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你上的不是网,是孤独”|心理学:虚拟社交让人越来越孤独?

网络正在“带我们去到我们不愿意去的地方”。

尽管互联网时代给人们提供的社交途径越来越多,人与人的关系却好像越来越疏远,我们更不愿意与人亲密,更少会邀请人来家里做客。

“你上的不是网,是孤独”|心理学:虚拟社交让人越来越孤独?

网上社交,正在使我们变得更孤独

我们对社交的需求是如此本能而强烈,那么,随着线上的、虚拟的社交的发展,会对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一系列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表明,虚拟的社交并不能真的扩大你的交际圈,相反,你越多地使用网络社交,可能会越感到孤独。

心理学家称,互联网具有使人疏远的天然属性。研究发现,在人们最开始使用网络的1-2年时间里,快乐感和社会连接感表现出持续的下降。其中,使用网络对人们的家庭关系影响最大,他们和家人的联系和交流会明显减少;此外,还会伴随着社交圈的缩小,抑郁和孤独感的增加。

除此之外,更多的社交网络使用还被证明会降低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原因在于它会催生嫉妒和怀疑

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社交网络暴露出的信息更多,更有可能暴露出自己伴侣过去的经历及与他人交流的信息(比如,你看到另一半和前任在朋友圈互相评论);而同时,社交网络信息的模糊性又会引起更多的猜测和想象(比如,你会因此而想象他们背着你有其他很多的互动)。

另外,当人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线上,还会减少现实中与伴侣的相处时间。

换句话说,你以为自己在网上认识了很多人,却意外地可能为此失去真实生活中的关系。这么看来,社交网络是让我们更孤独的。

“你上的不是网,是孤独”|心理学:虚拟社交让人越来越孤独?

网上的交流也不能给我们真实的幸福感

心理学家将社交网络上的行为分为三类:

· 点赞式交流,即没有实际内容,只是通过机械性的点赞等动作或者“易于生产的”方式来交流,如泛泛的赞美和祝福。

· 广播式交流,即浏览信息流上的朋友最新动态、弹出的新提醒或各种不经意接收到的信息,比如看到别人在国外游玩的照片、新做的午餐、新生孩子的趣事等等。

·创作式交流,即沟通的内容是个性化的,通常是定向的、一对一的,也是更发自内心的交流。

社交网络上与沟通对象的关系则分为两类:

  • 强关系,即和比较亲密的朋友,通常在线下也认识;

  • 弱关系,即和不认识或不太熟悉的人。

研究者们发现,只有当人们接收到来自强关系的“创作式交流”时,幸福感和连接感的增加最为明显。而无论是来自弱关系的“创作式交流”,还是来自强关系的“点赞式交流”、“广播式交流”,都对幸福感和连接感没有影响。

也就是说,只有当你收到来自亲密伴侣的专门发给你的消息,幸福感和连接感才会提升;而如果他只是随手给你点个赞,就不一样了。而那些泛泛之交,即便他们给了你再多的赞,你也并不会有十分欣喜的感受。

“你上的不是网,是孤独”|心理学:虚拟社交让人越来越孤独?

网上的被动消费甚至会让人更不快乐

当我们在刷朋友圈或是浏览网页的时候,现在很多“推送”并不是我们主动选择观看的。这种被动式的信息消费,在耗费我们的精力的同时也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反而会让我们感到烦躁。

这与现在的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已经过于在意自我展示有关。也就是说,我们看朋友圈,那些被精心美化过的照片,谨慎修辞后的语句,都已经离真实生活太远。但同时,不自觉地与人比较的心态,又会让我们看到这些朋友圈时,陷入一种焦虑。

再当我们想在网上与人交流或自己发朋友圈的时候,也会开始精心修饰每一张照片和文字,这样一来,我们就被这种被动消费来的信息胁迫着,在朋友圈和网上过着一种虚假的生活。这种虚假不仅不会让我们更快乐,我们也很快会因为要不断维持/营造这种虚假的美好而筋疲力尽,感到更加不快乐。

使用社交媒体真的使你更快乐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