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华为、小米、OPPO、vivo等公司为什么不联合成立一个手机操作系统研发公司?

常德二手车队长


商业规则的建立不是靠一时的冲动,现在华为公司遭到了美国政客的禁令,外界对于华为普遍有着比较担忧的状态,从昨天任正非接受采访所表现的底气看,华为公司公司对于当前的形势以及该如何去做,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且在很早之前就准备了应对方案,从任正非的谈话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一种超级大的格局,从纯正的企业的角度考虑即使是美国的公司也不希望失去华为公司这样的优质大客户,华为公司的业务能力越来越强,带来的更加丰厚的订单,从美国本身出发对于本国企业没有任何的好处,而且还会造成信誉的下降,对于后续公司的发展非常不利,其实很早之前欧盟已经开始尝试去美国化,虽然欧盟是美国的盟友但是在很多核心利益上也是寸步不让,让很多的欧洲国家寒心。

总体来讲美国的这次单方面的制约华为公司对于全世界科技来讲是一种退步,未来全球化是一种大趋势不可逆的状态,即使未来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谁也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不可能一家或者几家企业把整个的产业链条全部给做了,也不符合产生规律,但是真正到了危机的时候还能不被别人卡脖子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强大,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日益强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不是你美国能不能接受的事实,这也是客观存在的,华为公司的5G技术也不会因为美国的打压就停止了当前的行动,如果激发了华为公司员工的斗志,反而能更加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现在的华为公司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 单纯的一方面的禁运很难完全的卡脖子,不可能把所有的路都给堵死,如果真的到那种程度,美国公司至少很多已经不存在了,这本来属于一件逆向行驶的事情。

回到正题操作系统系统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关键还是生态链的建立,换句话讲如果操作系统出来了,这么多的应用谁来给你搞,并且大家是不是认可这种操作系统,这都是一种未知数,三星着这种巨无霸也尝试过自己组建操作系统团队到现在也没弄出个成绩来,这次对于华为公司而言是一种非常大的挑战,但在构建生态链方面国内的还真是有一定的底气和实力,现在的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的群体并不弱,不用达成什么联盟如果靠这些互联网巨头推进这个操作系统的生态链,倒是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至于是不是要组建一个公司,这种想法有点理想化毕竟每家公司的方向以及出发点都不同,但是大家为了不被别人卡脖子可以在生态链的构建出一把力,毕竟以当今中国的软件应用开发实力,还是非常轻松的事情,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华为公司构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国内的企业把对应的应用开发出来,如果真是能够这样生态链的建立真就不是什么难事。

通过这次事件也能折射出中国的很多核心技术积累还是不够,我们平时要做的事情还是非常多,如果卡脖子的不是华为公司,很多公司直接就完蛋,根本没有任何商议的余地,所以也警示很多企业家不要总想着如何去挣钱,还要居安思危不要等着被别人卡脖子的时候才去想着怎么去做。不要总想着跑马圈地企业要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的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以及未雨绸缪的大格局,这点华为公司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自尊和底气一切都来源实力,落后就要挨打。

坦白而言现在国内程序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已经到位了,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构建自己的操作系统生态圈已经变得越来越这个可能,这种东西都不是靠一家公司的努力,需要赶上一个历史的机遇这次未必不是一个好机会,当初安卓的在推广之处也是到处游走于各个大公司之间,起步总是艰难的,如果真的利用这个机会构建出生态圈的雏形,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从骨子里讲谷歌公司也不希望看到今天的局面,欣喜的是华为公司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己的应对策略,这也是一个超级大公司实力的体现,每次任正非老爷子出来讲话都能给人带来巨大的正能量。

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编程指南


感谢邀请

华为、小米、OPPO、vivo等公司为什么不联合成立一个手机操作系统研发公司?

  • 这件事情听上去很简单,因为国内这四个品牌是最顶级的存在也是用户群里最多的,实力最强的,华为小米OV联合成立一个操作系统来研发,但是谁又能甘心呢!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时间的话,我想每一个厂商都有侥幸的心理,觉得自己面子很大,试试能不能和google说通,自己使用,这样实现利益最大化,也是别具一格,也正使用因为如此,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事情:

  • 唯一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有有牵头的人,然后共同成立一个企业,然后四个企业都投入自己的一些师资力量,比如工程师,或者是每个企业都有股份,然后利益最大化,但是谁来开头呢!我想要不然就是有影响力的企业,要不然就是国家,要不然就是逼不得已。



很多人的内心想法很简单,觉得现在华为有难,或者是现在美国形势的逼迫下中国企业应该拧成一股绳,但是我们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赚钱

1.企业的盈利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个我们别克否认:

不管是华为也好,还是OV也好,还是小米也好,这四个厂商为什么可以走到现在,靠的是自己的特色和差异化,如果把我们集合在一起的话,我们的特色在哪里呢!操作系统最后属于哪一个呢!再者就是手机系统都是一模一样的,消费者的选择很去何从,关键是自己的优势体现不出来了,我们不是小看中国人的团结,而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企业需要消费者的认可,需要自己的特色路线。

2.等级不同,合作的关系不同,再加上运营方式不同:

  • 等级不同,很多人想到的是华为,因为华为等级确实很高,比如自研,包括拍照方面等等,既然是合作研发操作系统,那无疑就是暴露自己的底牌,谁想这么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小九九,或者是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东西。

  • 再者就是不公平,就像华为一样,华为宁愿自己搞研发,也不会去和其他的厂商合作,其实这是发现路线的问题,当然我们这里没有针对华为的意思,只是说这样的想法,我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我做成了,说直白一点就是我是创始人,或者是研发人,你们用我的,都要拿钱,虽然我自己研发慢点,但是最后的结果和收益,是无穷无尽的。

  • 我们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就会很明白了,就像华为的鸿蒙系统快要研发成功发布了,突然小米OV说我们共同研发一款操作系统,你觉得华为会同意吗?肯定不会的,因为华为的研发是超过了其他三者的,这就是本身的运营和发展的程度是不同的。


3.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 既然我们都是出来赚钱的,对手被禁止了,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因为我们没有被禁,这也是现在华为的事情,虽然雷声很大,但是雨点很小的原因,因为禁止的只有华为,没有小米,OV,我们可能觉得华为是中国企业,被禁用这个时候各个厂商团结一心,但是作为商人,他们想的是只要我们没有禁用就可以啦!


  • 每个厂商的态度不同,也导致了现在的结果,我觉得安卓用的挺好的,而且你被禁用了,但是和我的关系没有很大,因为我还能用,所以我没有这样的兴趣。

总结

说到底谁都不想利益和技术共享,这四个厂商的团结起来,很强大,但是利益分配的问题,资源共享的问题,以及市场的问题都是他们要考虑在内的,其实说直白一点,只要安卓系统在有一天的时间,就会有优势,四个厂商永远不会集合到一起的,除非是刚才的说的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安卓禁用了国内手机厂商,第二种就是共同成立一个公司,有人牵头,第三个就是利益分配问题和不要觉得自己很强大,不愿意合作,或者是抛弃单打独斗的想法。


回答完毕

欢迎留言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科技数码随时答


一、就算联合成立也未必能成功

单说操作系统,相信这些企业很多都有能力弄出来,但生态就未必成功了,这才是关键点。就算这些企业联合成立了一家公司,在生态上也未必能够获得成功。

可能很多人觉得,国内所有的手机都用这个系统,生态就起来了,想的可是简单,要是真这么简单,国内早就搞了,轮不到我们这些外行人来指手划脚了。

甚至如果中国单独搞一个自己的系统,和世界脱了轨,然后在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落后了,都有可能。

所以这种大家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公司,弄自己的系统,大家都支持,本来就是一个空想,是没有什么把握的,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痛的人的一番乱想而已。

二、在当前这种形势之下,也成立不起来

另外,这些厂商也联合不起来,大家都是竞争关系,这些厂商们本来就是对手,在没有遇到外面的打压之前,大家是没有动力来联合的。

再说了,联合起来又以谁为主?这个是个大问题,谁来主导可能就牵涉到话语权,掌握权等敏感的东西,没有竞争关系还好,有竞争关系了,这事情就麻烦复杂得很了,扯也扯不清了。

所以这真的只是理想和空谈,不可能成功,也不可能能够成为现实的,你觉得呢?


互联网乱侃秀


首先我们说在商言商,当场外因素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各家其实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也就是说各家还是非常直接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怎么可能轻易的达成一致和妥协呢?只有市场外因素的影响才会导致内部的团结。



所以在此前大家都相安无事的时候,安卓系统又是目前可以开源使用的,与此同时市场份额也占据了70%多以上,也就是说各家在安卓上投入的精力是非常大的贸然的使用其他操作系统,无论是从成本上还是说风险上都是比较大的。

在这如果是没有场外因素的影响,国内的软件厂商也不会同仇敌忾,为这款新的操作系统做持续的优化,包括迭代。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说软件层面不给力的话,那么单单一款操作系统做出来,没有好的软件运行环境,也没有好的软件可以使用,用户操作体验会降到极致,那么这款操作系统就失败了。



而当年的微软,手机端操作系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失败的。

现在是由于我们面临一个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有可能影响国内的各个软硬件行业,所以说无意间就把大家聚集在一起,面对共同的困难!



很多年间在西安发生了一件事情,也是促成了一次历史上伟大的合作,而那次合作直接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其实这一次面对强大的外来者,所有的软件厂商包括硬件厂商都是憋着一口气,从清末到现在过去着,一两百年内我们所受的屈辱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目前是推出国产操作系统最好的时机,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软件厂商,包括民众的包容度,用户的支持率都是非常高的。


互联网的放大镜


这个想法听起来很美好,试想一下,目前华为一家企业,就能够做出独立于IOS和安卓之外的纯自主手机操作系统,要是集合手机行业的巨头:OPPO、VIVO、小米的技术和资金力量,那这个系统不是能立马干掉安卓和IOS,直接牛逼了?

且不说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新系统能不能干掉安卓和IOS,单就客观事实而言,这样的事情也很难发生。

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远见、有资源去做系统

华为早在2012年开始就研发自己的独立操作系统,至今7年,依然未推出,也就是说,华为在这方面投入了7年,一点纸面上的回报都没有,做系统投入巨大,其他厂商能不能支持得起另说,就说这么多年投入做一件可能没有回报的事情,不是谁都有这种眼光和意识的。

毕竟这么多年来,大家都在用安卓系统,稳定、省钱、主流、生态又完善,企业投入的钱,是要有回报的,而且是越快越好,做系统这种黑洞,投入大,失败风险高,按照正常思维和收益率考虑,企业都不会考虑去做。

联合成立公司也是同理,这么长时间以来,手机企业关注的都是如何打赢今年的市场战,像OPPO和VIVO这种比较有长远眼光的厂商,最多就是提前研发储备一些针对未来的软硬件科技,系统这种底层的东西,难度大,收益不明朗,很难聚拢这些厂商共同成立一个系统公司,并为这个公司投入。

存在利益纠葛,到底谁做老大?

原本是对手的企业,如果联合成立一个公司,难免会有利益纠纷:谁来主导?各出多少资源?会不会泄露商业秘密?

如果由某一家企业来主导,一个系统涉及到无数的细节,也就意味着有无数存在观点分歧的地方,虽然说有一家企业主导,但大家是合作关系,并不是上下级的雇佣关系,观点不同时,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按照一个方向去推进,每家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考虑,这其中协调这些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率肯定不行。

各家的安卓系统优化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安卓系统依然是主流的情况下,各家手机厂商的软件团队把工作重点都放在了如何在安卓系统基础上优化出属于自己的UI,例如小米的MIUI,OPPO的Color OS,华为的EMUI等,每一家厂商都有自己的UI设计风格和特色功能,这也是厂商们留住忠实用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肯定会把最优秀的团队放在这一块。

如果成立联合公司,相比厂商都不会献出自己最好的软件团队,本来就是一项浩大艰难的工程,如果再没有最优秀的团队,如何能成功?厂商们想必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一直以来,这件事都作罢。

不过,在如今的情势下,大家的想法可能会改变,华为目前的遭遇的危机,也让其他厂商感到担忧,可能也意识到自主系统的重要性。我认为,到了必要的时候,会有政府方面相关部门牵头,各大厂商在自主系统开发和优化上会实现合作,不一定是以成立联合公司的形式,也可能是一起在华为系统上进行优化,或者像2016年的“安卓绿色联盟”类似,以联盟的形式,共同完善新系统生态,各家对系统优化的技术进行开源,共同提升新系统的综合体验。

以如今几大厂商的实力,如果能够合作,相信我们的新系统会很快强大起来。



科技扯谈官


关于手机操作系统或者是电脑操作系统,在信息化极度发达的今天会是平台头部通吃。

安卓的成功在于抓住了时机,让一个绝佳的机会从微软的手中溜走,至今后悔不已,2007年苹果手机系统,微软手机系统和安卓手机系统同时起步,但是苹果和谷歌非常重视,苹果先天有着自己的电脑品牌和手机品牌,内循环无人能敌,所以自己的系统在强大的产品应用上有了用处,可以不断的完善改进。

安卓系统在谷歌的免费开源推广下,迅速在智能机的三年绝佳时期得到了红利,培养了用户的习惯和最多开源技术支持,当微软三年后想要发力为时已晚,同时期的塞班系统和诺基亚也渐渐衰落,原因是系统的非开源要收费授权才可以使用。

中国华米OV完全可以像谷歌的安卓学习,联合起来成立一个自研开源免费手机系统中心,但这几家手机商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到底为啥不联合,只有他们的领导层自己才知道。

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的IT界人才,其实就差一个一呼百应的行业领袖,只要有牵头的带动起来,用不了多久国人一定会支持国产拒谷歌系统于千里之外。



到底哪家可以成为这个行业领袖,还未可知。

不过留给手机的未来发展空间不会超过十年,云服务的崛起会淘汰手机的概率很大,阿里已经走在了巨无霸的路上。


七色慧


从市场竞争规律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即使联合成立了OS公司,恐怕也不会发展好。

举个例子,国内很多手机厂商组成的快应用联盟。


十二家快应用生态平台成员,包括vivo、华为、OPPO、小米、联想、金立、魅族、中兴、努比亚、一加、海信、中国移动终端中国移动终端公司以及海信手机。

快应用联盟官方宣布,一年的成绩:覆盖10亿设备、月活2亿、打开快应用20亿次、留存1亿个桌面图标。其中有35%的流量来自桌面留存的图标。

但可在上图看到,只有1万多开发者。

对比下微信小程序,去年11 月 7 日,马化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透露,小程序已经有 150 万开发者,小程序应用数量超过 100 万,覆盖 200 多个细分行业,日活用户达到 2 亿。

手机厂商早些年还有硬核联盟。

2014 年 8 月,OPPO、vivo、酷派、金立、联想、华为等 7 家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一起组成了一个「硬核联盟」,之后,魅族也加入了这个联盟。


在官方描述中,它致力于服务 CP(内容提供商)及游戏厂商和发行渠道,降低发行门槛,提升分发及推广效率,为广大手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移动应用。

硬核联盟有一个发起方和运营方——玩咖传媒,这家公司成立于 2014 年 3 月,几乎就是为硬核联盟量身定制的。创始人高弟男曾在百度工作 6 年,曾任百度移动云事业部商务总监。


老刘新商业观察


本来想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的。后来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中国迟迟没有出来一款自己的操作系统,而总是在Linux上面删删改改呢?

说到这里想起来,总有人说因为当年盗版window扼杀了国产操作系统。真的如此吗?当时出名的所谓国产操作系统,实际上都是Linux当核心的,靠这个,中国互联网发展不成这样,因为可能好多人连命令都记不住。

其实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几亿行代码的的操作系统有个两三年也就搞出来了,只能说中国这种研发氛围导致的吧。拿过Linux换个皮就能拿到大把经费,为什么要费劲?反正上面的领导也不懂。至于企业投资。。。除了华为,别的投资操作系统能把自己拖垮。

很多人都担心出现一款新操作系统以后,生态跟不上。没必要。中国人口十四亿,十四亿的市场,没有人会不眼红。实际上很多行业标准中国完全可以自己玩,就比如5G,如果国内就用华为的标准来弄,你告诉我是高通不准备卖芯片了还是苹果不准备卖手机了?

当然这需要政府的魄力国家的力量以及撕破脸的精神。

市井小民一个,瞎说两句,勿怪。

至于合力研发手机系统,没办法的,本身手机同质化就很严重了,再换个一样的系统,你让手机厂商怎么挣钱?


Jetaime18898243


想当年苹果公司自己研发操作系统的时候被很多企业不看好,一开始乔布斯与比尔盖茨的微软系统老死不相往来,两者必须掐架,系统不兼容。很多PC企业对苹果捏了一把汗!这要具有多大的战略眼光才能做到这个地步?

做个比方吧!现在深圳到广州已经有宽敞的高速公路了,你只要付钱就可以畅通。那么你会不会为了自己能够掌控而另外自己建造一条高速公路呢?傻瓜都不会这么想!对,当时的电脑企业也这么想的,微软已经给大家提供了一条高速公路(操作系统),你只要付点钱就可以使用,何必劳民伤财自己再去做一套系统呢?

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说明,全球的商业一体化了,而商业中是没有国家和民族概念的,只有市场和规则。现在全球三大操作系统:微软的PC操作系统、谷歌的安卓手机系统和苹果自己的操作系统。等于有了三条高速公路,有必要再开一条吗?只要你遵守商业原则,不破坏游戏规则,任何企业都可以使用。

而华为和中兴等企业为何被美国封杀,是因为企业在某些层面破坏了规则,所以才被封杀。谷歌的安卓系统只是遵守全球商业规则而已,并没有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争执。如果遭遇封杀就想着自己开发操作系统,那真的是劳民伤财不合算。

谷歌的安卓系统是面向全球的,所以它有这个实力投入。华为自己开发一个系统,就像仅仅为了自己一辆车,而要建造一条高速公路!傻瓜都不会这么做!即便把中国的手机企业集中起来全部用华为自己研发的系统,也划不来!

所以,在商业中,需要的不是盲目的对抗,而是遵守游戏规则,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每个国家都这么想,那资源就太浪费了。不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所以,1不可能,2没必要!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助你揭开谜团!欢迎各界朋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沈坤


这个计划当然是可行的,但是现在并不是联合的最佳时机。

1.目前只有华为系统有被禁用的风险

根据最新的消息谷歌已经停止与华为之间的部分合作,华为手机将无法使用谷歌的APP和服务。虽然此举只会影响到国外的华为手机日常使用,但是可能只是意味着对华为制裁的开始。一旦谷歌全面终止与华为之间和合作,那么华为备胎的系统“麒麟OS”将会被迫上线。

对于其他国产手机厂商来说他们并没有什么压力,起码从目前来看美国的主要目标依旧是华为,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大,犯不着为了一些子虚乌有的消息更改公司既有的发展战略。

缺乏压力自然也就缺乏联合的动力,就算华为想要牵头做系统的研发,其他手机厂商也是兴致缺缺吧。

2.联合研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虽然这些品牌都是国产手机的典范,但是需要注意的事,他们也互为最强大的对手。本来大家在以前都拼的你死我活,现在要在一起研发完整的操作系统,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大量问题。

联合研发就意味着有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并且还会涉及到最终的利益分配。资金每家能拿出多少?怎么确定各家投入多少技术人员?怎么保证技术不会泄露?最终成功后利益该怎么分配?

太多的问题需要协商解决,就算大家有意向联合,协商下来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3.或许需要国家层面的力量

有中兴和华为的前例,未来国产手机系统有被全面禁用的可能性;如果想要尽快组织起国产手机厂商的力量,国家出面会是最好的选择。

保证国产手机生态的健康发展,避免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国家也有足够出面的理由。国家可以牵头组织并提供研发资金,各大厂商按照比例提供技术人员组织研发,这样整个计划也会顺利推进。

至于后续的利益问题,一旦研发成功完全可以免费提供给国产厂商使用或者缴纳一定费用,让他们在这个基础上自行迭代研发。这样既保证了不会受制于人,又保证了各家系统的差异性。

虽然现在只有华为一家落难,但其他家真的需要开始未雨绸缪;例如一旦高通迫于国家压力停止给国产手机供应芯片,那么国产手机行业将会受到致命打击。科技有国界,如果美国继续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对中国的科技行业施加压力,或许联合的契机真的就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