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疫情過後,孩子優秀的更優秀,落後的更落後,兩極分化更嚴重

​古有“鑿壁偷光”,今有“房頂蹭網”,

在網絡上看到一張圖,令人動容,

河南一學霸因為家裡沒有裝寬帶,

8點鐘上屋頂借用領居的網絡釘釘上課。


疫情過後,孩子優秀的更優秀,落後的更落後,兩極分化更嚴重

更有一名高三男孩,


疫情過後,孩子優秀的更優秀,落後的更落後,兩極分化更嚴重

同時爆火的還有方艙醫院的“考研哥”

讓不少網友大呼“比你帥的人比你還努力”!

疫情過後,孩子優秀的更優秀,落後的更落後,兩極分化更嚴重

有人說,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放縱地過假期。


反過來,成就一個孩子,就讓他自律地過假期。

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正在悄悄獎勵這些默默努力的人,每一份付出,都會在生命中的下個路口,給你回報。


在這個長假裡,有的孩子除了吃和睡,就是盯著手機屏幕,玩著遊戲,刷著短視頻,得過且過;有的孩子規劃好每一天的任務,嚴格執行,趁著假期成就更優秀的自己。

疫情過後,孩子優秀的更優秀,落後的更落後,兩極分化更嚴重

疫情過後,孩子的學習會出現兩極分化,自控力強則更加優秀,即使不能名列前茅,也會在長假裡實現“彎道超車”;無法自控、過度放縱的孩子,往往難以回到學習狀態,差距進一步拉大。


1、優秀的人生,少不了自控力


混一天和努力一天,看不出任何差別。可是一個月後,會看到話題不同;3個月後,會看到氣場不同;6年後,會看到距離不同。


看過《奇葩說》的朋友,一定都瞭解哈佛法學院的詹青雲,別人準備一兩年都無法考好,她僅僅用了1個月,真正的差距不是智商,是常人所沒有的自控能力。


疫情過後,孩子優秀的更優秀,落後的更落後,兩極分化更嚴重

她學習的時候,從不被外界所幹擾,為了多點時間讀書,連吃飯都選擇最近的地方。

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媽媽們都很熟悉。就在2019年的新加坡國際西洋樂大賽,她拿下了鋼琴獨奏、小提琴獨奏等5個一等獎。


疫情過後,孩子優秀的更優秀,落後的更落後,兩極分化更嚴重

很多人不敢相信,那個曾經在綜藝節目上平平無奇的小女孩,今天會變得如此優秀。這優秀的背後,是她7年的自控與努力。


俞敏洪老師說過一句話:“你每天比別人多學一小時,堅持一年就比別人多學365小時”。但是你的成長絕不可能只是365個點,而是365的指數級。


疫情過後,孩子優秀的更優秀,落後的更落後,兩極分化更嚴重


這就是複利效應的威力,自控力越是強的人越優秀,越優秀的人只可能更加優秀。


2、自控力,需要孩子從小養成


美國一項研究數據表明: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自控力),是影響學習成績和效率的直接因素。


他們的教育,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從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和家長就一步步引導孩子,自己制定計劃、完成目標。


疫情過後,孩子優秀的更優秀,落後的更落後,兩極分化更嚴重


美國心理學家曾作一個追蹤研究,他們歷經十餘年,上至採訪政界、商界無數名人,下至調查在校學生的成績因何所影響。


最終所得結論是:一個人能否實現目標,跟任何性格特徵都無關,除了自律,也就是我們的自控能力。


自律無疑是優秀人生的標配,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是父母責無旁貸的義務。


3、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兒童的自控力,都體現在專注力上,注意力分散,做事集中,自然也不會要求自己要做到哪些事情。


培養自控力,首先需要培養孩子的基礎能力,才能幫孩子更好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


基礎能力培養,包含

1、專注能力。

2、理解規則能力。

3、時間概念。

4、表達能力。

5、堅持做事的能力。


另外,要想孩子成為自控力強的人,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疫情過後,孩子優秀的更優秀,落後的更落後,兩極分化更嚴重


如果父母下班回家,也常是玩手機、抽菸、打遊戲;有時答應孩子的要求,卻沒有信守承諾,那麼孩子很容易養成頹廢的個性。


所以父母要言傳身教,做更好的自己,才能培養更優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