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唐太宗為何親自砸掉魏徵墓碑?

瀋海疆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的故事曾被世人所稱道,並傳為千古美談。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死時他還很傷心地說我失去了一面寶貴的鏡子。

可是誰又能想到,魏徵死後不久,李世民就親自砸了魏徵的墓碑,翻臉比翻書還快。魏徵,河北人,曾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謀士。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在審問魏徵時問道:“你為什麼為李建成出謀劃策,與我作對?”他神情自若地說:“如果太子早聽從我的意見的話,就不會有今日之死。”李世民聽後非但沒有怪罪於他,還對他委以重任。 唐太宗初登基,躊躇滿志,勵精圖治,常常把魏徵帶到寢殿裡,跟他討論自已為政的得失。魏徵原本就是經國濟世之大才,此時喜逢知己之主,當然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唐太宗也欣然採納魏徵的意見,還誇獎魏徵說:“人家都說魏徵舉止粗魯,我看這正是他正直可愛的地方!”魏徵性格耿直,敢於犯顏直諫,前後共勸諫唐太宗200餘次,為唐初社會經濟繁榮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有一次,唐太宗準備對關中地區16至18歲的男子實行大規模徵兵。魏徵極力反對,他說:“如果把水抽乾而捕魚,今年是能捕到好多魚,可是到明年就捕不到魚了。如果把森林燒了抓野獸,那麼到第二年就沒野獸可抓了。如果現在連16歲的青年也要徵來當兵,那麼勢必會造成將來勞動力減少、農田荒蕪、賦稅無源、財政空虛的後果。”唐太宗聽後便採納了魏徵的諫言。


還有一次,唐太宗在群臣的慫恿下,準備到泰山封禪祭天,以炫耀自己的德行。但這種行動不僅浪費人力、物力,還將給沿途百姓帶來沉重的負擔。魏徵很明確地勸告唐太宗:“隋末以來,全國戰亂頻繁,大片土地荒蕪,各地受到的嚴重破壞,到現在還沒有恢復過來。如果皇帝去封禪,必然會帶大批官吏和衛隊,那麼一路上將給老百姓造成多大的負擔呀!”唐太宗由此想到隋朝滅亡的教訓,立即取消了封禪計劃。

又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為什麼歷史上的君王有明君和昏君之分呢?”魏徵說:“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他還列舉了歷史上堯、舜賢君和夏桀、秦二世等昏君的例子說:“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能夠採納來自下面的意見,那下情就能上達,就不會受到矇蔽。”魏徵還經常勸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自始至終保持兢兢業業的治國態度。後來,他覺得唐太宗不像早先那樣節儉樸素、體恤百姓、勤於治國了,就寫了一份諫書提醒唐太宗。唐太宗看後,覺得他提得很對,就把他的諫書貼在牆上,時時觀看,以便提醒自己不要鬆勁。


公元643年,魏徵病死。唐太宗非常難過,流著淚對身邊的人說:“魏徵就在他死了,我從此失去了一面鏡子!”

可是在魏徵死後不久,發生了讓人瞠目結舌的變化。由於魏徵死前秘密推薦的杜正倫因罪被罷免,侯君集參與謀反被斬首。於是李世民就開始懷疑魏徵這位看似老實的人有結黨營私的嫌疑。 後來,唐太宗又得知魏徵曾把諫書給記錄歷史的褚遂良觀看,更加懷疑魏徵是故意博取清正的名聲,心裡很不高興,並下旨解除魏徵長子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約。到後來他越想越惱火,竟然親自砸掉了魏徵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話,竟以此為終,讓人嘆息。


尚武菌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

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期間,李世民立下不少功勞,唐朝建立後,唐高祖李淵封李世民為秦王。

不過,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則被封為皇太子,是皇位的當然繼承人。

李世民自恃勞苦功高,在幕僚的慫恿下,於唐朝武德九年(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大哥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他們倆所有的兒子。

唐高祖李淵只能立李世民為太子,並在不久後退位,李世民如願即位。

李世民知道自己當皇帝的過程太血腥和不堪,所以當了皇帝之後,他決心樹立起明君的風範,而魏徵正是配合他演出的重要釘子。

魏徵的履歷很複雜,悅友們可以欣賞一下:

隋朝大業十三年(617年),年輕的魏徵在武陽郡丞元寶藏手下當差,元寶藏起兵響應瓦崗軍李密後,魏徵也跟著從了李密。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隋朝鄭國公、尚書左僕射王世充擊敗,被迫投降唐朝,魏徵也跟著投了唐朝。

皇太子李建成起用魏徵為太子洗馬,對他禮數周到,魏徵也對他知恩圖報,多次勸他提防李世民。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門事變中殺死李建成後,看到了魏徵複雜背景的價值,先任用他為詹事主簿,開始了一段傳說。

唐朝貞觀元年(627年),李世民任命魏徵為尚書左丞。

唐朝貞觀三年(629年),魏徵被任命為秘書監,開始參預朝政。

唐朝貞觀七年(633年),魏徵任侍中,不熟悉法律,依實際情況處理了尚書省長期積壓沒有判決的訴訟案。

唐朝貞觀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東巡洛陽,住在顯仁宮,對州縣官吏的供奉大加譴責。

魏徵以隋煬帝楊廣為例勸諫李世民,然而收效甚微。

唐朝貞觀十三年(639年)五月,魏徵上奏《十漸不克終疏》,列舉了李世民搜求珍玩、縱慾以勞役百姓、暱小人、疏君子、崇尚奢靡、頻事遊獵、無事興兵、使百姓疲於徭役等大問題,批評了李世民的驕滿情緒,再次提醒他慎終如始。

李世民欣然接納,說了不少客套話,然而依然固我。

唐朝貞觀十四年(640年),魏徵向李世民上諫,要他善始善終。

唐朝貞觀十六年(642年),皇太子李承乾不安於君位,李世民對魏王李泰的寵愛卻在一天天增長,朝野上下議論紛紛。

李世民不想聽這些議論,任命魏徵為太子太師,知門下省事如舊。

魏徵不想趟這個渾水,藉口有病推辭,李世民不準。

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李世民追贈他為司空、相州都督,諡“文貞”,還親自刻書碑文。

魏徵前後上諫兩百多件事,李世民基本全部接納,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話。

然而,沒多久,陳國公侯君集因涉及皇太子李承乾謀反案被處死,南陽縣侯、交州都督杜正倫也被罷免。

李世民震怒之下,猛然想起,魏徵生前曾經向他推薦過這兩人,說他們有宰相之才,李世民開始懷疑他們是不是一夥的。

後來,李世民又聽到一個更讓他無法容忍的事情,魏徵為了青史留名,曾多次把自己的諫辭,私下給諫議大夫褚遂良看。

李世民徹底憤怒了,君臣知遇是他費力打造的形象,魏徵竟然給自己撈名,實在是不能忍!

於是,李世民立即下一道手詔,取消了之前定好的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

同時,李世民命人將他之前給魏徵立的墓碑砸掉。

其實,是不是李世民親手砸的,這個並不重要,因為砸墓碑這個舉動,已經特別特別嚴重了。

當然,有悅友可能會問,那為什麼李世民和魏徵在後世,還能留下君臣知遇的美好形象呢?

悅史君認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李世民後來也醒悟了,知道臭了魏徵對他也不利,於是給魏徵恢復名譽,並重新立碑,後來的唐朝皇帝當然知道此中利害,所以對魏徵的後代也加以優待。

第二,皇帝是一種獨權存在,乾的好的基本都是神話,有李世民魏徵這個神話,還能教育後世的皇帝,這對大臣們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史官們也願意把這一對豎起來。

嗚呼,拋開這些說說,這兩位也都是很厲害的人物!


歷史這樣說


魏徵,字玄成。唐朝鉅鹿(今河北鉅鹿縣)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曾出家當過道士。他原來為太子李建成的東宮僚屬,但是不納忠言,最後失敗後被唐太宗李世民所重用。魏徵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文貞,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現代中學課本里《諫太宗十思疏》就是他寫的諫表。

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以性格剛直、才識超卓、敢於犯顏直諫著稱。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魏徵病逝後,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並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他好幾次極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動搖,使太宗也為之折服。為了維護和鞏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統治,勸戒太宗以歷史的教訓為鑑,勵精圖治,任賢納諫,本著清靜無為、“仁義”行事,無不受到採納。魏徵向太宗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太宗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的。

魏徵對唐太宗常常是面折廷諍,有時弄得他面紅耳赤,甚至下不了臺。一次罷朝後,太宗曾餘怒未息地說:“會須殺此田舍翁。”又說魏徵“每廷辱我”。不難看出,魏徵的犯顏直諫,往往是一針見血,甚至到了太宗難以忍受的程度。

但是唐太宗對魏徵的特殊禮遇與尊寵引起了某些人的妒嫉,經魏徵舉薦入相的杜正倫、侯君集或以罪被黜免,或以叛逆受誅,於是有人放言魏徵有朋黨;又揚言魏徵將前後諫諍之語抄錄給史官褚遂良以達到個人千古揚名的目的,太宗信以為真,很不滿意,遂終止了原來議定將衡山公主與魏徵兒子魏叔玉的婚事,並下令推倒了親自書寫的紀念碑。直到貞觀十九年(,太宗親征高麗,戰士死傷數千人,戰馬損失十分之七八,他深深悔恨這一舉動,不禁慨然嘆息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於是立命人以少牢之禮祭祀魏徵,又重立紀念碑。

歡迎交流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


不在沉默中忍受,就是忍無可忍後的爆發!

無疑,李世民對魏徵這個倚老賣老的傢伙,實在是忍無可忍了,“朕忍你好久了!”

哎!哎!世民不是和魏徵很有基情嗎!什麼“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就是一面鏡子啊!指路的明燈,航行的舵手,既敢仗義執言,又能言之有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忠心耿耿,日月可鑑,怎麼就讓李世民忍無可忍,在其死後,也暴躁的要搞翻他的墓碑呢?

墓碑倒了,那就是抹殺了此人的生平,否定了他的一生!

李世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忍無可忍!

李世民可不是個善茬,既如猛虎兇殘,又似烈馬暴躁,他的人生字典裡,就沒有“忍”字,能忍他就不是李世民,就成不了唐太宗!

玄武門之變,他誅殺親兄弟,又吮太上乳,如果李源還不識時務,那麼李世民不但要把他老爸的乳咬掉,而且連他的命也給他滅了!

有此心腸者,真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啊!

李世民有虎狼之心,恰恰魏徵這傢伙又是頭倔驢!

魏徵進諫,凡是他認為正確的意見,必定當面直諫,堅持到底!

有一次,唐太宗對長孫無忌說:“魏徵每次向我進諫時,只要我沒接受他的意見,他總是不答應,不知是何緣故?”未等長孫無忌答話,魏徵接過話頭說:“陛下做事不對,我才進諫。如果陛下不聽我的勸告,我又立即順從陛下的意見,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豈不違背了我進諫的初衷了嗎?”

太宗說:“你當時應承一下,顧全我的體面,退朝之後,再單獨向我進諫,難道不行嗎?”魏徵解釋道:“從前,舜告誡群臣,不要當面順從我,背後又另講一套,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現,而是陽奉陰違的奸佞行為。對於您的看法,為臣不敢苟同。”

對如此的“倔驢”,李世民是很有意見的,十分惱火,回到後宮,憤憤難平,說:“總有一天我要殺了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為此卻向唐太宗祝賀道:“今天魏徵能直言不諱,正說明遇上了明臣,自當祝賀。”一語點醒夢中人。

李世民自度,自己以前做事太過,想長久天下,還是收斂一下的好,現在大勢已定,容他個倔驢聒噪聒噪又何妨,反而還落個明君的名頭,百利無害啊!不但不能殺他,還要樹為典型吶!

次日上朝,就說了那句流傳千古的話,“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人為鏡,可知得失,魏徵愛卿,就是朕的一面鏡子啊!”

此語一出,激動的魏徵渾身顫抖,跪地磕頭,“承蒙陛下抬愛,臣感激涕零,在以後的工作中,您就放心吧,臣一定發揮好這面鏡子的作用,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下好了!倔驢又得到了把尚方寶劍!以前就已經敢仗義執言,現在更無所顧慮了!

什麼事情都可以說,但也要遵循一個規則,“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可魏徵這貨不知道是蹬鼻子上臉,還是老糊塗了,竟然多次批評“玄武門之變”。

嬸可忍,叔不可忍,“玄武門”的事,朕都讓史官改了,你卻又提,幸虧你他媽死了,“朕已忍無可忍了!”

但死了也不讓你留名,“來人!把那老東西的墓碑給朕除了!”




七鬥


向敬之

魏徵作為李世民作為秦王時的政敵、太子李建成的心腹近臣,能在玄武門之變後,得到李世民的賞識和重用,封公拜相,輔政唐太宗成就了“貞觀之治”,與李世民是極度信任,是分不開的。

貞觀十七年,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傷心,廢朝五天,追贈魏徵為司空、相州都督,諡“文貞”,還親製為其刻書碑文。此外,太宗還命閻立本畫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煙閣,將魏徵位列第四,還在一代名相房玄齡的前面。

魏徵死後,李世民經常對大臣們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舊唐書·魏徵傳》)

但,作為一個成熟的帝王,尤其是有著不少人格汙點的帝王,李世民要的是臣下對他的絕對忠誠。然而,魏徵生前向李世民極力推薦,說中書侍郎杜正倫及吏部尚書侯君集有宰相之材。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他死後不久,太子李承乾謀反事發,太子左庶子杜正倫以罪被黜免,侯君集唆使太子謀反被以叛逆受誅。

一些人因為李世民對魏徵生前身後所給予的特殊禮遇與尊寵,很是妒忌,於是拿著杜正倫、侯君集說事,指摘魏徵有朋黨;又揚言魏徵將前後諫諍之語抄錄給史官褚遂良,太宗信以為真,很不滿意,遂取消了愛女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事,並下令推倒了自己為魏徵書寫的紀念碑。


以禮觀書


唐太宗和魏徵的君臣關係,確實已經傳為千古佳話,李世民曾將魏徵比作鏡子,足以說明魏徵對於李世民的重要性,李世民還將自己的女兒許給魏徵的兒子。

可是就在魏徵死後不久,因為一件事,李世民不但撕毀婚約,還下令搗毀了魏徵墓碑。

這件事的起因是,侯君集勾結太子李承乾謀反,東窗事發被李世民處死,而侯君集正是魏徵推薦的人才,所以李世民遷怒與魏徵,才做出了悔婚,毀墓的事情。

李世民和魏徵的關係真的那麼好嗎?

魏徵曾長期擔任太子李建成的幕僚,和李世民是死敵,“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李元吉兄弟被殺,二人的孩子也一併被斬草除根,但是對於魏徵,李世民卻網開一面,歷史上是這樣記載的:李世民問魏徵:“汝離間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

這個回答足以打滿分,一方面指責太子不採納良言,說明他的昏庸。一方面他摸透了李世民想做明君的心裡,故意展現自己耿直的一面,讓李世民不忍殺之。

好,君臣雙方的關係確認了,二人的目標也確認了,李世民要做從諫如流的明君,魏徵要做犯顏直諫的錚臣。

魏徵摸透了李世民的心理,無論什麼事都要管,李世民娶老婆魏徵要說兩句,李世民修陵墓,魏徵也得提點兒反對意見,總是在公開場合和皇帝唱反調。

受了氣的李世民曾對長孫皇后說:“魏徵每廷辱我,會須殺此田舍翁”。但是明君怎麼能殺人呢,而且魏徵榜樣的形象已經樹立,殺了他自己不等同於昏君嗎,所以說李世民長期生活在魏徵的“陰影”下。

正是由於長期的壓抑,所以侯君集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李世民只是藉此發洩心中的怨氣。

後來李世民遠征高句麗未獲全勝,回來後想起魏徵,“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命人重新修整了魏徵墓碑。


一點點歷史


魏徵和唐太宗李世民的關係被傳為千古佳話,他們二人一個敢於進諫一個敢於納諫。君臣和諧,堪稱一時楷模

魏徵死後李世明還曾說過這樣的話:“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可見唐太宗對於魏徵的離世是感到悲痛的,可後來為什麼唐太宗會對魏徵感到厭惡?



在史書上有著明確的記載,《舊唐書.魏徵傳》中寫到:嘗密薦中書侍郎杜正倫及吏部尚書侯君集有宰相之材。徵卒後,正倫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誅,太宗始疑徵阿黨。徵又自錄前後諫諍言辭往復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悅。



魏徵曾經向李世民舉薦過杜正倫和侯君集,但是他去所舉薦的兩人都參與了太子李承乾謀反一案。因此唐太宗懷疑魏徵也參與其中。



此外魏徵還把自己平時勸諫李世民的事情記錄下來交給了當時的史官褚遂良,這更加讓唐太宗李世民感到不快。把勸諫的事情告訴史官魏徵自己可以名垂千古,但是就把李世民致於極為不利的地步

所以以上的兩件事徹底惹怒了唐太宗!


吃瓜歷史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作為一代明君諍臣的典範,魏徵和李世民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像大家以為的那樣一團和氣,倒是很有幾分歡喜冤家的味道。魏徵活著的時候,李世民就氣得想要殺了他;老魏死了以後,李世民把他的碑扒了,其實也不算特別奇怪。

《新唐書-魏徵傳》記載:“徵嘗薦杜正倫、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倫以罪黜,君集坐逆誅,纖人遂指為阿黨;又言徵嘗錄前後諫爭語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悅,乃停叔玉昏,而僕所為碑。”

魏徵曾經推薦過杜正倫和侯君集兩人,覺得這哥倆可以做宰相。結果在他死後,杜正倫因為犯罪被罷免,侯君集因為謀反被殺,他們的舉主魏徵也就被人說成是與二人一黨的了。

這還不算什麼,魏徵還曾經把自己和皇帝面折庭爭的“語錄”做成集子送給了史官、後來的宰相褚遂良,等於把皇帝的醜和自己的牛都付諸青史了。皇帝相當不爽,就停了魏徵兒子和自己閨女的親事,還把自己親筆題寫的魏徵墓碑扒了。

不過不久以後,遠征高麗無功而返的李世民又想起了這位老朋友,感嘆要是魏徵還在,自己就不會勞師遠征了,然後,魏徵的墓碑又重新樹回去了......

所以說,魏徵和李世民之間,真就是一對歡喜冤家。



青言論史


魏徵逝世後,李世民曾一度發脾氣,推倒過自己為這位大賢臣所立的碑。

話說在玄武門之變前,魏徵本是太子建成手下。清朝學者王夫之先生在《讀通鑑論》裡非議過魏徵,認為他先是觀望,等太子一死,就去向李世民請見投效,可知是個功名之士。當然李世民不在乎,他在玄武門之變後重用魏徵,是因為他的才華,也顯然是要向天下昭示:我用人不疑,不念舊惡。

此後,他君臣二人從最初的彼此心懷芥蒂,到一個敢言,一個納諫,磨合出了不錯的君臣關係。

雖然私下裡李世民還會罵罵咧咧,但君臣對外的姿態,很是好看,真是歡喜冤家。直到魏徵死,李世民四十五歲。他對魏徵,是從本來忌憚,再成為君臣,雖然許多次衝動起來,也要念叨“殺此田舍翁”,終於還是沒動手。年紀大了,他對魏徵也有感情了,於是痛哭流涕,一套“以人為鏡”之類的言論,之後又是親寫墓碑,又是看畫像,又是賦詩:大概李世民真把魏徵當鏡子了,“魏徵魏徵告訴我,千古賢君是不是我……”

這是我們知道的歷史,或者說,被歷朝歌頌的歷史:主賢而臣直,君臣商量著共治天下。

話說魏徵死在公元643年,是貞觀朝多事的一年。那年李世民的太子承乾謀變事發,牽涉到大將侯君集,一併被處理了。此後,李世民連有謀奪太子位意圖的兒子李泰也一併踢開,立了後來將成為唐高宗的李治為太子。

人一死,茶就涼。先前魏徵死後,就有人提醒李世民:魏徵的許多進諫,是有底稿的,他私下裡還編纂進諫語錄,打算把好名聲傳之後世呢!

李世民聽了難免不爽:敢情,這進諫是秀姿態來了!拿我當配角使喚!

等太子承乾事件出了,又有人提醒李世民了:魏徵跟杜正倫、侯君集有染!

——這下不得了了。

進諫語錄的事,打擊了李世民對魏徵的信任:敢情,這老頭拿我作秀呢!杜正倫與侯君集之事,那則複雜得多:

杜正倫先前輔佐太子承乾。李世民私下裡跟杜正倫說,我兒子似乎不親近好人。杜正倫去勸諫太子時,把這話說了,太子於是很氣父親:你這麼說我?李世民也生杜正倫的氣:我跟你吐槽自己兒子,你怎麼傳小話呢?於是貶黜了杜正倫。

侯君集則是李世民凌煙閣功臣之一,與太子承乾策劃兵變,因此被處決。

我們不妨做個不算出格的猜測:

李世民一生至險之事,是玄武門之變。從此兄弟反目,海舟逼宮。這是他內心最深的秘密。故此涉及權力交接時,李世民很容易失去理智。玄武門之變發生前,他一度懷疑近臣如房玄齡等有觀望傾向,甚至都動過殺心——當然後來得了天下,房玄齡和杜如晦組成了房謀杜斷的王牌組合,大家和氣生財,這事揭過去不提了。

大體上,李世民是個豪邁的明君;但會不會涉及奪權問題,李世民就很容易暴躁了?“魏徵跟杜正倫與侯君集有染?後兩個人夥同我兒子一起謀反我?魏徵會不會也在其中?”一旦意識到了這種可能,李世民自然反應激烈——於是,推碑去了。

到這事稍微冷一冷之後,李世民頗有姿態:重新立碑,懷念魏徵。

《新唐書·魏徵傳》所謂:

遼東之役,高麗、靺鞨犯陣,李勣等力戰破之。軍還,悵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賜勞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復立碑,恩禮加焉。

風頭過了,恩遇又回來了。

卻說公元644年,李世民去打了高句麗。

貞觀朝先前幾次對外戰爭,多是李靖為大將。而644年,李靖年過古稀,去不了。李世民必須御駕親征。前一年太子與魏王爭太子位出事,侯君集被處置了。這一年李大亮身體不大對,留駐長安,不久過世。秦瓊秦叔寶已於六年前去世。尉遲恭已經去研究道術了。王君廓已被處死。李世民手下一班舊將都老了,能跟著去的,也就是李世勣和李道宗。

李世民自己,四十六歲了。陣容上、年紀上,所帶的都不是開國那批名將了。

如是,李世民事隔二十年親征,諸將或老或死,勞師遠征,兵力不太夠,前一年還經歷了兩個兒子鬧事、流淚處理了侯君集,以這種糟糕狀態,打得也不算順。大概回來路上,真覺得自己老了,心情平靜一點兒了,也想起魏徵了?於是,有過能改,重新給魏徵立了碑。這不,明君賢臣的形象,又立起來了。

李世民是個極重形象的皇帝,一輩子都想當千古明君。

說他許多行為舉止毫無作秀成分,那不可能。骨子裡,李世民也並不是寬仁慈愛、笑臉盈盈的好好先生,更不是個永遠偉大光榮正確的君王。他武將出身,衝動熱血——乍一聽,有幾分像年少時的隋煬帝?

但李世民比隋煬帝好的是,衝動過後,他往往能自責,能把做錯的事情挽回來——徵遼之役雖然不順,他卻沒有像隋煬帝似的,一打再打三打,打得勞民傷財。

回朝之後,李世民能亢龍有悔地感嘆:“有魏徵在,不會去打呀!”

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裡說過個看法:唐朝並沒有制度來保持權力的“互相制衡”,而是完全靠儒家紀律與君王的個人自覺,來約束如李世民這些帝王們的作為。

換言之,各類意見的取捨,全看李世民自己的品德:他高尚一點兒就知錯能改,他暴虐一點兒就有錯不改。即,貞觀朝的開明,不只在當時的三省六部制,還在於恰好趕上李世民有知錯能改的脾氣,擁有名垂千古的開明,以及對自我形象的重視啊——千古聖君也會犯錯,也有一觸即跳的逆鱗;能改回來,就很難得了。


新銳歷史


這裡面的原因很多,歸根結底最大的原因是李世民覺得魏徵辜負了自己對他的信任,並且魏徵要破壞自己的名聲: 1,魏徵生前舉薦的杜荷,候君集都牽扯到到太子造反案中,太子造反在我眼中只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一個長期被其他鋒芒畢露的兄弟壓制,長期顫顫兢競如履薄冰怕犯錯的小孩子的吶喊:我不比他們差!其實這關魏徵屁事! 2,魏徵平時根本不給皇帝面子,經常懟得李世民下不來臺 。而且他對李世民的方式就像長輩對晚輩。讓 身為皇帝的李世民極度不爽。 3,關鍵的是魏徵把自己平時和李世民之間平時君臣奏對以及皇帝一些黑色或灰色作為記錄下來交給褚遂良,讓他在自己死後公開。這可不得了,犯了李世民大忌。李世民標榜一代明君,儘可能在生活中約束自己,在史書美化自己,怎麼可能讓自己在史書留下汙點?褚遂良在魏徵死後沒多久不但沒有公開記錄,反倒告訴了李世民,李世民如五雷轟頂,懵了!生氣,失望,勃然大怒下下令搗毀魏徵墓碑,解除了其長子魏叔玉與衡山郡主的婚約。 其實後來又修復了魏徵墓。總的說來李世民確實是明君,胸懷也夠大,雖然有這樣那樣的汙點,但他創造的輝煌成就足以照亮所有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