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深冬施钓,没动静,没鱼口,其实都是这几点没做好

深冬施钓,没动静,没鱼口,其实都是这几点没做好

开篇之前,回复有些钓友留言,有钓友说我连浮漂的材质优劣都说不清楚,就敢妄言不同材质浮漂的浮力是没差异的,这个锅我可不背,我也是堂堂的工科生,反而是留言质问,以及提出这种观点的诸位钓友,需知道这个时节的本质是科学,而不是意念为主的玄学,凡是说什么材质灵敏,什么材质不灵敏,必须要建立在客观、实际的试验数据下,就好比我年前在渔具店和人聊天,老板给新手介绍说,x卢一定比高仿的二线漂灵敏度高,我们听了笑而不语,结果别让老板试验一下,同样的钓组,在两个漂桶同时测试,漂型、吃铅一般无二,因为是高仿,肉眼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结果试验结果所差无几,老板脸和猴子屁股一样。所以说,做人实在一点,别唯品牌论。

深冬施钓,没动静,没鱼口,其实都是这几点没做好

言归正传,冬钓是很考验钓鱼各项基本功的,比如开饵,比如调漂,为什么这样说呢,冬钓开饵,速度慢了,在寒冬醒饵慢,速度快了,又担心醒饵不充分;味型搭配的淡了,引不来鱼,味型搭配太浓了,又容易死窝;调漂亦是如此,太灵了,真是打个喷嚏可能漂都会动,漂太钝了,又担心鱼吸食不动,所以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能做到心里有底,可是如果自认为基本功都扎实了,还是没啥鱼口,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深冬施钓,没动静,没鱼口,其实都是这几点没做好

第一个、水域里根本没鱼;千万别觉得这个原因可笑,冬季不同于其他季节,饵料的引诱功能被降到最低,就算符合冬鱼聚集的几个要素,比如向阳、背风、有草、河湾等,但是没鱼就是没鱼,没有鱼,基本功比化老师还厉害,一样是没撤的,冬钓,一般超过1小时没有口,而且反复逗钓都是如此,基本上就可以确定钓点无鱼了。

深冬施钓,没动静,没鱼口,其实都是这几点没做好

第二个、饵料味型不对路;在其他季节,大鱼饵料要淡,小鱼饵料要香,但是到了冬季,饵料味型过淡,根本不引鱼,味道过于浓腥,则容易惊鱼死窝,妥善的做法,从腥香浓度45%开始,不同浓度的腥味,分别开几团饵料,多做几个窝点,相聚1~2米即可,不用担心窜窝,冬鱼没啥活力,隔上1米就足够,试试不同浓度的饵料诱鱼效果,哪个先发窝,说明这个窝点的味型浓度才合适。

深冬施钓,没动静,没鱼口,其实都是这几点没做好

第三个、调漂时既没有精找底,也没有明确水底是什么地形;冬钓最大的敌人就是冷,尤其是北方,因为冷,好些钓友是懒得和夏季、秋季一样精找底,明确钓点周边地形的,所以出现淤泥底、水草地、乱石底,基本上就抓瞎了,饵料也不知道落到哪里去了,钩饵也落不到实底了,自然是没口的。

深冬施钓,没动静,没鱼口,其实都是这几点没做好

第四个、打窝的手法太狂野;好些钓友冬钓和秋钓、下钓一样,打窝手法简单粗暴,窝料成团,直接抛进钓点,而且水花越大越开心,尤其是窝料的数量也是可着劲打,结果要么就是惊鱼了,要么就是喂饱鱼了,不吃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深冬施钓,没动静,没鱼口,其实都是这几点没做好

第五个,调漂调的太灵或者太钝了;冬季钓鱼,估计也没啥人用大号线组,所以浮漂的吃铅都不会很大,钓组本身就偏灵,在鱼口没来之前,漂就调的过灵或者过钝,就纯属给自己找不痛快;调的太灵,浮漂会不停的动,频繁提竿容易惊鱼,不管不问,鱼吃饱了都跑路了;调的太钝,鱼吸食不动,干脆走了,自然也不会有啥鱼口,正确的做法,浮漂动作太多,就慢慢调钝,把讯号过滤钓即可,并不需要非常钝,抓到实口就行了。

第六个,饵团太硬,冬钓要么就用红虫蚯蚓,要么就用软料,红虫蚯蚓自不必多说;但是饵料就记得软、黏、小,这样适口才好,没办法,冬鱼是大爷,饵料硬了、干了、大了,冬鱼都不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