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湖南日報」山鄉鉅變換新顏————隆回脫貧攻堅綜述系列報道之三

「湖南日報」山鄉鉅變換新顏————隆回脫貧攻堅綜述系列報道之三


「湖南日報」山鄉鉅變換新顏————隆回脫貧攻堅綜述系列報道之三

向家村風光。


「湖南日報」山鄉鉅變換新顏————隆回脫貧攻堅綜述系列報道之三

茶葉基地。


「湖南日報」山鄉鉅變換新顏————隆回脫貧攻堅綜述系列報道之三

載歌載舞的花瑤姑娘。


「湖南日報」山鄉鉅變換新顏————隆回脫貧攻堅綜述系列報道之三

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區。


「湖南日報」山鄉鉅變換新顏————隆回脫貧攻堅綜述系列報道之三

青山美麗。 本版圖片均由楊貴新攝




楊文韜 陳仕球 羅佳成

前 言:

“我所養的豬都由華興公司收購,不用擔心銷路。以前我全家出去打工,現在都回鄉發展,全年收入不比在外面打工差。2014年我的年收入才1900元,如今,光靠養殖業這一項年收入就達到了23000元,現在過得越來越好。”村民向良玉說到這裡,笑容已悄然泛上臉龐。

向良玉的經歷,是隆回人生活越來越幸福的一個縮影。

隆回,這 70年的滄桑鉅變,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扶貧史。從交通閉塞到樞紐城市,從一片曠野到產業高地,從巷深無人識到遊客如雲……曾經“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已是一處集生態田園、美麗鄉村、民俗文化於一體的休閒度假、觀光體驗的旅遊勝地。


依託青山綠水 做強旅遊扶貧

北枕雪峰,南依資水,西連大湘西,串聯雲貴川。

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有巧奪天工的奇山異石、千里林海浩浩湯湯,虎形山、望雲山、大東山、九龍山連綿不斷。

每到3月中旬,大東山千畝櫻花怒放,這片“花花世界”吸引了成千上萬遊客前來賞花。酷暑季節,國家溼地公園魏源湖涼風習習,壩頂的人氣飆升!每到下午時分,壩頂總是人來車往,叫賣聲此起彼伏,猶如繁華的商業街或鬧市,湖邊農家樂一條街的每家店鋪坐滿遊客,入夜更是霓虹燈豔麗繽紛,歡樂通宵達旦。

這裡人文資源久遠厚重,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源故居、“中國花瑤第一村”崇木凼花瑤古寨等數十處人文景觀,極富歷史文化內涵。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灘頭年畫、手工抄紙、花瑤挑花、嗚哇山歌。

近年來,隆回大力實施旅遊帶動戰略,把旅遊作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重要途徑,以全員共建為關鍵、以全民共享為目標,探索出一條生態文化旅遊產業促進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以交通建設,打通旅遊快速道。山巒疊嶂,如詩如畫的隆回,美得讓人心醉。交通閉塞,發展滯後的隆回,窮得讓人揪心。想要富先修路,2018年8月,隨著隆回、漵浦旅遊連接線——崇山公路正式開工建設,貫通隆回縣虎形山花瑤景區與漵浦縣山背村花瑤梯田景區兩個旅遊景點,該公路的建成通車,標誌著花瑤旅遊邁上了新臺階,風景如畫的花瑤景區已經成長為隆回鄉村旅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如今,隨著一條條致富路延伸到景區,曾經的偏遠村落,處處煥發出新活力,來隆回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

依託人文優勢,推進文旅一體。藉助花瑤文化、高廟文化、屈原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抗戰文化和宗祠文化,成立花瑤文化藝術團,舉辦傳統節日慶典,扶持文化傳承人。8月9日,“2019中國·花瑤藝術文化旅遊周”的重頭戲——大型實景表演“南國雪峰·花飛花瑤”閃亮登場,融合了花瑤“討僚皈”文化和現代舞臺藝術元素的演出吸引了四方遊客。

同時,結合文化成果開發旅遊產業和產品,湖南雪峰山生態文化旅遊公司把雪峰山“大花瑤”景區打造成了湖南文旅融合的新地標,成為網紅新景點。

創建品牌景區,帶動村民致富。已成功引進八仙潭露營港、大東山藥王谷等4個旅遊項目。雪峰山生態文化旅遊公司在花瑤景區投資5億元,6年內創建國家5A景區;5個鄉村旅遊示範村帶動2800名貧困戶參與旅遊產業發展。綠康生態農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60萬元,在東山村5組的山溝裡,修建的原生態高山泉水游泳池和水上樂園,正在緊張施工中,預計年內可試營業,解決村裡50人就業。

以融合發展,打造美麗經濟。積極培育分享經濟、民宿經濟、教育公園等產業形態,推動休閒農業多樣化發展,加強文化內涵嫁接、植入,注重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轉化。

虎形山瑤族鄉白水洞富硒優質大米,虎久霧語富硒茶,高山四季豆等土特產品搭乘上了花瑤旅遊快車。湖南大學扶貧隊結合花瑤文化,打造“花瑤花”品牌,開發了圍裙、抱枕、擺飾和手工藝系列花瑤元素產品,2019年銷售額達400萬元,真正實現鄉村旅遊的一二三產業融合。

一個個地處深山的小村莊,由靠天吃飯到生態增收,發展旅遊成為了一條有效的致富途徑 。“過去守著美景仍受窮。現在依靠鄉村旅遊,辦起了農家樂,村民依靠旅遊實現了脫貧。”說起現在的生活,村民們一臉喜悅。


守護青山綠水 提升鄉村“顏值”

“你看,我們屋前流出的水都很清。”村民一邊清理垃圾一邊高興地說道。“村裡垃圾都安排專人分類處理。垃圾沒了,環境好了,我們這裡的環境一點也不比你們城市差。”

綠水青山正在變成金山銀山。圍繞脫貧攻堅,隆回立足生態資源優勢,把美麗鄉村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美麗鄉村,美在山清水秀。隆回統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生態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房屋改造等。

目前已建成七江、巖口、南嶽廟等12個鄉鎮垃圾中轉站,其他鄉鎮垃圾中轉站正在建設當中,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後,將實現全縣垃圾收運全覆蓋,有效改善鄉村居民的生活環境。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的“及時清掃、及時運輸、及時處置”,曾經“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的農村環境逐漸成為歷史,村容戶貌有了顯著改善。美麗鄉村,居住環境是硬指標。為改善群眾居住條件,隆回有序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實施鄉鎮小套房建設,開展“空心房”整治,進一步規範農民建房。實施農村“雙改”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開展“拆破房、清屋場、粉外牆、披綠裝”專項行動,實現了貧困戶從“憂居”到“優居”的轉變。

今年4月,該縣開展以“愛心改變面貌”為主題的扶貧幫困宜居行動,發動非公經濟人士自發捐款1500萬餘元,幫助縣域內572個村(社區)5720戶特困家庭修繕門窗、粉刷牆壁、更換線路、添置傢俱、更換被服等。青瓦、白牆、原木樓臺,一棟棟農家房屋修葺一新,一批批美麗鄉村繽紛出彩。

美麗鄉村,鄉風文明是保障。扶貧必先扶智,提升村民的素質,才是真正開啟金山銀山的“金鑰匙”。為激發內生動力,隆回以村規民約為抓手,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土化、生活化,大力倡導鄉風文明,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持續推進陣地建設、移風易俗、榜樣引領等工作,促進鄉村振興。

從今年9月開始,全縣選派副科級以上幹部370名,向全縣370個非貧困村派駐脫貧攻堅督導員,督促指導各非貧困村村支兩委、所駐鄉派駐村工作隊、各結對幫扶責任人壓實責任,完善基礎工作,紮實推進問題排查整改。各駐村扶貧工作隊逐個召開院落會議, 將村規民約貼到每位村民家門口,言傳與身教並行。加大政策宣講力度, 徵求村民意見,逐條解釋,進一步提升廣大非貧困村對脫貧攻堅工作的認可度。

如今,村民維護村莊環境衛生已蔚然成風,主人翁意識越來越強。“我們村帶來的變化非常大,硬化水泥路修到家門口,村裡的老百姓自覺性很高,大家都養成了講衛生愛乾淨的習慣,生活垃圾基本上都丟到了垃圾桶裡。不但把自家的庭院打掃乾淨,還積極主動打掃村水泥路面和村莊周圍的垃圾等。”

隆回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風生水起,鄉村整治工作實效顯著。美麗鄉村,人人都是受益者、個個不是局外人。一個個乾淨、整潔、舒適的鄉村不斷湧現,村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


呵護青山綠水 打造生態樣板

初冬時節,走進隆回,隨處可見一幅幅生機勃勃宜人居的畫卷。在這裡,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得到了集中展現。

一條條村組硬化路慢慢開始延長,內外暢通,光纖網絡進村入戶,農村環境更為秀美、農村生活更加舒適,鄉村顏值不斷“刷新”。打牌的村民不見了,合作社忙碌的身影增多了,收入增加了,傍晚時分,村裡的婦女們歡快地跳起了廣場舞……

美麗鄉村,美在有魂。為加強農村規劃發展,昇華村落傳統風貌景觀的品質和特色,為美麗鄉村帶來新“生機”!隆回提出了“一村一景、一村一業、一村一韻”的發展思路;堅持走差異競爭、特色發展之路,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避免“千村一面”。

努力構建佈局美、產業美、環境美、生活美、風尚美的“五美”鄉村格局,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樹立了一批看得見、摸得著、可學習、能複製的典型樣板。

在巖口鎮向家村,該村依託生態資源優勢,積極實施振興鄉村戰略,加大引進生態產業等現代農業項目建設,大力挖掘鄉風民俗、提升文化名村文化效應,形成自然景觀、休閒農業與鄉村文旅為一體的特色遊,打造涵蓋旅遊、電商、文創、民宿於一體的特色小鎮。

說起向家村的變化,向家村七組村民範長征感慨道:“我們向家村的村民能過上好日子,得益於精準扶貧的好政策,更得益於我們的脫貧致富領路人村支書向喜池。”

2014年,向家村重點圍繞水、電、路、網絡等基礎設施做文章,帶領村民把3.5米寬、6.2公里長的機耕道改造成6米寬的炒砂路;新建、硬化通組道路10.6公里;新修儲水塔8個,讓全體村民用上了自來水;完成改造D級危房91棟;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安裝路燈197盞,美化、綠化面積達4000餘平方米,還投資改造了村級小學,成立了花鼓戲劇團、辦起了村級衛生室和農家書屋……

到2016年底,向家村95戶218人全部提前脫貧,使得向家村整體提前退出貧困村行列,成為隆回第一個脫貧村和湖南省“脫貧攻堅示範村”。目前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800元,村集體經濟實現盈利20餘萬元。2017年該村又被評為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同心鄉村示範村”和“旅遊扶貧開發示範村”。

隨著鄉村旅遊軟硬件不斷提高,向家村村民在家門口吃起“旅遊飯”,脫貧根基穩紮穩打,持續發展的底氣也越來越足。

從貧困村到旅遊村,向家村發展很快。為進一步推進旅遊開發,2019年華興公司投入700萬元,興建公共場所、大型停車場、農家樂等旅遊設施,並圍繞“體育+旅遊”做文章。

積極籌建了“四季水果花卉和油茶林”、“阡陌人家建設”、“環村公路觀光走廊”、“農副產品加工作坊”、“越野車賽場”和“自行車環村比賽道路”等鄉村休閒旅遊項目。將生態旅遊和體育旅遊結合起來,利用體育賽事和節慶活動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和觀賞者,同時輔之以水果採摘、假日休閒和農副產品銷售,達到讓全體村民增收致富的目的。據瞭解,僅國慶期間該村接待量就超10萬人次。

“我們的最終目標不但要打造一個優美自然資源景區,還要力求把我們的各個村子建成為景區,讓老百姓玩的傳統把戲成為看點,讓老百姓的民房成為客房、讓農民成為導遊、土特產成為旅遊紀念品,讓鄉村旅遊真正成為鄉村旅遊的閃亮名片,讓隆回成為鄉村旅遊的理想目的地。”隆回縣委書記王永紅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