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北疆游记(五)最美乡村——禾木

离开安静的可可苏里,我们坐了大约四个小时的车,到了一处兵团城市——北屯。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向新疆派驻了大量的军人,只不过这些人并不是扛着枪的,而是扛着犁镐锄头,来新疆搞建设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在新疆一驻便是一生一世,并且生根发芽,他们的后代也世代于此生息繁衍。他们的群体叫做兵团,他们建立起来的城市,统称为兵团城市。

北屯就是兵团城市。在这里,看不到多少维族同胞的面孔,大部分都是汉族人,他们是兵二代,兵三代,甚至冰四代。北屯不大不小,相当于内陆省份的一个县级市的面积。这里和新疆大多数地方一样,不喧哗,很安静。

我们在北屯的湘溢海川大酒店住宿一晚,趁补充点干粮。导游说,这里的住宿条件很不错,明天到了禾木,我们要住在原生态的小木屋里,条件艰苦。我们这个旅行团的人,在这里修整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我们继续北上,去往被称为最美丽乡村的禾木。

从北屯出发,我们坐在车上六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禾木。禾木隐藏在大山深处,为了寻找它,我们穿越了草原,翻越了群山,所幸,“中国第一村”并没有让我们失望。

北疆游记(五)最美乡村——禾木

禾木景区门口,与其他景区门口模样没有大差别,大石头,喷泉,简介,大门……。我们随便拍了几张照片,便进入景区,乘坐区间车去禾木。景区大门距离禾木还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又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我们首先是坐着观光车在半山坡上看到了整个禾木乡村的。虽然是惊鸿一瞥,但是我和妻子还是赞叹竟然有这样一处所在——一排排整齐的小木屋,可以看见炊烟袅袅,很多人骑着马穿行其间,家家户户的院落中,鲜花遍地,狗吠深巷,鸡鸣桑树,感觉上有些像陶潜的桃花源。

北疆游记(五)最美乡村——禾木

我们住在“时光驿站”。我们的客房是“时光静好”,与妻子的网名一样。房间很小,就两张床,一个小小的洗脸盆,一个小小的卫生间,淋浴也是小小的。整个房间弥漫着松香。禾木的小木屋,都是松木结构,这里盛产松树,当地的图瓦人和哈族人就地取材,用松木建房。

北疆游记(五)最美乡村——禾木

午餐过后,我们去游玩。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走过了额尔齐斯河上的吊桥,在河畔的树林中沿着栈道散步。导游推荐我们去成吉思汗点将台去看日落,但是我们看看表,才四点多,新疆的太阳会熬夜,要到晚上八点半以后才回家睡觉。很多人开始爬楼梯栈道,我和妻子选择沿着河畔的栈道散步,时间还早,阳光很好,在林荫栈道上徜徉,我们觉得更加舒服。

北疆游记(五)最美乡村——禾木

禾木村有两座桥,我们住的地方在新大桥附近。沿着林间的松木栈道,我和妻子缓慢的走着,呼吸着松香味道的空气,清心润肺。从新桥走到旧桥,我们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其实路程很短,只是我们一直在拍照,树丛间的河流,确实很美。所谓的旧大桥,名为禾木大桥。在禾木大桥不远处,有一座马场,里面很多高头大马,供游客骑着上山。妻子对于马的兴趣日渐浓厚,也许是前一天在可可托海骑马有了感觉,现在看到了这些马,便又跃跃欲试。当地导游告诉我们,我们导游为我们介绍的成吉思汗点将台上面的风景很美,但是最美的还是另外一个方向的一座小山峰,名字叫做美丽峰。美丽峰更高,所见之风景自然更加辽阔。我们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看到了座山峰,并不是很高,只有远处群山的一半,但是在禾木周围,它算是制高点。于是我们开始向往。通往美丽峰的道路,比较泥泞,都是马路,人徒步上去比较累,最主要的是我们的时间有限,骑马四十分钟,徒步登山至少两个小时。我们询问骑马的价钱,每人二百,价格其实不算贵,但是我和妻子还是觉得有讲价的空间,于是问当地人可否便宜,在马场旁边,自然没有人会降价,于是我们决定走过禾木大桥,到村里转转,顺便商量一下。过了桥是禾木村的繁华地段,遍布纪念品商店,土特产商店。我们走走看看,这时便当地人过来问是否要骑马,价钱也是二百,我们问能否便宜,他们说一百六,我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给他们一百五,他们也商量了一下,觉得可以,于是成行。

这次骑马与前一天的骑马不同,前一天的骑马,是在平路,这次全是山路,一路颠簸,骑在马背上,全身抖动,本来想着骑在马上四平八稳的手持单反相机,煞有介事的照相,就像那些采风的记者,作家或者摄影师。但是计划落空,英雄没了用武之地。我很佩服带我们上山的导游,她一人牵了两匹马,她与妻子同骑一匹马,我骑一匹,我们两个都不会骑,于是导游便骑着一匹,手里牵着一匹。她竟然很稳当,我和妻子颠得七荤八素的。起初我们很怕从马上掉下来,或者马失前蹄,我们一头扎进泥里。但是马很稳当,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我们虽然颠簸,却未曾掉下来。四十分钟的马上之旅,其实并不轻松,更不舒服,但是对于我和妻子来说,这等同于一次冒险,在内地,这种骑马上山时不多见的,即使有,要么很贵,要么人满为患,不像这里,山间花草繁荣,游人稀疏,策马徐行,我和妻子已然没有了现代社会的概念。

北疆游记(五)最美乡村——禾木

登山美丽峰,举目远眺,禾木风光尽收眼底。这是一个四面环山的村落,如果没有开发成旅游区,这里应该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式的存在。即使是现在,它也足够原始,这里的人生活简单,节奏缓慢,图瓦人和哈萨克人虽然已经不再放牧,但是依然家家有马,国家为了保持这里的原生态形状,并没有过度开发,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淳朴的风貌。在美丽峰上,我们看到了阡陌交通,听到了鸡犬相闻,闻到了山下飘来的烤羊肉的味道。下午六点的时光,内地叫做傍晚,而在禾木,叫做午后。

在美丽峰上,我们只能听到额尔齐斯河的流水声,其他的一片空灵。山清水秀,宁静祥和,导游说,再过二十天,这里的颜色会变,变得绚丽多彩,树会变黄,变红,我们现在看到的,就只有树的绿色,天空和河流的蓝色,以及小木屋的黄褐色。虽然色彩有些单调,但是天地广阔,苍茫中便无所谓单调,如果可以,我希望在这里养老。

北疆游记(五)最美乡村——禾木

骑马下山的时候,我尝试着自己拉着缰绳,竟也没有跌落马下,只是下山彼比上山更颠簸,马儿有时候会调皮的跑上几步,我在马上左右摇晃,虽然辛苦,但是我和妻子都觉得物超所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