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有人说小孩是自私的?


我认为小孩子天生是自私的。

荀子说人性本恶,自私也包含其中,人一出生就自带着许多的"恶”。孩提时期,他们 娇纵蛮横,一味地索取母乳,不顺从他们心意就大哭大闹,到了年纪稍长,好东西、好玩具不懂得分享,只会独自享受,不会顾及他人感受,喜欢撒谎,为了达到目的不顾一切,不懂得感恩,喜欢搞恶作剧来伤害他人,只追求心理的满足和个人的愉悦,没有共情能力,内心只有自我。

小孩是自私的,也可以说人生下来都是自私的,是"恶”的,因此我们开始提倡教育和道德建设,人一生下来如果任其成长不加以教育和道德约束,每个人都会走向犯罪,小孩子不会天生学会感恩、分享、友好和自我约束这些品质,因此才有了规则、有了道德、有了教育这些手段制约和纠正。

因此,我觉得小孩子天生是自私的。孩子成长就像树木生长,只有作为园丁的父母不断修剪长歪了的树枝,他们才会笔直、茁壮的成长为参天大树。





日暮而途远


因为父母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父母要是一个非常温柔.体贴别人的人。

那么你的孩子.也是和你一样,也会体贴父母.体贴别人。

父母是一个善良.而又愿意和家人.或者朋友分享自己的美好的事情,那么你孩子.也是如此。

父母要是一个.特别自私的人,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自私。

所以父母形象.和品徳,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影响,父母有一个特别好的道德修养,孩子基本上.和父母一样,也有好的道徳修养。

父母引导孩子.是最好的老师,孩子自不自私.与父母.有很大的关系。

父母要是.经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孩子将来也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孩子将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都与父母引导占很大一部分。

所以父母.引导孩子,是当前唯一重要事情。




严化萍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大概处于2到5岁,特点是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为自我中心倾向。

这个阶段的儿童按照想象去执行规则,把外在环境看做是自我的延伸,还没有把主体与客体分离,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别。他们的游戏活动只是个人独立活动的任意行为,与成人、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受认知的局限和思维发展水平的影响,还不理解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往往是我行我素,所以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自私行为。大人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活动应该以认真、耐心、细致的具体指导为主,不应多加干涉。

等孩子大概到了6岁的时候,他会以权威的态度评价自己和他人,所以孩子会在大人的教育下,学会去与人合作、为他人着想。


才智宝贝学堂


小孩是不是自私的,在于家长怎么引导。你让小孩分食品,父亲要第一拿食品,要拿走最好的那个;接着是母亲拿,也要挑走好的食品,小孩最后一个拿,只能拿剩下的,这样小孩就懂得了分享。

我们的家长都13点兮兮的,总是拿最好的给小孩,做家长的都拿剩下的,看上去是爱孩子,而在孩子看来,他得最好的是天分,应该的,于是跑到社会上也抢夺最好的,把次品留给别人。所以造成自私的心理是家长们的愚昧。

爱孩子要爱在心里,我们的家长有几个懂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