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陀飞轮在腕表界是什么样的地位?

棒棒糖53665807


说起陀飞轮,自它诞生之日起便与三问、万年历一起位列复杂功能。十九世纪初,宝玑大师为了让袋装表更好的克服地球引力,发明了这个装载着擒纵系统的自转框架装置,于1801年成功获得专利,并取名“tourbillon”。

但陀飞轮发明以后的百余年间,一直被安放在表背那一面,属于抗争地球引力的“幕后英雄”,直到1900年左右才有机会在表面显露。当初因为装嵌复杂、手工调校繁琐,在表背不容易看到等原因没能大量生产。接下来陀飞轮又因为观赏性和千变万化的可能性被大大挖掘,从“幕后”到“台前”的转变,可以说,是陀飞轮从实用组件到装饰组件的华丽变身。

但好的陀飞轮表,就应该把陀飞轮放在看不到的地方,避免它长时间受阳光照射,以此避免摆轮和摆轮游丝受温差变化的影响,出现不稳定的状态,也能或多或少避免一些外界磕磕碰碰的危险。有人说陀飞轮表容易坏,确实是这样,就现在的制表技术而言,制作一枚简单的陀飞轮表不会很难,也不会很贵,但从打磨工艺、选材考量、腕表质量和呈现效果来看,一枚好的陀飞轮表仍然是价值不菲,千金难求。


ctime表态网


于陀飞轮腕表,存在着两种人群。一种是注重效用的实用派,他们喜欢像劳力士这种稳扎稳打,不搞噱头的皮实货;一种是偏爱美观的颜值派,他们尤其钟情于在腕上飞舞的陀飞轮。对于喜欢陀飞轮的表友来说,即使现在的陀飞轮只能起到提供美学感受的作用,他们依然会追求一枚装配更复杂,运动起来更漂亮的陀飞轮腕表。甚至有些人终其一生就为了拥有一枚顶级陀飞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陀飞轮的那些事儿。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陀飞轮这个神奇的玩意儿,是由宝玑先生在距今的222年前构思出来的的,真正拿到专利是在1801年。当时大家都用的是怀表,由于长时间被竖向放在口袋,其内部的走时核心,即调速机构会因地球引力的关系而出现位置误差,直接影响怀表走时的准度。陀飞轮整个擒纵调速机构进行360度全方位高速旋转,从而抵消位置误差使得精度提高。因此陀飞轮在法语写作Tourbillon,有急速旋转的意思。因此当时的陀飞轮,是真的有用的!而且也只有宝玑能够做出来!

在当时一切只有简陋的制作条件下,任何一枚陀飞轮怀表都显得弥足珍贵。不仅设计和创意是最高的门槛,大部分零部件也需要纯手工完成,制作周期相当长。因此最早的4分钟陀飞轮仅制作了7枚,而且全部供给皇室权贵使用,平民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当年的陀飞轮怀表现在拿出来拍卖的话,随便哪枚都是天价。

但是进入了21世纪,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数控设备和各种机械车床的出现,使得陀飞轮的制作变得轻而易举,运用到手表上的时候,陀飞轮装置对于手表精度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更多的是为了好看而已。不到万元都可以轻松买到一款陀飞轮手表了,特别是国产表中屡见不鲜。

如今各大品牌的陀飞轮简直如同百花齐放,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依据钟表大师曹维峰老师的分类,可以将它们分为6大类:经典陀飞轮、飞行陀飞轮、行星陀飞轮、双陀飞轮、多轴陀飞轮以及有“平民陀飞轮”之称的卡罗素

经典陀飞轮毫无疑问当以宝玑为首,它有三大技术特征:1.K型擒纵叉(俗称K马)、擒纵轮与摆轮游丝组成的转角式调速系统;2.三层叠加式夹板框架结构,上层夹板以防震器作为摆轮轴的上支承,游丝的最外端通过外桩固定在这一夹板上(这也是宝玑发明的专利),中层夹板镶嵌擒纵叉和擒纵轮的支承宝石,下层同样镶嵌支承宝石和摆轮轴的下支承;快慢针与陀飞轮框架设于上层夹板,下支承和输送动力的秒齿轴位于下层夹板。

宝玑经典复杂系列Tourbillon Extra

Plat 5377PT/12/9WU 超薄陀飞轮

飞行陀飞轮,也叫浮动陀飞轮。它的特点是无需支架就可以起到如同漂浮在空气中旋转的奇妙效果。发明它的人是格拉苏蒂的制表师Alfred Helwig,他将经典陀飞轮中的飞轮固定支架构建去掉,看起来整个旋转框架就像悬浮一样,展现程度更为彻底,极大提升了陀飞轮运动的奇妙感和感染力。

要实现这一效果可以用两种方式:1. 延续了宝石轴承支承方式2.使用瑞宝首创的滚珠轴承支承式。现今使用这类陀飞轮得到越来越多的品牌使用,具有代表性的有格拉苏蒂原创和豪雅,香奈儿近年推出的山茶花陀飞轮表现也极为抢眼。

香奈儿Premiere“山茶花”飞行陀飞轮钻石手表

行星陀飞轮,俗称轨道陀飞轮,它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极为震撼,犹如卫星一样运动。这种陀飞轮装置被人为地设置好了运行轨迹,好像是卫星被送入太空后在真空的条件下永不间断地围绕着地球飞行一样,不仅自转而且公转。这种陀飞轮装置的内部摆轮游丝系统以及擒纵机构的复杂程度更高。根据不同品牌,行星陀飞轮又可以分为三类:时针行星陀飞轮、分针行星陀飞轮、秒针行星陀飞轮。最有名的应该是Jean Dunand分针行星陀飞轮。

Jean Dunand

Orbital Platinum分针行星陀飞轮

双陀飞轮就是在机芯中放置了两个陀飞轮,简单地说就是,比起单陀飞轮来说,双陀飞轮就好比两个人协同作战一样,共同分担任务,也相互弥补不足之处,从而使两个陀飞轮产生的计时误差经过均化后减少,理论上可以让准度更高。曹维峰老师将其趣称为“最和谐的创意”。我觉得它应该会很受有强迫症的处女座的欢迎。最具代表性的是独立制表品牌高珀富斯研发的双轴倾斜式陀飞轮。

高珀富斯Quadruple tourbillon双轴陀飞轮手表

多轴陀飞轮,厉害了!它的立体旋转多维运动,简直就像是在你手上来耍了一场大马戏团杂技!这项技术等于将陀飞轮技术进行了翻天覆地革命,它更能展现一个制表大师在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下进行艺术创造的能力。多轴陀飞轮的实际,就是有几根框架轴就有几个陀飞轮被整合成多轴陀飞轮。最容易认出来的,非芝柏三金桥陀飞轮莫属,它简直可以称之为世界上最美的陀飞轮手表。其中内框架轴每45秒旋转一圈,外框架轴每1分15秒旋转一圈。

芝柏三金桥双轴陀飞轮腕表

最后来说卡罗素。它由丹麦制表师发明,结构与陀飞轮原始结构基本一致,设置的出发点也与陀飞轮一样,为了抵消地心引力导致的位置误差。不过它的制作成本要远远低于陀飞轮,而且也更加简单实用,所以常常给人一种廉价的感觉。陀飞轮的擒纵系统带动框架自转,而卡罗素的擒纵系统只进行走时,另有传动系统带动框架转动。最容易见到的卡罗素,应该就是上海表的卡罗素了。当然宝珀秒针卡罗素也极负盛名。

上海Shanghai卡罗素陀飞轮系列

SH-6658W 机械男表


万表手表交流


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法文Tourbillon(故又称特比龙),有“漩涡”之意,是指装有“旋转擒纵调速机构”的机械表,简单来说,陀飞轮是为了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


但现如今,手表已经能做到没有陀飞轮也能将误差减到最小,如果说因为要减少误差而买一个陀飞轮,那么我建议买个小猪佩奇的石英表也能做到分秒不减。



宝玑5439双陀飞轮腕表

陀飞轮表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整个擒纵调速机构组合在一起并且能够转动,以一定的速度不断的旋转,使其把地心引力对机械表中“擒纵系统”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时精度。


工作原理:把游丝、叉式杠杆和擒纵系统设计在同一轴上运作,陀飞轮在运行时会不断旋转,以减少地心引力所做成的影响。

但陀飞轮装置极其复杂,而且由于制作成本及工艺的要求相当高,因此陀飞轮便成了高级手表的代名词。

积家地球物理天文台陀飞轮腕表


这时候你就要问了,那这么多品牌争先恐后地制造陀飞轮是为什么呀?这么多人买陀飞轮是干什么啦?


emmmm,品牌制造复杂功能,当然是为了秀。秀它的制表实力与工艺,玩得起高级功能的腕表早就定义为艺术品,艺术品不是给平常百姓玩的,功能已经被弱化,更多的是看背后的品牌价值和腕表价值。


买的人,自然也是为了,炫。轻盈的陀飞轮在腕表正中间360°旋转,要我我也炫,花式炫表。


但你要明白,陀飞轮也不能代表一个品牌的制造能力,因为现在几乎所有有实力的品牌,想研发一个陀飞轮,都没问题。如果自己口袋里预算不是很多,又非常中意陀飞轮买来解毒,那其实入手也是值得的。如果是为了日常使用,那么选了劳力士也绝对不会后悔,“一劳永逸”了解一下?劳力士的耐操程度绝对超乎你想象,用得放心省心,而且劳力士知名度十分高,同时能彰显自己的身份,也是不错的选择。


万表名匠


陀飞轮一个字概括:贵!包括国产的,看看国产2W+的陀飞轮。




牛牛影视媒体号


提及陀飞轮,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贵!没错,陀飞轮的款式代表着腕表工艺和技术的最顶级的水平,所以价格自然是不菲的。

自2010年重踏表坛开始,Manufacture Royale便决定不走传统路线,倾向于制作功能复杂,造型现代的作品。品牌领导人之一David Gouten亦明言那些不爱沉闷,喜爱创新的人正是其品牌对象。Manufacture Royale新近再次推出双陀飞轮腕表,名为1770 Micromegas Revolution,且看它究竟「革新(revolution)」了什么。

1770 Micromegas 是一款配有双飞行陀飞轮的自动上条腕表,而且是第一款腕表能做到两个陀飞轮以不同速度同时运转。腕表设计把焦点放到双陀飞轮之上,配中轴时分针,表盘设计亦见简洁。而新推出的1770 Micromegas Revolution,即使同样拥有双飞行陀飞轮,但改变其实挺大的,无论是机芯还是样子。

1770 Micromegas Revolution 搭载以MR04 机芯为基础的MR08 机芯,一对飞行陀飞轮并排于下方,左方陀飞轮每六秒转动一圈,右方则以一分钟一圈的速度运行,两者摆频也不一样,分别是每小时21,600 次(左方)及每小时28,800 次(右方),但均是采用矽质擒纵轮及擒纵叉以确保畅顺走时。

为配合不同的转速,两组陀飞轮框架用上不同的物料制作,由于左方框架要高速运转,故搭配较轻身的钛金属框架,而右方的则是常规的黄铜框架。与前作比照,会发现连接两个陀飞轮的差速器经过改动,过去置于两个陀飞轮之间,现在处于较高的位置,与发条鼓相联,能直接从中获取动力。

正如前文所说,1770 Micromegas Revolution 的「改革」并不少。除了改动了差速器,连上条方式亦由中轴上条陀改为迷你上条陀,并转移至机芯上方供大家欣赏。

但更准确的说,是此腕表把整枚机芯都开放予大众欣赏,表盘都被拿走了,下方一对飞行陀飞轮的镂空感更高,转动与运作更清楚,还能清楚看到经手工装饰或钌金处理的夹板和桥板。若翻转底部,透过蓝宝石水晶底盖视窗,便能看到饰有日内瓦波纹的主夹板。

1770 Micromegas Revolution 的时间显示方式更具风格,小时及分钟分开显示,并且与迷你上条陀位置部分相叠:上条陀就在11时的位置,小时盘约于1时半位,叠于上条陀之上,配短粗的剑形指针,两者组合像是横置的「8」字,而分钟盘的轴心就在这「8」字的腰位,但因其呈镂通状,只留下刻度小块于圆盘边缘,未算影响读时,它以一小时一圈的速度转动,透过圆盘右方的箭嘴指出刻度。

「Revolution」除了解作革命,也有运转的意思,双飞行陀飞轮、迷你上条陀、小时盘、分钟盘等均在眼前运转,成为了腕表名字的具体演绎。

1770 Micromegas Revolution表壳直径45毫米,厚11.8毫米,造型贯彻1770系列的美学特质,如壳侧饰有螺钉。腕表备有钛金属及玫瑰金两款,机芯内的组件色调均与表盘相衬。钛金属售110万港元及玫瑰金售130万港元两款,各限制八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