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網貸轉型提速 拍拍貸“升級”為信也科技

本報記者 劉會玲

2019年11月,拍拍貸三季度財報如期而至。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5.124億元,同比增長35.0%,淨利潤為5.985億元,同比下降7.9%。拍拍貸在發佈財報的同時品牌升級為“信也科技”,公司改名後更加強調“科技”屬性,對自身的定位則是金融科技開放平臺,正式宣告了中國P2P鼻祖在創業12年後的全面轉型。

關於拍拍貸的新品牌名。“過去拍拍貸的名字重點在‘貸’,是基於借貸場景的具體業務和需求產生的,符合中國網貸市場從萌芽到發展的歷史狀況,‘形而下者謂之器’也。今日信也名字中突出的是‘信’,是基於價值觀和人類品德產生的,高端大氣,順應未來推進誠信社會的趨勢,‘形而上者謂之道’也。”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到。

“P2P網貸以其較大的隱性風險成為了監管眼中的灰犀牛,而相應的,名為‘三降’實為清退的監管壓力,對於整個行業來說也是‘灰犀牛’。在當前的嚴酷形勢下,網貸平臺轉型金融科技是一個艱難但正確的選擇,只不過這次‘沉舟側畔’恐無千帆,只有幾艘巨輪能夠成功到岸。”一位行業分析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到。

P2P轉型金融科技

2014年7月,拍拍貸創始人張俊在北京參加某互聯網金融論壇時語驚四座:“90%的P2P公司會死掉。”今天來看,他的判斷沒錯。只是他或許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會需要奮力撕掉P2P的標籤。

據行業第三方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15地公示了P2P清退名單,至少涉及800多家網貸機構,其中除了自願退出類,還包括了取締類、失聯類等。從總數來看,行業巔峰期在營平臺超過7000家,而截至10月末,全國納入實時監測的在運營機構數量已降至427家。

隨著2016年下半年,互金專項整治開始,《網貸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出臺;2017年,現金貸業務被緊急叫停;2018年,中小平臺紛紛爆雷;2019年,排名前列的大平臺也陸續爆雷。

2016年12月,陸金所發佈公告,把P2P業務拆離至陸金服;2017年和2018年,人人貸、積木盒子等先後走起了集團化路線;2019年下半年,行業最後一批堅守者開始去“貸”化,宜人貸改名“宜人金科”,拍拍貸改名“信也科技”,從名字上與P2P撇清干係。

與之同步進行的,是業務上的實際轉型。拍拍貸三季報顯示,公司10月撮合額中機構資金佔比已達100%,同時不再披露平臺投資人數量。

“從品牌建設、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通過轉型來擺脫惡名、重新出發,不失為一個艱難但正確的選擇,鳳凰涅槃未可知。”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拍拍貸告別P2P

從負面清單式管理,到“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從審慎監管的考慮出發,P2P已經異化為信用中介,成為了實質上的“影子銀行”,風險的爆發是大概率事件。為了防範“灰犀牛”,必須對備案階段延長觀察期,從而讓風險充分釋放。

隨著監管趨嚴,不僅中小平臺開始爆雷,頭部平臺也如臨凜冬。在拍拍貸、趣店等一眾赴美上市平臺的招股書中,關於“風險因素”的部分幾乎都有這麼一段提示:中國在線消費金融行業的法律和監管規定尚處於起步階段,有可能出現進一步的變化和解讀。如果公司的商業行為被認為違反了中國的法律或監管規定,那麼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前景都將受到實質性的不利影響。

備案的不確定性,也正是資本市場對行業不甚看好的主要原因。這在上市平臺的市值和股價上得以直接體現。

當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也會打開一扇窗。如果說轉型的壓力來自監管,那麼轉型的動力則來自市場。11月1日,張俊在2019中小銀行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公司和P2P已經不再有關係了,主戰場是金融科技。”半個月後,拍拍貸升級為信也科技。”

從信也科技本次財報中,可以看到其已與各持牌機構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對外輸出標準化數據模型產品和BOT科技賦能服務,目前已經與20多家銀行、消金、信託合作伙伴進行了業務落地,可謂成果頗豐。當然,這種模式並不能規避監管,雙方的合作仍需注意“核心風控不能外包”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