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西宁湟川中学:因“九一八”事件成立,校长借债度日,断粮缺水!

西宁湟川中学:因“九一八”事件成立,校长借债度日,断粮缺水!

说起湟川中学,在西宁教育界可谓举足轻重,像小编这样的学渣,这辈子只能仰望了 ̄□ ̄,但是湟川中学的历史,一定要铭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首届湟川中学校长-王文俊

西宁湟川中学:因“九一八”事件成立,校长借债度日,断粮缺水!

王文俊(1890-1990)字渭珍,湖北省黄冈县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学德国柏林大学,获教育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大任教,1938年来青海,创办了湟川中学。王文俊在1938年受任校长来西宁,到1945年离任的七年里,为湟川中学的建校可以说是历尽艰难,辛苦备尝。

西宁湟川中学:因“九一八”事件成立,校长借债度日,断粮缺水!

湟川中学的成立,要追溯到“九一八”事变,事变过后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西北开发的重要性,1937年,管理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以“推广边疆教育”为目的,聘请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顾颉刚、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陶孟和、北京大学教授王文俊等一行五人组成考察团,来青海考察教育状况。

经过考察,发现青海教育太落后,与其经费补助,不如单独成立一所中学,于是决定成立“管理中央庚款董事会湟川中学”,并任命王文俊为首任校长,负责筹建工作。

西宁湟川中学:因“九一八”事件成立,校长借债度日,断粮缺水!

1938年4月,王文俊携带图书仪器,从汉口辗转来到西宁。5月,开始着手筹建事宜。但是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困难,西宁当时竟没有一处可做校舍的房屋,改造无望,但是重新新建的话,经费不足。

西宁湟川中学:因“九一八”事件成立,校长借债度日,断粮缺水!

最大的阻力,是马步芳政府,建学校必然要买土地,但是马不给用地,后来经过多方周旋,当局同意只准在市郊购置十亩土地,这就是湟川中学为何选址在贾小庄的原因了。

后来王文俊在《湟川十年》中写道:“经费异常拮据,几乎借债度日。”,而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马步芳恐惧学校建成后,蒋的中央势力会借此进入青海,妨碍其绝对的统治霸权。

西宁湟川中学:因“九一八”事件成立,校长借债度日,断粮缺水!

校址选好后,王文俊以一面极筹建,一面租用民房招生,当年8月分开学时,就招收了初一,高一各一班,附属小学也招到了一年级和五年级各一班,湟川中学正式成立。用王文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虽然困难重重,而精神上实感愉悦

西宁湟川中学:因“九一八”事件成立,校长借债度日,断粮缺水!

湟川中学成立后,青海当局却不断的施加压力,甚至在1940年时,马步芳当局暗令磨户停止给湟川中学提供面粉,曾40多天缺粮少水,而王文俊并没有气馁,从湟源买来数头牦牛,每天以肉汤和菜为食,度过了难关,那时候王文俊充满讽刺的和师生们开玩笑:

“昔日晋惠帝养尊处优,昏庸无知,时值天下荒乱,很多老百姓饿死了,这位皇帝却说,何不食肉糜?我们现在尚未饿死,但不得不食肉糜,可谓二十世纪的奇闻!”

湟川中学建校初期,很多教师都是南方人,初来高原,难以适应气候,很多人患病,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曾贤(字子敬)、张世候、王献南夫妇等由于身体衰弱,难以适应气候而先后在西宁病故,般象震、杜域芬等患风湿病久治不愈。

西宁湟川中学:因“九一八”事件成立,校长借债度日,断粮缺水!

统筹湟川中学期间,王文俊就意识到,建设一所好的学校,不仅要有必须的教学设备,更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师资队伍,当时真是抗日战争时期,很多知识分子主动要求到大后方西北工作,王文俊抓住这一时机,亲自到北京各大高校,聘请毕业生来湟川任教。

湟川中学有了日后的声望,可以说完全仰仗王文俊的一己之力,当然也离不开那些来西部的教师们,为湟川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毫无怨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多年来这把火也是熊熊不息,如今湟川中学全国排名第12名,青海省排名第1名,先辈们也应该会很欣慰吧。

西宁湟川中学:因“九一八”事件成立,校长借债度日,断粮缺水!

感谢您花宝贵的时间阅读本文,您的每一个赞,每一个评论,都是对小编的莫大鼓励,如果喜欢,可以右上角关注下小编哦,带您一起读不一样的青海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