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萨尔浒之战,明军有十多万部队并且还有盟友,后金只有6万余人,明军为何大败?

司马长史


萨尔浒大战是明朝政府企图一举荡平初建的后金政权的一场战争。明朝政府发动十余万大军兵分三路向后金政权扑来,针对于此,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制定了正确的防御措施,即“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翻译成现代话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十多万明军最终大败而归。明朝的失败既是努尔哈赤正确指挥、积极抗敌的结果,也是明朝政府自身政治腐败、武备松弛的结果。


首先,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后金君臣制定了积极正确的防御策略:

明朝万历皇帝有感于后金政权的日益强大对明朝造成了威胁,于是发动三路大军进攻后金,面对明朝三路大军的进攻,刚刚成立的后金政权并没有乱了方寸,大汗努尔哈赤针对明朝军队分兵进攻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正确防御方针,集中了后金的优势兵力将远道而来的明军各个击破。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

其次,明朝政治腐败,党争激烈,军备废弛:

明朝方面一直视后金为蕞尔小邦,战争开始时倚仗军队数量众多而骄傲轻敌,同时明朝万历帝不理朝政二十余年,朝野上下政治腐败,军队涣散,朝廷拖欠边关将士数年饷银,明朝将领士兵怨声载道,加之明朝防守九边的军队武器大多陈旧不堪,作战能力实在有限,所谓的十多万军队,很大程度上是虚张声势、名不副实。

最后,明朝军队互不统属,指挥混乱:

明朝军队兵分三路进攻后金的同时又诏令属国朝鲜和女真叶赫部分别发兵从两翼夹击后金。由于兵力过于分散,加上明朝内部派系林立,党争激烈,各路大军将领互不统属,协调配合不当,造成了军事指挥的混乱,最终各路军队均被后金军队大败。

萨尔浒一役让貌似强大、来势汹汹的明朝大军威风扫地,昔日横扫蒙古骑兵的明军威风不再。明朝此后对后金开始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而新兴的后金朝廷经此一役奠定了其在东北地区的霸主地位,努尔哈赤在战后随即统一了女真各部,同时出兵朝鲜,扫除了后顾之忧。为日后入关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萨尔浒大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逸待劳的经典战例。


历史课课代表


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必胜秘诀: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明朝后期,朝廷党争激烈、防务松弛,后金努尔哈赤趁此时机势力不断扩张。万历皇帝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下令召集20万兵力,大举进攻后金。而这时的后金只有6万兵力,表面看上去不敌明军。但因努尔哈赤的军事策略,明军惨败!

随着后金的不断壮大,努尔哈赤的野心也变大了!因此召集诸臣讨论用兵方略,准备夺取辽东。1618年,在经过认真和精心策划后,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反明,战争一触即发,后金军长驱直入,先后占领抚顺以东大部分诸堡。

1619年,因明军的接连失败,万历皇帝十分恼怒,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企图将后金歼灭。为此,明朝进行了精心部署,下令召集兵力11万,号称“20万”大军,分四路并进,由杨镐坐镇沈阳指挥,进攻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对双方情况进行分析,其认为在四路军中,西路威胁最大,其他三路因路途遥远,短期内不会到达。于是努尔哈赤召6万兵力集结于赫图阿拉附近,放出一句话:“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决定先大破西路军,然后再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形,寻觅破敌之法。


明西路军因为冒进,孤军先行到了萨尔浒,却遭到了后金军的袭击。双方经过激战,西路军全部被歼灭。而后,努尔哈赤进攻北路军,北路军大败。于是决定攻打东路军,先命人散布谣言,称西路军已逼近赫图阿拉,引诱其入伏。东路军信以为真,加速行进到了阿不达里冈,突然遭到后金袭击,东路军大败。杨镐虽坐镇沈阳,但没有起任何作用,知道三路兵败后,才急忙命南路撤兵。当南路军回师途中,遭到了后金袭击后,部队阵脚大乱,士兵自相踩踏,死伤千余人。至此,萨尔浒之战落下帷幕。

后金的胜利,离不开努尔哈赤的决策以及八旗的英勇奋战。自此以后,后金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而明军损伤惨重,开始陷入被动,致使明朝走向灭亡。


铸剑师孙建军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是被金朝完颜阿骨打所灭亡的契丹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所说的。虽然过去了几百年,但是在白山黑水的恶劣环境成长起来的女真人战斗力强世所公认,战斗力万历年间经历了“三大征”的明军也是不弱,但是比起女真八旗还是差很多。

明朝以文御武,像征讨女真人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文官统一指挥,文官内部也没有谁比杨镐有资历担任辽东巡抚的。杨镐这人偷袭过蒙古部大获全胜的,在边区搞建设获得嘉奖的,在“三大征”朝鲜半岛对日本作战时提出有效建议的,也有在朝鲜打了败仗逃跑,冒功的事情。各方面来讲他算是个比较了解辽东防务的官员。大明王朝正是万历怠政二十来年的时候,官员任免靠抽签解决的时候,也确实没有其他官员。

杨镐其实不想马上发动对努尔哈赤的进攻,最少要开春以后,可明军是1619年二月出发的,那个时间辽东还是大雪纷飞的日子。在这样的时间去打从小就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谁都知道不是时候。而明军在辽东的主力部队多是南方各地调来的,最善战的是戚继光时代就开始北调浙兵和刘綎带领的川兵。可是朝堂之上无论万历皇帝和首辅方从哲都一直在催促杨镐马上出兵。主要原因就是没钱,万历皇帝的“三大征”早以把张居正时代积攒钱粮耗尽,国库空虚,已无力供养辽东这么多集结的军队了。说来可笑,为了省钱大明王朝把萨尔浒战场上的天时、地利送给了努尔哈赤。明军就是因为大雪,推迟一天出发,被努尔哈赤侦查到了,从容应对。

杨镐对萨尔浒战败确有很大责任,女真人是“满万不可敌”,这个时候的明军经过“三大征”战斗力也不可小觑。四路分兵进击,却没有协调好,让四路人马各自为战,结果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杨镐私心让同自己关系密切的李如柏出鸦鹊关,中路直取后金首都赫图阿拉,把能征善战的老将刘綎派往最远的东路。(图1可知李如柏的路线离赫图阿拉最近,可直捣黄龙)结果李如柏畏敌如虎,缓步向赫图阿拉进发,得知杜松失利,吓得掉头就跑,自己人踩死自己人一千多人。老将刘綎勇不可挡,一万多人马愣是让已经集中兵力伏击杜松,打败了马林两路明军的努尔哈赤四万多人马攻不下来。最后努尔哈赤让人拿着已经阵亡的杜松手里的令箭,穿着明军衣服传令,杜松已经攻到赫图阿拉,赶紧过来。刘綎轻装出发中伏阵亡。只有还走在半道的李如柏逃了回来。

火器的发展让骑兵对步兵不再像过去那样优势明显,明军还有以骑兵见长的女真叶赫部和蒙古察哈尔部的援军。最后的惨败,只能说是万历皇帝的怠政,朝廷内部的党争,官员腐败以及明末经济极端恶化的总体表现。






爱读历史的大胖子


萨尔浒之战是明万历四十七年二到三月之间,大明与兴起于东北的后金政权的一次战略决战,此役明王朝几乎出动了帝国能动员的所有精锐部队,和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大军10万,由杨镐任统帅,分四路进攻后金,努尔哈赤统帅满洲八旗,依照任你几路来,我打一路去的策略,逐个击败,最终取得胜利,此战是明亡清兴的转折点,分析此战明军的失败,我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明军全方位落后,此战没有取胜的机会。

天时 大明:萨尔浒之战爆发前,大明经过抗倭援朝,播州之役,宁夏之役的三次大征,国力消耗殆尽,朝堂上党政不断,地方上贪污横行,万历皇帝几十年的怠政,使得大明官僚机构都无法运转,人民不满情绪增加,士兵经常欠薪,士气低落。大战爆发时,万历帝已快到了人生的尽头,已无心力领导这场战争。

大清:纵观历史,每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兴起的几十年都是人才辈出,无论大辽,大金,还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们,他们都是一时的英雄,而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们也不例外。如果拖后几十年,则后金的锋芒就将丧失,此时作战,大清将不会那么容易取胜。

地利 明军客场作战,并没有对行军路线,时间做好充足的计划,反而孤军冒进,后金利用其对地形的熟悉,逐个将其击败。例如努尔哈赤就根据清河城方向这一路虽然有军队,但这条路地形狭隘险峻,他们不可能很快赶到,就让他们自己来吧,先到抚顺关迎击西面的敌军。

人和 1.大明朝的文臣统兵制度,使得将领难以发挥其真正的才能,例如此战的指挥杨镐,就是这一制度下的怪胎,再加上朝廷上的派系争斗,最后他出任统帅,既是自己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悲哀。2.明朝各路大军是从全国各地征调过来的,彼此缺少协调,加上各路将领不合,犹如一盘散沙,即使单个作战勇猛,例如白杆兵,戚家军等,也无法改变整个局势。3.杜松轻敌贪功冒进,努尔哈赤利用四倍于其的兵力,使其覆灭,马林对努尔哈赤兵力判断错误,出击被歼,而东路刘綎则被努尔哈赤用计骗至包围圈,最终三路大军全灭,一路溃逃,种种迹象表明,大明军队指挥系统混乱。4.出征前,明军夸大其军力,实则告诉努尔哈赤很多情报,失去了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机会,此乃一大损招。5.后金努尔哈赤雄才大略,四大贝勒也都能征善战,其指挥分工明确,战术运用恰当。6.满洲八旗刚刚成立,其作战勇猛,很好的发挥了少数民族善骑射,机动性强的特性。

在这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此战以明军的惨败结束,至此,大明王朝走向了衰亡,后金取得了战略胜利,最终逼降吴三桂,入关取代了大明。


小乐故事会


首先,兵法有云,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将不在勇而在谋。如若人多就能打胜仗,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人数多达百万,那岂不是分分钟就把东汉灭了,哪还有曹操、孙权、刘备什么事。所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如果没有一名合格的主帅,再多的人也只是炮灰。大兵团作战,拼的就是主帅的战略战术,萨尔浒之战其实就是明军主帅杨镐和后金主帅努尔哈赤之间的较量。

项羽对秦军巨鹿之战,东晋对苻坚的淝水之战,这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而萨尔浒之战,也是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战例。

战前,明军加上叶赫部、朝鲜部主力共11万,主帅杨镐试图兵分四路,包围后金主力于赫图阿拉,围歼之。而努尔哈赤早已知晓敌情,采用“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和我党反围剿和解放战争时期战术一致)的战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思想,作好了决战准备。

决战,明军西路军由总兵杜松带领,由于冒进,孤军深入,被努尔哈赤率军击溃,杜松战死,全军覆没。西路军战败后,努尔哈赤调转大军,先后击败东南北三路大军。而主帅杨镐,坐镇沈阳,按兵不动,根本没任何策应,导致此败,他和努尔哈赤相比,高下立判。

萨尔浒之战的失败,主帅杨镐,应背大锅,但真正的败因则是明朝万历后期,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不堪。其罪魁祸首是我们的万历皇帝,万历三十年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朝堂形同虚设,大明日渐衰危。腐败带来的军队,必然不堪一击。而努尔哈赤,则不同,八旗铁骑正勇猛时,再加上优秀的指挥艺术,使后金从此逐步迈入大清时代。他的军事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这种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打歼灭战的战争思想,是努尔哈赤留给后世的军事艺术精华。




风雪梦不逝



明朝方面人数在10万+,清军不过六万。

这说法,不对;说准确点,不妥。

萨尔浒出兵八万这一说法,是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上的,原文说:

以上各路除丽兵外,主、客出塞官军共八万八千五百五十余员名。

而当事人杨镐在一份咨文上提到说,辽东“通共未满八万”。在战后的辩护词上说,“而昨之主客出口者仅七万余”。这句话虽然难免有为自己开脱之嫌,但是有一定参考价值——因为这个人数是有据可查的,杨镐如果空口白话的说,可能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同样可作旁证的是朝鲜方面的记载。

《光海君日记》上记录了朝鲜军元帅姜弘立和东路总兵刘綎的一段对话:

朝鲜援军都元帅姜弘立驰启曰:“……臣弘立往见都督(刘綎),问各路兵数,答曰:‘西南路大兵齐进,东路兵只有俺自己亲丁数千人,且有各将所领,要不满万耳。’”

东路不到一万人而已,其他几路,想必好不到哪去。

反观后金人数就有意思了。

比如清朝人记载:

萨尔浒之战,太宗以三十精骑,败明兵四十万,载在琅书。

你敢信吗?

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后金攻陷抚顺及大小城池十余,村寨四千余 ,获得马匹九千,甲胄七千副,收降人户一千多户 。此战俘虏人畜三十万余,就地分给部众,未能分完者则命带回家再分,四月二十日押送俘虏回城者便有六万兵士 。此处,努尔哈赤出兵原则为:每个牛录五十个披甲的人,留下十个人守城,四十个人出战。 以此论,八旗当有一万二千人留守,四万八千人出征。而此处仅出征军队中押送俘虏回城的便有六万 ,而且还有跟随努尔哈赤行动的四万人,如此则出兵人数达到十万,可还有留守的人呢,加起来是多少?

此处原文是:

遂令兵六万率降民及所得人畜前行归国,帝与诸王大臣领兵四万移营。——《满洲实录》卷四,四月十三日条。

除此之外,昭梿在《啸亭杂录》记载说:

“高庙(努尔哈赤)初,满洲军尚寡,时董鄂温顺公讳何和理者为珲春部长,兵马精壮,雄长一方。上欲借其军力,延置兴京,颍以宾礼,以公主妻之。乃率兵马五万余归降。萨尔浒之役,卒败明师者,皆公力也。”

此处说后金在萨尔浒之战借助了何和礼归附努尔哈赤时的兵。何和礼虽然不可能如文中所说有那么多兵,但是他说明努尔哈赤当时借用了其他部族的兵力,也就是说,参战的后金军队并非完全是女真八旗,那么完全有可能当初被俘虏的汉人也被他们用来参战。

这事,也有佐证。

《神宗实录》记载刘綎捷报说,刘綎行至马家寨口,忽遇伏兵,“斩获真夷八十五级,生擒夷汉八十八名”,此处“真夷”和“夷汉”便是对女真人和后金汉人的称呼,而众所周知的是,东路军覆灭和后金假传西路军令有关,既然是传杜松的军令,让一个剃了发的八旗兵去,显然不合适,那么是什么人去传的令呢?呵呵。

杨镐对后金兵马人数的记载是:

盖奴酋之兵,据阵上共见约有十万。

《满文老档》记载,万历四十六年,后金攻打抚顺时,是:

四月十三日,寅日巳时,发八旗十万兵征明。

也就是上文我说的“遂令兵六万率降民及所得人畜前行归国,帝与诸王大臣领兵四万移营”的事。

万历四十七年,辽东经略熊廷弼《敬陈战守大略疏》中说:

今贼改元僭号,已并有两关、灰扒、鱼皮、鸟喇、恶古里、亏知介、何伊难一带,海东诸国兵众。又令降将李永芳等收集三路开铁降兵万人,计兵已近十万。

无独有偶,朝鲜方面也写了类似的。

萨尔浒之战的时候有个朝鲜人被俘,这哥们在后金被羁押一年之久,回头写了一本《建州闻见录》,其中就他见到的后金兵马说:

今则长甲军十万余骑,短甲军亦不下其数云。

若是仅明朝一方面声称后金十万兵马,或许有掺水之嫌,可这参与过萨尔浒的明、金、朝三方不同渠道的记载都是此数,我感觉这不是一个明朝故意夸大就能回答的。

哦对了,还有个问题是,明军是不是真的就全军覆没了?

不是的。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对这个问题,说:

阵亡道镇副协参游都司通判守备中军千把总军官共三百一十余员名,并印信一颗;阵亡军丁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员名,马骡驼共二万八千六百余匹头只。今阵回见在并召集官军共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余员名。

大致是回来一半,战死一半。考虑到李如柏那一路基本没参与,而刘綎那一万人是真的全军覆没了,所以这个人数大致是西、南、北三路的。

户部山西清吏司主事吴伯与说:

我兵属李如柏一路者未动,而杜松一路败阵归者尚一万四千余,合马林一路,总收拾整顿之,可五万余人。

杜松的西路军回来了一万四千余,比如监军太监东厂的郭真郭公公、锦衣卫的千户陆文昭、百户沈炼(大雾)。

巧的是,一向以挑刺找茬为己任的科道官员们,也有类似的记录:

比如,户科给事中姚宗文说:

马林尚拥余兵,刘綎得成小捷,李如柏全师撤回,即杜松残兵散乱虏地者,尚可多方召集,合兵得五六万。

所以,这一仗,仅从人数上找原因,恐怕欠妥。

杨镐曾说:

选调宣大山西延宁甘固七镇兵马一万六千,蓟镇各营路兵丁数千,及辽镇招募新兵贰万。山东巡抚李长庚奏:登州三营共额兵二千四百一十九名,今奉旨挑选一千五百渡辽应援。

一万六千兵马,居然来自宣大山西延宁甘固七镇,再加上提到的蓟、辽、山东,不下十处。请问,如此兵马,怎么磨合?

还有杜总兵。

《神宗实录》卷五七〇,四十六年五月乙未:

起山海关总兵杜松,奏乞宽限招募家丁方可抵关,上命兼程赴任。

命兼程赴任,请问那怎么“奏乞宽限招募家丁”?

另外,《光海君日记》旁注说:

綎尝镇四川,有手下苗兵甚精猛,尝以御西羌,屡捷。及是,綎言少需即来,镐不许,促进兵,故云。

姜弘立曾问刘綎:

“然则东路兵甚孤,老爷何不请兵?”刘綎回答:“杨爷与俺自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国厚恩,以死自许,而二子时未食禄,故留置宽奠矣。”姜又问:“进兵何速也?” 刘綎回答:“兵家胜筹,惟在得天时、得地利、顺人心而已。天气尚寒,不可谓得天时也,道路泥泞,不可谓得地利也,俺不得主柄,奈何?”

天气尚寒,不得天时;道路泥泞,不得地利;将帅不和,一线的主将说了不算,不得人和。

怎么打?


虎臣


问题有两个,最大的问题是主将杨镐的私心,第二就是万历皇帝快死了。我们先从第一个开始谈,杨镐作为老将实际独立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经验并不丰富。对当时的情况来说朝廷内外都对能打赢抱着不合实际幻想,也包括杨镐本人,从他各种骚操作可以看的出来。

最关键的问题是万历在对现场形式判断后力主让李如柏做现场主将,在我个人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李如柏当时驻军清河,距离此次联军攻打的目标城市赫图阿拉只有80华里左右,而劉廷,杜松分别在战场的东西两端,距离赫图阿拉分别是300华里和350华里而他们之间的直线距离接近700华里大约350公里。是没有可能在行军状态下进行支援的,而所谓的劉廷与杨镐不合所以先行出发造成被围更是子虚乌有!由于距离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必须提前出发。李如柏做主将会有什么变化,由于李驻守清河,最实际的做法是把所谓的4路大军集中3路在清河。剩一路由海西女真人组成的机动打击部队游击。

但是这一切基本操作都让杨镐玩成了大坑。


日常刷下线


首先应该是明朝政局腐败,造成官兵战斗素质的低下。虽然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火器,但是基本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其次是明军战法失当,作战思想保守。兵力分散难以互相支援配合。给了清军各个击破的机会。而清军则集中优势兵力扬长避短,利用熟悉地形,运用运动战和骑兵快速的优势,对明军逐一歼灭。使得明军在北方的精锐丧失殆尽。

此战的失败也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水边小生


1、古代的通讯指挥并不像现在一样,在分兵之后距离加长,加上对地形不熟悉,联络沟通不便,兵力优势无法完全发挥;2、地方占据主场优势,古代的战争对于地形的把握往往是取胜的关键,敌方对于地形显然更为熟悉;3、劳师远征对于战斗力的削弱非常严重,对于后勤也是不小的压力。


我不是六娃


明军,兵分三路!努尔哈赤,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一一击破!其实我认为这也凸显了冷兵器时代骑兵的机动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