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明朝和清朝哪个对中国的贡献大?

史海深处


怎么说?或者是说是哪个方面?毕竟明朝和清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了。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没有必要作出比较,毕竟过来的历史?都早就过去了。单纯强调哪个更好?或者是更坏一些?有多少实际上的意义呢?每个朝代都有它辉煌岁月,但是,也都有没落的时期。这个是历史的规率,每个朝代都无法逃避得了。明代对于汉家的学说(主要是儒学)来说,发展的更加好些。清朝?对于国家的领土,发展的更加多些。都有好的一面,但是,由于是封建帝王统治的家天下,也都有其没落的必然性!毕竟满清朝廷再晚期也是让中国饱受屈辱的。这个谁都无法忘记得了。


爱看爱思考


当然是清朝贡献更大。

明承元制,重农抑商,军有军户,匠有匠户,世代承袭,严禁流动,束缚了人才的发展空间。

明朝前期像元朝,而后期像宋朝。

清承明制,但清朝更善于学习与改革,懂得因俗而俗,把封建统治推向了最高峰,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清朝外无外戚专权,内无宦官作乱,又无武将篡权。

清朝统治者将传位诏书置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从此皇子再也不会因争权夺位而互相迫害,反而会齐心建设。

雍正推行密折制度,使地方官相互制衡,有利于国家稳定。

康熙末年,《摊丁入亩制度》的颁布,使中国人口激增。

清朝除了康熙年间为了攻略台湾时禁海外,从未真正闭关锁国。收回台湾后,康熙立马五口通商。

至乾隆时改五口通商为一口通商。

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逐渐开放。及至清未,其开放程度,堪比西方。

反观明朝,中前期皆闭关锁国,后期隆庆开关,也仅仅是福建月港与山西大同二口开关,其中大同还是陆上口岸。

谁更开放,一目了然!

清朝版图更大,比明朝多了东北、西藏、新疆、内外蒙古与台湾,而且清朝从雍正帝开始一直在改土归流并取得成功,使贵州、湖南、云南等地成为汉人熟地。

清朝期间对东北、内蒙古与台湾的移民开发,使汉人在当地占多数,从此稳定在中国的版图之内。

清朝于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与1902年开始的新政,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十世纪初,慈禧下令禁止妇女缠足,并取得成功。清初时下令禁止并未成功。

1905年清朝政府下令废除存在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06年,在江苏巡抚周馥的上书请求下,慈禧下令废除奴隶制,改奴隶为雇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明朝时每年的财政收入为数百万两白银。

清朝乾隆年间的财政收入为四、五千万两白银。

光绪年间达到八千万两白银。

1912年竟然达到惊人的三亿两白银。

综上,清朝对于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二三百年的统治,奠定了中国现代的版图。其对内的改土归流,也加强了中央集权。清末中国人口为4.5亿,其中汉族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五。

明朝对中国当然有贡献,但很明显,清朝贡献更大。




当代曹植


对中国的贡献,大清是大正数,朱明是大负数。就统治思想来说,孔孟之道都落后,但大清是以天下共主的理念治国,所以国土和人口,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朱明,是以一家之天下的理念占国,甚至把有平民思想的孟子赶出庙堂,所以国土日消月削,人口不增反减,只有皇族宗室,疲增二万多倍。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大清,实现了多民族共和的大一统王朝,奠定了中华泱泱大国的宏基。朱明一家之国,格局小。


安平144796971


若论明朝与清朝那个对中国贡献大,清朝在领土面积上略胜一筹,但明朝在永乐时期,领土面积也达到10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越南、库页岛在内都是明朝的领土。至今永乐年间的一块界碑,还珍藏在俄罗斯博物馆。



若论政治、科技文化,明朝完全可以把清朝远远摔在后边。不说郑和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就是在明末,明朝海军照样把世界海上强国葡萄、荷兰牙打得满地找牙。今天中国赖以骄傲的历史,有很多都是明朝人书写的。《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这些影响世界科学巨著,哪个不是明朝产物。试问清朝能拿出几本影响世界的巨著!还有明朝灿若星辰的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几百年的影响,成为不可逾越文学高峰,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明朝还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政治制度~内阁制度,这是世界上最早君主立宪的雏形,能够有效的避免帝制专权,达到集思广益。万里皇帝可以20年不上朝,国家机器超常运行,清朝皇帝若是半年不上朝,恐怕早就天下大乱。明朝内阁不仅帮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它还有个很大的权力封驳权。说白了,就是皇帝下达的命令,内阁讨论后,觉得不合适,或者有悖民意,可以将御令封上交还给皇帝,这就能有效限制皇帝的任意妄为。不经内阁同意,任何政令、军令无法传达下去,更别说实施了。


明朝的科技当时有多么先进,那时明朝人已经发明了最原始水雷用于海战,明朝科学家赵世祯更是创造单兵火器转膛炮,可以连续打出18发炮弹。可惜这么先进的火器,被清朝统治者视为奇巧淫技雪藏起来。200多年后,左宗棠率大军平定回乱。行至宁夏境内时,军士们在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出了一百多枚开花弹,还有明朝时期的穿膛炮,威力远超过当时英军的武器。左宗棠看后,嚎啕大哭,仰天长叹:“利器于中国三百余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意思是说,中国早在300多年前,中国就掌握了如此先进的武器,如果统治者留心这些武器,用于武装军队,哪来英国军队纵横海上,欺负我堂堂中。


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做为清朝谈判全权代表李鸿章,在条约签订过程中,认为清朝可以代表中华正统,欲将条约名称改为《中日马关条约》。日方不同意,执意称之为《日清讲和条约》。双方为此发生激烈争执,最后伊藤博文一席话让李鸿章无言以对:“既然清朝可以代表中华正统,那你们的皇室血统,衣冠服饰,那一项尊崇了周礼呢!

说白了,清朝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定鼎中原,完全是捡了明朝内乱的便宜。落后征服了先进,这本身就是历史的倒退。清朝除了领土面积贡献大于衰落的明朝外,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真的无法与明朝相比。


洛水清风


  中国历史上明清两朝,对中国历史贡献还是挺大的,虽然比不上汉朝和唐朝,但论其影响,也有其显著的特点。

1、明朝虽比不上汉、唐,但可以与之相媲美。

中国的近代科学是在明朝中后期产生的,出现了一批所谓的“科技精英”,比如徐光启等人。

明朝的科技可谓达到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高峰(清末“洋务运动”时期已经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特别是明朝的火枪火器和红衣大炮等,都已经成建制装备部队。

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时间可以确定为嘉靖年间,也就是1530年左右。

而西方国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为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是1760年!当时明朝的科技是绝对领先西方国家的!整整比我大明朝晚了二百多年!

2、明朝在贸易和海外联系上,经过了郑和七次下西洋,贸易得到了极大发展,同时布威于四方。

3、文学发展上虽比不上唐宋,但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骚客,比如著名的“明四家”:文征明、唐寅(唐伯虎)、沈周、仇英。

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饱含的无不是对明朝的思念。纵观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就其作者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而言,无不与明朝息息相关。

4、在军事上,明朝打败了盘踞中原的蒙古人,属于把汉人的江山从蒙古人手中夺了回来。基于当时的民族感情,可以说振奋了民族精神。

5、民族气节方面。明朝奉行对外不和亲、不纳贡、不配款、不割地、不称臣。

明朝皇帝的家传密旨,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事后证明,他们做到了这一点。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明朝拒绝了瓦剌的种种要求,宁可换个皇帝,也绝不低头。

崇祯皇帝宁可在京城吊死殉国,也不肯南下。更不可能向农民起义军和皇太极称臣。

6、延续了汉唐时期的威武血性。清朝入关后,虽然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日”,但是人们抵抗异族的血性越来越高涨,即便鸡蛋碰石头,也在所不惜。

1、清朝拓展了中国的疆域。当时清朝的疆域从康熙时期的600多万平方公里,通过西入外蒙,一统疆藏,达到1200多万平方公里。就地盘来讲,比元朝的疆域还要大。

2、在财政方面,自从大清入关开始到清朝灭亡的280年间,几乎都处于盛世时期。相对于前朝,经济上基本没有出现衰退。

明朝和清朝,到底谁对中国历史贡献大?

3、“洋务运动”奠定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基础。通过“洋务运动”,中国的工业基础得到了极大改善,可以说从无到有,由弱变强。

要知道,即便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装备的还是1895年大清定型的汉阳造步枪。

中国的第一艘万吨巨型轮船,1918年出厂于大清遗留的江南造船厂。直到四十年后,国产第二艘万吨级轮船才在大连造船厂下水。

4、清朝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

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1862年生产于安庆机械所,黄鹄号;

中国第一艘轮船,1865年生产于安庆机械所;

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1869年生产于马尾造船厂;

中国第一艘1800马力军舰,1872年生产于江南制造局。排水量达2800吨。

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潜艇,1880年生产于天津制造局,当时也是世界第一艘十字舵尾浆水滴型潜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人的历史朝代,缺一不可!

下面是两张地图

左边的是清朝地图,右边的是明朝地图




海绵bb


明朝初期宣扬国威,同海外联系,东西方文化交往密切,西学东渐,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在学习西方。明太祖,成祖永乐皇帝,都是大有作为的君主,恢复生产,国富民强。但明朝中后期,外敌侵扰,内忧不断,使得明朝国力日渐衰微。明朝时期的手工业、文化著作、农业发展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此时横向比较,西方仍处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正在孕育发展,对外扩张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明朝的海防实力强大。清朝入关后,实际上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逐渐封建化的过程,清朝的康乾盛世将封建社会推向顶峰。但乾隆晚期直至鸦片战争,都是危机四伏的时期,直接导致了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外国列强从中国劫夺的财富不计其数,综合考量明朝的实力强大,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但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闭目塞听直接导致国力衰微,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魔界诗仙


如果说贡献大,这个论题是不能比,对比是有参照物的,你把跨度几百年王朝能对比?如果说有什么贡献,明朝留下了血性,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

留下了大面积疆土和广阔的资源。我们现在中国人需要血性去爱国,也要守好万里江山,为后人做一个榜样,这才是贡献。



谷底心态


明朝对当今中国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奠定今日中国版图之基础。明朝除了新疆与今日不同,其他基本无异,甚至略大。第二,奠定今日中国文化之根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明朝是我国历史上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在其后的清朝包括当代,小说仍然是文坛创作的主流,甚至不少人认为,评价一个作家文学成就,取决于其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水平高低。第三,奠定今日中国制度之根基。明朝政治制度建设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今天很多方面都受其影响,中国今天省份划分在明朝基本就有了,明朝内阁首辅负责制度,和我们今天总理负责政治体制也很像,当代高考制度其实也借鉴了明朝八股取士,比如划定考试范围,公开统一招考等。

清朝对当代中国的影响非常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奠定了今日中国之版图。清朝对中国版图开拓具有重要贡献,没有清朝,也许新疆和外蒙古就要丢失,虽然外蒙古最终还是丢了,再是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对西藏的统治。第二,深刻影响了后世国民性格。由于满清实行愚民政策,强化奴化意识,让其统治下的国民,精神日益麻木不仁,国民素质日益低下,那个曾经自信满满而又温文尔雅的华夏民族从此难见,也让国民日益缺乏创新意识与进取心,国民劣根性大大强化,从精神上打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第三,断送了中国领先世界的格局。中华民族曾经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国家数千年,即使在明朝后期,中国也不落后世界多少,明朝自明孝宗开始,特别是经过明世宗到明神宗执政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有的专家还做过统计,明神宗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一半以上,工业产值占世界三分之二以上,学术界公认的是,在16、17世纪间,明代曾是世界上手工业与经济最繁荣的国家之一。清朝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不要说被西方国家瞧不起,连藩属国日本,朝鲜及越南都从此不把中国放在眼里,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填补那个时期所欠下的历史旧债。好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今日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日益强大,中华民族正重新崛起。


不著名理论家


影响不分伯仲吧!

在汉人王朝的思想中,国土疆域没有明确的界限,因为自古以来信奉,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清朝则不然对疆域的概念还是比较明确,就是后期有些掉链子各地赔款严重。

在经济上清朝还是比明朝强,究其根源呢,还是明朝末期有很多外来的作物得到了广泛的种植,比如红薯 玉米等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使的清朝时期的人口井喷式的增长,当然了人多了国民生产总值也就上来了。

对在战争这一块,清朝应该是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除了割地就是赔款,真是一部屈辱史,明朝自然要好一些,大明自建立的时候就是打败了马背上的民族元朝,战斗力自不必说,对在战争在明朝末年也是未尝败绩,只可惜输给自己。

在科技层面,我个人认为清朝还是有些打压科技的,当西方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清朝还在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连一艘像样的军舰都造不出来。想当年永乐年间的郑和下西洋可率领的是无敌舰队,当时的战船就能做到百米以上的长度。

同时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发现了明朝遗留下来的开花炮弹,这些炮弹最早的可以追述到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这些炮弹做工相对较精细,而且让左宗棠他们大吃一惊的是,这些几百年前的炮弹居然是打出去可以爆炸的“开花弹”!而当时清朝炮兵部队装备的炮弹大部分仍是实心弹!部分装备的开花弹都是从国外购置的。想不到在几百年前,我中华就已经有此物了!看到这些炮弹左宗棠大为感慨!不由的发出感叹“若此炮弹不失传,焉能让洋人如此嚣张!”

简单的说了三点,所以不管哪个朝代都有他的优缺点,所谓影响,那就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小金学历史


两个朝代有共性,但相差几百年,生产力水平有较大差别,存在着不可比性。他们一个276年历史,另一个296年历史,对他们当时的时代的贡献都差不多。从实用性角度出发,近代的清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更多一点,毕竟有派出大批幼童留学美国、引进轮船军舰、火车、纺织工业等对现代有启发性或开拓性的重大举措。而几百年前的明朝,尚不具备这些因素,二者不大好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