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今年28歲,想轉行做跨境電商銷售,有什麼推薦和建議?

用戶65146089


做跨境電商主要是你有什麼資源?

1:跨境電商所有的模式是供應鏈。只有好的供應鏈你能夠採購到特殊的資源的產品。或者物美價廉的產品。你做跨境電商才有基本的保障。

2:如果沒有資源,又想做跨境電商可以跟跨境電商的平臺合作。現在這些平臺非常多,資源也比較豐富。對比優選一下。

3:做跨境電商主要還是在C端。B2C現在拼的是C端。

4:可以利用社群營銷的模式。利用你本地的資源。組建C端的社群。

5:中國的經濟發展到現在做跨境電商已經機會不是很多了。中國雄厚的製造已經足以能夠產生出來滿足國內消費者比較高端需求的產品。現在某一群類人還是對國外的產品比較崇拜。隨著我們的供給側的改革。我相信再也不會有些人會跑到國外去買馬桶蓋和電飯煲了。

6:中國的經濟現在在消費品的品牌上是比較薄弱的。在消費領域基本上找不出比較名牌的國際品牌。反而現在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跟美國的GDP相差越來越小。如果我們把消費改革這個板塊加強。那麼我們的產品會越來越好。


哈哈博士


看到你的這個題目忍不住回答一下。

2017年我開始做跨境電商,當年我也是28歲。不過我比你好很多,因為我之前是做國內電商的,從14年就開始做了,相比你來說,我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當初決定做跨境電商,主要是因為國內電商的利潤下降,規則開始改變,而且賣家某寶賣家已經破千萬。所以果斷轉行了跨境。

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雖然現在跨境電商的紅利期已經過了,但是28歲想轉行做銷售,我很有感受,這個時候已經不想著一夜暴富了,而是在這個行業能有一個穩定的發展,所以,跨境電商讓你穩定下來還是沒有問題的。


建議:如果沒有電商經驗,那麼首選找個公司去上班,學習3到6個月,當然這幾個月學到只能算是皮毛一類的,不過這就夠了,其他的就要靠你自己專研了。你所需要的是整個跨境電商的模塊清晰化即可。跨境電商真正的核心是運營技術,整個短時間內任何人都不會教會你,只能靠你自己專研,以及跟同行的探討。


還有一些是你需要學習的,就是國外人的消費習慣,當地風俗習慣,當地購物習慣,當地的節日購物傾向,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在囉嗦一句吧,把自己當成個剛畢業的小白,悉心去學習,哪怕帶你的師傅比你小五六歲,也要虛心去學習。


跨境電商店鋪經營者


作為跨境老鳥,看到這個問題,不想多說什麼市場分析賣什麼貨這些狗屁,來點乾貨。

現在市場再炒這個跨境,大家就覺得這個錢好掙,市場火爆。但殊不知幾大跨境上市公司,傲基,有棵樹,價之鏈,anker,環球易購等等都是生意不太好,GMV總額在2019年有下降趨勢是大概率事件,他們做的產品,大頭都是3C配件為主的,加上一些利潤高的類別,基本上都是全listing。

跨境電商發展2016 2017 2018這三年才是爆發的年代,2019大家都湧進來做了,這些跨境老大效益都不太好,可見一斑,除非是高淨值的玩法,其他的基本利潤在下降。

作為中小賣家,GMV均利潤在20%已經算很不錯了,就是賣100萬業績有20萬進賬。跨境現在有一類別很好做,就是仿貨,仿鞋衣服包包手錶等等,深圳還有很多早期做的現在每年都在悶聲發大財,但是現在各大平臺都已經禁止了。有早期客戶積累的,現在賺錢很輕鬆。

不要信哪些標題黨,鼓吹跨境百萬不是夢,要賺100萬,正常電商的話是要有1000萬的銷售額,也就是200萬美金左右,能做到200萬美金的,不管在那個平臺算得上優質賣家了,一個人是達不到的,必須是一個團隊在操作,跨境不是B2B,訂單都要靠自己包裝,一個一個小單發貨,過程繁瑣很累人,大件貨物要還擔心清關扣關問題,很多國外的客戶比你瞭解的進出口知識不會多多少,出了問題你要貨款兩失是99%的大概率事件,基本上壞賬風險在2%。

現在的跨境,有錢就好做,你有一百萬,洗出兩萬很簡單。但你投三萬,除了賺回你投的三萬再賺回三萬,5萬美金對於中小賣家來說已經算不錯,沒那麼多好賺錢的產品和行當,畢竟倒買倒賣相同的產品不止你一家,除非你自己開模自己的品牌自己的設計,但這一套下來,沒20萬搞不來。

所以跨境好不好做,如果是幾十年的工廠,跨境就稍微好做一點,畢竟現在工廠都在轉這個小單零售的路線,如果你就一個人,錢也不多,也才開始,目標設定先夠溫飽吧。

所以,相對於B2C,B2B現在仍然是最好做的,利潤大的市場。只是B2B現在面對的是小批發而已,以前可能1000個起訂,現在可能10個起訂50個起訂這樣,對工廠來說是一個思維轉變的過程,很多人不削這種小單。

現在不管是哪個平臺,都是要費用的,還有基本的公司要求,個人用戶基本上已經很難在任何電商平臺開店賣東西了,有3萬的起始資金是基本要求。

再就是操作經驗,幾大電商平臺,你要懂規則,要明白一個道理,這個不是房地產,投了錢就坐等訂單,這樣你會連本都撈不回,做電商基本上很累,要準備吃灰。

基本的進出口規則要懂,不懂的話損失幾萬就當學費肯定是要交的,英語當然是要會認會說,不要相信什麼五十歲大叔都在做電商這樣的軟文。

一提跨境,大家就提亞馬遜,感覺說這個才覺得很高端是的,但是亞馬遜開店,現在成本非常高,如果被人忽悠,基本5萬塊跑不掉的。如果自己懂,開店的話,基本也要3萬左右起始金額。其他電商都差不多,都是一個起賣,面對終端客戶。

開始做不要選國外倉,分分鐘讓你虧到不想做。

產品上面普通的3C電子產品,鞋服,彩妝,兒童產品,家居用品,汽配,幾大類,具體好賣的產品,就算有人知道,他也不會告訴你這個利潤高,快來賣吧。但大原則上就是仿貨出現的高發類別,產品應該比較火熱,還是自己摸索的,同一類別就算不同的人乾結果也不一樣,這東西還是有一半的運氣在裡面。

如果你想做,可以先選擇到外貿公司當學徒吧,幹個半年你再試試。


星辰一點


沒有一個說重點的,還是我來跟你說吧。

1,如果你沒做過,建議你先找一些公司進去上班,學一下,哪怕完全不懂的,你可以找倉庫發貨的混進去,實在不行的話就自己搞了。

2,自己搞的話,如果你做零售平臺,就很多了,比如亞馬遜,速賣通,lazada,wish,eBay等等就很多了,但是現在的門檻比較高,一般需要公司入駐,有的需要品牌或者品牌授權才能進去。批發的話有國際站,敦煌等,批發的平臺相對比較少。

3,至少你要懂點英語,能看懂翻譯出來的句子是對還是錯的,用谷歌翻譯比較好,邊學邊做。

4,物流,你要去了解國際物流,和國內的不一樣,像2公斤以內的,可以選擇小包,比如郵政小包,新加坡小包,荷蘭小包等,超過2公斤的快遞,比如聯邦,DHL,UPS等,每個國家的運費不一樣。需要找貨代給你報價。

5,選品,這個是最關鍵的問題。選對產品相當於成功了一半,後面做得好的話最好去註冊自己的品牌,才是長久之計。選擇產品要根據不同的國家去選擇,發達國家還是落後的,現在最有潛力的是東南亞,中東非洲。

6,電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會有很多坑在等你,每個平臺的規則不一樣。不論是資金還是毅力,更需要你的學習能力,比如英語,英語厲害的話就很好辦事了,特別是如果你是做批發的,很多老外會想見你。

7,如果你沒有公司的話,可以自己建網站,自己FB,谷歌去推廣,這樣就沒有什麼門檻了,但是這樣的話就要求也你要去學SEO,搞排名,搞推廣,流量都靠自己。

總之,外貿前景是很好的,我也在做,一帶一路你也知道,跟著走是不會錯的,現在都在國際化,國內電商也基本到了天花板,很多人,包括很多工廠都是要往外走的。

加油吧,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不懂就找人問,自己去學,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ansuman


做跨境電商,這方面做好了,利潤比國內電商高很多。亞馬遜無貨源模式,又相對來說投資比較小,你倒是可以試試

亞馬遜無貨源模式,不囤貨不備貨,沒有囤貨方面資金壓力。也不開車不刷單,沒有燒錢的途徑。這就是我說的投資小比傳統電商小很多很多

亞馬遜無貨源就是把國內電商平臺產品,通過一定選品方法,批量採集上傳到亞馬遜店鋪。通過店鋪銷往海外,賺取匯率差價。利潤比國內電商平臺高出太多,因為一般十幾塊錢的產品,能賣到20 30歐元。

我本身也有在做亞馬遜無貨源店群,所以相對熟知,這方面可以相互探討


跨境電商二筒


現在做跨境電商是很不錯的。我見到有人說,跨境電商的紅利期已經過去,NO,NO,NO。跨境電商的紅利期才剛剛開始。

我是做亞馬遜的,做的歐洲站。每到下半年,我都在大量鋪貨,國外的節日大比分都在下半年,什麼感恩節、聖誕節、平安夜等等。所以每到下半年,店鋪基本都會大幅度的爆發。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做做試試看。這是我的理念!!


土豪講跨境


這兩年跨境電商比較火,其實現在來做的話,跨境電商真正的紅利期已經過去,現在處在一個市場平穩發展的階段,但是也不是說沒有機會,只是現在入行需要做一些準備,應用一些方法,才能快速做起來。

因為在2016年的時候也想過做跨境電商,所以當時瞭解了一些跨境電商相關的知識和信息,下面說說我的看法。

跨境電商在2016年之前,其實是他的發展紅利期,當時一些南方的產業集中地,小商品,服裝,鞋子等等,各領域有商業嗅覺敏銳的商家或個人,都抓住機會,在跨境電商方面迅速崛起,個人在操作的,年入百萬加都是跟平常的事情。

但是,到了2016年到2018年的時候,是跨境電商爆發的3年,各行各業湧入了大批的跨境電商商家。競爭也日漸激烈,到了2019趨於平穩,各行業利潤都在下降。現在在網上搜索會看到好多,教你做跨境電商的教程,文章,什麼月入10萬+,年入100萬+的這些文章和教程,要理性。他那個時候入行,和你這個時候入行,環境什麼都不一樣了,他那時按他的操作方法能起來,現在如果拋去他的所有積累,讓他再按他的方法,重新再來一遍的話,他都不可能再一次創造出那麼動人的業績了。

所以說入行需理性,分析,思考過後,還是覺得自己有這方面的優勢,或者就是喜歡,就是下定決心要幹這個行業了,那麼給朋友幾點建議:

1, 關於選品

選品是入行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七分選品,三分運營”。一個好的產品決定了你成功的一大半。選品,除了一些你有資源優勢和地域優勢的行業。在沒有這些優勢的情況下,可以根據你所想做區域的市場需求,結合一些選品工具和大數據分析去選品,例如關鍵詞工具和選品工具的結合使用。

參考思路:

根據地區和時間因素考慮:搜索量很大,說明需求量大;搜索量飆升,說明時間段內大家急需它。另外還要看他的體積,重量(考慮到運輸成本的問題),價值,週期(考慮到產品利潤和週期問題)等,

到哪裡可以挖掘熱門產品:

除了1688,大家都知道的比較好的一個選品平臺,再給大家介紹幾個,非常好的平臺。

  (1)谷歌趨勢

  1https://trends.google.com/trends/hottrends Google Trends的Hot Trends

  能實時看到各國各地區的熱門產品和話題。你可以從中獲取到靈感或者瞭解到人們更願意花錢在哪些方面?

  (2)ubersuggest

  https://ubersuggest.io/

  免費的關鍵詞工具,由此你可以設置好區域後輸入關鍵產品,瞭解各國的搜索習慣。

  (3)trendhunter

  https://www.trendhunter.com/

  這個網站也是觀察最新流行趨勢的。

  (4)各大電商平臺熱銷榜

  還有amazon/ebay/wish/Aliexpress這些平臺的熱銷榜,你可以找四顆星評鑑的產品,可以找多人評論的產品。

  (5)kickstarter

  https://www.kickstarter.com/discover/

  kickstarter上的發現頁面

  (6)walmart

  https://www.walmart.com/ 沃爾瑪超市,關注它的banner和下欄的Top Selling Pickup Products

  (7)thisiswhyimbroke

  https://www.thisiswhyimbroke.com/

  它的細分類別也很龐大

  以上再結合Facebook、Instagram、 Youtube、Pintest、 Google+ 以及LinkedIn 結合自身資源,經驗和興趣,彙總出產品清單,再逐一篩選。

2,關於平臺選擇

關於平臺的選擇,要根據你的行業,和你自身的一些情況綜合選擇,參考:

目前代表性的跨境電商平臺有:阿里的天貓國際、速賣通、eBay、亞馬遜、京東全球購與全球售、網易考拉海購、E&I、跨境通等等;

此次之外,還有一些獨立建站的平臺,也是非常適合一些小眾行業和品類的,也非常適合個人才做的如:ueeshop,shopify等,也是非常的便捷和操作簡單,而且對於有些品類來說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各主流平臺的特點。

1,速賣通 Aliexpress

適合新手賣家,進行單點突破,速賣通平臺適合初級賣家,尤其是其產品特點符合新興市場的賣家,產品性價比較高,有供應鏈優勢,尋求價格優勢的賣家。

2,亞馬遜 Amazon

作為全球電子商務鼻祖,亞馬遜對於整個世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亞馬遜對入駐門檻比較高,如果你有商標,產品品質保證,擁有一個良好的目標市場,那麼通過亞馬遜去進軍跨境電商市場無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在亞馬遜做外貿需要有美國的銀行卡,因為亞馬遜店鋪產生的銷售額保存在亞馬遜自身的賬戶系統中,如果想要把款提出了就需要有美國本土的銀行卡。當然這個問題可以選擇國內代理機構解決,也可以尋找海外客戶或者朋友幫忙。另外,選擇亞馬遜需要有較好的外貿基礎與資源,還要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因為,做該平臺是需要長期堅持和長期投入的。

3,eBay

作為國際零售跨境電商平臺,eBay就像是國內的淘寶。與亞馬遜相比,eBay的店鋪操作也不復雜,開店免費、門檻低,需要的手續和東西比較多,操作比較簡單,投入不大,適合有一定外貿資源的人做。開店是免費的,但上架產品會收取一定費用,剛開始要通過拍賣積累信譽,出訂單的週期相對較長。

4,移動端平臺-Wish

流量越來越向移動端傾斜,Wish主要的基於App的跨境電商平臺,主要特點是物美價廉,很多產品,像珠寶、手機、服裝等都從中國發貨。雖然價格低廉,但是配合Wish獨特的智能推薦方式,直接為每一位買家推送喜歡的產品,採用精準營銷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客戶。對於中小賣家來說,Wish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關於語言

跨境電商做的是國外,好多人之說以一直遲遲沒有入行的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語言問題。拋開日語、韓語、葡萄牙語等小語種不說,起碼英語得過關吧,至少能正常的日常交流。有人說上網找翻譯軟件翻譯,翻譯軟件翻譯出來的是沒有語法的,好多翻譯的老外看不懂,不如何老外的語言習慣。另外店鋪裝修也得會外語,不然傳一張圖片就找個翻譯得是多大的費用,所以首先語言方面要過關。

關於物流,退換貨

亞馬遜自郵北美站點要求30-45天,走海運便宜,時間可以保證,但天有不測風雲,也存在晚到或者丟件。囤貨做海外倉和FBA,物流成本有點高,還有一個風險是:囤貨賣不出去怎麼辦?這些都是要提前結合自身情況考慮好的。

有些跨境電商平臺對客戶的保護力度很大,退貨還沒郵寄回來,客戶申請退款,就能把款退回去,經常能接到商家投訴,貨款退了,貨沒了,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

關於時差

要是做日、韓等附近國家的電商,時差不是太大的問題,但是離得遠的國家就存在時差的問題了,工作時間完全顛倒,晝伏夜出,身體能不能受得了?家人能不能受得了?這些都是入行前需要考慮好的問題。


最後,如果以上問題都考慮清楚了,最後決定入行跨境電商,那麼我們就要去持續的學習,專業知識,產品知識,平臺政策,運營思路等等,不斷的去成長,還是有機會在跨境電商領域做出一些成績的!

預祝你成功!


古月聊創業


之前也想做跨境電商,看了很多關於跨境電商的文章,不是數據分析,就是國家政策利好,要不介紹幾個平臺,一點乾貨都沒有,全都是千篇一律理論性的東西。拜託我就是想做個跨境電商賺點小錢,你有經驗就傳授給我點,非得給我往一帶一路上套,你的文章顯得高大上了,空曠的理論知識太不接地氣了。

有個同學在北京一個跨境電商網站任職多年,和她聊了一下做跨境電商的想法,把她的建議和大家說一下,我覺得值得參考。首先她對電商運營這方面不是很懂,建議我去看一些教程,這個網上不要太多。又提出了幾個問題,如果這幾個問題解決不了,那就是盲目的跟風,做不長遠。問題如下:

1、語言;跨境電商做的就是國外,你不能認為金髮碧眼大鼻子的老外還用漢字和你交流呢吧,日語、韓語等小語種不說,起碼英語得過關吧,你得和人正常交流吧,上網找翻譯軟件翻譯,翻譯軟件沒有語法的,好多翻譯的老外看不懂。店鋪裝修也得會外語吧,不能傳一張圖片就找個翻譯吧。語言是做跨境電商的首要障礙。

2、時差;要是做日、韓等附近國家的電商,時差不是太大的問題,但是做線下的外貿公司也多,這些公司出貨的價格不一定比電商貴,而且基本都有自己的線上店鋪。離得遠的國家就存在時差的問題了,工作時間完全顛倒,沒日沒夜,身體能不能受得了?家人能不能受得了?

3、貨源、物流:是囤貨還是賣一件在1688或者批發市場買一件發出去?物流怎麼辦?不囤貨一件發,時間會不會來不及?亞馬遜自郵北美站點要求30-45天,走海運便宜,時間可以保證,但天有不測風雲,也存在晚到或者丟件。還是囤貨做海外倉和FBA,物流成本有點高,囤貨賣不出去怎麼辦?沒有國內電商那種一件代發,這些都是要考慮的。

4退貨:有些跨境電商平臺對客戶的保護力度很大(如我同學所在公司運營的平臺),退貨還沒郵寄回來,客戶申請退款,就能把款退回去,經常能接到商家投訴,貨款退了,貨沒了(有些不良的商戶提交退貨申請郵寄貨物,直接退款)。


毋人的演奏


下面我寫的不知道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

16W入手的天貓店,傳統轉做無貨源模式,營業額13元到7位數的轉變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商可以說是發展很快的一個行業。一說到電商大家最多想到的就是淘寶。其實電商玩家在選擇要入駐的平臺的時候,都是遵循兩個原則:平臺規則和平臺目前入駐的商家數量。隨著電商的發展,很多想要轉行做電商的人,沒有相關的電商經驗,不知道如何下手,從何做起。

一個市場,一個平臺,商家的數量越少,就說明這個平臺的市場越大。我做電商的是時間不算短了,5年了,各個電商平臺基本上都玩過。目前電商的趨勢:淘寶目前入駐的商家的商家過飽和的狀態,2000多萬,京東目前入駐的商家處於飽和的狀態,1000多萬,雖然京東是17年的時候剛開始允許個人商家開始入駐,目前的狀態也是飽和。

天貓目前算是一個大的市場,1.入駐的商家的數量還不到10W 2.天貓的門檻高,所以入駐的商家的數量少,競爭小,藍海市場。所以流行一句話:誰擁有一家優質的天貓店,誰就站在“普金之路”上。

因為天貓店入駐的難度係數比較大,很多人都是通過購買一個天貓店,很多的商家可能有這樣的一個誤區:只要擁有一家優質的天貓店,就可以躺賺了。

這個商家花了16W入手一個家居類目的天貓店,入手的第一個月營業額做到13,我不知道他是如何運營的,做到這麼驚人的成績:

第二個月,第三個月的營業額依然是很差,一個月1000,2000的營業額,但是人家的家居店正常的營業額都在50~100W之間。他打算把這個店鋪轉讓賣了,但是市場估價只值6W。

其實有的時候,改變一下自己的運營方法,打開自己的思路,在我的幫助之下,他轉做無貨源模式,第一個月還好,第三個月就走向了正軌,數據圖:

有的時候要有創新的能力,我們在運營自己的店鋪的時候,傳統的運營模式不行,可以嘗試著做一下無貨源模式。無貨源沒有囤貨的風險,因為無貨源壓根就不需要囤積貨物和發貨,通過網上的爆款或者藍海商品,合理加價,上傳到自己的店鋪,當有人在你的店鋪下單的時候直接找上家,找他們一件代發。對於一個商人來說,做項目,做生意的時候不能故步自封。要有創新,你說呢,就像傳統的電商成本大,風險大,我們就選擇做無貨源模式。

對於一些想要做電商但是沒有思路,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創業者小白,何不嘗試一下無貨源?


桃酥心糖


你好,隨著當下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世界貿易的融合更加深入,開展跨境電商確實是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趨勢。如果你想轉行跨境電商,我的建議如下:

1.首先定位自己跨境電商類型。

跨境電商有兩種類型:一是你構建國內跨境電商平臺,通過整合銷售國外的優質產品進行電商推廣銷售,也就是把國外的產品賣給國內消費者;二是你針對某個國家某個區域國家市場,通過整合國內的優質產品進行電商推廣銷售,也就是你把國內的產品賣給國外的消費者。

當然,目前的跨境電商多數是第一種,而第二種多數是需要在針對市場國家構建網站和推廣,要求與門檻相對較高。因此,你要選擇好你的跨境電商類型。類型的選擇就是你的定位,決定了後面的發展方向。

2.多層次多角度瞭解跨境電商市場的規則

國家政策層面:畢竟跨境電商不同於目前國內的各大電商平臺。跨境電商平臺不僅要了解國內的消費者市場,尤其還要了解國家跨境政策與制度,特別是你所從事產品的國家跨境進口規則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跨境電商市場層面:包括目前跨境電商市場的發展階段,市場飽和度,以及瞭解目前國內top10的跨境電商平臺做的好的優勢,以及產品類目特色等,同時還要了解一些失敗的跨境電商平臺案例,清楚他們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哪些方面,避免重蹈覆轍。

跨境電商平臺運營層面:運營一個跨境電商平臺,從選品,上架,推廣,以及後續的物流,出入境手續,售後服務,產品研發等一系列的運營流程以及服務配套標準,甚至是運營服務配套供應商的收集彙總,確保為後續上線運營彈藥充足,成功率更高。

3.跨境電商平臺的定位

據瞭解,目前國內的跨境電商平臺大大小小多如牛毛,有的注重打造平臺,有的注重打造某國特色產品,有的注重打造跨國垂直型某個細分行業進行經營,每家各顯身手,都有自己的定位發展模式。

選擇電商平臺的定位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差異化原則,這個是那個人選擇某個行業進行創業的核心原則,就是你要能夠了解分析當下跨境電商各個平臺的產品定位,找到一個差異化的突破口進行突擊,比如針對跨境母嬰電商平臺等。二是優勢資源原則。也就是說你擁有自己的獨有資源,比如某個國家的跨境電商產品一手貨資源,比如你擁有自己的拓展渠道優勢,可以快速推廣銷售產品。今天你選擇了跨境電商就是有自己的資源或者優勢累計,你要針對優勢資源進行綜合定位,才能更好的快速啟航。

因此,你只有定位得當,失敗率是很低的。

4.根據定位確定你的商業模式。

這裡的商業模式,包括你的跨境電商產品目標消費人群是哪些?你可以通過什麼的推廣渠道和方式的直擊你的目標人群,還有采用會員模式還是整合的銷售模式等,這些就是屬於你的跨境電商平臺“道”的層面思考。

在擁有“道”層面思路的指導方針下,你需要注重在“術”的層面展開強有力的執行效果,也就是最終你的跨境電商平臺運營成果與你的執行力達到的級別息息相關。

最後,我覺得跨境電商目前雖然競爭很大,對手很多,但是這個市場的規模和行業深度都有進一步的開拓空間,你只有針對以上方面的思路進行盤點和思考,如果都可以找到更加符合自己的方向,那就大膽的去幹吧,未來是很美好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你還要有不怕困難,不怕吃苦的毅力以及堅持堅定的信念,才會享受到最終的碩果,加油吧!你還年輕,敢於拼搏是沒有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