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寶慶碼頭是怎樣形成的,你知道嗎?是寶慶人靠“蠻”勁拼出來的!

在武漢漢正街附近的寶慶碼頭,如果你遇見說著一口湖南話的老人,不用感到意外,他們身上流淌著19世紀那個血色漢口時代的碼頭血液。

寶慶碼頭是怎樣形成的,你知道嗎?是寶慶人靠“蠻”勁拼出來的!

作為武漢三鎮之一的漢口興起時間較晚,明洪武(1368-1398)間還是“未有人住”的蘆洲,天順年間(1457-1464)始有居民。成化年間(1465-1487)漢水改道,漢水由以前的多口入江變成一口入江,由此,武漢由武昌、漢陽雙城夾江一變而為武昌、漢陽、漢口三城鼎立。漢口因漢水入江口水勢平緩,深度適宜,且水面寬廣,成為天然的避風良港。崇禎年間(1628-1644)漢口築長堤後,既防水患而利於聚居,又可避風浪而適於泊船,故逐漸形成碼頭重鎮,商貿日盛,在清康乾之世(1662-1796),已是“天下四聚”之一。

寶慶碼頭是怎樣形成的,你知道嗎?是寶慶人靠“蠻”勁拼出來的!

今見於記載、沿漢水最早的碼頭,是建於乾隆元年(1736)的天寶巷碼頭。此後沿漢水北岸自上而下逐年有所修建,到同治七年(1868),已建立碼頭35個。從小礄口到集稼嘴,地勢平坦,江漢匯流,船隻可以停港避風,水陸交通方便,因此工商業雲集。長堤街、漢正街一帶藥材、布匹等行業,星羅棋佈,糧行商號,堆棧客房,鱗次櫛比……開埠前,與河運經濟相適應,漢口城區集中於漢水沿岸至大江口這一狹長地區。至於臨長江碼頭的發展是鴉片戰爭以後的事。

寶慶碼頭是怎樣形成的,你知道嗎?是寶慶人靠“蠻”勁拼出來的!

漢口寶慶碼頭原是一塊不毛之地,稱迴水灣,是船民公用放帆之處,隨著漢口商業的繁榮,民船漸漸來此停泊。嘉慶初年,寶慶人就佔了碼頭。由於寶慶幫船隻往返路程遠,所需時間長,沒有留人看守,徽(安徽徽州)幫乘機佔領碼頭,由此引發寶慶幫與徽州幫長期爭奪碼頭的鬥爭。起初,寶慶人一直在爭奪中處於下風,嘉慶中葉,寶慶幫青年船民何元侖請新化籍侍讀學士劉光南出面干預。劉光南運用權勢劃定了寶慶碼頭和寶慶幫的居住區,並把界限內的所有外籍船民趕出去。

寶慶碼頭是怎樣形成的,你知道嗎?是寶慶人靠“蠻”勁拼出來的!

咸豐六年(1856),靠鎮壓太平天國起家、時任雲貴總督的湘軍將領劉長祐,邀請曾國荃到寶慶碼頭走訪,受到何元侖的盛情款待,後稱為“丙辰盛會”。得到新化籍官員、特別是湘軍將領支持的寶慶人,士氣高漲,在同年與徽州幫的械鬥中,最終獲勝。寶慶人不僅佔有了寶慶碼頭,而且擴大了地盤,把上至大水巷,下至沈家廟,內至廣福巷的廣大地區劃為寶慶幫所有。

寶慶碼頭是怎樣形成的,你知道嗎?是寶慶人靠“蠻”勁拼出來的!

寶慶人之所以能在漢口紮下根,與地方勢力人物的庇護和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得益於其強悍的武風:“地接溪澗,好勇尚儉”、“其人尚氣而貴信,喜直而惡欺,節儉而不奢,樸厚而不佻”。新化等地因屬古梅山蠻地,民風強悍,是著名的武術之鄉,民間習武者處處皆是。有一句湖湘流行的民諺就形象證明了寶慶人的厲害:“天上九頭鳥,地上的湖北佬。十個湖北佬,頂不上一個寶古佬”。

寶慶碼頭是怎樣形成的,你知道嗎?是寶慶人靠“蠻”勁拼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