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的路徑是怎樣的?正確的財富觀決定未來


在個人投資理財這塊,

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的路徑是怎樣的呢?


有四個部分是各位需要按照順序掌握的:

1. 財富認知

瞭解最基本的財務自由的概念,認清楚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以及被動收入和主動收入之間的區別,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資產積累的方式和目標。

2. 財務規劃

按照自己的財富認知以及自己所設立的目標,找到開源節流的方式,按照計劃進行資產建設;養成“延遲享受”、“延遲消費”的習慣。

3. 風險管理

學習一定的保險理財知識,瞭解讓人變窮的四大原因,為自己在資產建設過程中最有可能出現的大窟窿,打好底。

4. 投資技能

搞清楚什麼叫對市場的敏感度,以及對經濟態勢的敏感度,培養財富親密度。

摒棄“賭”的觀念,學習並進行穩健的投資,搭建自己的資產堡壘。

以上4個步驟任何人都是從不會到會,按照順序來的,但是可悲的是大多數人是直接跳向了第4步去“賭”。

身邊有那麼多炒超短線股票的,以及炒虛擬幣的,不都是這種人嗎?


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的路徑是怎樣的?正確的財富觀決定未來


我們在做以上步驟的時候,可以順帶清點一下自己的資產情況,也許你真的比你自己想象得富有一些。

你在清點自己財富的時候能很容易地發現自己對收入和支出的調控能力;對負債和財富槓桿的管理能力;以及財富長期增長的規劃能力。

下面簡單說一下如何清點自己的財富吧;說白了就是了解自己的資產淨值。

這裡涉及一對概念,那就是資產和負債。


資產,就是能給你帶來收入的東西。

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口袋裡拿走的東西。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其實我們說的資產和負債和銀行所提到的資產和負債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舉個例子,如果你住了一套房子,銀行會算作你的資產,而實質上它是你的負債,如果你沒把它租出去的話。

相反,也許你還在換著房貸,那麼房子就是個巨大的負債。

所以,淨值=總資產-總負債。

你會很容易地發現,其實這裡所說的資產,其實指的主要就是被動型資產。

比如,你擁有很多流動性資產,錢包裡有很多錢,你可以說這樣很富有,但是這個錢包並不能為你帶來更多的錢,它並不能把錢再放到你的口袋中。

那麼,這部分我們稱之為現金,不能算作資產。


可能很多人不樂意了,覺得是悖論。

不好意思,這就是以財務自由為主要目標,所提出的資產和負債的標準;正確的財富觀決定未來。

而什麼才是真的資產呢?其實就是被動資產。


與被動資產相對的是主動收入,就是那些必須花時間去獲得的錢財,比如勞務收入,比如自由職業者出賣自己的技能和勞力所獲得的資金。

所以,講到這裡,老丁我說的無本創業的含義就非常明確了,為什麼要創業呢?創業的目的是什麼呢?


那就是為自己打造一個自動運轉的企業,不斷產生資金去你的口袋,讓企業本身成為一個被動化的資產。

如果你只是一個人,只是一個自由職業者的角色,那麼很難實現被動化。

比如你是個演員,你只能出賣自己的時間,但如果你是個歌手,那麼很容易能依靠歌曲的版稅生存下去;同理,作家也是這樣,賣書收取的也是版稅,屬於半被動化。

所以,有很多直接你看似是一個圈子,實則不同,從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的角度上看,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演員,舞蹈家,匠人,手工人,這樣的人來說,他們需要把掙到的流動資金,再次轉變為被動收入,才有迎來財務自由的可能。

好了,就講到這裡,說白了這篇文章講的就是4大步驟的第一步,如何理清楚你的財務認知。

這就是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的路徑的第一步,但很多人走了那麼多年,第一步就是錯的。

更多和財務自由以及創業相關的內容,請百度搜索無本創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