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水稻常见除草剂药害及补救方法

很多农户6月开始育秧,水稻田除草剂的使用一直是个难题。使用药剂不对,轻则无除草效果,重则出现药害。

为了增加灭草效果、扩大杀草谱,大多数复配除草剂,都含有苄磺隆、吡嘧磺隆、乙草胺等,由于水稻生产者在选用除草剂时,因药剂的选择、施用时期及使用剂量不当等等原因引发了各种除草剂药害,而当药害发生以后却不知道如何补救。

水稻除草剂使用不当引起药害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选用药剂不当。如将移栽田除草剂用于抛秧田或机插秧,如苄乙、苄乙异丙甲草胺类。

2、随意加大剂量。超量用药,尤其是浅沙田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自身对药剂缓冲吸附性差,更易出药害。

3、拌药肥不均匀,或潮解尿素与干爽尿素表面沾附药粉多寡不均,撒田里后局部药剂浓度大而出药害。

4、撒药时水层过深或土不平整,干的地方药不能溶解分散浓度过大药害,低的地方水深淹心药害。

5、撒药时露水未干或雨后不久撒药,叶片或心叶沾附药粉受药害。

6、撒药肥时怕肥水流失,封缺过高,药后下雨,水层加深淹心药害。

7、田间撒药肥不均匀或对部分肥力差的地方多撒药肥导致局部药量重了出药害。

8、田块保水条件差,撒药肥后怕缺水封闭效果不好长草,在水没完全落干时又大水灌溉,导致药剂冲到低洼处或田块的一个角落,形成富集产生药害。

9、苗龄较小或苗矮(化控过重)抛栽,栽后怕长草,早早用药化除,导致水深淹心药害。

药害的判断

水稻因沤根、缺素或病虫害等,有时会出现与除草剂药害相类似的症状,但通过调查和分析,仍可判别是否属除草剂药害。

从施药时期和施药量判断:如果施药防治病虫害的时间在水稻插(抛)秧后1~2天,则较敏感,有时出现药害。个别农药产品高剂量施用也容易出现药害。

查肥水、土壤状况:药后灌水过深(浸没生长点),易产生药害。检查是否因施肥不当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禾秆绿肥沤田不当引起植株出现生长不良症状。

查病虫害:稻管蓟马及稻食根叶甲为害的稻株会变矮小簇生,叶尖部分呈管状卷起变枯黄,须根短小。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症状主要是叶片黄化并枯卷,植株矮缩,从顶部叶尖开始褪色,出现碎斑块,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常呈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

看施药前后禾苗长势:水稻插(抛)秧正常回青(立苗)后,如果异常症状发生在施药后,而相邻同秧质同品种其他田块禾苗生长正常的可能是药害。

补救措施

洗田排毒:当药害发生时可首先要排清已施药的田水,灌入新鲜的活水,反复灌水洗田,减少土壤中的残留量,促进其淋溶和流走,能有效减轻药害。排水后晾田,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通气性。促进药剂降解。同时有利根系生长。

清水冲洗受害植株:喷除草剂过量或邻近作物的敏感叶片遭受药害时,要立即用干净的喷雾器装入清水,喷洗受药害植株,可清除或减少作物上 除草剂的残留量。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可用2%的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有较好效果。

追施速效肥料、微肥及有机肥:依照作物生长季节和对肥料的需要适当增加肥量,结合浇水追施腐熟人畜粪尿、尿素等速效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新叶再生追施锌、铁、钼等微肥及叶面肥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有显 著效果,可促进植株及其根系生长,比较适宜大田采用,对磺酰、脲类、酰胺类除草剂药害都有效,多施有机肥,有机质对除草剂,有吸附作用,对一些除草剂还有分解纯化作用,能使除草剂丧失,部分活性,同时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恢复受害作物的生理机能,以减轻除草剂药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使用解毒剂:根据除草剂药害的性质,可选用解毒剂来减轻药害。如二氯丙烯胺使水稻免受乙草胺、丁草胺等除草剂的伤害。

使用助剂:可增加助剂改善农药的吸收和传导特性,提高除草剂防治效果。西班牙艾普的青皮桔油是从西班牙克里曼丁青皮桔中,采用蒸馏法提取的纯天然植物精油为基础材料加工的植物源助剂。用于农业,主要功效是提升渗透强度和物理封闭作用,从而能满足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剂量,提升农药和肥料使用效果,同时达到美果靓叶的功效。

喷施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刺激作用。 喷施一些植物生长促进剂在受害植株的叶片上,可促进生长:如赤霉素、芸苔素内酯等,施用生根剂可加快根系生长速度、吸收水分、降低植株体内有害药剂浓度,降低药害程度。可使用多收好增产套餐,套餐中艾绿施为西班牙进口的含海藻酸精华多功能叶面营养素,内含氮、磷、钾、硼、钼、铜、铁、锰、锌等元素、细胞分裂素、赤霉酸、黄腐酸,可有效恢复作物长势,促进根系生长,从而缓解药害。云大-120为芸苔素内酯,对于作物产量的提升、逆境的恢复反应效果非常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