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有人可以说疫情里有好事,改变了她姑娘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我真是刘杰


一个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足够的时间,实时的监督,特有的环境!

我们常说,谎言说上十遍,假的也变成真的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

成功说里也说,坚持37天做同样的事情,好的习惯就能养成!

这次特别的疫情,给了我们记忆以来足够长的假期!除武汉等中心疫情区外,我们多数人基本上从1月15号开始放年假,整个2月,直到今天,都还没能完全正常复工,更不敢随便走动!人人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窝居的时间,即使想消费,想大手大脚,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不敢出门,出门也没人服务!

人为什么有时候大手大脚消费,因为被人夸奖的感觉很好,被人服务的心情特爽!冲动消费,大多因为夸奖➕服务➕跟风!特别是女生!

这个疫情,让女生知道当家不容易,生命需珍惜!万一以后再几个月没工作没收入怎么办?

未雨绸缪,还是节省点好!


一抔芳泥


我觉得不是。[呲牙]女人的购物欲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消失。压抑的越厉害,反弹越厉害。疫情结束了,那不得上天。估计女人心里想:疫情只是留住了老娘的脚步,老娘的心依然在路上。再困难,再危险也阻挡不了女人购物的冲动。她们不是在购物,就是在购物的路上。男人心里谢天谢地:这场疫情终于能阻止那败家娘儿们剁手了。这是男人一厢情愿罢了,还不够了解女人啊。爱折腾就是爱折腾,没法消停的。管住人,管不住心。女人看则是规矩老实了,实际上买什么东西,去哪买,花多少钱买心里早盘算好了,就等着放行了。话别说太早,疫情结束,咱等着瞧。女人肯定是出笼的猛虎,买买买!



外獨不存


这确实是疫情带来的一件好事。但要理性的看到这件好事表面和深层的原因。

众所周知,由于疫情,各大商店关门、快递停运。那些整日买买买的剁手族,只能无奈停住自己花钱消费的脚步。有钱也没地方、没办法花。疫情期间,像口罩、某些基本生活用品,都供应不到位。更不用说,那些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用品。所以很多人都减少了购买那些临时使用不着或者是可买可不买的东西。

但是要看到这是一种被动的抑制消费。只是在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情况。一旦疫情停止,那么被压抑的消费欲望就会再次攀升。可能很快会回到那种买卖的状态中去。毕竟只要钱包足够大,条件允许,谁都想尽可能的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

所以一句话说回来,都是欲望惹的祸。

现在很多女孩子都是家中的独生女,在成长道路上,爸妈都把它们当成宝贝来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上班后基本都是月光族。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我有个同事,老抱怨他的女儿每个月自己的工资,花到一分钱不剩,天天收快递。自己房间里的快递物件堆成山。很多快件儿收到就没有打开过。自己都忘了买的什么了。有的打开也觉得不能用,最后只能当垃圾处理了。这是非常要不得的。

我想说:我们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吗?只是欲望在作怪罢了。

在“家里蹲”的这些日子,的确是极简生活的最好解释。除了买柴米油盐,几乎没花一分钱。现在才知道,其实生活要花的钱,也没那么多呀。

少一些欲望,生活简单点挺好。但愿那个女孩能明白这个深层道理。能由被动抑制消费到主动控制消费。[祈祷]



旅风麻辣


疫情确实可以改变一些人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我自己就深有感触。

现在的我给自己制定了以下几点:

1.做事不拖延,能立刻做就立刻做完。

2.能自己做就自己做,勤快高效可以增加幸福感。

3.以前最少每周餐馆2-3顿,外卖2-3顿饭,早餐基本是外面买的。现在全没有了,买了面包机,面包机有和面,发面功能,在家做馅饼,烙饼,饺子,面条,面包等。

4.买了豆芽机,在家做豆芽,连菜场都不去了。

5.记账。因为现在都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花钱不知不觉完全没感觉,零零碎碎钱就花完了,所以自己一定要记账知道钱的去向,也能确切感知钱花哪里去了。

6.每天存定期。在群里看了大家的攒钱技巧。





森说娱乐


疫情让人们深居简出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的居家生活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爱热闹的变得安静了,不会做饭的学会了做饭,平时没耐心教育孩子的变得有耐心了,平时没时间陪伴家人的变得爱跟家人在一起了,还有,过去夫妻感情不好的重又变好的。

疫情期间的封闭生活也在悄悄改变着国人习以为常的消费方式。消费顺应欲望,不能出去玩和吃了,自然人们把消费降到了最低 ,变相的帮人们省了钱。

疫情对于那些习惯在外面疯玩疯吃的人来说无疑是好事,有钱却花不出去的苦恼谁人知,想大手大脚都不成了。哈哈。

欲望是烦恼的根源,欲望少了,烦恼也就少了。一个人整天宅在家中,外界的诱惑少了,慢慢的就会爱上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些年我们走的太快,也该等等灵魂了



金色胡杨2020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蕴含着正反两个方面。

2020年的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凶猛疫情席卷全国。一时之间城封路绝,人人自危。多少人感染入院,多少人隔离观察。多少人有家难回,多少人含恨离世。

这当然是谁也不愿发生,同时谁也无力阻止的一场神州大劫。但既然这已是无可更改的事实,我们就应该尝试寻求它所为我们带来的启示与改变。

有人说疫情过后回到家后头一件事就要紧紧拥抱自己的父母妻儿,这是亲情的复苏与回归。

有人说从此以后要早起早睡,关心身体爱护健康,过好每一天。这是观念的更新与改变。

还有人说疫情结束,从此心怀感恩,不再抱怨,因为看到过那么多生命转瞬逝去。只有当悲剧发生,我们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幸运。这是灵性的苏醒与提升。

当然,大疫封城,打乱了一切秩序甚至剥夺了工作的权利。对于很多人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银根吃紧,经济窘迫。有的年轻网友说,疫情结束后的头一件事就是冲出去找工作,还有的人调侃说现在就要出去找工作,因为疫情不一定会致死,但没钱一定会致死。

由此可见,突如其来不由分说的疫情,令人痛感人生无常,而我们抵御不测风险的能力又是多么的薄弱。平心而论,近些年来国人沉浸在一种多少有些自大的心态中,举家欧洲游,全世界横扫奢侈品,年轻人讲求提前消费,信用卡刷刷刷只管刷。

无孔不入的商业社会总是在不厌其烦的劝导我们说,明天会更好。

当然需要提振民族自尊心与骄傲感,但我们还远远没有富裕到高枕无忧的程度。一场疫情,甚至如西贝海底捞这样的庞然大物都深受重创,小微企业更是倒下一批。至于个人,平时大手大脚花钱无算之人顿时感到了经济危机,在家一宅两月,有的人供职的公司已然倒闭,有的人公司宣布减发薪资,但是保险要交,房子要供,孩子要养,花钱的地方太多,真是钱到用时方恨少啊!

所以不用问,题目中所说的那个姑娘,肯定也是深有体会之后的霍然醒悟。的确,没有比亲身体验更能深刻地教育和改变一个人了。

衷心希望这次疫情能够长久而深远的改变国人的观念思维与行为方式。


情感领域创作者仇意


人的习惯是有好有坏,不是说疫情当前能改变一个人的习惯,除非是成长中的小孩,成年人不会改变,疫情结束了,她还是老样板出来。除非碰到让她真正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付出高额代价时,她会彻底改变,改变需要发自內心!



发乃几


这个要从正反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这个疫情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从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清醒了很多。对于我们的个人生活习惯,然后还有对自己的生命珍惜程度,让我们能够得以深思,很多时候金钱在健康面前、在生命面前不是万能的。我的女儿也是因为通过这个改变了他的观念,下面的几幅画,她就画出了对这个病毒的认识和理解,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要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关爱地球。







江湖一叶风


凡事有利也有弊,事物是有两面性的,疫情居家期间当然会有“好”事,能得到改善的也不止花钱无忌这个毛病。


但就花钱这件事情来说,如果是富人,则是应该多花钱的。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就是“钱”是流动性,花钱的过程实质上是经济活动的反应。如果有钱人都不花钱(消费)了,那么生产出来的商品怎么变现?商品制造者(如广大的劳动人群)怎么获得生存所需的收入?整体的社会经济怎么运转下去?


所以,这个问题首先要看说这话的人,他(她)的家庭财务状况。如果是富有的人,则“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是值得肯定的,反之才有“坏习惯”之说。


疫情当前,应当鼓励有消费能力的家庭和人群,积极消费,“大手大脚”。从而拉动国家经济,增强社会活力,救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让更多的低收入者有收入,保就业,让那些冒着风险、奔波在风雨雾雪中的快递小哥们多一些收入,造福普罗大众。


佛元


不能工作,没有收入,肯定要节制啦。我快两个月没有收入,就老公一个人撑着,带两个孩子,都感觉到捉襟见肘[流泪],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大家都有班上,孩子都有学上,早日步上正轨[酷拽][酷拽][酷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