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高三生没有动力,有没有人可以描述一下一本二本和双一流的差距或不同的校园生活啊?

jiangyuming2010


差距并不是在校园,而是等你本科毕业考研或者就业时,区别就出来了。

考研的话,如果你是211,你至少能考到本校或者985,但如果你是普通一本或者二本,你要想进211往上的学校,那是不容易的。

就业的话,像华为,腾讯,阿里,这些公司眼里只有985,211,工资年薪都在20万,你一个普通学校,毕业工资一个月有个5000是很不错的了。

再往后了说,20年后,985.211毕业的学生,你的同学那个时候基本要么都是公司高管,要么自己开公司,你的社会关系也不会差到哪,而那些普通学校的,20年后大部分人都只不过是平庸的打工仔,在公司当个小主管,小富即安。


混在二十七八九岁


本人虽说大专毕业,但也在各种大学校园做过生意,把我的切身感受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校区做过生意,虽说不是双一流,但也算国内前列,每天接触的顾客都是学生,平时空闲时间也在学校散步,也见证了西电的校园生活。

不得不说西电的学习氛围确实浓厚,学生虽说朴素,但毕竟生源好,素质高,保送研究生,各类奖学金拿到手软,各类学术竞赛疯狂拿奖的学生不在少数,可谓卧虎藏龙,人人奋进,还不夸张的说,连我这个做生意的都每天热血沸腾。

校园生活方面,学校生活区教学区规划合理,体育运动场地和综合服务场地,均能满足学生的所有需求。学生在学习之余,休闲生活也毫不无趣。

也有幸去过山西大学,石油大学,还有一些三本类院校参观。各个院校在校园配置上各有各的优缺点,但这不会成为影响择校的主要原因。毕竟任何学校都是以学生为主,无非一些公共服务餐饮娱乐会承包给第三方运作而已。

现在我在一所三本院校工作,生源基本是二本分数线,整体校园环境可谓全国前列,教学质量和成果总体还需要长足的进步,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热度相比一本和一流院校略显差距。

记得网上看过一个段子,一个三本院校的学生还在谈论四级过没过,期末有没有挂科,而双一流院校的学生正在谈论托福雅思考研方向和学科深度了。这就是各类院校之间差距的缩影。

俗话说,一流的院校会有三流的学生,三流的院校也有一流的人才。所以院校之间的差距固然存在,关键还是在于学生个人,好的院校会给你学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自己确立好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方向才是重中之重。

大学有几种人,学的好玩的好,学的好没玩好,玩得好没学好,既没学好又没玩好。全看自己选择了。你的选择,是可以完全掩盖学校之间的差距的。


爱篮球的中年人


我高三的时候同样迷茫没有动力,就很仔细的思考过,我这么努力的话,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所谓一本二本和重点大学差别真的这么大吗?那一刻我觉得羡慕别人上重本干嘛,自己活着不好嘛?

这个问题后来被一位前辈知道了,他跟我说,我没上过重点大学我不懂是什么感觉,但我可以告诉你普通本科是怎样的。就是平平淡淡的一生,因为你在专业领域基本成不了翘楚,而实践领域你没有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你的眼界和视野是不够的。那你在参加各种比赛、创业、实习和就业的时候,与曾经仰望的学霸们站到了同一个平台同样的起跑线上的时候,区别就出来了。他们有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全球化的视野和优越的师兄师姐们的资源……这样种种的比拼之下,你会体无完肤,看着自己的梦想渐行渐远。你却只能回到家乡或者留在所在的城市成为一个不大的公司里的白领,或者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公务员(也算是佼佼者了),度此一生。

我后来进入了在北京的某重点大学,虽然我不能说生活很轻松,但绝对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虽然不能讲没有就业的压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就业必定是衣食无忧;更不能说成就有多大,但绝对是大部分曾经好友聚其一生所达不到的高度;谈不上翻云覆雨的无比神通,但却有机会提出的建议能影响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

好好学习早已是老生常谈,不必再说,但希望你不要放弃,能够为了梦想去追求,为了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为了做想做的事。不要寄希望于上天,毕竟苍天倘能尽人意,山做黄金海做田。加油吧!相信自己!你能行!


南园杂谈


一本二本和双一流院校差距真的挺大,曾经就读于普通二本,后努力考研,当你进入真正好的大学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差距。

1.视野与平台。重点大学有各种各种的企业交流活动或对外交流项目,有高质量的讲座,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这些活动,有机会接触到更优秀的人。很多好的高校与国外合作的项目也多,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到国外参观访学等。学校给你提供更好的资源去认知、了解,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学校也将给你一个隐形的资本,那就是学校的知名度。很多世界500强企业招聘都会去985、211双一流高校招聘。每年毕业季找工作,各种各种的简历,招聘方先从学校来刷人,那些普通学校的毕业生,有时甚至直接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很多明确只要985、211学校的。

2.出国率和保研率。一本或双一流大学,出国留学或保研要普通大学要多。但是有的普通二本院校没有保研资格,像地方二本院校,有的同学高考没考好,去了普通二本院校,即使学习很努力,成绩优异,也没有机会保研,只有自己考。但在好的高校只要你自己努力就业机会保研,去选择更好的大学。

3.师资与设施。重点大学的教师准入门槛高,有很多优秀的学者,像长江学者、院士几乎都在985高校。在设施上无论硬件还是软件上双一流高校要比普通学校强,校园环境优美、学习环境安静舒适。

4.学习氛围与课外活动。双一流高校的同学几乎都是重点高中毕业的。他们学习认真、刻苦,即使到了大学还是努力学习,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更浓。在双一流高校社团活动丰富,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你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并且结交到很多优秀的朋友。而普通高校学习气氛没有这么浓烈。


学霸小讲堂


顶级大学(如清北复交):

学校环境一流,古朴典雅,充满学院气息,行走其间,感觉自己和各界大佬一样nb一样酷炫不一般。学校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学校做不到的福利。

只是课程内容可能会让你怀疑人生,同是高数,可能自己学的是特供省市状元版高数。每天都感觉在和神仙打架,稍一不留神,培养多年的自尊就会被大佬无情碾过,而且还是反复碾压,直至认清现实,做一片无私的绿叶。而且什么奇葩的淘汰率可能会让你每学期都过得心惊胆颤。

普通一线学校(不受宠的985和那一堆211)

一切都不上不下,完美贯彻大学的中庸之道,如环境不上不下,资源不上不下,比不过历史悠久的学府,但自己的名声牌子也够周边一本二本学生羡慕四年。每个同学之间差别没有十分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水平差异,但不至于被虐的一无是处。有些老师会照顾学生智商,嘴上说着高中初中没学过吗?还是会降维解释,尽量不让同学自己看书造车(因为信不过同学们的自学水平)。每个学院资源配比可能不均衡,导致同一大学的学生也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或是心理上的优势感。不太敢装逼,因为在大佬面前不敢装,在鄙视链底端同学面前也不好意思装。

鄙视链底学校:

一般的环境,不好的资源,学校规章制度一大堆,老师可能日常划水。这类学校主要有两类人,不安于平凡的现状,用四年“高中式奋斗”换研究生文凭升华。安于现状,看破红尘,觉得纠结文凭没必要,即使如此也能潇洒快活。


卑微的小柳


高三生没有动力,有没有人可以描述一下一本二本和双一流的差距或不同的校园生活啊?


您好


双一流的大学,一共42所(A类36,B类6)。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一本院校

1、985工程大学/双一流重点建设大学

2、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3、原来的中央各部委所属院校,现在为各省属院校

4、本省的省内重点建设大学

5、其他省的省内知名大学

6、上述各类学校所建立的中外合作办学

7、省内部分要重点建设的专业的学校,这类学校就会出现跨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招生的现象


二本院校

1、省内部分要重点建设的专业的学校,跨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招生

2、地方公办院校

3、地方民办院校

4、地方独立院校


老师有几个问题给您

1,目前知道自己适合的大学专业吗,确定自己适合做什么。

2,自己现在的成绩能上什么样的大学,自己心仪的大学在哪里,是否能够达到,定一个目标大学院校。

3,自己以后想在哪个城市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


加油吧


周跃勇老师


校园生活都挺普通的,就是上课、社团、学生会、谈恋爱、创业、玩游戏、每天嗨皮。

区别就在于,你在重本,和你羡慕的看着别人在重本。

那些小说里,什么屌丝逆袭,社会精英不过如此等等,是不是让人觉得很爽?或者你不觉得爽,但是小说的套路都是如此,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他们羡慕那些学习好工作好的社会精英。

同理,还没进入社会的你们,考上一所好大学就是你们的屌丝和精英的鉴别理论。

所以,你想当屌丝还是精英?

你想每天和同学们一起用英语与外国人侃侃而谈,还是找个差不多的大学每天窝宿舍打游戏。

你想睁开眼睛看世界,还是毕业就失业。

高三加油



我是温先生


曾经也经历过没有动力的时候,但是后来想想如果在高三这么关键的时候没有好好努力,以后自己肯定会后悔,然后把自己的座位从最后一排搬到第一排对着讲台,开始好好学习。

我是美术生,后来考进了湖北美术学院。在自己学校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有多好,因为没有与其他学校对比,觉得一本艺术学校也就那样吧。后来去了朋友的学校,看到他们的专业课,一下子差别就出来了,他们大学的专业课所学的东西是我们高中入门学的,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太一般,而我们学校的老师,基础课都是八大美院研究生毕业,那些专业课的老师好多都是多年的老艺术家。师资队伍这一点就是差别。

拿硬件环境来说,我们学校教学楼灯24小时开,因为这样只要你有灵感就可以一直画下去,而好多学校都是限定时间关灯。好的学校的图书馆,拥有庞大的藏书资源,如果你想写论文参考,总能查阅你想要的资料...

其实还有好多...大家自行不错吧……


ciciy二姑娘


差别就是

你向别人自我介绍的时候,不用费口舌跟别人解释这是个什么样的大学。

差别就是

你在市中心逍遥自在,别人在山沟里欲哭无泪。就武汉而言,7所211大学都处在各大商圈附近,平时出去玩是分分钟的事情。恰巧你的对象在隔壁大学也不要担心,因为甚至过个街道就是另一所大学,方便又快捷,10分钟的路程能吃遍各家大学的食堂。

差别就是

如果你家条件不怎么好,在好的大学里,不用担心4年怎么过。只要你努力学习加上申请个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奖学金等等等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好大学里不能申请的。

差别就是

没有上过好大学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加油啊,不要放弃。


杜仲杞子


同学,你好,双一流的大学基本都是一本院校,确切说是都在本科一批招生,一本二本虽然在毕业证上不显现,但是不同层次的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文气质是不一样的,层次越高以后给你的机会和资源越多,就像金字塔一样,你现在努力提高了,以后给你的好处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

你实在没感觉的话,就给你说说,你以后出行是想坐飞机还是坐高铁还是坐绿皮车?这从侧面可以提现出社会的层次,你想想你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把这个想明白了,就知道现在该做什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