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老话说“外孙是条狗,吃饱了他就走”?

手机要充电


有书君的大姐的儿子,比有书君只小两岁,从小和有书君一起生活。有书君的母亲有了好吃的,总是拿来分给我俩吃,只是外孙子吃完,有书君的母亲总要半开玩笑,半感慨的说上一句“外孙是狗,吃了就走”。

那么,这句老话里面到底包含了哪些含义呢?

有书君觉得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这是外婆对外孙又爱又恨的情感表现

农村人把小孩比作“小狗”并非是骂人的话。而是觉得小孩像小狗一样,让人又爱又嫌,同时又希望小孩像小狗一样长得活泼健壮。所以,农村里把孩子取名“狗娃”、“狗剩”、“狗儿”的很多。大抵,狗儿还是农村人觉得可亲可近,讨人喜欢的动物吧!

外婆对外孙的情感就像对狗的感情一般,既觉得他活泼可爱,愿意亲近他,可是外孙终究是女婿家的人,是女婿家里的血脉,这种血缘亲情使得外孙总归是要回到爷爷奶奶身边,回到自己父母身边的,你想怎么留,都是留不住的。就像狗儿一样,吃完饭了,摇摇尾巴,还是要回到自己的主人家去的。

有书君的母亲对外孙就是非常疼爱的那种。外孙在外婆家里一直住到七岁,直到要上小学才回到自己父母身边。

外公外婆有好吃的要留给外孙吃,有好玩的,要带他去玩。单位上放电影,外公总是把他扛在肩上带他去看,外孙有个头疼脑热,就急得不行,带他四处求医问药。

可是,逢年过节,外孙还是要回到爷爷奶奶去过。上学以后,假期一结束,外孙更是说走就要走了。

外婆心里百般不舍,可是无法挽留,只好半真半假生气似的说道:“外孙是狗,吃了就走。”

二、“疼外孙,不如疼孙子”的思想作怪

外孙是别人家的根,孙子才是自己家的根。农村里有许多人“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总觉得疼外孙不如疼孙子划算。

于是,他们就会搬出“外孙是狗,吃了就走”的老话来为自己偏袒孙子的行为做借口,甚至还以此告诫他人,不要对外孙太好了。

隔壁村里的苏老太太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外孙到她家里做客,她有好吃的就全留给自己的孙子孙女们吃,孙子孙女吃剩的,才分一点给外孙吃。

有一次,她家里杀鸡吃,两个鸡腿,留给自己的孙子孙女吃,外孙就只吃到了一些碎肉和喝到一点鸡汤。当外孙嚷着也要吃鸡腿时,她把脸一沉说:“外孙是狗,吃了就走,可不敢和孙子孙女一样哟!”

正因为苏老太太有这种思想,所以她处处偏袒自己的孙子孙女,以致外孙都不爱到她家里做客。

这下,苏老太太更是在村民们振振有词,我就说了嘛“外孙是狗,吃了就走”!

三、时代变化,“外孙是狗,吃了就走”成了一句过时的老话。

自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后,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掌心掌背都是肉”,不管是外孙还是孙子,做长辈的疼都疼不过来,哪里还会在意“外孙是狗,吃了就走”的老话呢?

况且,现在物质丰富,外公外婆巴不得外孙天天来吃,天天和自己住在一起。所以“外孙是狗,吃了就走”就成了一句偶尔被提起的玩笑话了。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爷爷带着孙子和外孙一起去河边洗澡,爷爷噗通一下跳进水里,结果孙子哭着大喊:我爷爷死了,我爷爷死了!外孙看了看孙子淡定的说:我爷爷在家呢!然后爷爷出来抱着孙子走了,把外孙留在原地。

之前听的时候都是当笑话来听的,可自从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才深深的理解了“外孙是狗,吃完就走”的深刻含义。这句话的情景,大概在我们奶奶和妈妈那一辈人那里,表现的更加明显,轩妈分析了一下,之所以这么说,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在这里说的不是对外孙重男轻女,而是姥姥对自己女儿的态度,那个年代的人,家里孩子都多,而且都以有儿子为荣,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对于姥姥来说嫁出去的女儿回来就是客人了,就算是有心对外孙好,可外孙毕竟是姓别人家的姓的,所以也有老话说外孙是白眼狼!

老人说对外孙好,是看在自己女儿的面子上,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姥姥眼里,外孙就是别人家的人,你到我这里来吃吃喝喝,将来你是不会给我养老的呀,外孙你吃我的,喝我的,但是我老了你却在你奶奶面前尽孝,这不就是喂不熟的狗么?

在古代的时候,有很多秘籍或者家里的重要东西都是传男不传女的,就是因为女儿终究是要嫁出去的,嫁出去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以后是要在婆家尽孝,死后要进婆家的祠堂的,所以,对于一个外人的孩子,姥姥自然是会觉得心里的距离要远一些的,毕竟自己还有自己的亲孙子要疼爱。

这些都是古时候的一些老旧思想,那为什么现在这句话又重新被人拿出来说了呢?原因大概也有以下两个方面:

在古时候,女性是不用上班的,在家照顾好家庭,带好孩子就可以了,可如今呢?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除了怀孕生子之外,女性也同样是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的。这就导致了,许多女性不得不在生完孩子之后就投入工作。

那么孩子的抚养就成了问题,有爷爷奶奶自然是爷爷奶奶带着,这样一来,姥姥见孩子的机会就少了。没有爷爷奶奶的,就需要姥姥来帮忙带了,可当姥姥帮忙把孩子抚养大之后,姥姥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不行,此时,外孙跟自己的妈妈一家团圆了,哪里还能顾得上年迈的姥姥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姑娘远嫁的情况越来越多,女人一旦组成家庭怀孕生子之后,就会有了牵绊,就不能随时随地回家看望自己的母亲,逢年过节回去一次,可能是你回家三天,但是孩子姥姥需要忙活四五天或者更长的时间来做准备,而外孙和女儿吃饱喝足之后,又回到了自己的温馨小家。只留下孤苦伶仃的姥姥终日思念外孙。

“外孙是狗,吃完就走”这句话并不是说姥姥不疼爱外孙子,只是相对来说姥姥跟孙子呆在一起时间比较少,每次到姥姥家,姥姥总是着急忙慌的做一堆的好吃的,可吃完之后呢?外孙就一抹嘴,转身回家甜甜的叫着奶奶。


凤鸣小朝阳


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是都赞成!我外公外婆对我当孙女一样特别好,什么都不争都不要我们的!每年过年给外婆外公的钱,外婆外公都偷偷塞给我们了,而且还要给足我们面子!

比如:今年大年初二,我和往常一样和我哥还有目前去外公外婆家拜年,我一进门(外公外婆住在二舅家)外公外婆就特别开心赶紧给我们拿一堆好吃的,外公看我们来了就赶紧说给我们去摘点青菜吃,外婆还问我们各种情况,工作顺不顺利,感情方面如何?等等……不攀比我们谁混的差谁好,就是一个老人家对后人的各种嘱咐和关心!聊了一会我大舅、二舅、二舅妈、三舅、三舅妈以及表兄弟姐妹好多都来了(我外婆家和三个舅舅家每年都是一起过年),舅妈们就忙着准备午饭,不一会外公就回来了。我之前和我哥商量了:我给600元外婆,他给600元外公;所以一看到外公回来了,两个人赶紧行动给钱!本来我们是偷偷的给钱的,但是我外婆外公特地走在客厅,当着一大家子人的面说:不要,不要,你们都好好的就行了!我们年龄大了又不什么钱!我和我哥从小到大受到外婆家的不少关照,现在都长大了,就一定要给外公外婆。后来外公外婆当着一大家子人的面收了!

但是我后来回到家,我妈把钱给我和我哥了!才知道我外婆把钱给我妈了,他们说:我和我哥还没有成家,以后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让我们自己留着花钱,他们年纪大了,用不了什么钱,我们要好好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

很感动!也让我从小到大都不分外婆外公和奶奶!都是一样对他们!说句心里话,我感觉外婆外公比我奶奶对我都好!

愿天下所有的外公外婆都长命百岁!享福安康!


草木荣荣007


现在流行一句话:妈妈生,外婆养,爸爸回家就上网,外公天天菜市场,爷爷奶奶来欣赏。都说外孙是狗、吃了就走。

听到一个故事,爷爷带着两个七八岁的男孩去河里游泳,一个是孙子,一个外孙,爷爷想试一下两个孩子谁最爱他,就对两个小孩说,你们在岸上看着爷爷下河洗澡去。说完就一个猛子扎下去,窜到河心的芦苇丛里看着两孩子,过了两三分钟,听见两次孩都在喊爷爷,外公!老头很高兴!忽然,孙子大哭起来,我要爷爷,我要爷爷!这时听见外孙大喊到,你要你爷爷吧,我找我爷爷去了!

可我想说:孩子,你要是个有良心的人也别忘了孝敬外公外婆,她没图你任何东西,只为了你能健康长大,只为了替妈妈分担带你的辛苦!爷爷奶奶有血缘,外公外婆一样有,因为你的身体里也流着他们八分之一的血。

孩子,妈妈还想说,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就是应该的,只有你付出了才会有回报!别做一个没良心的人,不指望你挣钱给外公外婆花,因为你妈他们都没指上,只希望你知道,你小的时候,他们曾用心的,非常辛苦的带你长大!

你是怎么看的呢?

更多儿童教育方面的容,请关注头条号“心知育”


心知育


外孙,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就是别人的孙子,是外人。他有爷爷奶奶,跟随爷爷的家谱。

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外孙和孙子就是不一样。我姥爷有五个外孙两个孙子三个孙女,明显待遇就不一样,孙子精贵着呢,而外孙也就是表面上的客气。


去年姥爷生病去了医院,我们五个外甥商量好了,每人去探望姥爷的时候都给姥爷了500块钱,而孙子孙女去了什么都没买也没有给钱,姥爷也一样笑呵呵的,大姨对姥爷说姥爷做的不对,凭什么外孙都给钱,而孙子就只是看看,姥爷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就把钱都还给了外孙。

“外孙是狗,吃饱了是狗”,其实这句话是姥家人的说法,我们做外孙的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对于姥爷姥姥感觉也一样的亲,在姥姥家我们能找到美丽的童年,记得姥姥给我们讲故事,哄我们睡觉。


我是焱垚


外甥狗,外甥狗,吃饱了,拿着走。我老家山东德州,也流传这个俗语。我感觉这个外字,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一切。有这样几件事说明一下,可以体现这个外字。外公外婆去世,外甥不用像孙子孙女一样,是不用陪灵的。外省是进不了外公外婆家的家谱的。女婿还有外甥是不能到墓地去的。外省也没有赡养的义务,同样也没有继承的权利。这就是为什么说外甥狗,外甥狗。


近朱者赤180825644


意思是说,姥姥姥爷再疼,等孩子长大了还是跟爷爷奶奶亲。\r这句话应该是贬义多一点。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句俗话,对姥姥姥爷而言,有些失落。

\r朋友儿子一岁半了,打小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劳心劳力照顾他,每天换着法子给他弄吃的,买这买那,可这熊孩子却跟爷爷奶奶亲热得不得了,爷爷奶奶大约是孩子一岁之后才开始每周过来看一次孩子... 每次来我儿子首先都会叫外公外婆起身给爷爷奶奶让座,临走我儿子都会哭得稀里哗啦,跟着后面追... 把我每次都气得!想想我妈心里都不平衡,每次都只能特别尴尬的笑着说“真是外孙狗”... 真的是血亲外婆带不亲吗?



我的小豆芽呀


我舅子倒是讲过外孙狗,吃了就走,这是事实也是逗外甥玩的。现在两外孙狗已结婚生子,过年过节,生日什么的都送外公人情,也叫爷爷,而不叫外公,而两个孙子都参加了工作,从来没见送过。就象女儿女婿要送父母礼物。儿子不送一样正常。女儿,女婿也认可农村这可惯。


手机用户23454985922


像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我小时候非常喜欢去外婆家。基本上,童年最快乐的记忆,都是在外婆家得到的。而一到暑假,我就会要求爸爸妈妈把我送到外婆家,然后在那里度过一个多月无拘无束快乐的日子。而每每向妈妈提出去外婆家的要求时,妈妈都会问我,你为什么要去外婆家呀?我就会回答,外婆疼我。然后,妈妈就会用嘲笑似的口吻跟我说:外婆疼外孙,不如疼小鸡儿。

确实,在传统观念里,外孙再怎么疼,也是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一年半载的来一回,顶多带一些礼品,关键时刻顶不上用场。还不如疼自家养的小鸡,长大后还能每天还能下个蛋,补贴家用。



而由于“隔代溺爱”的存在,很多老人无论是对自己的孙子还是外孙,都非常的喜爱。又由于外孙是客人,比对待自己的孙子,又多了份包容和优待。但是,在传统社会里,最终能够给自己养老送终的还是自己的亲孙子。所以,老人对外孙的爱,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表露,他们也在爱外孙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情感享受。


这个,我感觉是比以后外孙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回报,更加珍贵的东西吧。


合肥觉醒心理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外甥狗,外甥狗,吃饱就走。

身为一个孙子女,也想来说说外甥子女的事。

可能是更疼爱自己的女儿,或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从小就是和姑姑家的哥哥姐姐一起在奶奶家长大的,于我是奶奶家,于堂哥堂姐就是姥姥家。

可能因为我家都是女儿的原因吧!从小爷爷奶奶就更疼哥哥、姐姐一些。我家是开零售店的,小时候一袋方便面两块多也是觉得很贵的,奶奶去我家从来都是拿康师傅(泡面中的名牌了吧)

其他的牌子一概不考虑,老人喜欢吃,我爸爸妈妈也不能说什么,可奶奶从来都是从我家拿了什么给他外甥外甥女,可能现在觉得泡面不好,不养生,那时候可是个稀罕物。


老人一辈子最好的掏心掏肺的都给了他们了。前两年奶奶突然病了,瘫痪在床。两年下来,我堂哥堂姐来的次数手指头都可以数过来,而且姑姑家和奶奶家很近的只隔着一条马路。我和姐姐虽然经常回去还买一些东西,但都不如别人逢年过节的一次问候。人家买的东西是要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给别人看用来炫耀的。可能不容易得到的拿到手才是香的吧!

再说说我爸对他们

有一年下大雨,天都黑了我姑打电话来说,这雨太大了,感觉房子不行了家里要被淹了,让去接我哥哥姐姐。我爸起身就去了。他们家在城边上,门前边就是大片的庄稼地,还有护城河。我爸并不高的也就一米六五左右,等他走到那边水都到我爸的胸上边了,他是不会游泳的。后来我把拉着哥姐深一脚浅一脚的出来了。舅舅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你们应该感恩在心吧?可能大家也会说这是应该的啊!我无话可说。爸爸妈妈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还知道感恩呢!虽然不应该因为一件事让别人记一辈子,但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事让人寒心。在这我就不细说了,再将都要堪比《都挺好》了。还有他们兄妹俩上初中高中都是我爸托关系送礼就差帮他们交学费了,对了,我姑还因为这个记恨我家,因为我上了市里的好高中,我哥没能去,那还不是因为,他的分送礼都不能去,而她也不舍得花钱,说他家在哪都有出息。

外甥狗,吃了就走,这句话在我家真是深深的印证!说起来不管怎样人家都是外姓的吧!但是我想这和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吧!当然评论中也有很多外甥不是这样的,但我哥姐这样的也不是少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