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抗击新冠肺炎快报】聊城市东昌府区社科联:这里的“英雄”不完美!

★认识世界 ★传承文明 ★创新理论 ★咨政育人 ★服务社会

【抗击新冠肺炎快报】聊城市东昌府区社科联:这里的“英雄”不完美!

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

有语云: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

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已经与病毒对抗了月余的同事们,只是这个时代的小人物。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可是他们却一直踩着时代最需要的步点,站在群众前面,明知道病毒的可怕,但街道党员干部组成的抗疫志愿队仍与之对战至今!

英雄的前缀往往是无私、忘我、流血、牺牲……很庆幸这些志愿者们在这场抗疫战里虽奔波疲惫却安然无恙。他们没有完美的诠释英雄二字,他们依然无愧被冠以英雄之名。

我们是防线,我们也是底线——新时代社区书记李强跟他的和谐新时代抗疫志愿者

【抗击新冠肺炎快报】聊城市东昌府区社科联:这里的“英雄”不完美!


"咱社区是最基层的工作单位,直面居民,疫情工作的防控严密与否全在咱,咱们社区是疫情最重要的防线,也是最后的底线,咱们守住了,大家才能平安!"在社区部署工作时李强这样说。

大年三十晚上8点,接到了街道开会通知,一直关注着疫情做为老社区书记的李强,敏感地意识到了防疫事态的严峻,会后立刻回到社区开始安排部署防疫工作,直到深夜,才返回家中。

大年初一一大早,李强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11点,完成了新时代社区辖区值守点的选址、布置、人员调度、物资安排等工作,动员全体村居党支部委员及党员30人、物业工作人员20人、社区全体组成了共60人的一线防疫值守大队,在全辖区的11个居民小区开始值守消毒。他们在与疫情赛跑!

第一块石头落在了2月2日,街道第一位检测阳性的疑似病例出现。晚10点,李强和社区专职副书记李文明来到建材家属院门前等待120救护车的到来,一面电话联系安抚着周某,一面汇报和协调。关键时刻,他临危不乱,立即安排排查建材家属院的其他居民信息。为控制疫情不扩散,第二天组织人员对该小区采取了全面封闭。在周某住院治疗期间,李强一直关注其需求和心理状态,并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周某的家属感激不已,并表示出强烈的意愿:只要社区有需要,随喊随到。

确诊隔离人员确诊病例隋某有一个十个月大的孩子放不下,想带着孩子跟对象去隔离。李强给隋某与其家属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并承诺隔离期间有任何事情社区都会尽全力帮助。家属隔离完以后社区及时送去84消毒液。隋某出院后在宾馆隔离期间,不断给李强发信息表示感谢。

另一个集中隔离人员是一名超市员工,身体不好,李强多次给她买药送到隔离点,她对象多次想要来社区面谢,都被李强婉拒了。

病毒看不见摸不到的,李强觉得为了减少安全隐患,接触危险工作的人越少越好,接送隔离人员、做隔离人员家属思想工作等事情,能自己去的就自己去,需要帮手就喊着李文明一起,总之把社区危险降到最低。

大灾大难面前,蔓延这么厉害咱们能控制住,这就是咱团结的力量是咱国家最大的底气。——李强

【抗击新冠肺炎快报】聊城市东昌府区社科联:这里的“英雄”不完美!

【抗击新冠肺炎快报】聊城市东昌府区社科联:这里的“英雄”不完美!

新时代社区是街道确诊患者最多的社区,疫情爆发点振华超市隶属其辖区,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让李强感动的是,疫情防控期间整个社区除非特殊原因没有一个人请假,兄弟姐妹们对他安排的工作都没有任何怨言。这次疫情虽然让大家重担在身,但也让大家从未像现在这样凝聚在一起。

振华超市购物人员主要集中在新时代社区,社区统计的振华超市购物人员有六七百人。李强把资料发到社区群里,大家自动把名单划分完,挨个通知。辖区购物人员的排查工作依然落在社区,大家又挨家入户摸排。新时代社区大都是多层建筑,这几次排查大家都是靠着双腿一层一层地爬楼梯入户,频繁的敲门导致大家手指关节都敲肿了。

社区工作人员只有八人,四名男同志,四名女同志。李强跟李文明做好分工,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前期巡查小区、门岗执勤、宣传通知、消毒灭杀等等,后期办理复工手续、健康卡工作哪一项都得靠大家协同合作,

李强说:"我们处在这个位置,我们一定要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

李强与他的志愿者同事们是中国抗疫一线上无数个社区工作人员中的一员,他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他们最迫切的愿望不过是疫情过后能够好好的睡一觉,好好的休息两天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小人物,他们也是我们心中那并不完美的可爱的英雄。

他们是:李强、李文明、夏晓华、孟静、王道臣、金倩倩、张笑添、李鹤


我们初心不改,我们一直前行。——柳园社区书记吴文星与他的柳园社区

【抗击新冠肺炎快报】聊城市东昌府区社科联:这里的“英雄”不完美!

病毒的可怕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些工作我们必须去做。社区的存在就是为了给老百姓解决困难,什么情况下都不能逃避。——吴文星

这天晚八点回家的吴文星被妻子调侃到:"今天的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回来这么早,竟然能在家吃顿饭。"这是社区进入战疫状态以来,吴文星在家吃的第一顿晚饭,对他而言夜间十一点后到家才是常态。

作为一名社区书记,吴文星觉得干工作他必须勇往直前,责无旁贷。社区两次排查都是他每天带领志愿者同事们进小区院落,挨个巡查商户,他们敲开一个个紧闭的屋门,确认着每一个居民的信息,督促商家做好消杀和测温,全力以赴把好社区健康关、隐患排查关。

第一次入户排查时,有居民不理解这个工作,觉得社区工作人员未必安全,怕被传染,吴文星就耐心地跟居民解释工作的目的,并表示社区工作人员入户也是为了大家身体健康,只有摸清了大家的去向才能更好地让居民疫情期间更安全。

基层物资紧缺,缺少口罩、84消毒液和酒精等,社区只能自己想办法。为了保障同事们与小区值班人员安全及小区消杀问题,吴文星四处寻找货源。他觉得即使价格再高、难度再大也得保证大家安全的工作。为此,他自费采购300个口罩,并分发到社区工作人员手中,还再三叮嘱大家做好自我防护和自身安全。筹措到消毒液后他也是第一时间拿到辖区,保障辖区消杀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为社区工作人员,他们早已"忘记"危险的存在。社区确诊人员宋某被安排到集中观察点后,匆忙间生活物品都没带。吴文星接到宋某求助电话后立马去购买了棉被、水杯等物品。由于街面上很多超市和店铺都未开门,他骑着自行车四处寻找,跑了五六家商店才买齐。宋某收到物品后在电话里啜泣道谢,其家属得知后被吴文星的举动感动不已,欲将购买生活物品的数百元钱转给他,他说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并坚持没收钱。

【抗击新冠肺炎快报】聊城市东昌府区社科联:这里的“英雄”不完美!

非常时期,大家非常对待,做好咱社区的防控工作。工作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来自居民的支持与认可,我再累再苦都值得。——吴文星

柳园社区有居民3600多户,而工作人员却只有八名,工作强度不可小觑。自疫情发生以来,大家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从无怨言。他们张贴发布封闭通知,制定小区进出检测规定,设立进出监测卡点,并对小区进行全面杀菌消毒……他们有组织、有纪律,统一指挥、多方协调,保证了抗疫行动在最短时间逐一展开。

他们用脚步丈量着社区的每一个小区,疫情期间每个社区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既是采购员、快递员,又是门卫,偶尔还要充当一把"侦探","重点排查人员,即便信息再少,我们也要发动一切力量,把他的住址电话、行动轨迹查清楚。"

疫情当前,这些看似烦琐的工作,却实实在在为群众织起了一张"保护网"。以心换心,他们也收到了令人欣慰的回馈。前两天,在柳园南区巡查的吴文星碰到一位居民,这位居民对他说:"我现在发现,咱社区工作人员是最辛苦的,有点啥事都少不了你们!"这句话让他们觉得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得到居民的认可,再苦再累都值得。

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大家都清楚,即使疫情过去,还会有另外一项工作继续让他们忙碌,也许只是可以不用再吃那难吃的方便面,可以正常回家休息一下,但是作为社区工作者大家也已经习惯了。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小人物,他们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任何与英雄关联之处,但是他们就是,不是吗?

他们是:吴文星、高晓皎、马强、薛晓慧、牟玲、穆福焕、魏传超、鹿士青。


我们有多久没有眺望过黄河沿上的蓝天?我们有多久没有驻足在环城湖边?我们有多久没有漫步在徒骇河岸?我们有多久没有欣赏过东昌路灯光的璀璨?

仿佛上一次已经那么久远!

听说武汉大学的早樱已悄然开放,只不过少了熙熙攘攘的游客,缺了朗朗读书声,有些寂寥,但是即便如此,它们依然用力地绽放着,一如上面这些志愿者们英勇而顽强。

春天已然来临,愿疫情早日真正过去。届时,我们虽不能相约武汉樱花树下,也可相约江堤樱花园,感谢让我们可以摘下口罩畅快呼吸嗅闻花香的"英雄"们,有你们真好!

供稿单位:东昌府区社科联

———————————————

电话:13791009055

刊发:山东省社科联科普部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