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ZIL基本介绍

zilliqa(zil)作为一个新的公有区块链,着重为高吞吐量的应用程序提供运行平台。它将分片技术从理论变为实践,运用创新的密码技术和共识协议,提供随着网络增容而不断提高的交易处理能力。在最新的实验中,测试网络达到每秒处理2,400个交易以上。这比目前的主流区块链平台快了200多倍。zilliqa区块链平台致力于支持高吞吐量和数据驱动的分布式应用程序,以满足诸如电子广告、支付、共享经济和产权管理等业务必要的扩容需求。

以太坊作为第一代智能合约平台吸引了众多的开发者来开发DAPP,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者的加入,以太坊网络变得异常拥挤,一只爆红的加密猫游戏就使得以太坊网络瘫痪。原因在于以太坊网络的可扩展性较弱,交易处理速度仅为20tps。

目前已经有一些底层公链项目通过采取新的技术来提高可扩展性,但同时带来了其他的问题。例如EOS在DPOS共识机制之上加入BTF算法使得共识在 1 秒内达成,并设计 21 个超级节点和采用跨链技术来达到每秒百万级的TPS,但这会带来中心化程度过高的问题;LSK 采用侧链技术将主网分开来解决可拓展性问题,并设计了 101 个主节点来提高去中心化程度,但侧链技术的应用也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

ZIL则通过分片技术来解决可扩展性问题,试图在网络的安全性和高性能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ZIL的创新与优势

1.ZIL是第一个将分片技术从理论落地到应用的公链项目,大幅提升了交易处理速度,解决了公链项目可扩展性问题。

分片技术最初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个科研实验室构思设计,并于2015年发布在一篇学术论文中,旨在解决区块链技术中两个最困扰和最关键的问题: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何为分片技术呢?分片技术是把整个网络分割成若干个小规模的,具备并行处理能力的子网络(又称分片)。旺老师在这里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在学校我们中午去排队打饭,如果大家只排成一排,那么得要前面的人打完饭才能轮到后面的人。这样不管大家打饭的速度多快,整体上的效率肯定不会很高。但是如果我现在把所有的人分成10队,同时打饭,这样效率相当于提高了十倍。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因此,分片技术可以说是把节点进行并行处理的统一分配网络机制,在Zilliqa的设计中,每600个节点就会被分配为一个网络分片,而由多个分片形成的并行网络就是分片网络,类似于物理学里面的并联和串联,将每600个节点放入分片内进行串联,然后再将不同的分片进行并联。正是通过这样的分片处理使得ZIL网络的可扩展性大幅增强,交易处理速度得到极大提升。

2. 随着网络中参与节点的数量的增加,交易吞吐量也以几乎线性的速度增加。

对于大多数区块链来说,随着网络中参与节点的数量的增加,每个交易现在必须在被验证之前被广播到更多节点,并且添加到其账本中,从而限制交易吞吐量。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提高交易吞吐量的解决方案都依赖于限制网络中参与节点的数量,这是以降低分散化程度为代价的,例如EOS就通过DPOS共识机制来选出21个超级节点来提高达成共识速度。

然而ZIL却相反,随着参与节点数量增加,交易吞吐量反而呈线性速度增加。据Zilliqa技术总监贾瑶琪博士展示的公开测试网交易处理能力显示,ZIL从1个分片开始,实现每秒481笔交易;2个分片,实现每秒995笔交易;4个分片,达到每秒1967笔交易;6个分片,达到每秒2828笔交易,展现了平台的线性可扩展性。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在目前大多数公链中,有的为了追求去中心化,不得不牺牲网络的性能,有的为了提高网络的性能,不得不牺牲去中心化。ZIL则很好地协调了这两个问题,随着节点的增多,交易吞吐量也同步提升,旺老师认为ZIL这一技术值得现有公链学习和借鉴。

3. 通过多重签名协议让PBTF共识更高效。

分片技术并非新鲜的技术,早在数据库中就被得以广泛应用。但想把分片技术应用在区块链中,却需要做很多的改进。虽然分片的优势是在于可以让多个分片进行并行的计算处理,但如何让不同分片对新的交易快速的达成一致,并形成共识产生下一个新区块,这就是共识的问题了。

ZIL采用了实用拜占庭容错共识PBTF (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而PBTF共识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默认所有节点中有三分一的节点是不正常的(恶意节点)。如果不正常节点超过三分之一,共识就永远无法达成。ZIL团队通过演算发现,当每个分片节点的数量大于600个的时候,出现三分之一坏节点的概率会低于百万分之一,可以说这个概率对于整个网络的安全性来说是完全足够的了。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节点数越高,不正常节点超过三分之一的概率越低,因此,ZIL每个分片节点数达到600个保障了网络的安全性。然而,PBTF共识机制有个特点,即节点数量越多,达成共识的效率越低,只有节点数量小于50个时,达成共识的效率最佳,这也是网友认为PBTF适用于联盟链的原因之一。

所以增加节点看似可以增加分片的数量从而达到增加并行计算能力的目的,但也同时降低了达成共识的效率。这样无形之中产生了一个矛盾,少于600个节点会导致网络不安全,高于50个节点则没效率。

ZIL团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问题,提出了优化PBTF共识的技术,也就是多重签名协议。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多重签名优化和压缩通信的次数和数据的大小,而从达到优化通信成本的目的。通过多重签名协议我们可以把这个通讯次数从n变成1,提高了达成共识的效率。因此在多重签名协议的优化下,PBTF共识也就不会削减分片网络的效率优势了。

4.ZIL通过POW验证节点保障了网络安全性和性能的平衡。

虽然分片技术好处很多,但是基于PBTF共识机制可以允许有三分之一节点为非正常节点,如果对加入网络的节点不加以控制的话,那么网络受到攻击的可能性非常大。ZIL对所有节点通过POW验证的方式才准许其节点进入网络。也就是只有通过POW验证的节点才能加入网络,相当于给节点一个入场券,降低了进入网络节点作恶的可能性。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而谁来当这个验证的人呢?这就需要另一个机制,也就是DS(DS-epoch)委员会,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专门负责验证节点的节点组(本身已经是节点),同时为了让DS委员会能够独立的运行且不受控制,会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定期移除老委员,增加新委员。

旺老师认为,ZIL团队这一设计非常的巧妙。在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中提到,高效低能、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是不能同时成立的,比特币的POW共识机制保障了比特币网络长达9年的安全运转,但同时被人诟病浪费资源和性能缓慢。

ZIL团队并非将POW共识机制贯穿整个网络的始终,仅仅只是通过POW共识机制验证加入网络的节点,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想要作恶的节点。这一非常有艺术的设计将POW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很好的协调了安全和性能的平衡。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ZIL团队分析

Zilliqa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团队也是在那个时候组建。虽然公司在2017年成立,但是ZIL的核心技术分片技术早在2015年就被提出来,当时新加坡国立大学师生Prateek Saxena和Loi Luu就在国际顶尖安全会议CCS上发表了关于分片的论文(题目为A Secure Sharding Protocol For Open Blockchains,即公有区块链的安全分片协议),这是区块链领域首次有人提出分片的概念。自这个概念提出后,两人所在的公司Anquan Capital就开始研究区块链分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ZIL首席执行官董心书和技术总监贾瑶琪当时也在这个公司一起参与该项研究。

两年后,该项技术成熟之后,董心书、贾瑶琪和公司其他同事一起出来组建了Zilliqa公司,而Prateek Saxena和Loi Luu则在ZIL担任项目顾问。尽管ZIL公司2017年才组建,但是其成员在分片技术领域的研究实际上已经有2年之久,技术基础非常扎实。

Zilliqa团队是非常学术派的,在其15个团队成员里,开发人员占了9个,其5个核心成员均自来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计算机博士。虽然项目在新加坡,但是两位核心创始人董心书和贾瑶琪都来自中国,并且都是区块链领域的大牛。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CEO董心书是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管理学院08届毕业生,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致力于构建安全软件系统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实践者,研究领域包括区块链、Web浏览器和应用。他曾经带领新加坡在智能电网以及智能交通领域的重点安全项目。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会议上发表。近期以来,他带领开发可扩展和安全的区块链产品,并被应用于金融和电子商务领域。在成立Zilliqa项目之前,是新加坡高等研究院ADSC的研究员,曾在CPSS、ISSE、ICISS等9个机构发表过超过20篇论文。

技术总监贾瑶琪则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08届毕业生,他是区块链和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重点研究领域是:可扩展和隐私保护的分布式网络。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 CCS,、USENIX Security 等国际顶级安全会议,曾获 W2SP 和 ICECCS 最佳论文奖。其研究成果被多家业界公司如谷歌和苹果采纳,并得到了业内知名媒体 Dailydot、Gizmodo、Techspot 等的广泛报道。在成立 Zilliqa 之前,他曾分别担任国大和 Anquan Capital 公司的研究员,重点研究区块链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及其实现。

旺老师认为,ZIL团队深厚的学术背景为项目的落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众所周知,现在区块链领域的技术人才稀缺,好多项目前期募集了资金之后难以招到区块链的开发人才,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进行。然而,ZIL团队本身自带了区块链技术专家,技术实力不可小觑,这一天然的优势无疑给ZIL项目的顺利发展打了一注强心剂。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ZIL项目进展

1.项目当前进展

项目进展如下图所示,早期线路图阶段1和阶段2的开发内部测试版本v0.1和v0.5都已经按期完成,但是到阶段3的智能合约语言框架和设计相关文档延期一个月完成,到了阶段4页延期3个月完成,并且仅实现节点运行功能和钱包软件,挖矿功能未实现,项目出现了一定的延期。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2.代码提交进度

通过github查询可知,ZIL团队一共提交代码1377次,有14位程序员贡献代码,代码被查看105次,收藏459次,被fork90次。ZIL最近7天、30天、90天代码提交次数分别为3次、98次和815次,同样的时间段EOS的代码提交次数分别为108次、326次和1452次,EOS一共有100多位代码贡献者。可见,ZIL团队代码提交频率与EOS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代码提交人数也有限。这说明ZIL国际化的程度还不够高,还没有吸引到全球优秀的技术人才来贡献代码。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ZIL代币价值分析

1.代币分配情况

ZIL代币总供应量为210亿,这是固定不变的,其中40%即84亿枚由挖矿产生(挖矿将于今年3季度主网上线后开放),30%即63亿归投资者和早期贡献者,这部分不锁仓,已全部进入市场流通,剩下30%归团队、公司和机构。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最后30%的具体分配如下:10%即21亿枚分配给支持Zilliqa项目的Anquan Capital公司;12%即25.2亿枚Zil归Zilliqa Research公司,即Zilliqa项目主体的公司,用于项目研发、社区建设、奖励计划和市场营销;5%即10.5亿代币归Zilliqa创建团队;3%即6.3亿归一些代理公司、顾问等,其中包括瑞士站的费用。

最后这30%部分除了给瑞士站外,其余要在三年内按季度逐渐解禁。据标准共识评级的消息显示,项目团队履行了锁仓承诺。从锁仓计划来看,ZIL团队还是相当靠谱的,只锁自己人不锁外人,无疑给团队自身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如果团队项目做不出来,或做出来的项目没有价值,那么团队自己也不会得到任何好处,无形之中就会激励团队扎扎实实开发项目。与市面上大多数项目联合庄家割韭菜的项目相比,ZIL团队可以说非常的良心。

ZIL 项目的众筹时间从2017年12月27日开始,在2018年1月4日结束,据 Bitcoinsuisse 数据显示,众筹共获得价值为2200万美元的ETH。ZIL 团队在社区论坛公布了资金使用计划:计划将 15%用来作为 Anquan Capital 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报酬,5%用于 ZIL 创立团队的报酬,其余 80%用于未来三年 ZIL 项目的研究、开发与运营等。其中,约540万美元的资金将用于 ZIL项目的区块链底层开发,300 万美元用于区块链拓展性和安全性等底层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出项目方的钱都花在刀刃上,将大部分资金都用于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2.代币价格分析

截至2018年5月28日,ZIL价格为0.6943元,众筹价格为0.0535元,较众筹价格上涨12.98倍。流通市值为50.59亿元,市值排名第25名,流通率为57.83%,换手率为3.47%,说明最近ZIL交易不大活跃。目前ZIL已上架火币和OKex等14家交易所。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ZIL自2018年1月上架交易所以来,价格一直都处于较为稳健的状态,在2月和3月的熊市并未随着大盘大幅下跌,走出了自己独立的行情,价格稳定在0.04美元左右。随着4月份市场的逐步好转,ZIL价格也出现了一波拉升,从4月1日的0.04美元上涨至5月11日的0.2美元,40天时间价格翻了5倍。之后随着市场的调整,价格也逐步向下调整,目前价格为0.1美元左右,腰斩将近一半。尽管如此,旺老师认为这也是属于币市里面正常的涨跌幅,与其他项目团队相比较,ZIL团队还是非常良心的,没有联合庄家一起割韭菜。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通过以太坊浏览器可知,目前持有ZIL的地址一共有27439个,第一大地址的持仓量占比41.8%,前十大地址的持仓量占比高达63%,不过第一大地址通常过锁仓地址,剔除第一大地址后,前九大地址持仓占比仅为21.2%,筹码相对而言还是较为分散的。我们之前测评波场的文章中提到将近有100万个地址持有波场,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多的用户持有波场,是因为波场团队频繁的空投和营销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人来参与。比较起来,ZIL团队则很少开展类似的活动,几乎把心思都放在了项目开发上,可以说是币圈的一股清流。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ZIL投资价值分析

1.从技术团队来看,ZIL团队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团队在区块链分片技术领域深耕多年,为项目的顺利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2015年,两位创始人董心书和贾瑶琪便在Anquan Capital从事区块链分片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在分片技术落地实现、成果可期之后才成立ZIL,可以说项目在分片技术方向具备较为深厚的功底。团队其他成员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如prateek Saxena是首席科学顾问,他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技术储备很强,拥有多款区块链技术专利。Amrit Kumar是该项目的加密主管,他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员,他拥有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的博士学位和法国巴黎高等理工学院的工程师文凭。

2.ZIL是第一个将分片技术从理论变为实践的项目,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和示范效应。

公链是区块链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区块链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保障。而目前区块链的发展现状是,底层公链的性能尚未发展起来,在其上构建的各类DAPP严重受限于性能。ZIL所采用的分片技术是目前解决公链可扩展性问题的主流方案之一,在最新的实验中,ZIL测试网络达到每秒处理400个交易以上,这比目前的主流区块链平台快了200多倍。如果能顺利落地,未来会吸引各类DAPP加入生态,有利于ZIL生态的建设。而底层公链项目的价值核心就在于生态的建设,ZIL作为第一个将分片技术实现的项目,在生态建设方面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

3.ZIL试图在安全性和高吞吐量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目前主流的公链平台要么在追求安全性的前提下,放弃网络的高性能,例如基于pow和pos共识机制的以太坊交易处理量仅为20tps;要么在追求高性能的前提下,放弃网络的安全性,比如EOS为了追求百万级tps采取DPOS共识机制选出21个超级节点,有悖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原则。然而ZIL的分片技术却使得节点和交易处理量呈线性增加,节点越多,交易处理速度越快。基于POW验证机制来避免恶意节点的加入,保障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多重签名的PBTF共识机制要提高达成共识的效率。旺老师认为ZIL整个的体系设计都非常巧妙,符合区块链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一点也使得ZIL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ZIL投资风险分析

1.项目延期的风险。

根据项目进展分析我们知道ZIL项目进度整体上出现了延期,项目主要参数在相对封闭的测试网络达到了标准,但是否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达标还存在很大的确定性。ZIL 项目目前的一些关键功能还没有实现(如智能合约的实现、GPU 支持的挖矿功能),由于兼顾安全性、可拓展性的技术创新实现难度高,该项目存在一定的延期风险。如果主网不能按时上线,这无疑是一个利空消息。

2.对矿工吸引力不足的风险。

ZIL巧妙地解决了矿工增加与网络性能之间的矛盾,随着矿工数量的增多,网络的吞吐量会线性提高。但从矿工的角度来说,网络性能和发展问题并不是矿工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否能赚取足够多的利润才是他们所关心的。从这一点上来说,Zilliqa并没有在利益上向矿工倾斜太多,虽然在Zilliqa的生态中,矿工可以和网络一起共生发展,但是在早期如何去吸引矿工加入就成为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如果不能吸引矿工加入,网络的吞吐量得不到提升,这对于ZIL网络生态的建设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

3.项目技术未达预期的风险。

ZIL的所有设想均是在测试网络中完成的,项目的技术应用要等主网上线后来印证,同时需要测试实际的性能和吞吐量,实际参数是否能达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旺老师认为这一风险挺大的,Zilliqa完全从链式结构的串联跳跃到了分片网络的并联,在这个系统中整合的其他技术是否能有效的维持相互之间的稳定,会不会出现其他的问题,这些存在很大的疑问,只有等主网上线我们才能知道答案。

ZIL(zilliqa)深度解读:ZIL能否超越EOS成为下一个百倍币?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对ZIL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总体而言,ZIL是一个较为靠谱的项目。项目团队在区块链分片技术领域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技术实力不容小觑;作为第一个将分片技术运用实际的底层公链项目,较好的平衡了网络的安全性和高性能,这一巧妙的设计让区块链技术在现实商业领域应用成为现实。鉴于公链赛道较为激烈的竞争,ZIL是否能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个百倍币,还要看项目后续是否能顺利落地以及项目参数的实际测试结果是否能达到预期。不过基于项目方雄厚的技术实力、踏实的作风,旺老师认为ZIL在主网上线会有一个不错的升值空间,适合大家长期持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