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十字军的东征,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开始

1187年,是属于萨拉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通过哈丁之战基本消灭了耶路撒冷王国的主力部队,继而在9月份包围并攻下了圣城耶路撒冷。

在拿下耶路撒冷之前,萨拉丁拥有了包括埃及、大马士革、阿勒颇、摩苏尔等广大的领土,是伊斯兰世界最大的势力,同时还拥有了伊斯兰教排名前两位的圣城:麦加和麦地那。对于伊斯兰教来说,耶路撒冷在宗教上的地位排名第三,为什么耶路撒冷对于萨拉丁来说意味着一切呢?

其实就如只有凑齐了七颗龙珠才能实现愿望一样,少一颗龙珠,神龙就不会出现,愿望就不能实现。拥有了广泛的领土,有了两大圣城之后,耶路撒冷就是萨拉丁七颗龙珠的最后一颗,凑上了这颗,萨拉丁就可以召唤“神龙”,实现“愿望”了。

圣城失守的消息传到了西欧

圣城耶路撒冷失守的消息轰动了当时的西欧世界,对于伊斯兰教来说,耶路撒冷的地位排名第三,但是对于基督教来说,耶路撒冷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耶路撒冷的失守,对于基督徒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也造成了基督教世界的巨大恐慌。因为埃德萨的失守而引发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但是埃德萨的地位和耶路撒冷根本没法比,由于耶路撒冷的失守,则引发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这一次的东征影响非常大,几乎包括了当时西欧最具影响力的君王。

十字军的东征,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开始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最为重要的城市

根据罗马教廷的记录,教皇乌尔班三世大惊而死,耶路撒冷是在乌尔班二世时期组织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期拿下的,在自己手上失去,确实不知道见了上帝后该如何面对先前的教皇。新任的格列高八世教皇在位也很短,一年之后也跟着乌尔班三世去见了上帝。

直到第三个教皇克力门三世上台之后,教廷才稳了下来,接着就要着手筹划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以夺回耶路撒冷了。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在教皇乌尔班二世的倡议下发起的;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是在圣贝尔纳的感召下,由法国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发起的。前两次的十字军东征都有“教皇代表”的高级神职人员与十字军同行,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就没有了教皇委派的高级神职人员的参与,而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英国国王自发组织,因此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也被称为“世俗人的十字军”。

耶路撒冷的失守确实震撼了当时的整个西欧,王侯将相们自发地组织了十字军,此时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需要教皇的动员了。

英格兰

最早愿意组织十字军的,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此前的十字军东征有英格兰个人参加的,但是由国王组织的,这还是首次。亨利二世为发起这次东征,在英格兰特别征收了“萨拉丁税”。此时的亨利二世已经50多岁,势力不仅在英伦三岛,还有祖上在诺曼底、王后嫁过来的时候带上了法国西南部阿奎丹的地盘,俨然是当时欧洲势力最强的君主之一。1188年,亨利二世已经做好了东征的准备,不想自家后院起火,王子理查发动了叛乱。

十字军的东征,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开始

理查一世,又称“狮心王”,是英格兰史上最为传奇的国王之一

在十字军东征之前,英格兰先打起了内战,由儿子理查起兵反抗起了父亲。结果在公元1189年7月4日,亨利二世与理查展开了决战,此战两天之后,亨利二世就离开了人世,去见了上帝。之后理查成为了英格兰国王,是为英国国王理查一世,也是英格兰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国王之一。成为英格兰国王的理查宣布自己将组织军队参与十字军东征。早在哈丁战役之后,理查就曾经宣誓要参加十字军,在英格兰内战结束后,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有条不紊地组织了一支部队,而他父亲留下的萨拉丁税也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关键作用。

法国

法国向来是十字军的主力,此时的法国国王是腓力二世,当理查一世成为英格兰国王之时,腓力二世只有24岁,但此时的腓力二世已经在位9年,有了相当的治国经验。即位后不久,腓力二世就与弗兰德斯伯爵联姻,娶了弗兰德斯伯爵的侄女,共同击败了香槟伯爵。一年后他又与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结盟,击败了弗兰德斯伯爵。由此腓力二世大大削弱了东北部诸侯的力量。

6年之后,他又与理查结盟,击败了亨利二世。与理查一世结盟,腓力二世是希望理查与其父亲死磕,在击败亨利二世后理查也元气大伤,这样他就可以乘机获得诺曼底地区。然而他的如意算盘被亨利二世看出来了,所以在自己兵败之后,他将自己的领土全部传给了理查一世。结果英格兰内战结束后,腓力二世没有得到一寸土地,之前是多少现在还是多少。

腓力二世之所以会参加十字军东征,原因在于两点:

一是在于他是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期主要组织者法王路易七世的儿子,此次东征西欧主要国家的君主都参加了,他不参加的话容易遭到众怒,善于玩政治的腓力二世自然不会当众矢之的;

二是在于他可以通过参加十字军,暂时停止与其他势力的领土纷争。如果在十字军东征期间,英格兰国王、香槟伯爵、弗兰德斯伯爵和勃艮第公爵中有人战死的话,那么对于他来说就是扩张领土的天赐良机了。

腓力二世一生的最高追求就是增加领土。

理查一世是当时的传奇人物,也是为人们所熟知的“狮心王”,他与腓力二世在1190年7月会晤,一起发起了十字军东征。两人发誓一同出发,一同归国,即便有一方归国在先,在另一方归国之前绝不侵占对方一寸领土。

1190年7月初,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和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在法国西北部小镇韦泽来汇集了两国的军队,他们在7月4日一同出发,沿着罗纳河南下,到达地中海沿岸。理查一世从马赛出海,腓力二世则从热那亚出海,两人在西西里的墨西拿再次相遇。

两国大军朝着共同的目的地,中东进发。

“红胡子”腓特烈一世

此次十字军东征,除了英格兰和法国国王外,最为著名的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红胡子”为绰号的腓特烈一世,在萨拉丁攻占耶路撒冷的1187年,腓特烈一世已经62岁了。

腓特烈一世曾跟随他的伯父康拉德三世参加过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是此次十字军中具有中东作战经历的领导人,对于他来说,他也想一雪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期的耻辱,而耶路撒冷的陷落更是激发了他的宗教热情,发誓要夺回耶路撒冷。

1188年3月,腓特烈一世在美因茨大教堂的十字架下率领全体德意志诸侯庄严宣誓,并定在了来年,也就是1189年5月出征。1189年5月,在腓特烈一世的带领下,德意志大军从雷根斯堡出发,径直开向中东地区。

十字军的东征,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开始

“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当时欧洲实力最强的君王

这个时候英格兰国王正值父子内战,腓特烈一世认为没有必要等待英法两国,自己也能解决问题。确实如此,因为腓特烈一世的实力太强大了,此次出征,他带上了数千名骑兵和数万名步兵,总人数达到了10万人,因此萨拉丁对腓特烈一世这一路最为关注。

腓特烈一世选择了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期戈德弗鲁瓦完全相同的进军路线,有了第二次十字军的经验,他对道路情况也相当地熟悉。

在出发之前,他就致信路上经过的各国君主,告诉他们自己带了10万大军过来,为的是光复基督教圣城耶路撒冷,当我的大军过来的时候,你们要给我们让道,并未大军提供必要的军需,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安全通过,也不会为难你们。

大致意思就是如此,其实只要有充分的实力,就不需要使用谋略。面对着腓特烈一世的10万大军,各国君主还能说什么呢?再说他只是路过而已,又不会真的占了自己的领土,只要在路过的时候让道并提供军需就没事了,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去惹这个欧洲最强大的君主呢?

所以腓特烈一世顺利地通过了欧洲,也顺利地通过了小亚细亚。有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经验,腓特烈一世知道东罗马帝国皇帝不可信,所以他也没去君士坦丁堡,而是直接度过了达达尼尔海峡,在1190年5月进入到了小亚细亚,腓特烈的大军一路进军顺利,与萨拉丁的大战似乎就要展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