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第一次鴉片戰爭,道光皇帝一直打到底,能不能打敗英軍?

作家孫鑰洋


這麼講吧,大清國如果不在《南京條約》上簽字,而是牛脾氣上來硬要和英國入侵者抗到底,那歷史的面目可就真的大不一樣了。

首先,朝廷跟英國人幹上了,且有打不過的意思,大清國內那些信奉各種稀奇古怪宗教的農民就會揭竿而起。事實上,早在道光前任嘉慶,即鴉片戰爭爆發前27年,就曾在天子腳下的河南、直隸、山東三省交界地帶和京畿地區,爆發了一次自稱為天理教的造反運動,教民先後佔領河南滑縣,直隸長垣,山東定陶、曹縣等地。甚至皇宮裡的太監,也是他們的內應,聯合北京附近大興、宛平一帶的天理教徒,一舉攻入紫禁城。

當時混戰中射在隆宗門上的一個箭鏃,一直被保留了下來。而道光皇帝,也曾親身經歷這場戰事,並以鳥槍擊斃兩個天理教徒。

但當時大清國能維持穩定,是因為沒有外敵。可此時如果是英國人打到了北京附近,天理教再乘勢而起,道光皇帝能不能繼續保持冷靜,那可就真的難講了。

而且,道光年間的反清組織,可遠不止天理教,還有白蓮教、天地會等一大串呢!如果全部都鬧起來,加上英國人在沿海攻擊,可真夠大清國喝一壺的。

其次,朝廷除了跟英國人以及天理教、白蓮教、天地會兩線作戰,他其實還有第三個敵人,那便是西北邊境處的回部伊斯蘭教白山派分支。鴉片戰爭爆發前16年,這一分支的頭領張格爾就曾攻擊清軍。前14年,又攻破喀什噶爾、葉爾羌等城。直到鴉片戰爭前12年,清兵方將張格爾捉住並處以極刑。此後又鬧了兩年,直到鴉片戰爭前10年,才將這一場亂子基本搞定。

而如果大清國拒絕和英國議和,東邊陷入連綿不斷的戰亂,重心無疑就會東移,給張格爾的餘部騰出空間來,他們東山再起,繼續跟清軍在伊犁喀什這一帶鬧,絕對是有可能的。

再次,廣東、臺灣、四川等幾個地方,當時也曾發生反清的騷動,如果大清國自顧不暇,這些地方重新起義造大清皇帝的反,也完全有這個可能性。

事實上,洪秀全的金田起義,就發生在道光的最後一年。而如果1842年道光不屈服,和英國人硬幹的話,太平軍一起來,就不是一對一的事,而是大傢伙一塊合力痛毆大清皇帝的事了。

(道光皇帝掀起的朝廷大員穿舊衣運動,看在百姓眼裡,都是笑話)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那個時代的老百姓,會有什麼愛大清的覺悟?嘿喲,你當他們都是傻的麼?一個不愛子民的皇帝,一個殺了無數漢人的王朝,憑啥要漢人去為它流血?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晚清的皇帝們不會硬扛到底,如果硬扛到底當然可以打敗英國人。雖然我也認為晚清皇帝之所以“怯於外戰,勇敢內戰”,和日後“攘外必先安內”的思想是一致的。即怕丟失政權,特別是本身屬於少數民族的情況下。但為什麼康雍乾時期敢接連用兵,而晚清就不敢了?也是一個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

(1)從國際、英國本身的國力、軍事科技等問題看,中英差距還沒抗戰大,人力完全可以打勝。

從國際形式上看,當時的世界只有三強而不是後來的六強(英俄法美德日)。當時世界的主旋律是對歐洲各國仍在各自爭奪中,普魯士、奧匈等國都還沒影兒呢。

同時,英國和法國是當時世界性競合對手(即競爭中合作),70年後,英法的關係才屬於合竟關係(合作中競爭)。

當時的世界還不像1870年代的列強形勢,法國海軍是威脅英國世界霸權基礎英國海軍的最強對手。當時,中國完全可以做到一國對一國。

英國作為“日不落帝國”的基礎就在於廣袤的殖民地,在亞洲印度是其核心,但印度尚未被英國全部殖民,立足並不穩妥。與此同時,英國在南亞內陸國如錫金、不丹、尼布爾等尚未併吞殖民,所以,真正對中國危險比較大的則是海上。

由此,道光如果能像一些“意志堅定”的皇帝那樣,能夠堅持打到底的話,長期拖垮英國是完全有可能的。

原因就在於英國不可能為了中國而冒著世界殖民地被法國、沙俄搶走,印度因中英戰爭而起內亂的風險。

最後,要知道,當時英國還沒有原子彈更沒有飛機坦克導彈,軍事科技還沒有到忽略人力的地步。

(2)晚清諸位皇帝和慈禧沒有改革、進取之心,迷迷茫茫中只要為了江山什麼都可以拋棄!他們不可能敢抵抗到底

道光皇帝等統治者很不要臉毫不知改革(嘴上說沒用必須要有實踐),其根本就在於“統治階層內部‘死水’一潭”,久而久之,膽量、意志力越來越不行。再加上“儒家化”影響,北宋“妥協苟安”思想地影響,更加為了政權而敢於放棄一切。

因此,恰當地批判北宋(包括南宋)、晚清的“妥協苟安”思想應該是我個人未來的重點,也希望更多地朋友加入。

由此造成宋朝、晚清,從百姓到統治者、軍隊,為了自己的日子兒什麼都可以拋棄。結果如何?像左宗棠那樣的人似乎成了“落後分子兒”,慈禧、李鴻章反而快成“民族英雄”了,結果如何?

你妥協、賣賣賣半天,李鴻章換來死後10年亡國、慈禧換來死後三年亡國!


坐古談今


道光皇帝一開始還是敢打的,畢竟那時候還自以為清朝是無人能敵的天朝上國,還不知道英國人的底細。

他還開開心心地說:“既然已經開打了,那就不能再向別人示弱了,朕不怕你們莽撞冒進,就怕你們畏首畏尾不敢打!”

可是,打著打著,道光覺得不對勁了,怕起來了,英國人原來不好惹,怎麼辦呢?那就不打了,和他們談和吧,反正洋人也只是想著和咱們做生意而已,畢竟朕的安危關係著天下億萬生靈呀,可不能讓朕有事。

於是清朝和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首開割地、賠款之先河。

如果當時道光皇帝能夠壯著膽一直和英國人死扛到底的話,清朝能不能打得贏英國人呢?

我認為是可以的,以清朝當時的家底確實能夠耗死遠道而來的英軍。

英國能夠投入到鴉片戰爭的兵力實際上很有限,打到後期也沒達到兩萬,這還是在他們已經基本上侵佔了印度之後的結果。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夠將放在印度的人通通抽調來投入鴉片戰爭,印度人再傻也知道反抗呀,英國人要真敢這麼做,印度人恐怕也會趁機起來掀桌子。

即便英國人放棄印度,全身心投入鴉片戰爭,清朝也仍然能夠在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英國的優勢在於武器和裝備。

但英軍畢竟遠離英國本土,補給勢必受限,如果道光敢發狠,讓清軍拼命地打的話,捨得投入的話,還真能耗死英軍。

英軍拿兩萬人來打清朝百萬之師,雙方在武器方面雖說確實有差距,但那個時候還沒到天壤之別的地步,英國人拿什麼來耗?

實際上,清朝當時最怕的是英國的軍艦,清軍這邊還在“嘿喲嘿喲”地拼命搖槳,英軍那邊的蒸汽船已經不知道衝到哪裡去了,這才是讓清軍真正恐懼的地方。

道光雖然遠在北京,但他最怕的也是英軍軍艦。

但是清朝這麼捨得投入的話,拿木船拱過去,不計成本地拱過去,英國軍艦難道還真會和清軍死磕不成?燃料一旦被消耗完了,那可就真完了。

為什麼道光皇帝不敢和英國人打到底,偏偏選擇了投降認輸呢?

道光怕死呀,他讓人去求和的時候,說了幾個字,“朕因億萬生靈所繫”,說白了就是我是皇帝,我不能死。

他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脅呢?因為英國的軍艦速度實在太快,昨天還在廣東轉著呢,今天突然就跑到福建來了,誰知道他們哪天打到天津來威脅北京?道光當然不能讓自己陷入危險。

所以,堅決不能再打了。

除此之外,對於道光和清朝來說,和英國人打的這場仗,實際上輸贏一點也不重要,英國人在他們眼中也從來不是最有威脅的敵人。

對道光和清朝來說,繼續維持清朝的統治最為重要,“防漢”最為重要。

可如果繼續打下去的話,清朝即便能夠耗死英軍,可卻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結果。清朝在鴉片戰爭中前前後後投入了20萬人,再繼續打下去的話,還得投入多少?一旦將地方駐軍抽調走的話,清政府的統治必然會受到影響。

最終的結果就是清朝可能打敗了英軍,但也會讓自己的統治走向末路。

道光對此心知肚明,所以他根本不可能和英軍打到底,只會權衡利弊地選擇妥協。


刻薄話


最近剛看完一本關於鴉片戰爭的書籍。即使道光皇帝一直打到底,也是根本不可能打過英國的。不要以為打持久戰,打消耗戰,靠著家底厚就能夠耗死英軍。每場戰役下來,英國人的傷亡往往是個位數字。長期打下去,估計大清得提前亡國了。

很多人認為大清軍隊有80萬,而英軍不過7000到20000人。以人數的優勢堅持下去必定能夠獲得勝利。實際上大部分的戰役,英軍的人數是遠遠高於清軍的。原因很簡單,當時英軍是從海上進行進攻的,部隊速度快,並且很容易集中。大清則不然,為了防止國內的老百姓造反,80萬軍隊廣泛的分散在國內,使得沿海地區沒有多少部隊。比如福建水師是清軍海上實力最強的部隊,但是人數不過4300多人。考慮到吃空餉的情況,實際人數就更少了。

當時大清朝的軍隊其實更像警察,主要的重心都在內部,為了便是維持大清的穩定,防止老百姓生事端。

戰爭爆發以後,朝廷廣泛的從全國各地聚集了十幾萬的軍隊。從數量上來看,的確是大清遠遠優於英軍。但是沿海地區面積太大了,這十幾萬軍隊需要防守廣大的海岸線。最關鍵的一點,這些軍隊主要是靠著雙腿來行軍的。英軍靠著輪船可以隨意從向海岸線上任何一個地方進攻,這樣下來每次戰鬥大清的人數是不佔劣勢的。

從每場戰役雙方的人數來,大清就不佔優勢。更不用說大清當時的武器裝備,人員素質了。說實話,即使雙方都是冷兵器,人數相等,大清也多半是打不得過英國人。

所以戰鬥的結果,往往是慘不忍睹的。下面簡單列舉幾個數據:

1.1842年6月22日,英軍進攻舟山。當時舟山守軍是2600人,實際參戰的人數是1540人,戰死了13人,受傷了13人,英軍毫無傷亡便攻下了舟山。

2.1840年7月到12月,英軍水土不服,死亡了448人,這是兩年戰爭中英軍戰死人數的五倍。也就是說英國人打了兩年,才被清軍打死了80多個人。

3.虎門大戰中,清軍表現英勇,戰死282人,受傷462人,共計744人。英軍受傷38人,無人傷亡。

4.1840年7月,英軍以2000人進攻有7000人防守的乍浦,共有9人戰死,55人受傷。

清軍打得最好的一場戰役是鎮江之戰,這是英軍損失最慘重的。一共戰死了39人,130人受傷,還有3人失蹤。相當於虎門、廈門、定海、吳淞等戰役的傷亡總和。

很多看到這裡可能會想,這樣耗下去,英軍不就耗死了嗎?其實,耗死的並不一定是英軍。清朝打鴉片戰爭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簡單列舉幾個:

福建450萬兩;

直隸大概230萬兩;

山東約為48萬兩;

浙江748萬兩;

廣東624萬兩。

加上還有其他省份的,大清朝打第一次鴉片戰爭光軍費開支就達到了2500萬兩銀子。加上其他的開支,保守估計也得3000萬兩銀子。光著一項就能夠讓大清的財政捉襟見肘了,如果耗上個幾年,誰損失更大?


歷史是什麼


不要把第一次鴉片戰爭看得太重。

當時的大英帝國在道光皇帝眼中,不過一番邦蠻夷爾,他們就是窮怕了,傾慕我大清富得流油,來求些互市,勒索些錢糧。

道光帝又不是沒努力過,組織動員了大量部隊開赴前線,從1839年開始,斷斷續續地與敵人周旋到了1842年。



可是清軍連戰連敗,難道道光帝沒有感受到羞辱和危機嗎?要說一點都沒有不會,但道光帝是一位典型的從奏摺裡看世界的人,前線遠在東南,距北京甚遠,更何況整個官僚體系都在配合著道光諱敗冒功,所以他基本不認為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於道光帝看來,此時的英國之於清,恰如匈奴之於漢,契丹之於北宋,女真之於南宋。又不是沒敗過,從長計議就好,早晚有一天他們會內附稱臣。

最要命的不是這個,而是英軍荼毒東南,進逼南京。東南乃大清財賦重地,南京是運河轉運要津。一旦英軍久據此處,漕運受阻,國家頓時就會陷於混亂。



當時在南京主持和談的耆英、伊里布等人豈能不懂這個道理,所以連忙與英方和談了,賠了些軍費,補了些商欠,開了五個通商口岸,割了邊陲的一塊不毛之地。

這種事又被官員美化一下上達天聽,差不多就是:許以金帛,又開互市,暫借邊地一隅以棲身,英夷千恩萬謝,俯首叩謝天恩,乃去。

道光帝或許會有些惋惜,暗想後世的史冊會怎麼寫,是澶淵之盟,還是紹興和議?反正不會那麼美好,但他也管不了這麼多了,他有些倦怠,只想平穩著陸,不要再出什麼亂子了。



能化干戈為玉帛,不戰而屈人之兵,那為什麼還要打到底呢?

不少人惋惜,中國本可以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抓住機遇,學習西方,一躍而成世界強國,但這種緊迫感直到20年後的洋務運動時期才應運而生,這下你該知道為什麼了吧?


達摩說


從當時的英國的軍事戰略和戰術上,就發現了,英國不僅僅是技術領先(當時的火槍還沒有膛線等技術,威力並不算太大,但當時英國的戰艦的火炮威力,精準度,射程已經領先太多了),而且,英國在戰術指揮上也領先的滿清一個維度。

先看當時配置,當時林則徐在廣東佈置的海上作戰“艦隊”,最大的船隻是“米艇”,排水量150噸,3米高,配備火炮10餘門,航速不足10節。遠道而來的英國艦隊,最大的旗艦是麥爾維號,火炮配備就有將近80門,排水量1716噸,高5米,真的是巨無霸了。而英國的戰艦的火炮配置,從精度,射程,威力,3個層面都比滿清艦艇配置的火炮要高起碼2個維度。所以英國軍隊一來,海上的防守就被降維打擊,直接只能從陸地上選擇火炮被動防守,防止英國人登陸。而當時關天培在虎門伶仃洋這塊我記得是,也是佈置了相當多的防守炮臺,應該說,按照他們的設想,只要英國人進入港口就是直接被三面的炮臺和海上佈置的鐵鏈雙重絞殺,這個想法很好,但這是很早以前的戰術了,其實英國人一來就看穿了,直接很簡單的,採用的是逐一擊破,因為英國人的艦隊火炮綜合火力高於你清朝炮臺火力至少1個維度,所以英國人很簡單實施的就是,對港口第一門炮臺進行全力轟炸,然後步兵從後繞上去迅速搶灘佔領,同時艦隊裡面播出另外幾艘火力較強的艦隊對滿清對岸側翼的炮臺實施火力壓制,等第一個炮臺繳械後,轉投第二個炮臺迅速攻陷,之後兩面夾擊港口就淪陷了,主要港口淪陷後,清軍就在深度的要塞城市抵抗,但英軍通過佔領附近的小島,迅速佈置軍事炮火基地,並架起火炮對準陸上的清軍要塞進行輪番火力壓制,之後迅速建立起前線軍事根據地。而且這是在很短的時間裡面完成的,要知道,關天培佈防可是花了好幾個月完成的。英國的這種立體式現代化戰術,確實把當時清軍打傻眼了。總結下來就是,英國採用的是現代偵查瞭解你火炮火力佈置線,然後通過戰艦主力轟炸你薄弱防區的炮臺並搶灘登陸,分一部分戰艦從遠處對你滿清主力炮臺進行火力壓制讓你主力動彈不得,所有戰艦都不進入港口河道中。這種操作在當時簡直就是“降維打擊”,而英國的這種戰術不僅僅讓清軍付出了虎門1萬人的兵力損失,同時關天培也就以。英軍傷亡加起來40多人。虎門這塊迅速淪陷。而之後廈門,鎮海,寧波等地的失手也是同樣的情況,並且有意思的是,像廈門等地,清軍用半年部署的防線(還在沿著海岸線佈置了1.6公里以上的花崗岩城牆),被英國幾天功夫就打下來了,當時有記載,滿清當時的火炮連調整角度的炮架也沒有,就是說,每一門炮只能固定攻擊一個位置(這能打的到對方軍艦才怪)。所以英國打廈門只傷亡了1個人(沒錯,是1個人,這1個人搞不好還是自己誤傷的)

很多人都認為道光帝只要選擇消耗戰,就能用補給優勢和兵力優勢耗退英國人,這種想法完全是“古代戰爭”的想法,當時道光的滿清確實擁有百萬軍隊,這個是事實,但由於制海權的丟失和內陸運輸物流的落後,當時道光派遣一個叫奕經的人,從全國各地調往前線的士兵累積已經不下10萬大軍,但由於制海權丟失,導致各個沿海地方都需要佈防,兵力分散這是其一,其二,由於運輸落後,從調兵到抵達,用了將近半年很多部隊才剛到達前線。而英國由於有制海權,所以從殖民地印度調集補給資源,傷員士兵也從海上路線進行兵源更換。從印度沿海走,一個月就能完成補給。而海上的暢通,這讓英國的補給其實是不間斷的。這種思維其實是英國當時在早期的海上爭霸吃了大虧才認識到的,英國當時被荷蘭西班牙等欺負後悟出了“海洋才是我們國家的城牆”這樣的覺悟。所以說,滿清的軍隊當時有很奇怪的現象,大部隊好不容易從比方山西花了3個月到達了東南一代,然後到了準備打仗,之後英國人早就洗劫一空後乘船北上了。而廣闊的沿海導致縱使百萬大軍沿海佈防,分散到每個海岸口的兵力也就那麼一點,英國人的強力火炮逐個擊破,基本上1天就能拿下的。

等到英國人到達南京的時候,滿清早就在“調兵”和“佈防”這兩件事情上崩盤了。再者南京被佔領,英國人在此建立了已經無法摧毀的前線根據地,控制住了滿清的經濟命脈不說,其實等同於半個中國(南方)已經淪陷了。這個時候滿清已經不知道怎麼打這個仗了。繼續全國調兵,OK,如果這個時候調集全國兵力和英國在南京決戰,幾個月時間趕過去,英國人萬一又坐船從海上直接直搗黃龍到天津怎麼辦,而這個時候出門的大軍再回追根本就來不及,而英國人只要控制沿海,進可進退可退。而如果雙方僵持,那顯然,富庶之地華東和華南已經被英國佔領,英國人還有印度殖民地,補給早就不是什麼問題,就地還能生產,以當時英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滿清也沒有機會。


羊毛狐狸


關鍵是南京條約實際上和以後的馬關,辛丑條約不同,歷史書告訴我們南京條約是不平等條約,但細分析,除了賠一些軍費外基本都屬於平等條款,如果和當年馬戛爾尼訪華事件聯繫起來的話,南京條約的內容基本上就是當年馬戛爾尼訪華使團的要求的內容,只不過當年被乾隆拒絕的事情被英國人通過戰爭達到了目的而已。打不過的,那時候清朝已經建立了兩百多年了,也到了誰都能欺負的時候了。橫向對比其他大一統王朝最後幾十年的尿性,清政府做的也算中規中矩,不算最差的。你怪道光慈禧不中用還不如怪康雍乾沒跟上時代。

英國都把軍艦開到長江上,截斷了京杭運河,不投降北方就等著饑荒吧。英國打鴉片戰爭根本沒花多少財政收入,人家有制海權,海岸線上指哪打哪,戰爭花銷和在陸上建要塞的清朝根本沒法比,清朝就是打不過人家罷了,不用找什麼民族因素當藉口。打下去沒有希望,可能會花更多的錢,財力枯竭,內部矛盾激化政權不穩,這個國都位置尷尬,元大都,明國都,國力強大威懾草原,國力不濟草原民族隨時兵臨城下,離海岸也近,英國艦隊登陸,天津北京距離太近,外地軍隊支援不及,駐重兵糧食也成難題。

策略不對。輕敵自大到畏敵自卑。正面衝突拒敵國門之外是雞蛋碰石頭。應打游擊戰和人民戰。殺敵一人無論百姓還是士兵給予重獎,全民皆兵,引敵入國境內殲滅之。上下齊心,變通靈活。可以打贏。可是上下自大呆板盲目,當時是做不到講究戰略戰術。慈禧之所以會向全世界發起戰爭,第一個原因是她精心培養的皇帝死了,第二個是因為外國人在中國的所作所為動搖了滿清在中國的統治!這是慈禧最不想看到的,就算甲午戰敗慈禧都沒那樣瘋狂。慈禧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滿清的正統,就算犧牲民族的利益也在所不惜。因為就算犧牲的在多,也都是犧牲漢人的利益。

那時候清王朝是封建中世紀的統治模式,不可能和英國打長期的人民戰爭的,國民不支持這幫人,它依靠的是非常有限的稅收,而中國封建時代有個特點,到了中後期,土地兼併加劇,土地被地主階級隱匿起來,而多數農民失去土地,國家稅收大量減少,財富集中在大地主手裡,和明末一樣,這些人在國家有難時決計不會花自己家的銀子,而打仗是最燒錢的事,道光自然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不可能堅持打到底,能不打就不打。

打了敗仗依然也是天朝上國的心態,你能怎樣,才賠了2100萬銀元,林則徐燒了他鴉片一萬多英鎊吧,就這還不夠賠鴉片損失和軍費的,英國還非要求著跟你做生意。租了香港島,這仗打的我也是醉了。用不著跟英國死磕啊。關鍵這一巴掌依舊沒把天朝上國的心打醒。即便硬扛到底也打不贏!英國又不要你的土地,徑直封了大運河的槽運,你每年百萬擔的糧食都運不到北京,到時候怎麼打仗?要是此時長江以南別有用心的人跳出來喊一句“驅逐韃虜”,估計英國人睡著了都要笑醒!這種分而治之的手段英國人早就玩爛了,所以清朝統治者是把厲害都看透了才投降的!換作是現代人回去當皇帝也必須投降,沒有第二條路的!

中國不能長期,英國人就可以了嗎?你所說的道光明白一切,他顯然啥都不明白,搞不清誰應該是最該依靠的,只是一心一意保住自己的位子兒。 反外夷、支持儒家等就足以調動清朝的地主階級支持清朝,地主階級自然會組織軍隊。嘉慶時期的“白蓮教大起義”就有全國性的鄉勇;咸豐時期的湘楚淮也是鄉勇。地主階層是清朝皇帝的支柱,但道光弱智到連發動地主階層都不敢,可見比起嘉慶、咸豐都差勁。 康熙打三藩怎麼回事兒?白蓮教起義怎麼回事兒?這些都是幾年的全國性戰爭。

你要知道,英國更沒長時間地堅持資本。法國和俄羅斯是敵人;印度等殖民地哪裡不需要人?英國的海軍不登陸打什麼仗?無非就是第二次對付鄭成功的方式,在當時,英國人無論武器還是人數根本不適於長期陸地作戰。 不是清朝不能打長期戰爭!而是不敢打! 英國的危險性尚不足康熙年間的鄭氏。不能長期堅持?要知道太平天國什麼時候?曾左李這些人是什麼人?大部分中國人已經承認清朝一百多年了會不支持?當時“朝廷觀念”是大部分中國人的觀念。如果不支持,你就根本無法說明白:清朝能立國那麼長時間。 大部分人都只會為了生活,只有少部分會對各種事件做出反應。很顯然,少部分人中支持清政府的人在“甲午戰爭”以前是大多數。


歷史深度揭秘


導讀:1840年發生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可謂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他等於是讓列強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從此滿清進入到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一直到滅亡。

所以對於這樣一場戰爭,對中國的歷史可謂是個非常重要的意義。

鴉片戰爭結果是中國慘敗給了勞師遠襲、最多時也只有區區萬把人的英國。

歷來的流行結論是:因為英國進行了工業革命,所以裝備了先進武器的英軍在裝備落後的中國軍隊面前是不可戰勝的。那麼彼時的中國真的沒有可能戰勝英國嗎?

那時的中國完全可以打贏第一次鴉片戰爭。

我們先來看看雙方實力綜合對比

一、經濟方面

道光年間(1821─1851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仍居世界之首,高於整個歐洲的總和,1700─1820年間的經濟增長高於日本。據安格斯·麥迪森的統計,1820年中國GNP(國民生產總值)是歐洲的1.22倍,1890年中國GNP是日本的5.28倍;中國的GNP增長率從1700至1820年間一直領先於歐洲和日本。

二、軍事方面

陸軍:無論是從規模上還是從裝備上看,大清陸軍都是世界數一數二。

軍隊數量對比:當時清軍的總兵力大約在80萬左右(包括八旗、綠營兵)。鴉片戰爭中調集並先後投入戰爭的大約在10萬左右,而英軍最初派出大約海陸軍7000多人,後來增至最高達2萬人。如果簡單由數字上看,中方佔絕對優勢。

但在具體的戰役中,這種兵力上的優勢卻未能顯現。英方船堅炮利的優勢使其牢牢的掌握著制海權,也使其掌握著進攻的主動權。為了防禦英軍可能的入侵,清政府在從盛京到廣東的七個省、幾十個海口都得到處設防,分到每個重鎮上駐守的部隊也不過4000-10000。如此分兵,自然在每一處都難以集合優勢兵力,所以在中英間的多次戰役中,清軍能投入的兵力往往與英軍相當甚至還處於劣勢。當時的清朝交通不便,調兵速度的緩慢更加重了中方的困境。

武器上的對比:鴉片戰爭時期,清軍使用的火器主要不是中國自主發明研製的,而是仿造明朝引進的“佛郎機”、“鳥銃”、“紅衣大炮”等西方火器樣式製作的。就形制樣式而言這種老式的武器與英軍相比整整落後了200餘年。

中英海軍對比:根據記錄,最初參戰的英國皇家艦隊共包括軍艦16艘,運輸艦28艘,武裝汽船4艘,載炮540門,艦隊的總人數包括海軍陸戰隊在內約12000人左右。在戰爭過程中還有部分船隻加入用以替換在戰爭中因受損的船隻。

鴉片戰爭前福建水師共有艦船242艘,在營駕駛者118艘,在航率僅為48.8%!!如此大的差距使得清軍不敢出海迎戰,所以只能放棄海上交鋒,從而喪失了主動權。英軍以其強大的海軍在沿岸不斷進攻,而且暢行無阻,所以英軍掌握了戰事的主動權,清軍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為什麼說中國完全可以打贏第一次鴉片戰爭?

首先,就武器裝備方面而言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的英軍裝備是比中國好。但中英之間裝備上的差距遠沒有中國抗日戰爭時的大。

英國的大炮是比中國的大炮射程遠、射速快、射擊精度高;英國的戰艦是比中國的戰艦航速快、續航力久、抗風浪能力強。在海上,那時的中國是絕對打不過英國的。

但英國要打贏鴉片戰爭,必須在陸地戰場上征服中國。那時英軍裝備的火器下雨就無法有效使用,沒有裝備優勢的英軍在中國陸地戰場無異於送死。

三元里人民抗英戰爭的勝利就是最好的證明(英軍在三元里遭遇了大雨,火器全被淋溼一時無法發揮作用。憤怒的三元里人民趁此機會將英軍團團圍住差點將其全部殲滅。最後英軍不得不請求清政府的幫助才得以逃脫。)。如果英軍在陸地戰場遭遇大雨,老百姓尚且能打敗沒有裝備優勢的英軍,更何況國家的軍隊餒!

其次,就後勤保障方面而言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的英軍在中國及周邊沒有後勤保障基地,所有的物資都只能隨船攜帶。即使英國能從當時的殖民地印度船運些補給物資給在中國作戰的軍隊,但漫長的海上補給線簡直就是軍隊的噩夢。據英軍記載,那場戰爭由於後勤保障不到位而死亡的人數有一兩千之多,這個數字遠遠超過在戰場上死亡的人數!

再次,從經濟角度而言

英國因為巨量的鴉片被中國銷燬已經遭受巨大損失、曠日持久且規模龐大的戰爭開銷巨大、漫長的戰爭期間無法和中國做生意導致英國政府收入銳減。要知道現在的美國本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之所以失去美國這塊殖民地,不是因為英國武器不先進、後勤補給不能到位,而是因為當時的英國經濟已經被美國的獨立戰爭拖垮。英國沒有錢繼續將收復失地的戰爭打下去,所以只能眼睜睜看著當初的殖民地搖身一變獨立成了美國。中國距離英國比美國更遠;中國土地面積當時比美國大得多;中國當時人口遠遠比美國多。所以當時英國要真正打趴中國須耗費比打趴美國更多的金錢。

可以這麼說,第一次鴉片戰爭如果繼續拖個幾年,英國在經濟上就承受不了了!

最後,從外交層面而言

英國雖作為當時的頭號強國但卻有很多實力差不了太多的競爭對手。當時的英國如果和中國打得耗盡了元氣,必被諸如像法國、西班牙等世代死敵落井下石地取代。當時的中國可以大量購買其他列強的先進武器,甚至僱傭他們為自己打仗。其實在林則徐虎門銷煙後就通過各種途徑從歐洲其他列強那買了些現代化的武器並且做足了和英國開戰的準備。

所以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國第一戰不敢選擇在廣州,而是逐漸沿海向北侵擾戰備薄弱的省份。因為英軍知道,那時的廣州經林則徐的打造已經讓他們沒有戰勝的必然把握!

綜上所述,至少在武器裝備、後勤保障、經濟承受力、國際外交這些方面當時的英國是有軟肋的。如果當時統治中國的清朝道光皇帝能堅定不移抵抗到底、不聽奸佞小人求和,那麼是一定能打贏第一次鴉片戰爭的。

那麼道光皇帝為什麼不下定決心將第一次鴉片戰爭打到底呢?

如果道光皇帝真能下定決心將第一次鴉片戰爭打到底的話,清朝當然能夠打敗英軍,只不過清朝也會因此遭受不小的損失。

這個損失是道光皇帝所不願看到,也承擔不起的。所以,道光皇帝不會打,後來的咸豐、慈禧也不會打,因為他們都很清楚和洋人死扛到底的後果很可能會換來清朝的崩潰。

道光皇帝不會和英軍打到底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一、道光皇帝的主觀因素

實際上,清朝從嘉慶皇帝開始,皇帝們的性格便已經開始變得懦弱起來,並且能力一代比一代弱。嘉慶接手了乾隆留下的爛攤子,除了殺了一個和珅,被教亂攪得混亂不堪之外,幾乎什麼也沒做。

道光接手之後,除了讓林則徐熱熱鬧鬧地銷燬了一批鴉片,在鴉片戰爭的起始階段略顯強硬之外,餘下的便是對洋人的恐懼和在洋人的逼迫下籤訂《南京條約》所帶來的屈辱。

道光原本以為自己能夠輕輕鬆鬆地打趴英國人,畢竟在他的認知裡,清朝一直是天朝上國呀!可誰知道,英國人竟然成了他的夢魘,為什麼呢?英國人的船速度快呀,他們蒸汽船都用上了,清軍這邊還在划槳呢,所以英軍轉移速度也快,可謂是倏忽即至。

所以,道光對英軍特別恐慌,生怕英軍開著船一路北上,直接攻打天津和北京,那到時候道光便等於身處戰爭第一線了。

道光曾經在嘉慶十八年的時候碰到天理教叛亂,林清率領天理教徒一路攻入皇宮,打到了養心殿,當時嘉慶還在熱河,所以道光為了在爭儲一事上能夠加幾分,只好提槍上馬和天理教打了起來。所以,道光實在不想再經歷一次這樣的事了,他也不會讓這種事再一次發生,所以寧願割地賠款。反正地多的是,錢嘛,刮一刮也多的是。

道光皇帝對於洋人的恐懼,或者說對於戰爭的恐懼,是他不願意、也不敢繼續打下去的原因之一。

二、清朝國力方面所導致的客觀因素。

對於清朝國力,在此僅論其軍事力量,雖說清朝當時仍以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為主,可是在馬關和辛丑兩條約中仍然能夠拿得出這麼多錢賠給列強,可見清朝真要發了狠地刮錢的話,他還真不會缺錢。

那麼,清朝當時軍事力量如何呢?武器方面肯定是不如英軍的,當然差距還沒有之後那麼誇張,但勝在人數遠遠多於英軍。

道光時期,清朝的軍隊仍然是八旗兵和綠營兵,八旗兵兵力在20萬左右,綠營兵則在60萬左右,並且這80萬軍隊被打散分駐在各地,只有打仗的時候才會臨時將他們聚攏起來,,然後拉到戰場。

可是,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打得這麼狼狽,前前後後卻已經投入了將近20萬的兵力,也就是清朝四分之一的兵力。

如果道光鐵了心要和英軍死扛到底,那他就必須得集中清朝更多的優勢兵力,這也就意味著他得不得繼續抽走地方上的駐軍,這麼做肯定會造成地方守備的空虛,從而動搖清朝統治的根基。

即便如此,因為英軍的機動性強,轉移速度快,很可能清朝動地方上調過去的軍隊還沒走到戰場,英軍已經轉移到別的地方去了,又或者戰爭已經結束了。

清政府也正是因為明白這一點,所以到了最後也肯定會為了繼續維持自己的統治,放棄和英軍繼續打下去。然後,割一塊地,賠一點錢,以此了事。

19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按照條約,清朝需要在割讓香港島之外,向英國支付2100萬銀元。2100萬銀元摺合白銀約1470萬兩銀子,差不多是兩年軍費開支的五分之一,“便宜”多了。

只是整個中國,進入了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總結:鴉片戰爭時期英國的裝備遠沒有後來強大。只是統治者對自己統治的不自信,生怕漢人趁亂崛起,和武力的衰退,幾百年的奴化教育,居然輸掉了戰爭。對清政府來說,洋人只是要他的錢,而來自國內的造反可就是要他的命,非要把清朝皇帝從龍椅上給拉下來不可了。於是在這樣
“攘外必先安內”的思想指導下,害怕丟失政權的清政府,也就失去了與英國人死磕到底的信心。


路之意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近現代中西方之間的首次正面交鋒,200多年來一直強調以弓馬立國的滿清八旗,在英軍威力強大的洋槍洋炮面前,簡直被打懵得亮瞎了眼。

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但清政府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始終奉行閉關鎖國政策,唯一的通商口岸“廣州十三行”,也僅僅停留在對外物資交流的貿易層面,所以對海外西洋的政治變革、軍事科技發展所知甚少。

清政府對英國極度缺乏瞭解,表現在鴉片戰爭的戰略層面上,就是道光皇帝和林則徐試圖在正面戰場一舉消滅所有的來犯之敵。

這顯然不符合當時的敵我雙方優勢對比。

林則徐早在虎門銷煙之時,就已經預料到英國可能的軍事報復行動,於是在廣州沿海一帶,佈置了相當強勁的海防力量。這一招的確唬住了英國人,他們轉而選擇北上襲擾其它沿海城市。

幾千裡海岸線,清政府不可能處處嚴密防守。英軍憑藉快船利炮,遊走於各個戰場,往往能在局部區域範圍內形成以多勝少的兵力優勢,戰略主動權完全掌握在了英軍手中,他們想打哪裡就打哪裡。

而停留在馬拉車馱水平的清朝軍隊,行軍基本靠雙腿,主戰場優勢一點沒佔到,還總是被英軍在海岸線四處點燃的戰火牽著鼻子走,辛辛苦苦緊趕慢趕開到戰場,以逸待勞的反而經常是外來的英軍。

即便英軍有幾次在陸上停下來與清軍正面對峙,死守正面猛攻快打衝鋒戰術的清軍,也突破不了英軍由大炮和火槍封鎖的防線。

因此,無論是沿海炮臺與英國艦隊的遠射對轟,還是陸上兩軍擺開陣勢的正面對決,都是有利於英軍洋槍洋炮遠距離殺傷優勢的發揮,而不利於清軍的戰法。

如此一來,道光皇帝急於將英軍驅逐甚至打敗的想法,就很不切合實際了。

但是,在船快、炮利、火槍性能優良的英軍面前,清軍難道真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

答案肯定是有!

單就軍事戰術來說,英軍跨海遠征,最大的優勢是海軍艦隊,因而他們選擇與清政府對決的主戰場是東部各個沿海城市。但是,以艦隊為單位的襲擾形式,在當時的後勤補給條件下,很難形成足夠多的人數規模,用以支撐長久的內陸攻防消耗戰。

實際上,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遠征軍人數最多的時候,也只有2萬來人。

雖說英軍的洋槍洋炮,對陣清軍的長矛、弓箭擁有著很強的裝備優勢,但武器的代差仍可以用合適的戰術去彌補。

比如抗日戰爭時期彈藥匱乏的八路軍伏擊日軍,往往都是丟幾顆手榴彈、放幾排槍,然後衝入敵陣與日軍攪在一起,讓日軍的飛機、大炮、機槍等先進武器等發揮不出作用,不得不與八路軍打白刃戰。

相比之下,清軍完全可以利用主戰場熟悉地形的有利條件,放棄沒有勝算的遠距離大炮對轟,將英軍引入遠離海岸的內陸地帶,採用伏擊、夜襲等作戰手段給予英軍最大的白刃格鬥殺傷。

這點在廣州民眾的“三元里抗英之戰”中,有過十分成功的戰例。藉助夜色、大雨和複雜地形掩護的偷襲,一幫農民反而打出了比清軍在正面戰場更好的殲敵效果。

此外,仔細觀察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起因,是清政府派出的欽差大臣林則徐,以雷霆手段禁止了利潤豐厚的鴉片走私貿易。

英國為什麼向清朝輸入鴉片?

說白了就是英國的工業品在中國沒有什麼消費需求,而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卻是英國社會必不可少的消費品,英國只能直接拿黃金、白銀套購中國的商品。等到歐洲社會的金銀大量流入中國,存量趨於枯竭的時候,英國人突然發現他們可以通過向中國輸入鴉片,來換取中國的商品,甚至套購先前流入中國的金銀。

從這個層面理解,鴉片戰爭純粹就是一場“貿易戰爭”。英國人花費大量軍力遠征清政府,目的也是為了延續鴉片貿易和進一步打開中國的消費品市場。

清政府要是瞭解英國人的戰爭目的,斷絕任何茶葉、絲綢、瓷器等消費品向英國的輸出,同時在軍事上輔之以不與英軍正面交鋒的拖延戰術,那麼時間一長,首先撐不住的恐怕就是英國人了。

戰爭曠日持久,中英貿易斷絕,而且中國市場遲遲不能打開,這樣無利可圖的戰爭,估計英國國內的民眾都能把內閣政府給活活罵倒臺。

反觀清朝這邊,對中英貿易的依賴程度可就低得多了。反正以往都是閉關鎖國,頂多不要廣州十三行的商業利潤算了,其它的也不影響老百姓正常過日子。

由此可見,第一次鴉片戰爭,道光皇帝要是堅持打到底,儘管會遭受比較大的損失,但最終拖垮遠征的英軍,還是有很大的勝算。

然而,對清政府內部政權穩固的擔憂,又使得道光皇帝極不願意看到與英國人的長久對峙局面。

有清一代,儘管最高統治層極力彌合社會矛盾,但白蓮教、天地會等反抗勢力始終存在,尤其自乾隆晚年和嘉慶期間開始,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此時若與英國人長久糾纏,說不定就會有國內的反抗勢力趁機而起,點燃社會矛盾劇烈爆發的導火索。

日後席捲江南半壁的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楊秀清等人就是趁清朝內憂外患之機,聚合底層赤貧百姓搞起的武裝起義。

對清政府來說,洋人只是要他的錢,而來自國內的造反可就是要他的命,非要把清朝皇帝從龍椅上給拉下來不可了。於是在這樣“攘外必先安內”的思想指導下,害怕丟失政權的清政府,也就失去了與英國人死磕到底的信心。


劇透歷史


大家不妨再看看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戰敗後,簽訂的條約叫什麼。叫《南京條約》。為什麼要強調《南京條約》?因為通過觀察南京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發現,英國人已經把清朝的大動脈掐死了。



南京,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離長江的入海口已經有一段距離了,可以說,已經是內陸;另一方面,南京屬於江南地區。

這說明了一兩點問題:

一,英國通過自己的軍事優勢,主要是海軍的優勢,已經牢牢控制了長江中下游地區,所以英軍只要想攻擊,那麼江南一帶會被英軍的火炮徹底摧毀。而清朝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於江南地區可以說,江南地區是清朝的經濟命脈,一旦清軍輕舉妄動,那麼清朝的經濟命脈就會被英國徹底摧毀



二,清朝時期的主要糧食產地就在南方,而北方的糧食以及其他一些必須的物資也都依賴於南方的輸送。而輸送的方式無非是海運和漕運。然而此時,這兩條路都已經被英軍切斷,所以,一旦道光帝敢於打所謂的持久戰,那麼久必須做好:①北方地區缺少物資而導致民變;②軍隊缺少給養和糧餉而譁變;③北方地區整體陷入經濟崩潰的準備。


所以,綜上所述,當時的情況,任何一個決策者,都不會選擇繼續打下去。因為根本沒有資本繼續戰爭。

還有,封建王朝,怎麼敢一直進行實力差距肉眼可見的戰爭?本身社會固有矛盾就很深,一直打敗仗,一方面民心軍心不振,另一方面要加徵各種稅來維持軍事開支,這豈不是激化了矛盾?統治者深知這一點。

所以,最後得出結論:清朝在當時,及時停戰,是很明智的。站在清政府的角度,洋人只是想做生意,沒必要賭上國家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