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薩爾滸之戰,明軍有十多萬部隊並且還有盟友,後金只有6萬餘人,明軍為何大敗?

司馬長史


薩爾滸大戰是明朝政府企圖一舉蕩平初建的後金政權的一場戰爭。明朝政府發動十餘萬大軍兵分三路向後金政權撲來,針對於此,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制定了正確的防禦措施,即“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翻譯成現代話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十多萬明軍最終大敗而歸。明朝的失敗既是努爾哈赤正確指揮、積極抗敵的結果,也是明朝政府自身政治腐敗、武備鬆弛的結果。


首先,以努爾哈赤為首的後金君臣制定了積極正確的防禦策略:

明朝萬曆皇帝有感於後金政權的日益強大對明朝造成了威脅,於是發動三路大軍進攻後金,面對明朝三路大軍的進攻,剛剛成立的後金政權並沒有亂了方寸,大汗努爾哈赤針對明朝軍隊分兵進攻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正確防禦方針,集中了後金的優勢兵力將遠道而來的明軍各個擊破。最終以少勝多,取得了勝利。

其次,明朝政治腐敗,黨爭激烈,軍備廢弛:

明朝方面一直視後金為蕞爾小邦,戰爭開始時倚仗軍隊數量眾多而驕傲輕敵,同時明朝萬曆帝不理朝政二十餘年,朝野上下政治腐敗,軍隊渙散,朝廷拖欠邊關將士數年餉銀,明朝將領士兵怨聲載道,加之明朝防守九邊的軍隊武器大多陳舊不堪,作戰能力實在有限,所謂的十多萬軍隊,很大程度上是虛張聲勢、名不副實。

最後,明朝軍隊互不統屬,指揮混亂:

明朝軍隊兵分三路進攻後金的同時又詔令屬國朝鮮和女真葉赫部分別發兵從兩翼夾擊後金。由於兵力過於分散,加上明朝內部派系林立,黨爭激烈,各路大軍將領互不統屬,協調配合不當,造成了軍事指揮的混亂,最終各路軍隊均被後金軍隊大敗。

薩爾滸一役讓貌似強大、來勢洶洶的明朝大軍威風掃地,昔日橫掃蒙古騎兵的明軍威風不再。明朝此後對後金開始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而新興的後金朝廷經此一役奠定了其在東北地區的霸主地位,努爾哈赤在戰後隨即統一了女真各部,同時出兵朝鮮,掃除了後顧之憂。為日後入關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薩爾滸大戰也是我國曆史上一場經典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逸待勞的經典戰例。


歷史課課代表


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之戰必勝秘訣: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明朝後期,朝廷黨爭激烈、防務鬆弛,後金努爾哈赤趁此時機勢力不斷擴張。萬曆皇帝感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於是下令召集20萬兵力,大舉進攻後金。而這時的後金只有6萬兵力,表面看上去不敵明軍。但因努爾哈赤的軍事策略,明軍慘敗!

隨著後金的不斷壯大,努爾哈赤的野心也變大了!因此召集諸臣討論用兵方略,準備奪取遼東。1618年,在經過認真和精心策劃後,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反明,戰爭一觸即發,後金軍長驅直入,先後佔領撫順以東大部分諸堡。

1619年,因明軍的接連失敗,萬曆皇帝十分惱怒,決定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企圖將後金殲滅。為此,明朝進行了精心部署,下令召集兵力11萬,號稱“20萬”大軍,分四路並進,由楊鎬坐鎮瀋陽指揮,進攻後金都城赫圖阿拉。努爾哈赤對雙方情況進行分析,其認為在四路軍中,西路威脅最大,其他三路因路途遙遠,短期內不會到達。於是努爾哈赤召6萬兵力集結於赫圖阿拉附近,放出一句話:“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決定先大破西路軍,然後再根據戰場的具體情形,尋覓破敵之法。


明西路軍因為冒進,孤軍先行到了薩爾滸,卻遭到了後金軍的襲擊。雙方經過激戰,西路軍全部被殲滅。而後,努爾哈赤進攻北路軍,北路軍大敗。於是決定攻打東路軍,先命人散佈謠言,稱西路軍已逼近赫圖阿拉,引誘其入伏。東路軍信以為真,加速行進到了阿不達裡岡,突然遭到後金襲擊,東路軍大敗。楊鎬雖坐鎮瀋陽,但沒有起任何作用,知道三路兵敗後,才急忙命南路撤兵。當南路軍回師途中,遭到了後金襲擊後,部隊陣腳大亂,士兵自相踩踏,死傷千餘人。至此,薩爾滸之戰落下帷幕。

後金的勝利,離不開努爾哈赤的決策以及八旗的英勇奮戰。自此以後,後金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而明軍損傷慘重,開始陷入被動,致使明朝走向滅亡。


鑄劍師孫建軍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是被金朝完顏阿骨打所滅亡的契丹遼國的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所說的。雖然過去了幾百年,但是在白山黑水的惡劣環境成長起來的女真人戰鬥力強世所公認,戰鬥力萬曆年間經歷了“三大徵”的明軍也是不弱,但是比起女真八旗還是差很多。

明朝以文御武,像征討女真人這麼大的事情,必須要有一個文官統一指揮,文官內部也沒有誰比楊鎬有資歷擔任遼東巡撫的。楊鎬這人偷襲過蒙古部大獲全勝的,在邊區搞建設獲得嘉獎的,在“三大徵”朝鮮半島對日本作戰時提出有效建議的,也有在朝鮮打了敗仗逃跑,冒功的事情。各方面來講他算是個比較瞭解遼東防務的官員。大明王朝正是萬曆怠政二十來年的時候,官員任免靠抽籤解決的時候,也確實沒有其他官員。

楊鎬其實不想馬上發動對努爾哈赤的進攻,最少要開春以後,可明軍是1619年二月出發的,那個時間遼東還是大雪紛飛的日子。在這樣的時間去打從小就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人,誰都知道不是時候。而明軍在遼東的主力部隊多是南方各地調來的,最善戰的是戚繼光時代就開始北調浙兵和劉綎帶領的川兵。可是朝堂之上無論萬曆皇帝和首輔方從哲都一直在催促楊鎬馬上出兵。主要原因就是沒錢,萬曆皇帝的“三大徵”早以把張居正時代積攢錢糧耗盡,國庫空虛,已無力供養遼東這麼多集結的軍隊了。說來可笑,為了省錢大明王朝把薩爾滸戰場上的天時、地利送給了努爾哈赤。明軍就是因為大雪,推遲一天出發,被努爾哈赤偵查到了,從容應對。

楊鎬對薩爾滸戰敗確有很大責任,女真人是“滿萬不可敵”,這個時候的明軍經過“三大徵”戰鬥力也不可小覷。四路分兵進擊,卻沒有協調好,讓四路人馬各自為戰,結果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楊鎬私心讓同自己關係密切的李如柏出鴉鵲關,中路直取後金首都赫圖阿拉,把能征善戰的老將劉綎派往最遠的東路。(圖1可知李如柏的路線離赫圖阿拉最近,可直搗黃龍)結果李如柏畏敵如虎,緩步向赫圖阿拉進發,得知杜松失利,嚇得掉頭就跑,自己人踩死自己人一千多人。老將劉綎勇不可擋,一萬多人馬愣是讓已經集中兵力伏擊杜松,打敗了馬林兩路明軍的努爾哈赤四萬多人馬攻不下來。最後努爾哈赤讓人拿著已經陣亡的杜鬆手裡的令箭,穿著明軍衣服傳令,杜松已經攻到赫圖阿拉,趕緊過來。劉綎輕裝出發中伏陣亡。只有還走在半道的李如柏逃了回來。

火器的發展讓騎兵對步兵不再像過去那樣優勢明顯,明軍還有以騎兵見長的女真葉赫部和蒙古察哈爾部的援軍。最後的慘敗,只能說是萬曆皇帝的怠政,朝廷內部的黨爭,官員腐敗以及明末經濟極端惡化的總體表現。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薩爾滸之戰是明萬曆四十七年二到三月之間,大明與興起於東北的後金政權的一次戰略決戰,此役明王朝幾乎出動了帝國能動員的所有精銳部隊,和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將領,大軍10萬,由楊鎬任統帥,分四路進攻後金,努爾哈赤統帥滿洲八旗,依照任你幾路來,我打一路去的策略,逐個擊敗,最終取得勝利,此戰是明亡清興的轉折點,分析此戰明軍的失敗,我認為天時地利人和,明軍全方位落後,此戰沒有取勝的機會。

天時 大明:薩爾滸之戰爆發前,大明經過抗倭援朝,播州之役,寧夏之役的三次大徵,國力消耗殆盡,朝堂上黨政不斷,地方上貪汙橫行,萬曆皇帝幾十年的怠政,使得大明官僚機構都無法運轉,人民不滿情緒增加,士兵經常欠薪,士氣低落。大戰爆發時,萬曆帝已快到了人生的盡頭,已無心力領導這場戰爭。

大清:縱觀歷史,每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興起的幾十年都是人才輩出,無論大遼,大金,還是成吉思汗的兒子們,他們都是一時的英雄,而努爾哈赤和他的兒子們也不例外。如果拖後幾十年,則後金的鋒芒就將喪失,此時作戰,大清將不會那麼容易取勝。

地利 明軍客場作戰,並沒有對行軍路線,時間做好充足的計劃,反而孤軍冒進,後金利用其對地形的熟悉,逐個將其擊敗。例如努爾哈赤就根據清河城方向這一路雖然有軍隊,但這條路地形狹隘險峻,他們不可能很快趕到,就讓他們自己來吧,先到撫順關迎擊西面的敵軍。

人和 1.大明朝的文臣統兵制度,使得將領難以發揮其真正的才能,例如此戰的指揮楊鎬,就是這一制度下的怪胎,再加上朝廷上的派系爭鬥,最後他出任統帥,既是自己的悲哀,也是國家的悲哀。2.明朝各路大軍是從全國各地徵調過來的,彼此缺少協調,加上各路將領不合,猶如一盤散沙,即使單個作戰勇猛,例如白桿兵,戚家軍等,也無法改變整個局勢。3.杜松輕敵貪功冒進,努爾哈赤利用四倍於其的兵力,使其覆滅,馬林對努爾哈赤兵力判斷錯誤,出擊被殲,而東路劉綎則被努爾哈赤用計騙至包圍圈,最終三路大軍全滅,一路潰逃,種種跡象表明,大明軍隊指揮系統混亂。4.出征前,明軍誇大其軍力,實則告訴努爾哈赤很多情報,失去了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機會,此乃一大損招。5.後金努爾哈赤雄才大略,四大貝勒也都能征善戰,其指揮分工明確,戰術運用恰當。6.滿洲八旗剛剛成立,其作戰勇猛,很好的發揮了少數民族善騎射,機動性強的特性。

在這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此戰以明軍的慘敗結束,至此,大明王朝走向了衰亡,後金取得了戰略勝利,最終逼降吳三桂,入關取代了大明。


小樂故事會


首先,兵法有云,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將不在勇而在謀。如若人多就能打勝仗,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人數多達百萬,那豈不是分分鐘就把東漢滅了,哪還有曹操、孫權、劉備什麼事。所謂千金易得,一將難求,如果沒有一名合格的主帥,再多的人也只是炮灰。大兵團作戰,拼的就是主帥的戰略戰術,薩爾滸之戰其實就是明軍主帥楊鎬和後金主帥努爾哈赤之間的較量。

項羽對秦軍鉅鹿之戰,東晉對苻堅的淝水之戰,這都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而薩爾滸之戰,也是史上經典的以少勝多戰例。

戰前,明軍加上葉赫部、朝鮮部主力共11萬,主帥楊鎬試圖兵分四路,包圍後金主力於赫圖阿拉,圍殲之。而努爾哈赤早已知曉敵情,採用“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和我黨反圍剿和解放戰爭時期戰術一致)的戰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思想,作好了決戰準備。

決戰,明軍西路軍由總兵杜松帶領,由於冒進,孤軍深入,被努爾哈赤率軍擊潰,杜松戰死,全軍覆沒。西路軍戰敗後,努爾哈赤調轉大軍,先後擊敗東南北三路大軍。而主帥楊鎬,坐鎮瀋陽,按兵不動,根本沒任何策應,導致此敗,他和努爾哈赤相比,高下立判。

薩爾滸之戰的失敗,主帥楊鎬,應背大鍋,但真正的敗因則是明朝萬曆後期,政治腐敗,軍隊戰鬥力不堪。其罪魁禍首是我們的萬曆皇帝,萬曆三十年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朝堂形同虛設,大明日漸衰危。腐敗帶來的軍隊,必然不堪一擊。而努爾哈赤,則不同,八旗鐵騎正勇猛時,再加上優秀的指揮藝術,使後金從此逐步邁入大清時代。他的軍事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這種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打殲滅戰的戰爭思想,是努爾哈赤留給後世的軍事藝術精華。




風雪夢不逝



明朝方面人數在10萬+,清軍不過六萬。

這說法,不對;說準確點,不妥。

薩爾滸出兵八萬這一說法,是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上的,原文說:

以上各路除麗兵外,主、客出塞官軍共八萬八千五百五十餘員名。

而當事人楊鎬在一份諮文上提到說,遼東“通共未滿八萬”。在戰後的辯護詞上說,“而昨之主客出口者僅七萬餘”。這句話雖然難免有為自己開脫之嫌,但是有一定參考價值——因為這個人數是有據可查的,楊鎬如果空口白話的說,可能就把自己給繞進去了。

同樣可作旁證的是朝鮮方面的記載。

《光海君日記》上記錄了朝鮮軍元帥姜弘立和東路總兵劉綎的一段對話:

朝鮮援軍都元帥姜弘立馳啟曰:“……臣弘立往見都督(劉綎),問各路兵數,答曰:‘西南路大兵齊進,東路兵只有俺自己親丁數千人,且有各將所領,要不滿萬耳。’”

東路不到一萬人而已,其他幾路,想必好不到哪去。

反觀後金人數就有意思了。

比如清朝人記載:

薩爾滸之戰,太宗以三十精騎,敗明兵四十萬,載在琅書。

你敢信嗎?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後金攻陷撫順及大小城池十餘,村寨四千餘 ,獲得馬匹九千,甲冑七千副,收降人戶一千多戶 。此戰俘虜人畜三十萬餘,就地分給部眾,未能分完者則命帶回家再分,四月二十日押送俘虜回城者便有六萬兵士 。此處,努爾哈赤出兵原則為:每個牛錄五十個披甲的人,留下十個人守城,四十個人出戰。 以此論,八旗當有一萬二千人留守,四萬八千人出征。而此處僅出征軍隊中押送俘虜回城的便有六萬 ,而且還有跟隨努爾哈赤行動的四萬人,如此則出兵人數達到十萬,可還有留守的人呢,加起來是多少?

此處原文是:

遂令兵六萬率降民及所得人畜前行歸國,帝與諸王大臣領兵四萬移營。——《滿洲實錄》卷四,四月十三日條。

除此之外,昭槤在《嘯亭雜錄》記載說:

“高廟(努爾哈赤)初,滿洲軍尚寡,時董鄂溫順公諱何和理者為琿春部長,兵馬精壯,雄長一方。上欲借其軍力,延置興京,潁以賓禮,以公主妻之。乃率兵馬五萬餘歸降。薩爾滸之役,卒敗明師者,皆公力也。”

此處說後金在薩爾滸之戰藉助了何和禮歸附努爾哈赤時的兵。何和禮雖然不可能如文中所說有那麼多兵,但是他說明努爾哈赤當時借用了其他部族的兵力,也就是說,參戰的後金軍隊並非完全是女真八旗,那麼完全有可能當初被俘虜的漢人也被他們用來參戰。

這事,也有佐證。

《神宗實錄》記載劉綎捷報說,劉綎行至馬家寨口,忽遇伏兵,“斬獲真夷八十五級,生擒夷漢八十八名”,此處“真夷”和“夷漢”便是對女真人和後金漢人的稱呼,而眾所周知的是,東路軍覆滅和後金假傳西路軍令有關,既然是傳杜松的軍令,讓一個剃了發的八旗兵去,顯然不合適,那麼是什麼人去傳的令呢?呵呵。

楊鎬對後金兵馬人數的記載是:

蓋奴酋之兵,據陣上共見約有十萬。

《滿文老檔》記載,萬曆四十六年,後金攻打撫順時,是:

四月十三日,寅日巳時,發八旗十萬兵徵明。

也就是上文我說的“遂令兵六萬率降民及所得人畜前行歸國,帝與諸王大臣領兵四萬移營”的事。

萬曆四十七年,遼東經略熊廷弼《敬陳戰守大略疏》中說:

今賊改元僭號,已並有兩關、灰扒、魚皮、鳥喇、惡古裡、虧知介、何伊難一帶,海東諸國兵眾。又令降將李永芳等收集三路開鐵降兵萬人,計兵已近十萬。

無獨有偶,朝鮮方面也寫了類似的。

薩爾滸之戰的時候有個朝鮮人被俘,這哥們在後金被羈押一年之久,回頭寫了一本《建州聞見錄》,其中就他見到的後金兵馬說:

今則長甲軍十萬餘騎,短甲軍亦不下其數雲。

若是僅明朝一方面聲稱後金十萬兵馬,或許有摻水之嫌,可這參與過薩爾滸的明、金、朝三方不同渠道的記載都是此數,我感覺這不是一個明朝故意誇大就能回答的。

哦對了,還有個問題是,明軍是不是真的就全軍覆沒了?

不是的。

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對這個問題,說:

陣亡道鎮副協參遊都司通判守備中軍千把總軍官共三百一十餘員名,並印信一顆;陣亡軍丁四萬五千八百七十餘員名,馬騾駝共二萬八千六百餘匹頭只。今陣回見在並召集官軍共四萬二千三百六十餘員名。

大致是回來一半,戰死一半。考慮到李如柏那一路基本沒參與,而劉綎那一萬人是真的全軍覆沒了,所以這個人數大致是西、南、北三路的。

戶部山西清吏司主事吳伯與說:

我兵屬李如柏一路者未動,而杜松一路敗陣歸者尚一萬四千餘,合馬林一路,總收拾整頓之,可五萬餘人。

杜松的西路軍回來了一萬四千餘,比如監軍太監東廠的郭真郭公公、錦衣衛的千戶陸文昭、百戶沈煉(大霧)。

巧的是,一向以挑刺找茬為己任的科道官員們,也有類似的記錄:

比如,戶科給事中姚宗文說:

馬林尚擁餘兵,劉綎得成小捷,李如柏全師撤回,即杜松殘兵散亂虜地者,尚可多方召集,合兵得五六萬。

所以,這一仗,僅從人數上找原因,恐怕欠妥。

楊鎬曾說:

選調宣大山西延寧甘固七鎮兵馬一萬六千,薊鎮各營路兵丁數千,及遼鎮招募新兵貳萬。山東巡撫李長庚奏:登州三營共額兵二千四百一十九名,今奉旨挑選一千五百渡遼應援。

一萬六千兵馬,居然來自宣大山西延寧甘固七鎮,再加上提到的薊、遼、山東,不下十處。請問,如此兵馬,怎麼磨合?

還有杜總兵。

《神宗實錄》卷五七〇,四十六年五月乙未:

起山海關總兵杜松,奏乞寬限招募家丁方可抵關,上命兼程赴任。

命兼程赴任,請問那怎麼“奏乞寬限招募家丁”?

另外,《光海君日記》旁註說:

綎嘗鎮四川,有手下苗兵甚精猛,嘗以御西羌,屢捷。及是,綎言少需即來,鎬不許,促進兵,故云。

姜弘立曾問劉綎:

“然則東路兵甚孤,老爺何不請兵?”劉綎回答:“楊爺與俺自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國厚恩,以死自許,而二子時未食祿,故留置寬奠矣。”姜又問:“進兵何速也?” 劉綎回答:“兵家勝籌,惟在得天時、得地利、順人心而已。天氣尚寒,不可謂得天時也,道路泥濘,不可謂得地利也,俺不得主柄,奈何?”

天氣尚寒,不得天時;道路泥濘,不得地利;將帥不和,一線的主將說了不算,不得人和。

怎麼打?


虎臣


問題有兩個,最大的問題是主將楊鎬的私心,第二就是萬曆皇帝快死了。我們先從第一個開始談,楊鎬作為老將實際獨立指揮大軍團作戰的經驗並不豐富。對當時的情況來說朝廷內外都對能打贏抱著不合實際幻想,也包括楊鎬本人,從他各種騷操作可以看的出來。

最關鍵的問題是萬曆在對現場形式判斷後力主讓李如柏做現場主將,在我個人看來這個決定是正確的。李如柏當時駐軍清河,距離此次聯軍攻打的目標城市赫圖阿拉只有80華里左右,而劉廷,杜松分別在戰場的東西兩端,距離赫圖阿拉分別是300華里和350華里而他們之間的直線距離接近700華里大約350公里。是沒有可能在行軍狀態下進行支援的,而所謂的劉廷與楊鎬不合所以先行出發造成被圍更是子虛烏有!由於距離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必須提前出發。李如柏做主將會有什麼變化,由於李駐守清河,最實際的做法是把所謂的4路大軍集中3路在清河。剩一路由海西女真人組成的機動打擊部隊遊擊。

但是這一切基本操作都讓楊鎬玩成了大坑。


日常刷下線


首先應該是明朝政局腐敗,造成官兵戰鬥素質的低下。雖然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火器,但是基本沒有起到太大作用。

其次是明軍戰法失當,作戰思想保守。兵力分散難以互相支援配合。給了清軍各個擊破的機會。而清軍則集中優勢兵力揚長避短,利用熟悉地形,運用運動戰和騎兵快速的優勢,對明軍逐一殲滅。使得明軍在北方的精銳喪失殆盡。

此戰的失敗也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水邊小生


1、古代的通訊指揮並不像現在一樣,在分兵之後距離加長,加上對地形不熟悉,聯絡溝通不便,兵力優勢無法完全發揮;2、地方佔據主場優勢,古代的戰爭對於地形的把握往往是取勝的關鍵,敵方對於地形顯然更為熟悉;3、勞師遠征對於戰鬥力的削弱非常嚴重,對於後勤也是不小的壓力。


我不是六娃


明軍,兵分三路!努爾哈赤,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一一擊破!其實我認為這也凸顯了冷兵器時代騎兵的機動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