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汉匈漠北之战,出关14万战马,回来不到3万,汉军到底战死多少?

少卿之见


漠北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119年,由当时的强大中原王朝汉朝对匈奴发动的一次旨在进行战略决战的战略进攻。这次进攻汉朝集中了全国几乎所有的马匹,14万匹,以及10万精锐士兵和10万民夫负责后勤。

对于这场战役,汉武帝是势在必得,他派出了当时他最为得力的顶级战将:卫青和霍去病,各领5万人马,分两路出击匈奴。同时出击匈奴的将领中,还有李广、公孙敖等名将一时云集,汉武帝的战略意图也很明显就是希望能一举灭亡匈奴,永除北部边患。可以说为了这场大战,汉武帝是不惜血本了。

卫青和霍去病作为此战的主将,分别领兵从定襄、代郡出击匈奴。此时匈奴王伊稚斜知道此次汉军锋芒正盛,当时的匈奴在连年与汉朝的作战中损失惨重,不能与汉军正面抗衡,于是率部远徙更北的地方,一直到了漠北地区。

对于当时的汉军来说,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到匈奴的主力并与之决战,而整个茫茫的蒙古高原,地域非常广阔,在这样的地方寻找一直躲藏的匈奴主力并非易事。出击匈奴之后,对于卫青和霍去病来说,只能凭着他们的直觉去寻找匈奴主力,这就对统帅有了非常高的要求。

卫青带领5万精锐人马北进了一千多里后,最终发现了匈奴人的主力,单于伊稚斜。此时的伊稚斜基本已是没有退路,索性就带着主力人马在这里候着卫青了,一场决战不可避免。

卫青的战术是一种步骑结合的战术,他下令用“武刚车(战车)”环绕组成阵型,防止匈奴骑兵的突袭,另一方面派出了5000骑兵正面冲击匈奴人的阵地。伊稚斜带领本部万余骑兵迎击汉军,双方一场血腥的厮杀展开,一时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双方一直战至黄昏,都死战不退,此时刮起了一阵狂风,飞沙走石,两军将士都顿时看不清对面,卫青抓住了战机,令左、右两翼军队出击,迅速包围了匈奴大军。伊稚斜战至此时人数已经逐渐减少,眼见力战不支,不得不率部突围,最终逃出了战场。两军一直激战到了深夜,卫青才知道伊稚斜已经逃脱,即令轻骑兵连夜追赶,被围困的匈奴部队也四处突围,最终避免了被汉军全歼的命运。之后汉军追击伊稚斜200多里,伊稚斜却早已不知去向。此战汉军歼灭匈奴19000多人,俘虏无数,一直打到了赵信城,毁城而还。

东路的霍去病带兵5万追击匈奴左贤王部,卫青属于纯骑兵战术,一路上只带领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不断地追赶匈奴部队,跋山涉水追击了2000余里最终在草原深处遭遇了左贤王的主力部队,双方大战由此展开。由于汉军个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人人奋勇杀敌,左贤王很快就支持不住逃离了战场,整个匈奴军队崩溃,汉军此战斩杀匈奴7万余人,俘虏了匈奴大臣章渠、屯头王、韩王等重要官员,及相国、将军等重臣83人,斩杀北车耋王,封狼居胥,之后一直杀到了瀚海才凯旋班师。

相比霍去病,卫青的战绩实在是有些可怜,打了半天也才消灭了19000多匈奴军队,而霍去病则是歼灭了7万多匈奴军队,并且俘获众多,霍去病成为了汉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可惜的是不久之后霍去病便病逝,享年24岁。

此战来说,汉军出动了10万精锐部队,动员了14万匹战马出征,最终回来的只有3万战马,就历史记载来说,汉军中真正作战战死的多数应该在卫青那一路人马。由于在行进途中李广的一部军队大约1万人没有赶到战场,当时与伊稚斜决战的部队很可能只有4万人左右,而且双方大战了一天,基本是死伤各半的情况,最终伊稚斜寡不敌众才撤退。而霍去病的一部则没有卫青打的那么激烈,基本遭遇到左贤王主力之后就是一边倒的压着对方打,最终把对方打的崩溃,斩杀人数达到了7万多人,还俘虏了对方众多重要人物,说明霍去病的那一战是基本全歼了对手。反观卫青,基本没俘虏什么对方的重要人物,而且匈奴人的主力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失,很多都从战场逃走,也说明卫青的作战不是很顺。

个人认为汉军那次出征漠北,非战斗减员应该更多,主要从一些侧面可以看出。主要是匈奴人在很多有水草的地方都放了毒药,不少汉军将士及战马吃了哪里的水草都容易染病。后来霍去病在战后2年,年仅24岁就患病去世也说明了问题。根据情况来说,卫青那一路因为作战产生的伤亡应该在1万人左右,而霍去病因为作战产生的伤亡应该小于这个数字。至于14万匹战马最终只有3万回来,主要是在作战的时候骑兵采取了换马突袭的方式,导致很多马匹不是累死就是走散,尤其是霍去病那一路,他采取的是纯骑兵战术,有时候一天就突进几百里,这个过程中他也不管多少人会掉队,直接往前打,这个过程中掉队的人和马应该不会在少数。

同时漠北地区的气候也会造成汉军在那个地方容易染病,也造成了不少非战斗性的减员。

所以综合来说,我认为真正作战情况下,汉军的伤亡应该小于2万,但是因为匈奴人放毒以及气候等原因,患上伤病的人应该不小于这个数字。当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一切也只是我的推测罢了。


老威观史


说到这里,你还真的是冤枉了这批汉王朝的士兵了,并不是他们伤亡太多才导致14万匹战马最后变得只剩下3万,只是这些马匹确实很难去维护。

为了这次战争,汉武帝准备了长达十年的时间,就是为了最后一击能够命中匈奴的心脏,所以我们去看一下他到底准备了多少东西,首先有10万的骑兵,这就是突击力量,这是这场战争绝对唱主角的主演,其次是14万匹战马,这就是本文的主角,收到这14万匹战马接下来会有详细的说法,咱们先略过,不提在接下来就是几十万的不足用来运送粮草军械。

好,我们言归正传,说到这14万匹战马,这可不是普通的马匹,这是汉武帝通过多年的良种培育优胜劣汰全国范围内的大量征集以后,所挑选出来的整个大汉王朝最优秀最有耐力,爆发力最强的14万匹军用战马。

为了能够保证这些战马的战斗力,14万匹战马从小开始就吃精饲料,当然我们一般来讲把它称作斤饲料汗王朝不懂这东西,汉王朝就是拿一些粮食将它混合成为了一种特殊的饲料,特意为给马匹,所以说吗,(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吃的比人吃的都好,那吃的东西所消耗的钱财比相同数量的人吃的东西消耗的钱财都多的多。

除此以外,在那个时代由于没有马掌大量的使用,所以当时的这14万匹战马长途奔袭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定马场的,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这些战马跑的时间长了,极有可能发生指甲的脱落或者是分裂,亦或者对马匹的马蹄子造成致命的不可逆的毁伤,而且战马所经历的地区要么就是戈壁荒漠,要么就是巨大的草原,这些地方对于战马的耐力对于战马的马蹄子的损伤更大。

这还不算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草原之上对于骑兵的使用得心应手,奇兵以其兵事业的战略那更加得心狠毒辣,辣,对于你的战马没有人会客气,面对成群结队的大汉战马,匈奴人肯定是以最歹毒的策略来迎接这一次浩劫一般的军事攻击。

卫青霍去病两路进军的途中还遇到过粮草不足的问题,若非在这途中吞掉了匈奴的一个大粮库,并且补充了一部分的粮草,或许这一次军事行动在半途就会演变成为一场大溃败。

讲道理,14万匹战马最后能下下来3万匹,已经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数据了,当时那个时代,很多时候战马上战场就意味着必死无疑的惨状。

其实根据历史上面的记载,这一次军事行动汉王朝损失的军队人数大致是在4万左右,还包括在这其中后勤运输部队的非战斗减员,总体来讲,这一次行动是成功的,成功的将匈奴人北逐出了草原,由此开启了草原一个新的时代,汉武帝所追求一生的决策北逐匈奴,在这一刻迎来了自己事业的一个巅峰。

当然也有酸这件事情的人,就比如说问答区里面就有一个说因为损失太大,汉武帝铁青着一张脸感觉很生气。

唉,作为一个这么有名的皇帝,也这么小家子气面对着自己部队的大胜,最后竟然还能铁青着一张脸,这个皇帝能够在皇位上呆个两天,我都觉得是一场奇迹。

匈奴虽然很强悍,攻打匈奴消耗也很巨大,但是对于汉武帝来讲这是一条不得不执行的国策,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文明的威胁性是肉眼可见的,不去对付游牧民族,让他们南下轻饶边关的农耕部落的话,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这将陷入到一场集不安定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面没有和平谈何发展?

汉文帝汉景帝是通过和亲的手段来使匈奴人安定下来,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更何况汉武帝的历史时期遇到的匈奴首领伊志邪,也是一个雄心勃勃,妄图逆袭中原文化的一个野心家,在他的威胁之下汉武帝如果不报警自己手中的利剑,恐怕汉王朝的江山,汉族的天下将会在此刻发生改变,纵观整个世界,被外来民族侵入,然后毁灭的政权多的数不胜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能够存在数千年而不倒,便是来自于这一场痛快人心的反击战,酸这件事情的人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不好好想想吗?


漩涡鸣人yy


士马一共30万左右,其中战马10万匹,还有士兵和其他大牲畜,主要是役马,可能还有一些牛,总共30万,战马损失比较清楚,就是14万匹回来3万匹,其他不是特别清楚了,死亡士兵和役马各是多少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损失极为惊人,战役跨度一年半,经过漠北之役以后,卫青霍去病再也没有出征了吧,想来汉武大帝终于明白卫青霍去病是什么水平了,这个损失到底多严重,许多人根本没有概念,就知道大帝战神乱喊,哈哈,就是萨尔浒之战,明军损失了2万8000匹战马,士兵4.4万,所以漠北之战损失相当于4.5次萨尔浒。以前卫青霍去病能够取得一定战绩,原因是汉军经过了长期准备发动的先发制人的打击,这个和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取得惊人战绩是一个道理的,汉军只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战术原则发动冲击就能够取得巨大战绩了,但是漠北一役,突然性消失了,匈奴也缓过劲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耐心的进行对抗,汉武大帝卫青霍去病业余的水平暴露无遗,战役期间,霍去病率领一万精锐铁骑出击,经过一两月吧!最多可能为2个月,结果损失了80%,匈奴比霉菌还腻害,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师级编制没有出现2个月损失80%的事情!

漠北之役以后,卫青被李敢揍了一顿,为什么李敢会如此大胆呢?会在白虎堂一样的军机重地揍西汉排名第一的军人呢?我估计是李敢看到了希望,除了为李广报仇,也是明目张胆的向汉武帝表示,国舅爷是不行滴!大汉还得依仗咱们这些职业军人,哈哈!汉武大帝知道这个事情以后,脸色铁青,在霍去病面前骂了李敢一伙,但是没有想好怎么对付李敢,因为李敢确实还有利用价值!(其实霍去病就是汉武帝利用李敢捧出来的!)霍去病就是个小孩子咽不下这口气,看到汉武帝极端厌恶李敢一伙,再加上嫉妒,就蓄意报复,就直接射杀了李敢,汉武帝一看事已至此也就大事化了,汉武帝也本来为了自己的权力筹划除去李敢这样的职业军人,所以也就没有处罚霍去病。


血山飞虫


《史记》载,经过元朔五年(前124年)的河南(指河套以南)之战与元狩二年(前121年)的河西之战后,汉匈战争的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匈奴在两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中均遭惨败,右贤王部损失极大,浑邪王和休屠王基本全军覆没,匈奴对大汉西北边境的巨大威胁被解除。

伊稚斜单于采纳汉降将赵信(原来也是匈奴小王)的建议,被迫放弃漠南,将其精锐主力全部撤往远离汉塞的漠北,企图引诱汉军深入荒寂苦寒的大漠,再伺机一举围歼之,因此匈奴骑兵并没有停止对汉塞的袭扰。

盘踞匈奴东部的左贤王之军队,始终未遭汉军致命打击,实力依旧强劲。河西之战结束后两年,匈奴左部又兵分两路,各自出动数万骁骑,一举突进汉境右北平、定襄二郡,杀掠千余吏民后满载掳获退出汉塞。

汉武帝策划发动河南、河西之役,原计划只是夺回河套平原以南、以西这两处战略要地,再给予劫掠成性的匈奴人一定的打击教训后,使其不敢轻易骚扰汉家北境的安宁,并没有深入大漠寻找匈奴主力决战、直捣匈奴王庭的意图。汉武帝和大臣们认为匈奴人世代游牧,逐水草而居,行踪不定,很难彻底将其制服,只要将其打痛,不再连年南下袭扰即可,汉军没必要穷追不舍,将其彻底歼灭。但匈奴主力虽然迁往漠北,但匈奴骑兵仍然南下侵扰,边塞烽火并未熄灭,反击匈奴的战争只能继续进行下去。

元狩四年(前119年),经精心策划与周密部署 ,汉武帝调兵遣将、征集战马,汉匈战史上规模最大、也最残酷的一次战略性大决战——漠北之战缓缓拉开帷幕。

这一次大决战,汉武帝不惜血本,从全国范围内调集了十万精锐铁骑,负责后勤保障、转运粮草辎重的步卒达到数十万,又从民间征集良马数万匹随军备用。

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分别出定襄、代郡攻击匈奴。伊稚斜单于探听到汉军即将长途跋涉、大举来攻的消息,立马将老幼妇孺和牲畜财产都迁往更远的北方,仅留精兵骁骑在漠北等待与汉军决战。

大将军卫青率西路军出定襄攻击匈奴主力。大军誓师出发前,老将李广已年届六十多,须发皆白,但壮志未减,主动向武帝请缨要出塞奋击匈奴。武帝认为“飞将”春秋已高,没有批准,在李广的一再请求下,武帝只好任其为前将军,归卫青统辖。卫青挚友、合骑侯公孙敖再度被起用,被任为中将军,也归卫青指挥。大军出定襄不久,就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单于的驻地所在。卫青为使好友公孙敖有建立大功、恢复爵位的机会,他自己也有独占大功的企图,于是命前将军李广与左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从东面迂回到匈奴侧翼掩护主力进攻,而自己则与公孙敖率汉军主力从正面攻打伊稚斜单于。

李广身经百战,深知卫青用意,对他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反常布置很是不满,厉声抗议道:“天子任我为前将军,理应率领前锋部队正面出击,为何让我迂回而东?况且我自出兵后一直与匈奴接战,直到今天才有机会与单于对决。我愿意为前锋,誓与单于主力决一死战”!

卫青见李广有抗命的意思,竟然让行军长史直接把军令送到李广军营。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事已至此,再无回旋余地,李广只得愤然下令拔营,与赵食其左军一起往东奔去。

卫青率汉军主力向北行进了一千余里后,突然见前方烟尘蔽日、人喊马嘶,原来是伊稚斜单于亲率匈奴精兵正在前方严阵以待。卫青戎马一生,经历过无数恶战,他临危不乱,下令用“武刚车(战车)”环绕为阵,以防匈奴铁骑突击;一面派五千骑兵正面冲击匈奴阵地。伊稚斜单于出动万骑迎击汉军。两军骑士拼死厮杀,互有伤亡,但皆宁死不退,战至黄昏,忽然刮起一阵怪风,飞沙走石,满目灰霾,两军将士对面皆不能看清。卫青乘机命左、右翼汉军迅速出击,将匈奴人团团包围在营地中。伊稚斜单于见汉军人多势众,且甲胄鲜明,兵强马壮,有些怯战,不敢再拖延,于是率数百亲信将士、卫兵乘黄昏从西北方向突出重围,落荒而逃。此时,两军仍在激战,直到深夜,卫青才知道单于已经遁逃的消息,疾令轻骑连夜衔枚急追, 他自己主动率大军撤出战团,随后尾追单于,被围困的匈奴军队乘机四散而逃,避免了被全歼的命运。

天亮后,汉军已驰奔追击两百余里,但单于还是逃得不知去向。自汉军出塞以来,共击毙俘虏匈奴军一万九千余人,掳获无数,一直推进到阗颜山(今外蒙杭爱山)以南,焚毁了赵信城,然后高奏凯歌,班师而还。

但李广、赵食其的汉军在东道的战事进展可就没那么顺利了。东道路途曲折难行,而且沿途气候恶劣、水槽稀少,大军艰难跋涉,又没有向导引路,终于在茫茫荒原上迷失了道路。直到卫青率汉军主力从阗颜山班师南返之后,李广、赵食其才与卫青在漠南会师。卫青或许心怀愧意,特地派军使携带粮食和美酒前去慰问李广,并催促他尽快到大将军幕府汇报迷路详情,还暗示李广将责任全部推到部将的身上,李广一向磊落,断然拒绝这样不光彩的龌龊勾当,坚定地表示:校尉何罪之有?是我自己迷了路,身为东路主将,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军使回去复命后,李广感慨而悲愤的对多年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们说:“我少年从军,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从不曾落于诸将之后,如今随大将军征伐匈奴单于,却不幸迷了路,这或许就是天意吧!我已年过六十,难道还要忍受那些刀笔吏的凌辱吗”!话音刚落,他愤然挥剑自刎,一代名将、 令匈奴人畏之如虎的“飞将军”李广就这样含冤负屈而死。右将军赵食其独自被逮捕下狱,受审后被贬为庶人。

东路军的统帅是骠骑将军霍去病,他率五万骑兵出代郡攻伐匈奴左贤王部。霍去病所选的都是勇猛剽悍的年轻勇士,而且他不设副将,只以李广之子、年青校尉李敢和匈奴降将复陆支为大校,代为副将,使军队指挥权高度集中,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提高作战效率。

霍去病军出代郡后,命令将士只携带若干作战物资,轻装前进,穷大漠,涉流沙,跋涉两千余里,在草原深处与左贤王的军队遭遇。汉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经数次血战,左贤王不支溃逃,汉军斩首俘获七万余人 ,俘虏单于亲信大臣章渠,以及屯头王、韩王等三贵胄,相国、将军等重臣八十三人,阵斩北车耆王,封狼居胥山(其地不详),祭拜姑衍山(今外蒙乌兰巴托以南),长驱直入至瀚海(有学者说是今贝加尔湖)后班师凯旋。

漠北之战,卫青率军深入大漠千余里,击溃伊稚斜单于之主力,可是因他心怀偏私,导致将帅失和,遂使伊稚斜单于乘乱逃脱,将军李广迷路误期自杀,赵食其下狱,功过相抵,因此卫青没有任何封赏,其麾下众将无一人被封侯赐爵。和舅舅卫青比,少年将军霍去病战绩更为辉煌,他深入大漠两千余里,斩获七万余人,战果是卫青的好几倍,俘虏匈奴左贤王的叔父、诸王、重臣近百人,还缴获了他的祭天金人,可谓居功至伟。武帝大喜,封霍去病食邑五千八百户,特置大司马一职,任卫、霍同列大司马,部将李敢、复陆支等多人封侯,还下令骠骑将军与大将军平级,爵禄一样。

此后,卫青威望大不如前 ,风光不再,而后起之秀霍去病则荣宠日盛,如日中天,卫青的许多部下纷纷去趋附霍去病,想到他那儿去谋求官爵,昔日熙熙攘攘的大将军府前顿显冷落。

漠北大决战,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大胜,从根本上扭转了百余年来匈奴骑兵对大汉边境的严重威胁,以及对中原农业区的巨大破坏,汉军疲于防守的被动窘境也被一举打破,开始转守为攻,牢牢地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漠北之战,汉军虽然大获全胜,但自身的损失也相当严重,史载,共有数万将士浴血沙场,英勇战死在大漠疆场上,也就是说十万大军只有不到一半人能活着回塞 ;卫青、霍去病两军出塞时共有马十四万匹,回来后只剩不足三万匹。文献记载,与汉军的严重的人员、物资损失比,匈奴人的损失更为惨烈,伊稚斜单于主力与左贤王的军队伤亡惨重,死伤、被俘共九万余人,牲畜、财产的巨大损失更是难以统计,之后,匈奴日益衰落,正如贾谊所说:“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汉军的强大战力,迫使其再度向更遥远的极北、极西之地远遁,大漠以南再无王庭。

汉军乘势进取,占据了朔方以西、张掖、居延间的广袤土地,保障了河西之地(河西走廊)的安全。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匈奴骑兵再也无力大规模南侵,汉匈间的战争主要发生在西域(今新疆、中亚),漠南再无大的战事。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参考书目:《史记》


铁马冰河wu


漠北战役汉军出动战斗骑兵十万人,总共损失兵力2.4万人,回来了7.6万人。后勤部队出动了五十万人,有大约5万人因水土不服染病死于征伐途中,总共损失人口近十万人。而匈奴方面,部队战死约7.2万人,有大约9万人死于被追杀的途中,约20万人死于随之而来的饥饿严寒。总共损失约40万人。

漠北战役虽然汉军损失不少,但是却也可以称之为大胜!汉军出兵总计约60万人,这60万人全部都是青壮年,他们身体强壮,战斗素质高,这是他们死伤少的主因。而匈奴方面由于是被动迎敌,他们军中就有大量14~16岁临时被征募来的士兵。这些人肯定打不过汉军的。

其次,因为这场战场不是发动于汉军本土,而是在匈奴腹地,这就使得汉朝老百姓不至于受到相应的战争破坏。匈奴方面则因在本土迎敌,他们的老百姓被迫卷入战争,这都是些老弱病残,这些人不管是直接参加战斗还是战场转移都是累赘,这些人大量死于战火。

第三,战争对经济的破坏。汉军深入敌后,直接摧毁了当地的物资生产能力。比如匈奴直接损失牛羊马等牲畜约140万头,又有200多万头牲畜死于缺粮劳累,这是匈奴人大量饿死的主因。


优己


对于漠北之战汉、匈两方的各自伤亡情况,司马迁先生在《史记》当中是有明确记载的:汉军共伤亡将近两万人,匈奴共伤亡将近九万多人。然而从题目中可以看出,14万匹战马曾经出关,但是幸存而归的战马却不到3万匹,难道《史记》等历代史书对于此次战役汉军的真实伤亡有一定的隐瞒,亦或是内在的隐情?这个问题其实在我看来有这种观点:漠北之战损失11万战马,并不代表汉军共伤亡11万人次。在有些人看来,“一马一人”似乎更为符合当时的局势,但这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偏向错误的看法。汉军伤亡将近两万人的说法确实符合史实,凭借“看马进而看人”的依据是不客观的。


公元前119年,汉、匈漠北之战爆发,此次战役可以称得上是汉军最远距离作战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漠北战役之前,汉军曾与匈奴发生了几次战役,在经过漠南、河西等战役后,绝大部分匈奴已经被迫迁徙至漠北。远迁漠北的残留匈奴却依然不断侵扰着汉朝北部边境,面对如此情况,汉武帝坚决秉持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宗旨,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统领5万骑兵出关应战,此次北伐目的就是彻底将匈奴残留势力清除(众所周知,经漠北之战后,分裂之后的南匈奴逐渐归附了汉朝,而北匈奴便慑于强汉的实力不断向西迁徙,直至匈奴帝国在欧洲的建立和灭亡)


其一:漠北一役,北匈尽遁,漠南再无王庭

①第一阶段:卫青部队幸出塞外后,卫青便果断地采取了“合围单于”的政策。卫青同“飞将军”李广等人率领兵马一路向北行至千余里,直击匈奴阵营。匈奴见到突如其来的汉军,一时之间便心生胆怯、闻风丧胆,慌张之下的匈奴军队丢了阵地、乱了脚步,便开始了四处窜逃。颜山之战,卫青率领五千骑兵共歼灭匈奴一万五千人。


②第二阶段:霍去病同校尉李敢率军出塞外后,霍去病便采取了直取匈奴的方法。他只选择了携带少量的粮草淄重和一万骑兵,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突然袭击直取了匈奴老巢。此次霍去病北伐,共歼敌7万多人,打出了“汉军无敌”的神话。霍去病“封狼居胥”,也使得其一战成名。


其二:马匹数量并不代表汉军数量

《史记》记载:汉军出塞马匹14万,入塞马匹3万。虽然出塞、入塞马匹数量出入如此之大,但是并不代表汉军的人数伤亡亦为如此。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①每卒双马:汉朝骑兵编制是每名士兵两匹战马,经过长途跋涉、战争激烈等艰难过程之后,大量马匹便就直接累死当场。②水土不服:漠北之战是汉军最远距离的一次作战,汉军同战马一并深入漠北,在水土不服、环境陌生的情况下,战马亦会出现正常死亡。③匈奴因素:在汉军行军途中,战马难免会就地饮水,其实匈奴早就在汉军北上的沿途水源下了毒药,如此因素也会导致马匹减少。


尚武菌


我说下漠北战役的历史。

汉匈漠北战役背景

公元前123年-公元前119年汉匈之间连续发了河南之战、河西之战等战役。结果是匈奴失去了南下和东进的军事基地,内部分裂。浑邪王投靠了汉帝国,这使得组织分散的匈奴各部落人心不稳,有分崩离析的趋势。匈奴单于伊稚斜急于集结力量与汉军主力决战,好通过胜利提升士气。这时翁候赵信建议:退居漠北,密切注意汉军动向,以逸待劳击败汉军。伊稚斜采用这条建议退居漠北,而汉武大帝则是要彻底平息匈奴带来的边患,汉军继续进军漠北,开启了漠北战役。


双方投入力量对比

汉十余万骑,以卫青、霍去病为首。后勤马匹14万匹,转运夫(步兵和民夫)10万人。

匈奴十余万骑,以伊稚斜、左贤王为首。主场作战,后勤占据优势。

漠北战役过程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分兵两路进军漠北。一路,以大将军卫青为首,率前将军李广、后将军曹襄、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食其拨付5万精骑、10万步卒和民夫,出定襄;另一路以骠骑将军霍去病为首,拨付5万骠骑军(敢战敢于深入敌后的猛士),配备精良甲胄、良马、精良的刀弩弓矛出代郡。



卫青军团出定襄后得知伊稚斜并未远去,就命李广和赵食其率部包抄,自己率部向北疾行,结果在这场战役中李广和赵食其部迷路,卫青率部穿越沙漠,到达戈壁滩,在这里发现匈奴主力。

朝阳初升,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暖洋洋的,两军徐徐向前,只见红色的海洋和青色的海洋越靠越近,两方人马都精神抖擞跃跃欲试。

卫青让步兵推着武刚车(武刚车,车身蒙上牛皮,前方开孔隙,捆上长矛伸出车外,车上立坚固的盾牌,弓箭手可以在车内通过射击孔射箭)在阵前结阵。命5000骑向前冲锋,伊稚斜派一万骑向汉军骑兵冲来,刚一接战汉军骑兵倒头往回跑,匈奴骑兵紧追不舍,在离本阵100米时,汉军骑兵分两股往本部大阵两侧跑去,汉军大阵这里露出了獠牙,在骑兵冲锋的时间里,大阵前方布满了汉帝国改良过的床弩。匈奴骑兵朝大阵冲来,于是威力巨大的弩箭如雨一般的射去,匈奴人大片大片的死去。五千撤退的骑兵返回杀向匈奴骑兵,武刚车里的弓弩手也不停的射杀匈奴人。

伊稚斜怒了,派出2万骑兵杀向汉军,卫青则命令2万重骑兵迎击上去。双方从太阳初升杀到日暮,尸体堆积如上。这时风沙猛烈起来,吹得睁不开眼又人困马乏,两方都在坚持。卫青命令两路骑兵包抄伊稚斜,中军则用武刚车正面压制。最后伊稚斜没有坚持下来,败退而去。

卫青命大军追击,直到窴颜山赵信城( 今蒙古国杭爱山南面)。这里是匈奴人的补给基地,在这里修整一日,补充大量粮草,剩余的放火给烧了干净。

这一战汉军损失一万九千余人,匈奴损失和汉军差不多,应该算是惨胜。

伊稚斜那个恨啊,本来跟左贤王约好过来助拳的,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他不知道左贤王也有了大麻烦。

霍去病出代郡向北1000里,没有发现匈奴主力,他判断应该是在舅舅卫青的行军路线之上,他相信舅舅的能力可以对付。临机决断下,霍去病直接去找左贤王部的麻烦。于是左贤王刚集结人马准备去支援伊稚斜,没有一点防备的时候,大批汉军精锐杀来,一下子措手不及,霍去病的骠骑军是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匈奴人肝胆俱裂,一路逃跑。霍去病率部紧追,一直追到狼居胥山。是役霍去病损失一万余骑,消灭匈奴七万多人,匈奴章渠王、比车耆王皆战死,屯头王、韩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名匈奴贵族被俘虏,这就是封狼居胥的由来。

漠北战役结果

在汉帝国的的打击下匈奴远遁,各部落开始分裂。而汉帝国,人员损失三万多,马匹损失十多万匹(基本都是长途奔袭,高强度作战非战斗损失),几代人积蓄的财力消耗殆尽。


快意恩仇武大郎


汉武帝这次远征,充分证明了农耕民族用骑兵对付游牧民族是下下策,十来年拼光了西汉近百年休养生息的积淀,民不聊生,杀敌一千自损一万。

况且也没什么效果,匈奴十来年休养生息又起来了,他们民族天生都是长在马被上是骑兵的料。汉武帝后期李广利李凌都是全军覆没。

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对付游牧民族最好的办法还是长城。等火器尤其马克沁出来以后,彻底反转,民国时期平定蒙古叛乱只需要一个团出张家口就行😁


伊洛川373


汉武帝刘彻将“大汉王朝”的版图拓展到了有史以来最宽广的区域!因为在刘彻统治的时期,他发动了无数的战争,他在位54年,有45年都有战事,可见一斑!

在汉武帝的丰功伟绩中,对匈奴的征服值得大书特书,毕竟他解决了自秦以来困扰中央政权的大难题,使领土增加,并且解决了边疆多战乱的问题!

其中,规模较大的决定性战争“漠北之战”彻底使匈奴的力量再难成气候,致使“漠南无王庭!”

那么,漠北之战,汉军14万战马,回来不到3万,那么战死多少将士呢?

一、汉匈漠北之战的前奏——河西之战,河南之战!

自从刘邦建立西汉以来,边疆战乱就不断,毕竟边疆有很多的少数民族,这些游牧民族没有被汉朝所统治,所以经常骚乱边界的居民,烧杀抢掠是经常的事。

在刘邦时期,因为国家初定,对待匈奴只能采取怀柔的政策,就是进行和亲。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长久的解决北边的边患问题,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

从汉武帝初年的马邑之战开始,对匈奴的讨伐大幕就拉开了。

其中著名的就是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和公元前121年的河西之战。这两次战争,为漠北之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汉匈的大决战——漠北之战!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爆发,卫青和霍去病是两大将领。

其中两人各率领五万骑兵分两路寻找匈奴主力决战,另外又派了数十万的步兵保障和善后,共有十四万的战马保证骑兵的战斗力。

卫青一部在漠北与匈奴单于相见,经过一番激斗以后,歼灭匈奴将近两万人,获得了胜利,而己方损失一万多。

霍去病一部与匈奴左右贤王相遇,激战以后,以一万人的损失歼敌七万多。

也就是说,漠北一战,汉军以损失两万多人的代价歼灭了匈奴九万多人。

虽然说十几万的战马,只回来三万,但是人员的伤亡远远没有那么大,毕竟战马的损耗要大于人员的伤亡。

三、余威尚存,边界安稳!

漠北一战,使得匈奴元气大伤,他们只得继续向北迁徙,致使“漠南无王庭”。

而汉武帝去世以后,汉宣帝继位本,公元前71年,在皇帝的授意下,汉朝派出了16万骑兵,联合乌孙的5万骑兵,一起对匈奴进行了打击,彻底取得了匈奴的胜利,消灭了来自匈奴的威胁。

总体来说,在漠北之战中,汉军以远低于匈奴的代价取得了胜利,这一战,也是名将霍去病的生涯顶点!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xiaoZ弹史


我是历史伶俜者,你来问我来答。

漠北之战,卫青和霍去病各领5万骑兵,汉军伤亡应该在两到三万余人,歼灭匈奴9万余人,此役之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此次战役是汉朝对匈奴发起的一次最大规模、距离最远的、最艰巨的一次战役,战略目的是包围消灭匈奴主力,使其无力再侵扰汉朝北部边境。



河西战役和漠南战役后,在汉武帝的连续打击下,匈奴内部也发生了矛盾,浑邪王率部归顺了汉朝,被安置在黄河以南塞外一带,被称为五属国。长期被匈奴作为南下基地的河西地区也渐渐发展成为稳定发展的农业区,基本扫除了西部匈奴势力。



而远逃于漠北的伊稚斜单于并不死心,于公元前120年派遣两路大军袭击右北平和定襄郡,杀伤汉民1000余人。为了彻底消灭北部的匈奴势力,经过两年厉兵秣马的准备,汉武帝出动十四万骑兵,随行步兵和民夫人员十万,专门负责骑兵的后勤保障,由卫青和霍去病分两东西路分别向漠北进军。



卫青与单于本部交战,匈奴单于见不敌于汉军,率领数百骑逃走,因为李广和赵食其迷路未能完成合围,导致单于顺利逃走。霍去病更是轻装上阵,以一万的损失杀敌七万余人,封狼居胥,禅于姑衍。



此役之后,匈奴远遁漠北,而汉朝也损失很大,近期无力再对匈奴发起大规模进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