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很多退休老人在繼續工作?“50多了,這3種糟心生活再不想過!”

“剛過50歲,是時候該找份工作了!”

退休,“倒退且休止”,身體、時間、精力、價值感好像都在跟我們倒著走了,於是,越來越多人想跳離

這種“倒退”的退休生活,走入工作崗位中,想在賺錢、完善自我價值中重塑餘生景色!

其實,想重回工作崗位,主要就是:不想在過下面這3種生活!

01 沒有錢、沒價值的生活!不想過

——“對於退休老人,錢還重要嗎?”

——“廢話!沒錢啥都幹不了,旅遊經費在哪裡?養生資本在哪裡?就這點退休工資還不知道夠生病不!”

很多退休老人在繼續工作?“50多了,這3種糟心生活再不想過!”

也的確是這樣,我們國家大部分老人都是處在無產、剛解決溫飽的階段,所以退休談不上享受一說,也

就是撈了個清閒!

那很多剛退休的老人就受不了了,想要繼續過賺錢工作的日子,她們說“感覺生活太無聊,找不到活著

的價值,倒不如出去賺錢有意思”。

像鄭州94歲的“煎餅奶奶”,每天晚上12:30工作到凌晨5點,在面對“生活所迫,兒女不孝”的猜疑,張

奶奶眯眼笑著回答“我兒女都很孝順我的......但我覺得活著總要為自己找點價值。”

而且奶奶表示看到大家喜歡自己的煎餅,自己也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很多退休老人在繼續工作?“50多了,這3種糟心生活再不想過!”

所以,有時候在工作賺錢中,小小的成就感,就能讓我們老人過的開心、有意義,生活中也能更加精神、有活力。


02 帶孩子、做家務的生活!不想過

我們退休老人不出去工作,能幹啥?

無非是在家裡幫子女帶孩子、做家務,像個全職老媽子一樣,就這,吃力還不一定能討好,比如:

· 生活上,一會嫌飯菜做的不合口味,一會又嫌整理房間時動了自己的東西;

· 帶孩子,一會說這些不能給孩子吃,一會教育孩子方式也不對。

很多退休老人在繼續工作?“50多了,這3種糟心生活再不想過!”

就這兩點就夠煩心了,而且現在都是21世紀了,不再需要什麼老人帶孫子,孩子小時候有全託幼兒

園,長大了也有各種託管,既能輔導孩子作業,也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在我們國家老人孩子帶孫子、做家務的瑣事中虛度時,美國已經有超過700萬老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找

工作的路上了,本土文化讓他們有機會追求自己的生活。

大多數工作中的老人都表示:“在這裡,我們感覺自己仍然是個有價值的人,雖然老了,但我們不想在

家坐搖椅。”

很多退休老人在繼續工作?“50多了,這3種糟心生活再不想過!”

看看我們的“前輩”都在為獨立生活而自豪,所以不要再讓自己美好的餘生被帶孫子、做家務這樣的瑣事

所“綁架”,不管是心甘情願,還是無可奈何!


03 倒退、休止的生活!不想過

人生早就告訴過我們,“一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生活也的確印證這個說法,退休生活,就像沒有槳的小船,一旦上船就只得一路倒退下去,身體機能日

益衰退、自我價值不得實現,慢慢的心裡空蕩、焦慮,精氣神也都大不如前。

很多退休老人在繼續工作?“50多了,這3種糟心生活再不想過!”

就連《焦點訪談》一姐——敬一丹,也避免不了經歷退休後的倒退生活:

離開相伴無數年的崗位,退休後獨自呆在家裡,精神狀態越來越差。

· 有時候突然穿衣收拾,出門時才恍然自己已經退休了;

· 有時候突然吃好幾盒奶酪(之前怕胖從不吃的),晚上睡覺又一口氣喝上好幾杯減肥茶。

這些種種異常行為,就是她退休焦慮症的嚴重表現。

要知道,情緒人一切活動的本質,一但情緒跌落谷底,那幹什麼都是一種煎熬。

很多退休老人在繼續工作?“50多了,這3種糟心生活再不想過!”

再一次偶然間,女兒給她講到自己的公益事業,說到山區的孩子還因貧窮上不了學時,敬一丹決定要投

身於公益工作當中,於是,她同支教老師去山區支教,還號召更多人能來山區支教幫助這裡的孩子。

自此後,她忙作在公益事業上,也忘卻了自身的煩惱,彷彿又開始了一個有價值的人生。

就如敬一丹說的,“不管什麼年齡,都應該盡最大可能實現自我價值,生命的每一刻都可以繁花似錦!”

其實工作就像“逆水行舟”的那根槳,會帶我們乘風破浪,划向美好自我的雲端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這裡,喜歡就關注下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