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才是城市最美的風景!

文|孫不熟


最近的幾篇文章經常提到兩個概念,分別是“消費者邏輯”與“投資者邏輯”,有讀者表示不解,問怎麼區分這兩個意思?

這個問題涉及到城市的本質,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第一個例子。

假如你在城市中心區有一套漂亮的房子,你最引以為豪的一個亮點是,站在自家陽臺上可以看到璀璨的小蠻腰(廣州塔)。現在,有消息說,你們家小區對面要起一棟超高層建築,下面還配建一個超大商業綜合體。

這個時候,你會有什麼反映?給你兩個選項。

A:臥槽,奸商!當初賣樓的時候可沒說前面會起一棟高樓啊!這棟高樓要是蓋起來,我家漂亮的陽臺就廢了,再也看不到草坪與綠樹,再也看不到小蠻腰,再也不能在陽臺上愜意地喝酒賞月了!我不要、我不要,這房子要貶值了,趕緊去拉橫幅!抗議沒用就折價賣掉!

B:嘿嘿,發財了!這個高樓和綜合體要是蓋起來,每天至少會有幾千上萬個白領過來上班,會有十幾萬人過來消費,他們都是我們小區潛在的租戶和買家,我的房子又該漲價了!什麼,陽臺上的光被遮住了、看不到小蠻腰了?這有什麼所謂,靜候這套房子升值,然後換一套離小蠻腰更近的!

A是消費者邏輯,他只關心房子的消費體驗,毫不關心房子的資產屬性,他們大概認為房子升值100萬還不如陽臺上看到小蠻腰這件事快樂。B是投資者邏輯,他根本不在乎這套房子眼前的居住體驗,他在乎的只是這套房子未來的可能,他們會認為陽臺上看不到小蠻腰這種事情對房價的影響忽略不計。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A的武器是拉橫幅,B的武器是對財富的敏銳度。

第二個例子。

晚上11點你在某一線城市坐地鐵,發現仍然擠到爆,你拍下這景象,發一條朋友圈感慨說:“這是深夜11點的地鐵”。這個時候有兩個好友過來留言了。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才是城市最美的風景!

A的留言是:太嚇人了,我不要、我不要,我才不要這種生活。

B的留言是:棒棒噠,再來兩套!

A應該是無房文青,他們注重細節與感受,生活常充滿情調與詩意,但他們從骨子裡不喜歡大城市的生活方式,他們本質上嚮往的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式靜美的田園生活。他們會認為大城市是萬惡之源,那裡的一切全是泡沫,只是騙子與傻子的遊戲。

B應該是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的職業經理人,他們嚴於自律,生活單調而乏味,但內心充盈、思維敏銳。相比當下,他們更關心未來,看到擁擠的人群,他們第一反應是興奮,而非鄙夷與避讓。他們會認為,還有什麼比一座深夜11點還得擠地鐵的城市更富朝氣與活力?更富拼搏精神與升值潛力?

面對壓抑的大城市,A的武器是逃離北上廣,B的武器是迎難而上,再來兩套。

第三個例子。

A在某省會城市工作,他的城市這幾年像打了雞血一樣搞建設,到處都是工地,到處都是粉塵,到處都是外地人,他認為這座城市太不宜居了,決定跳槽,去到一個安靜舒適的旅遊城市工作。

B在某旅遊城市工作,他的城市安靜舒適,風景秀美,就和十年前他剛來的時候一樣美麗,這裡沒有工地,沒有粉塵,工作與生活中基本上看不到外地人(除了遊客)。現在他決定跳槽,去一個那種每天都不一樣的大城市,因為這座小城的工資水平就和這裡的風景一樣,十年都沒變過。

A生活在大城市,但B顯然比A更懂得城市的本質,因為B深知:一個安靜的城市,一個每天都一樣的城市,是沒有前途可言的。他深知:一個到處是挖掘機的城市,才會有未來。他深知:漲工資比漂亮風景,更讓人幸福。

面對的高速發展的中國,A的武器是退隱田園,B的武器是擁抱挖掘機。

看完三個例子,你應該能夠理解“消費者邏輯”與“投資者邏輯”的區別,二者不僅僅適用於買房,也可能適用於人們求學、就業、婚姻等方方面面的選擇。一個人來到大城市,只有同時具備這兩種思維方式,才能在這個急劇變革的時代,從容不迫、優雅應對。

面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城市化浪潮,我們想說:擁擠的人群、永不疲倦的地鐵、塵土飛揚的挖掘機、霓虹閃爍中的慾望,才是城市最美的風景,因為那是財富與機遇的象徵,也只有財富、機遇和慾望才是城市最值得追求的東西。

至於你家陽臺上看到的那支璀璨妖嬈的小蠻腰,不過是一座偉大城市可有可無的配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