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鄧艾伐蜀,捨近求遠。偷渡陰平,入蜀卻如無人之境

本次講的內容是對正奇結合、出奇制勝的虛實結合、以實擊虛原則的進一步引申與概括。學習兵法一定要靈活運用,《孫子兵法》其實是一本方法論的書,並不是說學了兵法,就完全照搬兵書上所說的去做,那就是紙上談兵了!

“凡用兵之法······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也。”

戰場上兩軍對陣,誰都想搶先制勝。孫子從以往的戰爭經驗中觀察到,大凡用兵的法則······沒有比兩軍相爭更難的了,而兩軍相爭難就難在“以迂為直,以患為利”——要把迂迴的道路變直路,要把不理轉化為有利。孫武認為,故意採取繞遠路的辦法,用小利引誘敵人,這樣就能比敵人後出去而先到達兩軍必爭的戰略要地,這就是掌握了以迂為直的計謀。

根據孫武的解釋,以迂為直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

從地理位置而言,“迂”指迂迴,曲折,中間有其他東西阻隔。“直”指直達的近路。與敵交戰,直取戒備之敵,距離雖然近,但難以達到目的,故雖近猶遠。而迂迴雖距離遠,卻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容易達到目的。這就是迂與直的轉化。

第二

從時間上講直取的距離近,部隊出擊時間短;迂迴的距離遠,部隊出擊的時間就長。然而,直取與迂迴一旦與敵人兵力部署的虛實強弱相對立,時間的長短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迂迴敵虛者,易攻而費時少;直取敵實者,難攻而費時多。迂與直又發生轉化。

第三

從謀略角度看,以迂為直主張實行迂迴,是教人高瞻遠矚,不要從眼前的局部利益出發,而要著眼於長遠的、有關全局的最終利益,由此生髮出種種詐術,或避實擊虛,或暗度陳倉,或無中生有,或瞞天過海,從而導致敵人判斷上的失誤,創造乘隙而進的戰機,從而達到直取的目的。

鄧艾伐蜀,捨近求遠。偷渡陰平,入蜀卻如無人之境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夏,獨攬朝政的魏大將軍司馬昭決定滅蜀,派魏將鄧艾與鍾會率軍出征,被蜀將姜維阻擋在劍閣。在魏軍處於不利的形勢下,鄧艾巧妙地運用了迂直之計,派奇兵偷渡平陰,出其不意,攻襲蜀軍,終於攻佔了成都,迫降劉禪。這是古代戰爭史上運用迂直之計取得勝利的成功戰例。


鄧艾伐蜀,捨近求遠。偷渡陰平,入蜀卻如無人之境


徵西將軍鄧艾率兵三萬自狄道(今甘肅臨洮),向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進發,令雍州刺史諸葛緒率兵三萬自祁山向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進發。魏軍主力十二萬人馬由鎮西將軍鍾會統領,直襲漢中。

蜀將姜維聞魏軍襲擊,遂急忙回兵劍閣,設防固守。劍閣山勢險要,是漢中通往成都的要道。魏軍久攻不下,糧草不濟,準備退軍。

鄧艾見狀,向司馬昭提出偷渡陰平道的計劃。司馬昭便命鍾會繼續攻打劍閣,鄧艾派兵偷渡陰平。

於是鄧艾派他兒子鄧忠為先鋒,率五千精兵逢山開道,遇水搭橋,自己率領大隊人馬隨後跟進。一路上翻山越嶺,跨溝過溪,幾次陷入絕境,他們都硬是闖了過去。當走到江油北面的摩天嶺時,被懸崖絕壁擋住,人馬不能前進。鄧艾對將士們說:“我們已無退路,哪怕是刀山火海,也只能前進。”接著他身先士卒,以毛氈包裹身體,率先從山上滾下去,將士們也不顧生死,跟著滾下了絕壁。當魏軍突然出現在江油城下時,蜀將馬遜以為是神兵來了,不戰而降。鄧艾乘勝前進,很快又攻下了綿竹(今四川德陽北)。蜀漢皇帝劉禪見大勢已去,被迫率眾臣出城投降。

鄧艾伐蜀,捨近求遠。偷渡陰平,入蜀卻如無人之境


在正面進攻不能取勝的情況下,採用違反常規的方法,從敵人意想不到的陰平道上,歷經艱難險阻,繞遠路到敵人後方,擊中敵人的薄弱環節,最後以奇取勝。這是利用敵人疏於防範的條件,採用以迂為直的計謀,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軍事作戰中採用“以迂為直”之計,往往能收到出奇制勝的奇效;而在政治、經濟領域,乃至於日常生活中,有時為了說服固執己見者放棄自己的見解,也經常採用迂迴包抄、繞道而進的策略,“觸龍說趙太后”即是典型的一例。

鄧艾伐蜀,捨近求遠。偷渡陰平,入蜀卻如無人之境


那是公元前265年的戰國時代,趙惠文王駕崩,其子趙孝成王繼位,因其年幼,其母趙太后代成王執政。秦國見有機可乘,發兵攻打趙國。趙向齊國求救,齊國答覆道要讓長安君做人質,才能出兵。

長安君是趙太后最寵愛的小兒子,說什麼也不讓他去齊國當人質。但“救兵如救火”,大臣們不能坐視趙國滅亡,紛紛向趙太后陳述利害。結果,太后大怒,拍案告誡眾臣:“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眾臣強諫失敗後,左師觸龍來見太后。太后以為他又要講人質之事,正滿臉怒氣地等著他。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體之有所苦也,故願望見太后。”觸龍的一席問候語,使太后蓄足的怒氣釋放了一半。

鄧艾伐蜀,捨近求遠。偷渡陰平,入蜀卻如無人之境


觸龍與太后拉起了家常,問起她的飲食起居,並介紹起自己的養身之道。太后開始和顏悅色起來。

觸龍說,他最愛自己十五歲的小兒子,希望在自己未死之前託太后找個工作。這下有了共同語言:

“丈夫亦憐愛其少子乎?”太后問。

“甚於婦人。”觸龍煞有介事地說道。

“婦人異甚。”太后辯解道,步入觸龍的圈套。

觸龍開始收攏繩套,說老臣以為你其實更愛姑娘而不是小兒子。太后自然竭力反對。

觸龍步入正題:“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兒子的將來考慮才是真正的愛。你是流著淚把你的女兒遠嫁給燕王,為的是好有子孫相繼為王,是真正的愛。

太后情不自禁地答道:“是這樣。”

觸龍不慌不忙,問太后:“從現在往上溯,三世以前,在趙國的王侯貴戚,他們的子孫有繼承王位的嗎?”

太后搖頭道:“沒有。”

觸龍說,不僅趙國如此,諸侯國也是這樣。你把自己的小兒子封為長安君,但卻沒有讓他有功於趙國,等你百年之後他能保持自己的地位嗎?你對他考慮太近,所以我說你對他不如對你女兒愛得深。

太后恍然大悟,馬上送長安君去齊國當人質,趙國終於得救了。

古人云:欲速則不達。趙太后在強秦壓境之時,本已手足無措。而大臣們又沒冷靜替她著想,而是軟硬兼施逼她以長安君為質,結果引起趙太后反感。而觸龍之所以能說服趙太后,是因為採用了迂迴的方法。先是不忙點題,從問安、拉家常開始,使她解除對自己的戒備。然後以“男子也愛兒子”為話柄,引出趙太后愛長安君的話題,再比較她對燕後與長安君愛的不同,迫使太后承認自己愛長安君不及愛燕後那樣計遠,最後使太后心甘情願地讓長安君出質於齊。別的大臣單刀直入,想走近路,結果把事情弄僵了。觸龍饒了一個大彎子,雖費了不少口舌,卻很快達到了目的,這不也是一個典型的以迂為直的事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