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大清銀幣“長鬚龍”長什麼樣?有價值嗎?

大清銀幣是由清政府統一管理的清戶部天津造幣總廠生產,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計劃發行,但真正的造幣時間為宣統三年(1911),大清銀幣重七千二分,純銀含量高達96%—97%,正面刻有漢滿雙文—“大清銀幣”和宣統三年字樣。

大清銀幣“長鬚龍”長什麼樣?有價值嗎?

大清銀幣長鬚龍,直徑39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齒邊。該幣正面珠圈內為漢文“大清銀幣”四字,珠圈外上下為滿、漢文“宣統三年”字樣,左右兩側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壹圓”二字坐中,外圍是巨龍騰空,自上至左向右環繞一週,七根尾須向上,龍頭置上,兩根長鬚下垂,鼻樑突起,兩眼炯炯有神,龍紋精細,火球在下,下方邊緣是英文“壹圓”。

大清銀幣“長鬚龍”長什麼樣?有價值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將自己手中閒餘資金投資古錢幣市場,也往往成為多數人的時尚選擇。近幾年古錢幣行情一路走俏,展現出它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業內人士都知道,選擇收藏的方式來進行“錢生錢”,已然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尤其是在藏品收藏方面,如果找對了產品,更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升級為百萬富翁,因而這種投資方式依然經久不衰,火爆地增長。

“大清銅幣”像這種幣,一向以來都是大收藏家朝思暮想的,劉益謙曾說,關於這種極具收藏價值的藏品,收集到即是緣分,福氣。如今市面上流轉的,大多數為贗品,由於真品“大清銅幣”存世量是極為稀疏的,真品“大清銅幣”,一向都是有價無市。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

我國古代錢幣前史悠長,源源不絕,種類紛亂,多姿多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明中的瑰寶。幾千年來我國的錢銀文明,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才幹,創造出自成體系、光芒耀眼、獨具特色的東方錢銀文明。

縱觀古今,我國各個時期的古錢幣經歷了風風雨雨四千年曆史的考驗,源遠流長,琳琅滿目,而發展至今,古錢不僅是商品交換的媒介,更是各個時代經濟、政治制度的文化科學與技術發展的縮影。

大清銀幣“長鬚龍”長什麼樣?有價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