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商报记者在叶集」下塘抓沼虾,家乡餐桌上无公害食品既美味又有大收益

「商报记者在叶集」下塘抓沼虾,家乡餐桌上无公害食品既美味又有大收益

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大别山的淠史杭灌区灌溉着安徽省1100万亩土地,几十年来,浊浊江流一路走到我的家乡——三元。

国庆节小长假,记者决定远离景区的喧嚣,回到家乡体验捕沼虾。“养殖沼虾不容易,这虾太娇气。”在等待捕虾的时候,老师傅向记者科普养殖经验。

2017年,三元成立了沼虾养殖基地,引入淠史杭灌区支流的水源,带动村民一起致富,造福一方。

「商报记者在叶集」下塘抓沼虾,家乡餐桌上无公害食品既美味又有大收益
「商报记者在叶集」下塘抓沼虾,家乡餐桌上无公害食品既美味又有大收益

眼下正值沼虾捕捞期,也是全年最佳的销售旺季。“70”后创业者赵家虎多年来一直从事水产养殖工作,2015年,他放弃上海的水产生意,决定回到家乡养殖罗氏沼虾。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原产于东南亚。它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肉质营养成份好,以及养殖周期短等优点。2017年年初,赵家虎完成了一期投资的400多亩养殖面积,共有37口水塘,投放了3500万尾沼虾。

「商报记者在叶集」下塘抓沼虾,家乡餐桌上无公害食品既美味又有大收益
「商报记者在叶集」下塘抓沼虾,家乡餐桌上无公害食品既美味又有大收益

“捕虾喽!”

上午10点,记者驱车跟着赵家虎一起来到位于三元镇新塘村养殖基地,乡间道路上铺设平坦的水泥路,道路两边都是养殖塘口,河水清澈见底,田野中长满了花草和树木,映衬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商报记者在叶集」下塘抓沼虾,家乡餐桌上无公害食品既美味又有大收益

拿出渔网和水盆,记者来到水塘边准备撒网捕虾,渔网撒到水塘后慢慢收拢,青色的沼虾活蹦乱跳的露出水面。

「商报记者在叶集」下塘抓沼虾,家乡餐桌上无公害食品既美味又有大收益

记者打捞上来的沼虾个头都比较大,最大的一只沼虾体长有20多厘米长,“天呐,没有见过体格这么大的淡水虾呢!”面对自己取得的“好成绩”,记者忍不住感叹道。

“不到2斤!”

赵家虎蹲在岸边的地秤边,给记者打捞上来的沼虾过秤,“只是技术不熟而已,否则一网打捞8斤都是正常的。”话虽如此,但是记者已经非常满意,期待午餐桌上香喷喷、无公害的沼虾大餐。

「商报记者在叶集」下塘抓沼虾,家乡餐桌上无公害食品既美味又有大收益

2018年,三元镇罗氏沼虾产业扶贫基地生意还不错,当初投放的虾苗,今年预计有35万斤的产量,产值600余万元。一边带动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生活,一边还能引导村民形成保护水环境的意识。沼虾作为小镇一张名片,打开了三元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安徽商报融媒体新闻中心综合出品

记者:周梅 文 | 摄

统筹:马翔宇 陈兆龙 郑荣存

主编:周祥新 冯兰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