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何感觉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没什么事?而伊朗退出伊核协议就事大了?

科沁杂谈


美欧假意遵循国际法则,欺骗伊朗签订伊核协议,这本身就是套路。

伊核协议,只是禁锢伊朗的一道枷锁,并不是制约美国的国际协约。这只是美欧双重标准思维的一种进化或者是异变。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没有违背美国本意。实际上类似的曲目在朝鲜身上已经发生过一次,那一次签订协议的是克林顿,撕毁协议的是小布什。如今,签订协议的是奥巴马,撕毁协议的是特朗普。事同人不同,前人做套后人脱缰而已。而欧洲三国,与美国本事一丘之貉,即无意维护伊核协议,也无意维护伊朗利益,只不过是以维护伊核协议的名义,让伊朗在毫无利益可取的条件下,欺骗伊朗遵守伊核协议而已。因此,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在本质上并不违背西方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目的。实际结果也是如此。美国退出协议毫无损伤,欧洲对美国毫无制约手段,也无任何惩戒措施;而伊朗遭到背信弃义,欧洲也没有给予任何补偿,欧洲撤离伊朗迅速而干净,毫无留恋。欧洲假借美国撕毁协议责难美国,实际上就是这场骗局所必须的言辞,是假面具,所以也不会引发任何波澜。

而伊朗退出伊核协议,是致命的。第一,这摧毁了骗局。伊朗退出伊核协议,欧洲三国假借伊核协议为自己打造树立反美形象的虚假舞台也就没有了。欧美的二人转没办法表演了。欧洲假借美国所谓的加税威胁,立即发动了针对伊朗的反制。即伊核协议争端解决机制。而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机制就是给伊朗留下的陷阱,欧洲三国的卑鄙暴露无遗。第二,伊朗重启核计划,西方遏制伊朗的枷锁就被打破了。实际上,伊朗只有两条路,一是强硬路线,坚持发展核武器,树立自家核威慑,实现以核拒武。二是温和路线,和平外交发展经济。但是,第二条路线如果被证实就是死路一条,伊朗就只有强硬一条路,这也是美国策划刺杀苏莱马尼的根本原因。因为鲁哈尼下台,下一任的总统极可能就是苏莱马尼,杀掉苏莱马尼,会大大削弱伊朗强硬派的实力,为温和派继续掌权创造机会。但是,失去了伊核协议,西方欺骗伊朗继续采取温和路线的舞台就没有了。这也使美国刺杀苏莱马尼失去了任何意义。无论下一任谁掌权,伊朗必走强硬路线!这才是伊朗退出伊核协议导致的最大问题。

如今看来,伊朗退出伊核协议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西方国家欺骗伊朗的舞台没有了。失去了伊核协议这个舞台,伊朗的未来必然就是华山一条路,强硬到底。而且印度的先例摆在那,只要有了核武器,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敢再觊觎印度一分。一旦伊朗也成为非法核国家的一员,那么,失去伊核协议,不仅仅是失去了欺骗伊朗的舞台,而是必将失去欺骗整个世界的舞台!作为假君子真小人的西方,它不急,那才是人类最大的善事,但是,这样的好事,对于殖民者,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它们自然的条件反射就是鸡眼!


石隙甘泉


美国2018年5月正式宣布退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伊核协议),在当年11月全面启动对伊制裁,之后美国又相继对伊朗施加了多轮额外制裁经济制裁向伊朗施加压力。有人可能会问,美国签订了"协议",又出尔反尔退出"协议",这真是不讲信用,而且也不用承担什么后果。反观伊朗在月初宣布暂停所有"伊核协议"承诺后,英法德随后宣布启动争端解决机制,如果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将会将核问题提交到安理会层面,恢复对伊制裁。这协议是不是对伊朗并不是十分公平?

(伊核协议6+1加欧盟)

这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因为"伊核协议"本身就谈不上什么公平可言,其本质就是对伊朗国家行为的一种约束。原则上讲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社会,而国家行为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然而国家之间的实力是不一样的,而实力大小决定国家的话语权。实力最强的者主导国际秩序。拥有核武器成为了一种权力的象征,而对于弱小国家而言,拥有核武器武器则是争取话语权,挑战秩序的捷径。面对小国对于现有秩序的挑战,美国等主要国家势必不会坐视不理,要对其采取必要限制措施,包括相关与伊朗有良好关系的国家

(时任美国国务卿克里与伊朗外长扎里夫)

伊朗本身是签订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不过其以和平利用核能为由开展铀浓缩活动,那么这也意味着伊朗一只脚已经跨过了核门槛,一旦浓度达到武器级,将十分危险。所以伊核问题才这样在2003年引起各方的注意,不过在英法德的积极斡旋下,伊朗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暂停了铀浓缩活动,同时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不过后来伊朗强硬派总统内贾德上台之后,伊朗恢复了铀浓缩活动,在2006年伊核问题"6+1谈判模式"启动,但是没有什么进展,由于伊朗一直坚持强硬立场,且拒捕配合核查,所以安理会出台了多轮制裁措施。2013年内贾德下台,温和派鲁哈尼上任,和谈很快变有了进展,最终在2015年达成协议。

(内贾德考察离心机)

美国共和党政府退出"伊核协议"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协议最初共和党方面就不同意签署协议,其无法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并成为真正的法案。奥巴马为了保证协议的履行,所以只能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每四个月进行一次授权。美国政府换届,共和党上台后很显然退出协议只是时间问题了。美国退出协议只是为了能迫使伊朗与其签署一项永久弃核协议,因为"伊核协议"的有效期只有15年。伊朗本身就弃核的态度并不明确,而且自身违背与英法德"巴黎协议"恢复铀浓缩活动在先,所以很难取信于国际社会。伊朗也不愿意放弃弹道导弹,这一与核武器配套的武器计划,而且也不愿意放弃支持中东激进组织。

(安理会)

国际社会就是弱肉强食,美国的利益遍及中东,其需要中东地区维持一种平衡的状态,伊朗本身是秩序挑战者,同样为了自身的利益打破这种平衡。所以双方冲突不可避免。由于大多数国家与美国利益基本一致,而与伊朗的利益相左,所以多数人并不支持伊朗能够拥有核武器,其退出"伊核协议"是无法让人接受。考虑伊朗本身国家决策缺乏理智,且容易出错,一旦拥核不堪设想,会引发连锁反应,沙特、土耳其、埃及等中东大国都会考虑研发核武器,届时中东大乱。

(美伊对峙)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古姿


伊核协议的本质说到底就是伊朗用放弃核武器研发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对伊朗的制裁。这本来是个双赢的协议,而且是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众多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特朗普上台之后却为了美国的私利而退出了伊核协议,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确看起来没什么大事,但伊朗如果退出伊核协议问题就大了,伊核协议不管好赖都是限制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最后一道屏障,伊朗退出伊核协议的最大风险就是伊朗的核计划将不受监控和限制。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美国与伊朗的对峙加剧,受害的只是伊朗一家而已。但如果伊朗也退出


伊核协议,那么受害的将是整个国际社会,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近日来伊朗外长扎里夫就曾经公开表态说,如果英、法、德等国将伊核协议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那么伊朗就将退出《核不扩散条约》,众所周知,《核不扩散条约》是维持世界核安全的重要基石,伊朗退出《核不扩散条约》的严重性甚于退出伊核协议。
目前伊朗仍然希望留在伊核协议内,前提是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也不能退出伊核协议,美国已经实际退出了,也无可挽回了,如果英法德再退出,那么伊核协议就真的名存实亡了,伊朗没了盼头,自然也会破罐子破摔,虽然现在伊朗离真正拥有核武器还遥不可及,但不排除伊朗伊朗在退出伊核协议之后也会退出《核不扩散条约》,那么伊朗就会肆无忌惮的加快核武器的研发,而没有了协议的约束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伊朗离核武器越来越近就将成为可能,假如伊朗拥核成功,不但国际社会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中东地区就将笼罩在核武器的阴影之下,并进而威胁整个世界的核安全,这样的严重后果谁来承担?能指望美国来承担吗?


那年那月那兵说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如果伊朗继续执行这个协议,不发展核武器的话,对欧盟国家也没有多大个影响。所以,特朗普退群后,虽然英法德三国对美国的行为不满,但还是竭力在安抚伊朗,要德黑兰政府继续留在群里遵守协议的规定,不成为一个核国家。然而,自从苏莱曼尼少将被美国给定点清除后,伊朗政府就彻底失去耐心了,断然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公开发展自己的核武器。要知道,如果伊朗拥有了核弹,直接会受到核打击的就是欧盟国家,而对远在大洋彼岸西半球的美国谈不上有啥致命的威胁。由此可以看出,英法德等欧盟国家对伊朗退出伊核协议的举动反对激烈,完全是从本国国土的安全角度考虑。俄罗斯的核威胁已经把欧盟国家给压得喘不过气来,一旦伊朗也掌握了核弹,那对欧盟国家造成的核恐惧无疑是雪上加霜了!从这点可看出,特朗普在伊核问题上不但激怒了伊朗,而且也害了自己的盟友国,还把美国卷入到波斯湾紧张的战争局势里来了,真的是损人不利己。





一线天


现在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认知: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是无视国际法,践踏基本准则的野蛮行为!

但很少有人细究美国为什么要退出《伊核协议》。尽管美国为平衡中东势力分布,以《伊核协议》存在漏洞,将宿敌伊朗列为头号制裁对象。但伊朗的确也违反了联合国原子能机构关于核不扩散的基本原则,而且伊朗本身也是《核不扩散协议》的缔结者。

2005年8月,伊朗强硬派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上任不久,就在联合国强调,伊朗有权研发核能。2006年2月,联合国原子能机构通过一份核查报告确定,伊朗恢复铀浓缩活动。2006年6月,中,美,英,俄,法五个常任理事国,与伊朗的重要伙伴德国开始就解决伊朗核问题展开磋商,并从此形成机制。当时有一种声音认为:很多国家都能拥核,伊朗为什么不能?这种无视国际法的无理逻辑,显然背离了国际共识与联合国的决议。

也就是说,这件事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伊朗犯错在先,并因此将自己置于国际主流价值判断标准的对立面。从2006年到2009年,安理会一共通过了6份决议,并逐渐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注意:这个时候的制裁是由联合国主导的。也正是由于内贾德的强硬态度,让联合国的制裁加剧,伊朗在国际社会群中也备受指责。伊朗宗教委员会介于国内外的压力,不得不收敛强硬作风,在2013年9月,换上了温和务实的哈桑.鲁哈尼总统。鲁哈尼上任之后,侧重于经济建设并向西方释放温和信号。奥巴马总统甚至在其上任之后的3个月,致电向其祝贺。


其实这个时候,大家都乐观的认为,两国的对抗关系将是转向合作共赢的新开端。之后,伊朗与6国关于核削减的谈判也越来越顺利,并在2014年1月在日内瓦达成一份“联合行动计划”的临时性决议。经过一年多艰难曲折的谈判,2015 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6国达成全面协议,签署《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即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协议于2016年1月生效。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监督履行协议情况,在近一年的报告中也显示伊朗没有违反协议。

但现任美国总统上任之后,旋即对《伊核协议》发难,并称:“这是史上最糟糕的协议”。新总统为什么如此“不淡定”呢?因为,这份协议的确是有漏洞的!

一,对核查时间与方式存有疑问。

当年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核查机制是24小时机制的,而且联合国核查人员就常驻在伊拉克,该国必须保证核查人员在24小时之内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触任何人(当然,伊拉克并没有遵守)。但在《伊核协议》中,伊朗则是24天制,也就是说,接到联合国核查通知,核查人员在24天后,在伊朗同意的情况下,你才能查。虽然浓缩铀的数量仍然保持在89公斤,并没有超过原子能机构规定的300 公斤,但如果想让核查“达标”,24天的时间完全够用。

二,《协议》中并没有对伊朗研究中远程弹道导弹作出限制。我们知道,弹道导弹是核弹头的运载工具,你既然不发展核武器,《协议》就应该对此作出限制。

介于对前两条的质疑,美国不满意《日落条款》中对伊朗制裁的期限,并威胁退出《伊核协议》。抛开美伊之间长期的积怨,以及对中东利益博弈因素之外,其余五国的意愿是想将伊朗打造成日本那样的核能民用型国家。但伊朗为了在中东地区罗织其什叶派之网,长期支持各种民间武装组织,给阿拉伯世界构成了实质上威胁。潜心致力于国家发展的国家,由于顾及各种制度的约束,思想相对理性,特别是对待战争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的意愿和理性政府的判断。但对于一个“神治”国家来说,发动战争往往是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就能决定的,更可怕的是,其强大的宗教力量往往能让民众相信并支持自己的决定,如果伊朗暗中提炼丰度5%以上的浓缩铀并重建阿克拉重水反应堆,一夜之间拿出核弹头是非常有可能的事。表面上看,美国总统是“规则的破坏者”,而实际上《协议》本身也的确有缺陷,伊朗也的确没能很好的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其实这样的担忧和诟病也存在于其他五国。

2018年5月8号,美国总统在白宫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单方面实施对伊朗最高级别的经济制裁。

作为《协议》的缔结者,其余5国在最初的时候仍然不遗余力的帮助伊朗,力劝美国重新考虑退出与制裁,但美国此时已经通过了制裁法案,态度无法扭转。尽管如此,制裁开始之后,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都利用各种方式极力帮助伊朗。但每当磋商到了关键的时候,伊朗必将以传统的“强硬”展示不合作的态度。其实在此期间,美国的态度一度有过软化。针对伊朗的“强硬态度”和缔约国的“说情”,美国推出“12项措施”引导伊朗回到谈判桌上。但哈梅内伊随即提出“三个条件”,并豪言:“三天之内恢复浓缩铀计划”。而这三个条件之中的两项,就是针对欧洲的导弹威胁,欧洲随即齿冷。也许从那个时候,伊朗就将欧洲逼回了美国的同步轨道。即便如此,欧洲仍然没有放弃对伊朗的拯救与帮助。


不久前,美国猎杀了伊朗名将苏莱曼尼将军,美伊矛盾随即升级到了历史最高点。美国的制裁也进一步升级。走投无路的伊朗再次祭出老套路:放弃《伊核协议》的最后一项限制(即对铀浓缩离心机数量的限制)。此时的伊朗,显然复制了2018年的三家制衡模式。然而,伊朗的态度根本无法撼动美国的决心,很大程度上反而成了要挟欧洲的筹码,想再次将压力转嫁于欧洲,通过欧洲与美国的斡旋破解僵局。但欧洲显然不愿再绑上伊朗的战车。法,英,德在1月14号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表示将启动《伊核协议》中的争端机制,作为伊朗宣布进入终止履行《伊核协议》最后阶段的回应。

截止目前,伊朗最后一件“政治武器”宣告无效。同时因为触动了底线而将自己再次置于国际社会的对立面。加上此前由于误击客机并隐瞒事实的不良记录,为数不多的几个支持者也都没法为其“打圆场”。这份争端机制递交联合国审查的时间只有60天,如果伊朗在60天后还是一意孤行,那么接下来的制裁不仅上升至最高峰,更可怕的是没人再会为其说话。不管因为何种原因,明目张胆的挑战国际规则显然得不到大家的同情,因为大家都在这口锅里舀汤喝,破坏这锅汤的,必将成为众矢之的。孤立无援的伊朗如果真的豁出去研究核武器,那可能是伊朗政权不复存在的开始。伊朗怕不怕?当然怕了!

美国之所以敢于退出《伊核协议》并启动制裁机制,是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在其掌控之内。在这件事情上,美国既有可进可退的回旋空间,也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强大实力,更有一众“猪朋狗友”的倾情支持。因为,无论西方国家与美国发生过什么,但到了关乎阵营利益的关键时刻,美欧会马上放下分歧“一致对外”,维护美国的立场。这种默契不以国家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利益共同体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软硬实力美军兼具,而且多少还能占住一些道理,从国际公理角度来考察,也有无法推翻的理论基础。


其实美国在此次的新一轮伊核危机中,也并不是完全“没什么事”,相反美国也正在接受一次严峻的考验,此时的伊朗已经到了压力的极限,自然规律告诉我们,这种情况下,要么被压死,要么自杀式反弹。美国必须做好伊朗“强力反弹”的思想准备。但照目前伊朗宗教力量明显收敛强硬的苗头来看,伊朗大概率会在作出一定让步的情况下,接受《伊核协议》的二次谈判。毕竟,妥协并不丢人,崩溃才更可怕!


冷兵器TILLLINDEMANN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只不过美国的综合国力太过于强大,并没有对美国造成明显的伤害。伊朗退出伊核协议的后果可就要严重多了,面临的是伊核协议其他六个国家的联合反制。毕竟,不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欧盟与我国,都不希望伊朗拥有核武器。简单的讲,国际社会主要的规则是利益与实力。从国家实力的角度,伊朗的综合实力远远不敌美国,在两国的博弈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各国也不会因为要帮助伊朗,而损害到自己国家的利益,只能在一定的前提之下帮助伊朗,那就是伊朗不能完全退出伊核协议。

美国也为退出伊核协议付出了代价。首先,美国单方面退出了伊核协议,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与信誉。伊核协议并不是双边协议,而是多边协议。2015年,伊朗是与美国、法国、英国、我国与俄罗斯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再加上德国,达成了伊核协议。然而,美国却在2018年5月单方面宣布退出了伊核协议,对于美国的国家信誉是极大的损害。即使英国、德国与法国都是美国的盟友,都在伊核协议问题上没有与美国站在同一立场。可以说,美国现任总统就是美国霸权的“掘墓人”,不断地挖美国称霸世界的根基。

其次,美国总统退出伊核协议,在美国国内的争议也非常大。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任内的外交成果包括TPP、《巴黎气候协定》与伊核协议。结果,现任美国总统川谱上台以后,将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外交成果一一废除。特别是在伊核协议问题上,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极有可能引发中东局势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美国总统宣布退出伊核协议的第一时间,多位美国政坛重量级人物就表示了反对,包括前总统奥巴马、前国务卿希拉里等等。不过,美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没有力量能够制衡,退出伊核协议的负面作用对美国的伤害并不大。

伊朗退出伊核协议的后果非常严重。伊朗如果退出伊核协议,那后果可就非常严重。从英法德的角度,如果伊朗退出伊核协议,三国就极有可能加入美国制裁伊朗的阵营;从俄罗斯与我国的角度,一旦伊朗退出伊核协议,在联合国安理会层面的表决,就很难行使否决权,美国对伊朗提出的制裁草案就非常容易通过。毕竟,伊核协议参与6国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一旦伊朗拥有了核武器,整个中东乃至欧洲的形势都会迅速恶化。伊朗方面也非常明白各国的底线在哪里,并不会真的突破各国底线。伊朗总统鲁哈尼

国际社会其实就是在利益与实力的结合体,伊朗实力不强,自然要受到更多的限制。


美国观察室



在美欧的操纵下,伊核协议是套在伊朗的脖子上的一根绞索。

美国2018年5月8日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伊核协议不仅处于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而且沦为伊朗单方面履行伊朗协议的责任与义务,责权利完全不对等,不公平,然而,三个欧洲大国法国、德国、英国,以及俄罗斯极为反对伊朗退出伊朗协议,否则后果自负!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主要有二个原因,其一是美国认为伊核协议无法阻止伊朗研制,获得核武器,这是美国、以色列的红线。

其二,美国认为伊核协议对伊朗的约束比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的制裁大为倒退——安理会禁止伊朗发展弹道导弹,伊核协议却没有这样的限制内部。弹道导弹是以色列、欧盟对伊朗心生恐惧与不满的主要根源,也对驻扎在中东的美军构成了较大的危服。


这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主要原因,但其目的则是以旧换新——退出前政府签署的伊核协议,与美国现政府签署新的伊核协议,不仅要完全废除伊朗研制核武器的能力,更是要废掉伊朗的弹道导弹,并且清除伊朗的分布在中东地区的什叶派新月走廊的势力。

为此,美国对伊朗进行极限施压,不仅对其实施史上最高级别的制裁,还对伊朗搞军事极限对抗,甚至暗杀了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

在对待伊核协议上,法国、德国、英国了人欧盟扮演红脸,美国扮演白脸,联手忽悠伊朗继续保留伊核协议,单方面履行责任与义务,想方设法把伊朗忽悠瘸了。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此有所觉察,大骂法国、德国、英国及欧盟不可信,全是骗子。


在美国一浪高过一浪的极限施压下,伊朗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威胁退出伊核协议,以及核不扩散条约。法国、德国、英国、欧盟、俄罗斯都跳出来反对伊朗退出伊核协议与核不扩散条约,绷着脸警告伊朗后果自负!

伊朗还真被他们吓坏了,不敢退出伊核协议、核不扩散条约,乖乖地按照欧洲的要求继续单方面履行伊核协议的责任与义务。

在伊核协议的立场上,欧洲与美国是一致的,是利益共同体,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唯一不同的是迫使伊朗屈服的手段而已。伊朗鲁哈尼政府却寄希望于欧洲替伊朗撑腰,在伊核协议上与美国翻脸,如此天真,致使伊朗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飞狼


在《伊核协议》问题上,美国显然是挑事的一方,而伊朗显然是被动应对的一方。整个《伊核协议》的本质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让伊朗放弃研制核武器为前提,从而保障伊朗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让国际社会放弃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可是美国在看到了伊朗经济快速发展之后,而伊朗什叶派势力在中东地区的崛起,让美国感觉到自己当初签《订伊核协议》的目的并没有限制住伊朗,因此再加上自己自私的目的,才在2018年5月8日宣布退出《伊核协议》。



而如今伊朗在美国的逼迫下,已经宣布将会突破伊核协议限制,从而走上核武器研制的道路。在1月14日,英、法、德三国宣布诉诸《伊核协议》争端解决机制,以应对伊朗放弃遵守伊核协议承诺。毕竟伊朗在2015年7月签订的《伊核协议》,其中条款就规定了伊朗对于铀浓缩的丰度为3.67%拥有和平使用的权利,这属于正常拥有民用核能的权利。可是伊朗突破该协议的最后条款,就意味着伊朗是按照去年7月7日所宣称的将《伊核协议》规定的3.67%的铀浓缩丰度提高到5%的水平。



伊朗这样的动作就等于直接宣告伊核协议的破产,那么对于整个国际社会,在2015年之前所努力的结果将会前功尽弃。当时签订《伊核协议》的美、俄、中、英、法、德六国也是耗费了巨大的资源,才最终让伊朗放弃了研制核武器的计划。虽然美国的退出是导致《伊核协议》处于危险的状态,但是伊朗突破该协议的最后条款,则意味着该协议的名存实亡。毕竟将伊朗逼上研制核武器的道路,只会给周边国家包括欧洲带来更大的危险与麻烦。


一旦伊朗是真的准备进行核武器研制计划,那么就意味着伊朗将会不断地提高铀浓缩丰度的比例。从而为研制核武器进一步打下基础,这显然是一个绝对危险的信号。伊朗拥有核武器威胁最大的却不是针对美国,毕竟美国距离伊朗相对遥远,伊朗的弹道导弹射程还无法打到美国本土。可是伊朗的弹道导弹却可以覆盖俄罗斯,包括整个欧洲。毕竟伊朗拥有研制射程为3000公里弹道导弹的能力,这显然对于欧洲的国家安全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潜在威胁。


那么伊朗退出《伊核协议》的后果就是伊朗已经迈上了研制核武器的道路动作,而欧洲国家对于伊朗的威胁,显然会促使伊朗向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快。毕竟伊朗更希望的是欧洲国家不要耍嘴皮子,而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伊朗的石油交易。而伊朗突破《伊核协议》的限制,也是在逼迫欧洲国家做出实质性的举动,不要再畏惧着美国,又想让伊朗遵守协议,这显然是伊朗难以接受的。

为了尽快达到伊朗的目的,伊朗外长在面对英、法、德三国提出的《伊核协议》争端解决机制,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在1月20日就说,如果欧洲国家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伊朗将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显然,这样的举动比伊朗退出《伊核协议》更加严重,毕竟这意味着伊朗向研制核武器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那么对于伊朗来说,每一步的前进都会牵动着国际社会,对于伊朗核武器发展的关注。



毕竟伊朗研制核武器也意味着国际核不扩散的大好环境遭到了最严重的破坏,也意味着伊核协议相关各方之前所做的努力都已经灰飞烟灭。因此,世界各国都希望伊朗能够留在伊核协议范围之内,同时保障伊朗不去触碰核武器的底线。只是由于美国的逼迫,让伊朗只能铤而走险,而欧洲国家又因为惧怕美国不对伊朗进行实质性的支持。因此,这样的问题在于欧洲国家的蹑手蹑脚,而伊朗一旦踏上核武器研制的道路,也意味着欧洲国家为自己惧怕美国而付出了整体安全的代价,这种后果只有欧洲才会深有体会!(淡然小司原创,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淡然小司


《伊核协议》是六国给伊朗戴上了拥核的“紧箍咒”,保证波斯人15年内无法拥有核弹头,这让欧洲能踏实睡觉,但对中东地区并不安全,特别是美国的盟友沙特和以色列“恶梦连连”。

历时12年谈判的“伊核协议”于2015年7月14日最终达成历史性协议。

伊核协议的签署,受益最大方是伊朗,美国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协议虽然有六国参与联合国承认,不过美国国内民主党获得了掌声,共和党坚决反对,国会也没有通过表决形成“法案”,这便埋下了被随时撕毁的命运。

伊核协议是软硬皆备的限制伊朗发展核武的“妥协协议”,是美国让步的协议,是共和党反对的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伊朗生产浓缩铀的丰度不能超过3.67%,浓缩铀储量不得突破300公斤;离心机数量从原来的1.9万台减少到6104台;定期接受联合国核查等。根据协议,伊朗无法获得生产一颗核弹头的重要原料。

伊核协议不令美国共和党满意的地方是,没有从根本上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扩张的势头。解除多项制裁后,伊朗经济得以长足恢复。

奥巴马政府签署了协议,等于给中东“虎”插上翅膀,又提供了扩张的舞台,2015年10月伊核协议正式生效,可美国对中东政策的失败为ls ls的崛起提供了土壤,便是策动更迭叙利亚政权,美国联军无力应对,让伊朗抓住机遇整合伊拉克、叙利亚的什叶派民兵组织同ls作战,虽然一方面帮助了美联军,同时收获了“完成什叶派之弧”的建设。伊朗趁美国政策的失败壮大了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美国现政权对伊朗弹道导弹发展耿耿于怀,欧洲更是怕的要命。这便是美国撕毁协议理由。

美国单方面撕毁协议重启制裁,目的降伏中东虎,可伊朗却一步一步退出协议,重新开启拥核梦想,这让欧洲如坐针毡。

伊朗通过签署《伊核协议》到如今逐步退出,发现了谁是他的真朋友,谁是他的真敌人,同时认清了谁是两面三刀的假朋友。最终决定向东靠,向俄罗斯看起,两大国背后支持伊朗,这便是与美国有恃无恐的力量源泉。

伊朗本来目的是拿伊核协议说事,制造恐慌情绪,让多国向美国施压重回协议。口口声声要彻底撕毁协议是威胁,明白某些国家比他更着急,主因,美国无力再次发动一场中东战争。美伊博弈好比踏入“雷区”,哪方一不小心首先触雷谁先灭亡,别看两国气势汹汹,其实都是色厉内荏的虚张声势,只是让法英德三国干着急。伊朗不会彻底撕毁协议,美国更不会往伊朗地界扔炸弹,两个老冤家都明白“战争”的最终代价是让第三方受益,美国能轻易地将老大地位让给他国吗?


何由之


这就是强国和弱国的区别,美国可以为所欲为,伊朗却被画地为牢,这就是国际交往的丛林法则。

延伸下来,就是人们常说的弱国无外交。


美国是什么样的国家?二战的主要战胜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数量最大的核武器作为后盾,在此背景之下,如果美国不按国际同行法律法则行事,是没有任何国家能阻拦的!

伊朗又是什么样的国家?相比较美国而言,伊朗没有常任理事国的特权,更没有核武器做后盾,仅仅是地区(中东地区)强国而已,出了中东,伊朗几乎没有对外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所以伊朗只能被人制,而不能制人。


这次对伊朗退出伊核协议反应最大的是欧盟国家,英法德为首扬言要启动伊核协议争端解决机制,用联合国的名义来制裁伊朗!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撕毁伊核协议,欧盟国家仅仅表示的是遗憾,对特朗普是一再的好言相劝,想让特朗普重新回到伊核协议中来;



为何欧盟国家对美国和伊朗撕毁伊核协议这般不同?

一方面美国和伊朗国力的巨大差异,就决定了同样是撕毁伊核协议,欧盟对美国,伊朗的反应是不同的,欧盟没有力量撼动硬柿子美国,只能捡软柿子伊朗来捏;

另一方面,万一伊朗失去了伊核协议的约束,真搞出核武器,中东就会大乱!

离中东最近的欧盟将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有可能遭到伊朗核武器威胁,更直接的威胁就是上千万可能的难民!这次叙利亚战争带来的难民潮仅仅是上百万而已,欧盟已经不堪重负了。

第三,从欧盟的利益角度,欧盟和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紧密,大部分国家是北约成员,而北约老大就是美国;欧盟和美国之间贸易关系也相当的巨大,远远超过欧盟跟伊朗的贸易额,比如2018年欧盟和伊朗之间贸易额刚刚超过200亿欧元,同期欧盟向美国出口额高达4060亿欧元;


在欧盟面对如此巨大的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差别之下,欧盟会向着美国,还是向着伊朗?不用说,欧盟当然是忌惮中东难民潮,同时担心被特朗普经济上制裁,只能帮着美国,来打压伊朗了。

这是欧盟唯一的选择,这也就注定特朗普撕毁伊核协议,没事;而伊朗宣布逐步退出伊核协议,就是大问题的原因。



你对同样是撕毁伊核协议,美伊之间的待遇差有何看法?期待你的留言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