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唐太宗为何亲自砸掉魏征墓碑?

沈海疆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曾被世人所称道,并传为千古美谈。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死时他还很伤心地说我失去了一面宝贵的镜子。

可是谁又能想到,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就亲自砸了魏征的墓碑,翻脸比翻书还快。魏征,河北人,曾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在审问魏征时问道:“你为什么为李建成出谋划策,与我作对?”他神情自若地说:“如果太子早听从我的意见的话,就不会有今日之死。”李世民听后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还对他委以重任。 唐太宗初登基,踌躇满志,励精图治,常常把魏征带到寝殿里,跟他讨论自已为政的得失。魏征原本就是经国济世之大才,此时喜逢知己之主,当然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唐太宗也欣然采纳魏征的意见,还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正直可爱的地方!”魏征性格耿直,敢于犯颜直谏,前后共劝谏唐太宗200余次,为唐初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有一次,唐太宗准备对关中地区16至18岁的男子实行大规模征兵。魏征极力反对,他说:“如果把水抽干而捕鱼,今年是能捕到好多鱼,可是到明年就捕不到鱼了。如果把森林烧了抓野兽,那么到第二年就没野兽可抓了。如果现在连16岁的青年也要征来当兵,那么势必会造成将来劳动力减少、农田荒芜、赋税无源、财政空虚的后果。”唐太宗听后便采纳了魏征的谏言。


还有一次,唐太宗在群臣的怂恿下,准备到泰山封禅祭天,以炫耀自己的德行。但这种行动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将给沿途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魏征很明确地劝告唐太宗:“隋末以来,全国战乱频繁,大片土地荒芜,各地受到的严重破坏,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如果皇帝去封禅,必然会带大批官吏和卫队,那么一路上将给老百姓造成多大的负担呀!”唐太宗由此想到隋朝灭亡的教训,立即取消了封禅计划。

又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为什么历史上的君王有明君和昏君之分呢?”魏征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还列举了历史上尧、舜贤君和夏桀、秦二世等昏君的例子说:“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能够采纳来自下面的意见,那下情就能上达,就不会受到蒙蔽。”魏征还经常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自始至终保持兢兢业业的治国态度。后来,他觉得唐太宗不像早先那样节俭朴素、体恤百姓、勤于治国了,就写了一份谏书提醒唐太宗。唐太宗看后,觉得他提得很对,就把他的谏书贴在墙上,时时观看,以便提醒自己不要松劲。


公元643年,魏征病死。唐太宗非常难过,流着泪对身边的人说:“魏征就在他死了,我从此失去了一面镜子!”

可是在魏征死后不久,发生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变化。由于魏征死前秘密推荐的杜正伦因罪被罢免,侯君集参与谋反被斩首。于是李世民就开始怀疑魏征这位看似老实的人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后来,唐太宗又得知魏征曾把谏书给记录历史的褚遂良观看,更加怀疑魏征是故意博取清正的名声,心里很不高兴,并下旨解除魏征长子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


尚武菌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次子。

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期间,李世民立下不少功劳,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封李世民为秦王。

不过,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则被封为皇太子,是皇位的当然继承人。

李世民自恃劳苦功高,在幕僚的怂恿下,于唐朝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大哥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他们俩所有的儿子。

唐高祖李渊只能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在不久后退位,李世民如愿即位。

李世民知道自己当皇帝的过程太血腥和不堪,所以当了皇帝之后,他决心树立起明君的风范,而魏征正是配合他演出的重要钉子。

魏征的履历很复杂,悦友们可以欣赏一下:

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年轻的魏征在武阳郡丞元宝藏手下当差,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军李密后,魏征也跟着从了李密。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隋朝郑国公、尚书左仆射王世充击败,被迫投降唐朝,魏征也跟着投了唐朝。

皇太子李建成起用魏征为太子洗马,对他礼数周到,魏征也对他知恩图报,多次劝他提防李世民。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杀死李建成后,看到了魏征复杂背景的价值,先任用他为詹事主簿,开始了一段传说。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任命魏征为尚书左丞。

唐朝贞观三年(629年),魏征被任命为秘书监,开始参预朝政。

唐朝贞观七年(633年),魏征任侍中,不熟悉法律,依实际情况处理了尚书省长期积压没有判决的诉讼案。

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对州县官吏的供奉大加谴责。

魏征以隋炀帝杨广为例劝谏李世民,然而收效甚微。

唐朝贞观十三年(639年)五月,魏征上奏《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李世民搜求珍玩、纵欲以劳役百姓、昵小人、疏君子、崇尚奢靡、频事游猎、无事兴兵、使百姓疲于徭役等大问题,批评了李世民的骄满情绪,再次提醒他慎终如始。

李世民欣然接纳,说了不少客套话,然而依然固我。

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魏征向李世民上谏,要他善始善终。

唐朝贞观十六年(642年),皇太子李承乾不安于君位,李世民对魏王李泰的宠爱却在一天天增长,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李世民不想听这些议论,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旧。

魏征不想趟这个浑水,借口有病推辞,李世民不准。

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死,李世民追赠他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还亲自刻书碑文。

魏征前后上谏两百多件事,李世民基本全部接纳,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

然而,没多久,陈国公侯君集因涉及皇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处死,南阳县侯、交州都督杜正伦也被罢免。

李世民震怒之下,猛然想起,魏征生前曾经向他推荐过这两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李世民开始怀疑他们是不是一伙的。

后来,李世民又听到一个更让他无法容忍的事情,魏征为了青史留名,曾多次把自己的谏辞,私下给谏议大夫褚遂良看。

李世民彻底愤怒了,君臣知遇是他费力打造的形象,魏征竟然给自己捞名,实在是不能忍!

于是,李世民立即下一道手诏,取消了之前定好的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

同时,李世民命人将他之前给魏征立的墓碑砸掉。

其实,是不是李世民亲手砸的,这个并不重要,因为砸墓碑这个举动,已经特别特别严重了。

当然,有悦友可能会问,那为什么李世民和魏征在后世,还能留下君臣知遇的美好形象呢?

悦史君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李世民后来也醒悟了,知道臭了魏征对他也不利,于是给魏征恢复名誉,并重新立碑,后来的唐朝皇帝当然知道此中利害,所以对魏征的后代也加以优待。

第二,皇帝是一种独权存在,干的好的基本都是神话,有李世民魏征这个神话,还能教育后世的皇帝,这对大臣们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史官们也愿意把这一对竖起来。

呜呼,抛开这些说说,这两位也都是很厉害的人物!


历史这样说


魏徵,字玄成。唐朝巨鹿(今河北巨鹿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曾出家当过道士。他原来为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僚属,但是不纳忠言,最后失败后被唐太宗李世民所重用。魏征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现代中学课本里《谏太宗十思疏》就是他写的谏表。

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魏征病逝后,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他好几次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劝戒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清静无为、“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魏徵向太宗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太宗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魏徵对唐太宗常常是面折廷诤,有时弄得他面红耳赤,甚至下不了台。一次罢朝后,太宗曾余怒未息地说:“会须杀此田舍翁。”又说魏徵“每廷辱我”。不难看出,魏徵的犯颜直谏,往往是一针见血,甚至到了太宗难以忍受的程度。

但是唐太宗对魏徵的特殊礼遇与尊宠引起了某些人的妒嫉,经魏徵举荐入相的杜正伦、侯君集或以罪被黜免,或以叛逆受诛,于是有人放言魏徵有朋党;又扬言魏徵将前后谏诤之语抄录给史官褚遂良以达到个人千古扬名的目的,太宗信以为真,很不满意,遂终止了原来议定将衡山公主与魏征儿子魏叔玉的婚事,并下令推倒了亲自书写的纪念碑。直到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战士死伤数千人,战马损失十分之七八,他深深悔恨这一举动,不禁慨然叹息说:“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立命人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徵,又重立纪念碑。

欢迎交流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山色归读


不在沉默中忍受,就是忍无可忍后的爆发!

无疑,李世民对魏征这个倚老卖老的家伙,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朕忍你好久了!”

哎!哎!世民不是和魏征很有基情吗!什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就是一面镜子啊!指路的明灯,航行的舵手,既敢仗义执言,又能言之有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忠心耿耿,日月可鉴,怎么就让李世民忍无可忍,在其死后,也暴躁的要搞翻他的墓碑呢?

墓碑倒了,那就是抹杀了此人的生平,否定了他的一生!

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忍无可忍!

李世民可不是个善茬,既如猛虎凶残,又似烈马暴躁,他的人生字典里,就没有“忍”字,能忍他就不是李世民,就成不了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他诛杀亲兄弟,又吮太上乳,如果李源还不识时务,那么李世民不但要把他老爸的乳咬掉,而且连他的命也给他灭了!

有此心肠者,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啊!

李世民有虎狼之心,恰恰魏征这家伙又是头倔驴!

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

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

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

对如此的“倔驴”,李世民是很有意见的,十分恼火,回到后宫,愤愤难平,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为此却向唐太宗祝贺道:“今天魏征能直言不讳,正说明遇上了明臣,自当祝贺。”一语点醒梦中人。

李世民自度,自己以前做事太过,想长久天下,还是收敛一下的好,现在大势已定,容他个倔驴聒噪聒噪又何妨,反而还落个明君的名头,百利无害啊!不但不能杀他,还要树为典型呐!

次日上朝,就说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魏征爱卿,就是朕的一面镜子啊!”

此语一出,激动的魏征浑身颤抖,跪地磕头,“承蒙陛下抬爱,臣感激涕零,在以后的工作中,您就放心吧,臣一定发挥好这面镜子的作用,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下好了!倔驴又得到了把尚方宝剑!以前就已经敢仗义执言,现在更无所顾虑了!

什么事情都可以说,但也要遵循一个规则,“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可魏征这货不知道是蹬鼻子上脸,还是老糊涂了,竟然多次批评“玄武门之变”。

婶可忍,叔不可忍,“玄武门”的事,朕都让史官改了,你却又提,幸亏你他妈死了,“朕已忍无可忍了!”

但死了也不让你留名,“来人!把那老东西的墓碑给朕除了!”




七斗


向敬之

魏徵作为李世民作为秦王时的政敌、太子李建成的心腹近臣,能在玄武门之变后,得到李世民的赏识和重用,封公拜相,辅政唐太宗成就了“贞观之治”,与李世民是极度信任,是分不开的。

贞观十七年,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伤心,废朝五天,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还亲制为其刻书碑文。此外,太宗还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将魏徵位列第四,还在一代名相房玄龄的前面。

魏徵死后,李世民经常对大臣们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旧唐书·魏徵传》)

但,作为一个成熟的帝王,尤其是有着不少人格污点的帝王,李世民要的是臣下对他的绝对忠诚。然而,魏徵生前向李世民极力推荐,说中书侍郎杜正伦及吏部尚书侯君集有宰相之材。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死后不久,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发,太子左庶子杜正伦以罪被黜免,侯君集唆使太子谋反被以叛逆受诛。

一些人因为李世民对魏徵生前身后所给予的特殊礼遇与尊宠,很是妒忌,于是拿着杜正伦、侯君集说事,指摘魏徵有朋党;又扬言魏徵将前后谏诤之语抄录给史官褚遂良,太宗信以为真,很不满意,遂取消了爱女衡山公主与魏徵长子魏叔玉的婚事,并下令推倒了自己为魏徵书写的纪念碑。


以礼观书


唐太宗和魏征的君臣关系,确实已经传为千古佳话,李世民曾将魏征比作镜子,足以说明魏征对于李世民的重要性,李世民还将自己的女儿许给魏征的儿子。

可是就在魏征死后不久,因为一件事,李世民不但撕毁婚约,还下令捣毁了魏征墓碑。

这件事的起因是,侯君集勾结太子李承乾谋反,东窗事发被李世民处死,而侯君集正是魏征推荐的人才,所以李世民迁怒与魏征,才做出了悔婚,毁墓的事情。

李世民和魏征的关系真的那么好吗?

魏征曾长期担任太子李建成的幕僚,和李世民是死敌,“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李元吉兄弟被杀,二人的孩子也一并被斩草除根,但是对于魏征,李世民却网开一面,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李世民问魏征:“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

这个回答足以打满分,一方面指责太子不采纳良言,说明他的昏庸。一方面他摸透了李世民想做明君的心里,故意展现自己耿直的一面,让李世民不忍杀之。

好,君臣双方的关系确认了,二人的目标也确认了,李世民要做从谏如流的明君,魏征要做犯颜直谏的铮臣。

魏征摸透了李世民的心理,无论什么事都要管,李世民娶老婆魏征要说两句,李世民修陵墓,魏征也得提点儿反对意见,总是在公开场合和皇帝唱反调。

受了气的李世民曾对长孙皇后说:“魏徵每廷辱我,会须杀此田舍翁”。但是明君怎么能杀人呢,而且魏征榜样的形象已经树立,杀了他自己不等同于昏君吗,所以说李世民长期生活在魏征的“阴影”下。

正是由于长期的压抑,所以侯君集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李世民只是借此发泄心中的怨气。

后来李世民远征高句丽未获全胜,回来后想起魏征,“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命人重新修整了魏征墓碑。


一点点历史


魏征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关系被传为千古佳话,他们二人一个敢于进谏一个敢于纳谏。君臣和谐,堪称一时楷模

魏征死后李世明还曾说过这样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唐太宗对于魏征的离世是感到悲痛的,可后来为什么唐太宗会对魏征感到厌恶?



在史书上有着明确的记载,《旧唐书.魏征传》中写到:尝密荐中书侍郎杜正伦及吏部尚书侯君集有宰相之材。徵卒后,正伦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诛,太宗始疑徵阿党。徵又自录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悦。



魏征曾经向李世民举荐过杜正伦和侯君集,但是他去所举荐的两人都参与了太子李承乾谋反一案。因此唐太宗怀疑魏征也参与其中。



此外魏征还把自己平时劝谏李世民的事情记录下来交给了当时的史官褚遂良,这更加让唐太宗李世民感到不快。把劝谏的事情告诉史官魏征自己可以名垂千古,但是就把李世民致于极为不利的地步

所以以上的两件事彻底惹怒了唐太宗!


吃瓜历史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作为一代明君诤臣的典范,魏徵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一团和气,倒是很有几分欢喜冤家的味道。魏徵活着的时候,李世民就气得想要杀了他;老魏死了以后,李世民把他的碑扒了,其实也不算特别奇怪。

《新唐书-魏徵传》记载:“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纤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

魏徵曾经推荐过杜正伦和侯君集两人,觉得这哥俩可以做宰相。结果在他死后,杜正伦因为犯罪被罢免,侯君集因为谋反被杀,他们的举主魏徵也就被人说成是与二人一党的了。

这还不算什么,魏徵还曾经把自己和皇帝面折庭争的“语录”做成集子送给了史官、后来的宰相褚遂良,等于把皇帝的丑和自己的牛都付诸青史了。皇帝相当不爽,就停了魏徵儿子和自己闺女的亲事,还把自己亲笔题写的魏徵墓碑扒了。

不过不久以后,远征高丽无功而返的李世民又想起了这位老朋友,感叹要是魏徵还在,自己就不会劳师远征了,然后,魏徵的墓碑又重新树回去了......

所以说,魏徵和李世民之间,真就是一对欢喜冤家。



青言论史


魏征逝世后,李世民曾一度发脾气,推倒过自己为这位大贤臣所立的碑。

话说在玄武门之变前,魏征本是太子建成手下。清朝学者王夫之先生在《读通鉴论》里非议过魏征,认为他先是观望,等太子一死,就去向李世民请见投效,可知是个功名之士。当然李世民不在乎,他在玄武门之变后重用魏征,是因为他的才华,也显然是要向天下昭示:我用人不疑,不念旧恶。

此后,他君臣二人从最初的彼此心怀芥蒂,到一个敢言,一个纳谏,磨合出了不错的君臣关系。

虽然私下里李世民还会骂骂咧咧,但君臣对外的姿态,很是好看,真是欢喜冤家。直到魏征死,李世民四十五岁。他对魏征,是从本来忌惮,再成为君臣,虽然许多次冲动起来,也要念叨“杀此田舍翁”,终于还是没动手。年纪大了,他对魏征也有感情了,于是痛哭流涕,一套“以人为镜”之类的言论,之后又是亲写墓碑,又是看画像,又是赋诗:大概李世民真把魏征当镜子了,“魏征魏征告诉我,千古贤君是不是我……”

这是我们知道的历史,或者说,被历朝歌颂的历史:主贤而臣直,君臣商量着共治天下。

话说魏征死在公元643年,是贞观朝多事的一年。那年李世民的太子承乾谋变事发,牵涉到大将侯君集,一并被处理了。此后,李世民连有谋夺太子位意图的儿子李泰也一并踢开,立了后来将成为唐高宗的李治为太子。

人一死,茶就凉。先前魏征死后,就有人提醒李世民:魏征的许多进谏,是有底稿的,他私下里还编纂进谏语录,打算把好名声传之后世呢!

李世民听了难免不爽:敢情,这进谏是秀姿态来了!拿我当配角使唤!

等太子承乾事件出了,又有人提醒李世民了:魏征跟杜正伦、侯君集有染!

——这下不得了了。

进谏语录的事,打击了李世民对魏征的信任:敢情,这老头拿我作秀呢!杜正伦与侯君集之事,那则复杂得多:

杜正伦先前辅佐太子承乾。李世民私下里跟杜正伦说,我儿子似乎不亲近好人。杜正伦去劝谏太子时,把这话说了,太子于是很气父亲:你这么说我?李世民也生杜正伦的气:我跟你吐槽自己儿子,你怎么传小话呢?于是贬黜了杜正伦。

侯君集则是李世民凌烟阁功臣之一,与太子承乾策划兵变,因此被处决。

我们不妨做个不算出格的猜测:

李世民一生至险之事,是玄武门之变。从此兄弟反目,海舟逼宫。这是他内心最深的秘密。故此涉及权力交接时,李世民很容易失去理智。玄武门之变发生前,他一度怀疑近臣如房玄龄等有观望倾向,甚至都动过杀心——当然后来得了天下,房玄龄和杜如晦组成了房谋杜断的王牌组合,大家和气生财,这事揭过去不提了。

大体上,李世民是个豪迈的明君;但会不会涉及夺权问题,李世民就很容易暴躁了?“魏征跟杜正伦与侯君集有染?后两个人伙同我儿子一起谋反我?魏征会不会也在其中?”一旦意识到了这种可能,李世民自然反应激烈——于是,推碑去了。

到这事稍微冷一冷之后,李世民颇有姿态:重新立碑,怀念魏征。

《新唐书·魏征传》所谓:

辽东之役,高丽、靺鞨犯阵,李勣等力战破之。军还,怅然曰:“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

风头过了,恩遇又回来了。

却说公元644年,李世民去打了高句丽。

贞观朝先前几次对外战争,多是李靖为大将。而644年,李靖年过古稀,去不了。李世民必须御驾亲征。前一年太子与魏王争太子位出事,侯君集被处置了。这一年李大亮身体不大对,留驻长安,不久过世。秦琼秦叔宝已于六年前去世。尉迟恭已经去研究道术了。王君廓已被处死。李世民手下一班旧将都老了,能跟着去的,也就是李世勣和李道宗。

李世民自己,四十六岁了。阵容上、年纪上,所带的都不是开国那批名将了。

如是,李世民事隔二十年亲征,诸将或老或死,劳师远征,兵力不太够,前一年还经历了两个儿子闹事、流泪处理了侯君集,以这种糟糕状态,打得也不算顺。大概回来路上,真觉得自己老了,心情平静一点儿了,也想起魏征了?于是,有过能改,重新给魏征立了碑。这不,明君贤臣的形象,又立起来了。

李世民是个极重形象的皇帝,一辈子都想当千古明君。

说他许多行为举止毫无作秀成分,那不可能。骨子里,李世民也并不是宽仁慈爱、笑脸盈盈的好好先生,更不是个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君王。他武将出身,冲动热血——乍一听,有几分像年少时的隋炀帝?

但李世民比隋炀帝好的是,冲动过后,他往往能自责,能把做错的事情挽回来——征辽之役虽然不顺,他却没有像隋炀帝似的,一打再打三打,打得劳民伤财。

回朝之后,李世民能亢龙有悔地感叹:“有魏征在,不会去打呀!”

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里说过个看法:唐朝并没有制度来保持权力的“互相制衡”,而是完全靠儒家纪律与君王的个人自觉,来约束如李世民这些帝王们的作为。

换言之,各类意见的取舍,全看李世民自己的品德:他高尚一点儿就知错能改,他暴虐一点儿就有错不改。即,贞观朝的开明,不只在当时的三省六部制,还在于恰好赶上李世民有知错能改的脾气,拥有名垂千古的开明,以及对自我形象的重视啊——千古圣君也会犯错,也有一触即跳的逆鳞;能改回来,就很难得了。


新锐历史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归根结底最大的原因是李世民觉得魏征辜负了自己对他的信任,并且魏征要破坏自己的名声: 1,魏征生前举荐的杜荷,候君集都牵扯到到太子造反案中,太子造反在我眼中只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一个长期被其他锋芒毕露的兄弟压制,长期颤颤兢競如履薄冰怕犯错的小孩子的呐喊:我不比他们差!其实这关魏征屁事! 2,魏征平时根本不给皇帝面子,经常怼得李世民下不来台 。而且他对李世民的方式就像长辈对晚辈。让 身为皇帝的李世民极度不爽。 3,关键的是魏征把自己平时和李世民之间平时君臣奏对以及皇帝一些黑色或灰色作为记录下来交给褚遂良,让他在自己死后公开。这可不得了,犯了李世民大忌。李世民标榜一代明君,尽可能在生活中约束自己,在史书美化自己,怎么可能让自己在史书留下污点?褚遂良在魏征死后没多久不但没有公开记录,反倒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如五雷轰顶,懵了!生气,失望,勃然大怒下下令捣毁魏征墓碑,解除了其长子魏叔玉与衡山郡主的婚约。 其实后来又修复了魏征墓。总的说来李世民确实是明君,胸怀也够大,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污点,但他创造的辉煌成就足以照亮所有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