無話可說。爸爸媽媽從小把我們養大我們還知道感恩呢!雖然不應該因為一件事讓別人記一輩子,但後來發生了一系列的事讓人寒心。在這我就不細說了,再將都要堪比《都挺好》了。還有他們兄妹倆上初中高中都是我爸託關係送禮就差幫他們交學費了,對了,我姑還因為這個記恨我家,因為我上了市裡的好高中,我哥沒能去,那還不是因為,他的分送禮都不能去,而她也不捨得花錢,說他家在哪都有出息。

外甥狗,吃了就走,這句話在我家真是深深的印證!說起來不管怎樣人家都是外姓的吧!但是我想這和家庭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吧!當然評論中也有很多外甥不是這樣的,但我哥姐這樣的也不是少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