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上合組織經貿合作潛力大 “一帶一路”提供契機

上海合作組織第十八次峰會將於6月9日到10日在青島舉行,這是上合組織擴員後的首次峰會。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認為,如何理順“一帶一路”與上合組織的關係、使雙方互相促進,有望成為本屆青島峰會的核心議題。

人大重陽指出,上合組織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基礎,“一帶一路”則是上合組織深化合作的重要平臺,二者相輔相成,在主要原則、核心精神、重點區域、終極目標、合作內容等五個方面高度一致。

人大重陽在《“一帶一路”與上海合作組織關聯、實踐與走向》報告中表示,上合組織經貿合作潛力較大。報告指出,上合組織成員國既有全球最大的市場需求,也有全球最大的市場供給;既有世界工廠,也有世界加油站。各國資源稟賦高,經濟互補性強。而上合組織成員國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

人大重陽認為,目前上合組織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呈鬆散型,功能性合作處於初級階段,制度性合作缺乏。

早在2001年,上合組織成員國承諾要爭取到2020年實現貨物、資本、服務和技術的自由流動。目前來看,上合組織距離這一目標仍然較遠,成員國的經貿合作也遠低於預期,不具備完成目標的條件。

具體來看,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及跨境互聯互通存在瓶頸。上合組織成員缺乏足夠的基礎設施建設,僅8個成員國的基建缺口就達每年8000億美元,與此同時,上合組織開發銀行遲遲未能建立。

二是產業結構相對單一,競爭大於互補。上合組織成員國大多處於工業化初級階段,相互投資能力不足,貿易規模小,並且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四國在經濟結構上有較大的相似性。

三是上合組織成員國開放度不夠,區域內產品和服務、技術和資本不能順暢流通,無法通過貿易的暢通實現互利共贏。

四是成員國對上合組織的定位和期望不同,導致經貿合作發展緩慢。此外,元首層面在經貿領域合作的討論較為有限。

但是,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不斷進行戰略收縮,在此背景下,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區域間經貿合作的必要性也在上升。

人大重陽認為,新興市場經濟體需要嘗試對全球政治與經濟秩序進行調整與補充,上合組織必須高舉自由貿易的大旗,加強經貿合作與政治互信,用安全與經貿雙輪驅動,打造成員國利益共同體與命運共同體。

人大重陽強調,上合組織2020年目標的實現離不開“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設施聯通有助於打造上合組織互聯互通,通過基建,推動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交通運輸便利化以及能源領域合作。“一帶一路”貿易暢通有助於深化上合組織經貿合作,通過加強海關、檢驗檢疫等合作,加速上合組織自貿區的建設。“一帶一路”資金融通可以推動上合組織經濟一體化,通過強化上合組織銀聯體的作用,與絲路基金、亞投行、國開行等金融機構開展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