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武则天的“守陵人”为何全没头?

用户58703812931


武则天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一生传奇,历史争论颇多,有关的她的一切都是后人所议论的热点。其中就包括这无头“守陵人”,还有就是她的无字碑!

为什么她墓前的守陵石像的头全没了?碑是无字的?

我们看过盗墓类的小说或者相关的电视剧的,那些群山环绕,河水相依的地带都会被称为风水宝地,这倒是没说错。那些帝王将相的墓地一般都会选在这样的地方。武则天也不例外。

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合葬的乾陵,位于陕西渭北山地,占地有两万多平米,规模很大,气势磅礴。这里分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四门,而那些无头“守陵人”(其实就是石像)分成两排分别站在了朱雀门前的东西两侧。西侧有32尊,东侧有29尊,一共有61尊守陵石像,被人们称为“蕃像”、“宾王像”。每一尊石像都毕恭毕敬的作揖站立着,像是在恭迎皇上的到来。

最为特别的就是,这些石像全部没有头,他们的头都去了哪里?

难道当初造的这些守陵石像都是没有头的吗? 这个可能性应该不大,因为如果仔细观察这些石像的颈部,都有与头部相连断裂的痕迹,这说明其哎建造之时应该是有头的。所以,这些头应该是在后来被损坏的。

至于具体是如何被损坏的,由于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目前只有一些相关的传说或者推论在流传。

其中有一个相传甚多的民间传说是这样的:有个外国使节来这里游玩,发现石像里竟然有自己的祖先站在这里作揖称臣,有损自己国家的颜面,觉得很气愤,想把这些石像毁掉,但是又怕被人发现。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利用鬼神之说来引导民众一起破坏石像的计策。

他每天半夜去庄稼地里把粮食给踩踏一番,然后开始造谣说,是那些石像成精了,他们晚上去田地里搞得破坏,人们应该去把那些石像的头都砍下来。当地村民信以为真就去把那些石像的头都给砸下来了。

还有一种说法就比较有科学依据了,考古学家通过大量资料发现,在明嘉靖年间,在陕西华县,曾经爆发过一次剧烈的地震,对于人类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而华县距离乾陵有一百多公里,也在地震带之中,这次地震把石像的头部都给震下来了。

至于武则天的碑上为什么空无一字,也是有好多说法的。

有人说是武则天命令的,觉得自己做为一个一直被人非议的女皇帝,功过太多,仅凭一个碑也写不了多少,就留给后人去评价吧。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碑都是人死后,后人所立,上边的字也是后人所写。即使武则天不在碑上给自己刻字,她的后人也会也会为其刻字。


他们认为是,唐朝在武则天死后,发生了五次政变,朝局一直动荡不安。后边所立的皇帝也是整天惶恐不安,担心指不定哪天又被人从皇位上揪下来,没空去处理管这件事。而且武则天的名号则天圣后也是在她死了四十多年之后才定下来的。

时间久了,皇帝天天国事繁忙,也就不会再去为这件事去操心过多了,后边就不了了之留下来一块无字碑。

对于这个说法,个人并不赞同,因为乾陵乃是祖宗供养之地,不可能有忙忘记了一说。估计还是因为武则天是非功过难以判定,所以索性以无字立碑,将讨论留给世人。


白话历史君


严格来讲,这些“守陵人”应该称作乾陵番臣石像,是指伫立在乾陵朱雀门外东西两侧的石人像。这些石人像的显著特点是,统统没有头颅,而身上的装扮则是紧袖长袍、腰束佩剑、足蹬朝靴、双手前拱,做出一副上朝的姿态。

一些杂志和网络文章称这批番臣石像是为武则天守陵的。但此说其实并不准确。因武则天临终时已经提出撤帝号和与高宗同葬的要求,并被唐中宗遵循。所以说,乾陵虽然葬着李治和武则天,但却是一帝一后,并非是两位皇帝。所以,这些石人像理应称作乾陵番臣石像。

唐高宗和武则天执政时,正是唐王朝国力的上升期,不少番臣使节也来到大唐。所以,在建造乾陵时,才安排了这些恭恭敬敬的石人像。朱雀门外东西两侧是石人像都是番人形象,而且都刻有族别名、官职和姓名,只是因为年代久远,风化严重而难以辨识。

根据考古专家鉴定,其实这些石像最初都是有头的,而如今却都早已没了脑袋。根据一些石像颈部的痕迹来看,石像的头颅是被人为损毁的。显然,砸掉石像的脑袋,要么是出于偷盗,要么就是出于泄愤。只是,具体毁于何时、又是何人所为,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在相关传闻中,有一个版本显得格外有趣:

据说在石像中有一位是吐火罗王子持勒羯达健。在他即位后,他的儿子听闻自己的父亲被刻成了石像,还恭恭敬敬地立于乾陵朱雀门外,因而便去用石头偷偷砸毁石像。结果,由于石像太过结实,导致自己受了伤。

后来,他便想出了一个损招:在夜里毁坏了村民庄稼,然后散步传言,说乾陵的石像成精,夜里践踏了庄稼。于是,村民便纷纷带着工具偷偷把这些石像的脑袋砸掉了。

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的很广,但是否可信则有待考证。毕竟,王朝灭亡之前,对皇家陵墓是有专人看守的,自然不会让人轻易进入,更别说百姓拿着榔头去砸毁石像了。

另一个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明末时当地发生了瘟疫,由于时人较为迷信,觉得是这些石像在作祟,于是便纷纷去砸毁了这些石像。这样一来,大部分石像的头颅都被砸掉了,有些甚至从腿部断裂了。

当然,除了人为毁坏,这些番臣石像之所以遭到破坏,还存在着一定的自然原因。这些石人像伫立在乾陵外,在遭遇强烈地震时难免会有倾倒。其中部分石像便可能是因地震影响而被毁的。不过,从毁坏痕迹来看,大多数石像其实是被人为砸掉的。


王晓如、樊英峰编著:《乾陵》,西安:三秦出版社 , 2003年。


史海烂柯人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一千多年来虽然经受了很多次大规模的盗掘,但依然是保存最完好的唐皇陵。然而走在述圣碑和无字碑之间,却站立着六十一尊无头人像。奇怪的是,石像旁边的马匹等都是完好的,唯独这些人像的头都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

六十一王宾像

这些石像被统称为“六十一王宾石造像”,又称“六十一蕃臣像”,是当时来朝的各国国王、王子以及使臣的刻像。当年大唐帝国盛世之时,“万国衣冠拜冕旒”,可谓辉煌至极。唐长安城作为世界第一大都会,甚至常年居住着外国的国王。而唐高宗病逝之后,武则天下令按照藩属国国王的形象雕刻了一共64座石像,伫立在乾陵内城的朱雀门外,并在每个石像的背后镌刻了他们的姓名、国籍以及官职。经过千年的时代变迁,现在还有61座屹立不倒。

石像的头呢?

可是这六十一蕃臣像中现在只剩下2尊还保存有头部形象,从这两尊像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他们是高鼻深目的外国人,那么另外59尊像的头呢?遗憾的是历史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史学家以及现在的考古学家推测了如下三个原因:

1、毁于大地震。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陕西省的渭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级地震,当时造成了大约83万人死亡。再加上明朝曾有人在游览乾陵时写过“赤马剥落离倒旁”的诗句,以此来推测,石像毁于明朝是有可能的。

2、毁于人祸。据说明朝初期曾经有外国使节在乾陵看到了这些石像,发现自己的祖先竟然在这里已经站了数百年,他感觉自己的内心受到了伤害,于是故意在晚上到处毁坏附近的庄稼,并宣称是这些石像变成了妖怪出来捣乱。在他的鼓动下,不明真相的群众帮他把石像都砸毁了。

3、毁于八国联军。这个就不解释了,八国联军根本没有到过那里,可是这一说法民间流传还比较广泛。虽然当年八国联军作孽不少,但这个的确怪不着人家。


国史通论


武则天死后被葬于乾陵,并打造了61尊古像为其“守陵”,这些石像原本都是有头的,并且一直保存到明朝,这从明初刘伯温写的游乾陵的游记可见一斑。然而,到了明朝中后期,这61尊古像却变成了无头“守陵人”,究其原因目前有四种观点。一是说明末时,乾陵一带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守陵石像在地震中惨遭毁坏。据明史记载,在明嘉靖三十四年一月二十三日,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一场8级以上的强烈地震。石像的头是在这场大地震中发生了断裂,之所以只有头部断裂,是因为石像的颈部比较脆弱。

二是说在明朝末年,乾县曾经大面积流行一种可怕的瘟疫,死者不计其数。当时封建的老百姓认为是乾陵的这些守陵石像在作怪。只有让他们脑袋搬家,瘟疫才能制止,才能拯救整个县。于是,大家把所有的石像都砍掉了。

三是说明末清初时,大量西方人来中国探险,搜集文物倒卖国外赚钱,盗贼看到乾陵的61尊石像后,如同发现了无价之宝,想它们倒卖出去,但石像都重达数千斤,搬运起来不但费劲,而且容易暴露目标,于是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地将石像的头部用瀣锤子敲下来带走,再倒买出去。

四是说石像的头颅丢失于清朝末年的八国联军之手。当时的八国联军看到有那么多的外国使臣恭敬地站在中国皇帝面前,觉得这是件很耻辱的事,于是他们怒而抡起锤子把石像的头都砸烂了。

终上所述,以上四种说法不管哪种属实,武则天的“守陵人”全部没有头,显然都是后天因素所造成的。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著名女皇帝之一,死后和自己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并刻“无字碑”纪念。

“无字碑”背后有六十一个宾王像,全都没有头。据说这些宾王像是当时各国的首领们参加了高宗李治葬礼后,武则天为了纪念盛况特地刻了石像为李治守灵。这些番臣既是少数民族的领袖,又是唐王朝录用的官员。

但为什么没有头呢?开始肯定是有头的,宋朝人游师雄曾考察藩臣石像并留下文字记录,可见那时石像还完好,而明末一位诗人李梦阳描写乾陵时有“赤马剥落离倒旁”的诗句,表明明末可能头像就没了。

具体怎么没的,有几种假说:一为金元毁坏说,金、元两朝的统治者感到同族首领侍立于陵前有辱本族颜面,所以推倒了宾王像并将头像带走,后人竖起时便没有头;另一种假说是洋人干的,他们将头割下是为了贩卖文物,所以将头割下带回了本国;第二种假说是地震说,公元1555年1月23日,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震级达到8至11级,这就是有名的关中大地震,石像很有可在这次地震中受损,因为颈部薄弱,而造成头断。后来头部被有心的文物贩子们弄走。不管哪一种假说,实际上都是猜测,有身无头,并不能自圆其说,真正的原因,需要头部找到后专家仔细研究,才能大白于天下。


历史春秋网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从来都是一个传奇,就连她死后,也留下无数的传奇,至今还在民间广为流传。她的墓穴,以今天如此发达的科技仍然无法安全打开…


其中除了无字碑的传说,就是关于女皇的守墓石人没有头的传说了。


那么守墓石人为什么没有头呢?我说被大风刮掉的你信不信?


哈哈,开个玩笑。有关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今天小妖就挑几种比较靠谱的来给大家分说一二。


一,雷电说:


坊间流传,女皇墓也曾几次被盗贼惦记。有一伙大的盗墓团伙,找到了女皇武则天的墓,正准备开始干活,忽然之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水桶粗的雷电那劈的是咔咔的,瞬间所有的人都被吓跑了。

据说,是这些人触动了守护大阵,所以天降雷霆。雷电过后,那些布阵的石人头因为灵气渐失,逐渐自动脱落。当然,还有说是被雷声震坏的,一时之间,无从考究。


二,地震说:


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陕西省华县发生了罕见的大地震,这次地震号称中国十大地震。


据载,此次地震强度超过8.3级,烈度为11度,死亡人数光有确切记载的就有83万,失踪者更是不可胜数,是至今为止世界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唐山大地震是7.8级,死亡人数24万;汶川地震是8级,死亡人数7万…)


史书记载:大地忽然震动如响雷,道路改道,树木倒置,五岳动摇。大地裂开,纵横如画,水火一齐涌出,喷高丈余。令碑折断,城垣、庙宇、官衙、民房倾倒…两千里内几无人烟。


你想,这么大的地震,那些石人肯定也都震倒了。于是乎摔掉了脑袋,渐渐不知所踪。说不定,就在谁家的菜园子底下或房子下面压着呢。

三,盗贼说: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各自敛财,盗墓之事时有发生,著名的东陵大盗就是其中一例。那他们为什么不偷整个呢?要只偷个头呢?整个的不好运输,也没法卖出去,只好退而求其次,砍掉脑袋来卖呗。


80年代,不是就有一个无知老农被人忽悠后,敲掉了地里的石人将军头去卖钱,最后钱没捞着反而赶上严打被枪毙了吗?


所以,以上两个说法,是比较靠谱的。


不好,大王来了,快跑。

题外:大王叫我来巡山,抓个大鹏做晚餐……


有书知道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得到公认的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篡唐建周,“两废帝王”,但最后又不得不还政于李唐。因此在她死后,还是得以与其丈夫唐高宗李治一起被合葬在了乾陵。只是不知道,这两口子在地下会不会打架之类的。


乾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而且,唐代帝王陵墓后来大多遭到盗墓贼破坏,但乾陵的主墓室却从来没有被盗挖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武则天的无字碑后,一共有着60个无头的“守陵人”石像。这些“守陵人”其实就是乾陵周围的六十个宾王像,按东边31个、西边29个的规矩排列着。这些石像全部没有头部,就像是被砍了头的犯人。

据说,这些石像的原型都是当时来中原朝贡的各国国王或者游牧民族首领。武则天为了纪念此事,特地按照真人的比例制作了这些石像来为乾陵守灵。

不过,由于守陵人石像没有头颅,所以后世对此一直议论纷纷。在民间传说中,乾陵中的石像到了晚上就会活过来祸害周边的百姓,所以百姓们就趁白天砸碎了所有石像的头,让他们不能再复活。

不过根据史籍的记载来看,这些石像的人头其实从唐代一直保存到了明代中叶,再往后就没有记载了。到后来,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现在的“无头人”。因此,对于这些石像的“人头”去处,后世也是众说纷纭。

其中流传广的说法是,在明朝嘉靖年间,乾陵曾经发生过一起大地震。在地震中,这些守陵人石像全部被震倒了,而且脖子上的头也被摔断了。所以明朝人把这些石像重新树立起来后,这些石像便都成了“无头人”。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清朝时期的八国联军入侵,所以乾陵的石像头部毁于战火。


世界人文通史


题主说的“守陵人”是乾陵朱雀门外神道两侧的六十一尊无头石人群像,这些无头石像也被人们称为“蕃像”或“宾王像”。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是十八座唐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墓。

袁天罡和李淳风为武则天和李治选的这一块宝地,让多少盗墓贼望而却步。这其中便有起义军首领黄巢和盗墓王温韬,此二人面对坚如磐石的乾陵,皆是悻悻而归。乾陵留给我们的不止是它的坚固,还有武则天的无字碑和无头石像。

武则天不但生前是一个传奇,死后同样留有很多的传奇。她是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她生前创造了闻名世界的大唐盛世,死后留下了无字石碑,功过是非留有后人评说,还有这六十一尊无头石像至今依然神秘。

乾陵位于陕西乾县城北的梁山北峰上,在陵墓司马道两旁有华表一对,翼马、驼鸟各一对,石马五对,翁仲十对,石碑两道。司马道东边为无字碑,西边为述圣记碑。无字碑为女皇武则天的象征,至今无人能读懂其中含义。

在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有两组石人群像,西侧有三十二尊,东侧有二十九尊,共六十一尊。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无头守陵人”。这些石像是唐高宗李治驾崩后,各国使节前来吊唁,武则天命人将使节仿真人雕刻成石像,以示纪念。

石人像神态逼真,每尊像都宽腰束带,躬礼侍立。在石像的背部都刻有使节的国别及姓名,有些至今仍可分辨,如“木俱罕国王斯陀勒”、“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等。令人遗憾的是,自明朝以后,这些石像的头都没有了。

关于石像头被毁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专家的考证,这些石人像的头大约是在五百年前的明朝时遭到毁坏的。从宋朝人游师雄留下的考察文字记录可知,当时石像是完好的,而在明朝人李梦阳的记载中石像已经断头。

这些石人像为何全部没头?目前流传甚广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自然灾害说

有部分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石像头部断裂的原因可能是天灾。有资料表明,在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十级左右的强烈地震。由于当时地震发生在半夜,所以致使八十多万人死亡,这就是明朝时的关中大地震。

而乾陵所在的乾县离华县并不远,仅有二百里地。因此乾陵也可能受到强震冲击,据此专家们推断,这场强震是造成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这次受损的不光是石人像,还有其它的动物石像头部也受到损伤。再加之头部比较脆弱,容易断裂。

但这种说法又似乎也有说不通的地方,既然强震能使头部断裂,那么石像就有可能发生倾斜或者被移位,其它的石雕应该也不会安然无恙。能将石像头部剪切断,而且是所有的石人像,这种力应该不是地震所能达到的。

第二种人为破坏说

说唐末时期,有一北方蕃国的藩王来到乾陵,发现其父王的石像立于神道两侧陪伴武则天和李治,他觉得自己父亲也是王,为何要在此陪葬。于是要求唐朝准许其将石像运回去,结果被唐朝拒绝。于是这位蕃王在一怒之下将所有石像的头打掉,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石人头被他敲掉时,他的父王也跟着归西了。

专家研究发现,这六十一尊石人像大多身穿武士袍。有些是身着中原人的右衽长袍,有些身着胡人的左衽长袍。专家从石人像身着的服饰中发现,里面有好多是游牧民族和西域的一些民族。这些石人像恭敬的站立着,双手都抱着笏板。

除了手持笏板外,还有二十多尊石像佩戴着用来装官印的玉袋。从被发现的一尊头像的十三条辫子和脸部特征来看,专家认为这是一个突厥人的头像。因此,石人像原型是突厥人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受到石像可能是在元朝时期被人为破坏。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战争破坏说,这种说法很难站住脚,如果是战争造成的,那不仅仅是头部损毁,石像胳膊、腿和身体都有可能。从石像遭破坏的一致性判断,应该是被人为破坏的。因此,第二种说法的可能性最大,但最终还得考古来定论。

除了无头石人像,乾陵还有一块无字碑也是一个待解之谜团,这些都彰显了武则天的传奇与神秘。这些疑团千百年来众说纷纭,但终是猜测与遐想。


野史也是史









我老家在西安,欢迎大家去玩……,以上去年回老家拍的一些照片。

1971年秋末的一天,陕西省乾县瓜婆岭村的两位村民正在田间劳作。突然,一位村民的锄头碰到了地里一块坚硬的东西。最初他们以为是埋在地里的石头,可是当他们挖开泥土时,发现泥土下并不是什么坚硬的石头,而是一颗雕刻精美的石刻头像。

石像的出现让两位村民大吃一惊,石刻头像为什么会出现在田间地头?两个农民百思不得其解。一位村民忽然想到:石刻头像会不会来自于他们身后那坐神秘的帝王陵———乾陵呢?


乾陵,位于陕西乾县城北的梁山上,距西安80多公里,是唐朝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与他的妻子武则天的合葬陵。

据史书记载,建成后的乾陵规模宏大,仅外城周长就达近40公里。上世纪50年代末,几位村民在一次施工中无意中发现了乾陵的墓道。经考古工作者全面勘察,发现乾陵并没有盗洞的痕迹。乾陵也成为唐代18座帝王陵中唯一未遭盗的一座。

经历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乾陵地面的宏伟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只有司马道两侧120多件巨大的石刻群雕还能让人感受到乾陵昔日的宏伟。这些石刻群雕从开凿到雕刻完成用了20多年的时间。石刻群雕中不仅有神秘的无字碑,也有巨大的石人石狮。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石人像大多身穿圆领紧袖的右衽或左衽武士袍。衽,就是衣襟。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叫左衽。右衽和左衽是区分汉人和胡人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一看衣服,不管你脸长什么样子,就知道你是胡人还是汉人,汉人绝对不会弄左衽。研究人员从61尊石人像所穿的服饰中发现,在这些石像当中不仅有游牧民族,还有西域以及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这61尊石人像双手都抱着笏板。所谓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一般用象牙制成,在上面可以记载上朝要说的事。此外,乾陵石人像中,有20多人佩戴着“玉袋”。所谓玉袋,是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都督、刺史随身携带的装官印的袋子。这就是说,这20余人是身居要职的官员。

据史书记载,石人像在最初竖立时,背部都刻有他们的国名、官职和姓名。然而,现在只有几尊能辨别名字,其他都已模糊不清。

北宋年间,陕西转运史游世雄曾查考过乾陵石人群像,并从当地人那里寻找到石人像背部的人名样本,刻成4块石碑,分别立于东西石人像之前。可惜石碑已经毁坏。

史学家陈国灿先生曾经对61个石人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最后考证出36尊石人像的名字。他认为61尊石人像应该叫61番臣像,其中有些人的生平事迹在唐代史书里有记载。

在唐代史书里记载的这些事迹大多都发生在武则天至唐中宗执政时期,可见这批石人像也是在这个时期雕刻完成,并在武则天下葬乾陵后才被竖立起来。

那么,为什么在乾陵竖立61座番臣像呢?因为这些番臣从身份来说既是少数民族的首领,又是唐王朝任命的官员。所以这批番臣像也显示了唐王朝还吸收了不少少数民族来参加政权的管理。这说明唐王朝不单纯是一个汉民族的政权,也是一个多民族共治的政权。

研究学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明朝嘉靖年间那次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上。

明嘉靖34年,也就是公元1555年1月23日,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震级达到8至11级。由于地震发生在子夜,人们还在熟睡中,致使80多万人死于这次大地震。华县距乾陵只有100多公里,属于震中地带,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关中大地震。

专家们推断,关中大地震是造成61番臣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是61番臣像,许多陵前石像石马毁坏的部分恰好也都是头部。专家分析:除了石像颈部脆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石像的材质。

车友会群主,汽车运动爱好者及创业者,玩越野,玩飘移,利用晚上或者休息的时间,亲自码字,用最精炼和通俗的文字回答车主的各类问题,想看更多汽车知识分享请关注并点赞,谢谢!


车问诊


乾陵——一座埋葬两位皇帝的皇陵!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前前后后总共出现了几百位皇帝。或因功绩卓著得以名垂青史,或因碌碌无为而成泛泛之辈,或好穷兵黩武成为褒贬不一!然而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几乎全部都是男性,而之所以用“几乎”这个词,就是因为武则天做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式女皇帝!

而武则天去世后与自己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因此乾陵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埋葬了两位皇帝的皇陵。由于大唐王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和万邦来朝的盛世景象。因此在通往乾陵的墓道两旁,共计有61座蕃臣石像!以此体现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唐王朝的大国雄风和万邦来朝的盛况。

然而当我们今天踏上乾陵这片风水宝地时,看到的却是61座没有人头的蕃臣石像!至于这些蕃臣石像的头颅去了哪里?今天的我们不得而知。毕竟从乾陵修建完成至今已有1300余年。漫长的历史长河经历了无数的战乱、纷争、入侵、饥荒…大量的历史真相没有记录下来。


但是可能得几种结果还是被热爱历史的人们发掘了出来。有人说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李隆基率领亲兵卫队逃往蜀中,太子李亨前往甘肃灵武。大唐王朝的东都洛阳和首都长安相继沦陷后被叛军所占领。安禄山所率领的叛军,很可能侵扰了唐朝的皇陵、尤其是刚刚修建完成几十年的乾陵身上。然而一无所获的安禄山及手下叛军将对大唐的愤怒和情绪发泄在了这些蕃臣石像身上。砍去了蕃臣石像的头颅。并且砸碎因此再无踪迹可寻。

当然除了距离武则天最近的安史之乱以外,还有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大唐王朝灭亡之后,天下更是陷入动乱之中。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的中国以及丧失了保护的大唐皇陵很可能遭到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后建立了政权的破坏。当然其后历史中的每一次动乱时期都可能对乾陵中的蕃臣造成破坏,我们无从查证但却也是一种可能。

有专家提出乾陵蕃臣石像的头颅可能毁于大地震时的破坏!明朝嘉靖年间,陕西华县附近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因为乾陵所在地区距离地震中心距离约100公里左右。因此也是地震重灾区之一。因此就有专家提出,可能是由于地震时期发生剧烈震动,蕃臣石像震倒后头颅摔断。毕竟头颅和身体之间的脖子处是石像最薄弱的地方。


但是倘若61座蕃臣石像在地震中全部被震倒,而且巧合的是偏偏都是只震断了脖颈部,这又有点讲不通。毕竟我们知道石头的断裂并非都只发生在最细的地方。这还要看石头的材质、石材纹理的走向和发育。因此尽管这是一种可能但没有太多的历史佐证和科学依据。

当然也有人提出说,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次严重的旱灾饥荒。当地百姓求雨不得而请人算了一卦。算卦的人讲是因为乾陵的蕃臣石像影响了当地的风水。才导致当地风不调,雨不顺。于是当地的百姓在听清了他人的蛊惑之后将乾陵的蕃臣石像头颅全部砸去。才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然而陕西西安乃十三朝古都,当地百姓从古到今对于历史的尊重和历史文物的保护远比其他地区的人们更为用心,更为骄傲。因此如果说是当地老百姓破坏了当地皇陵的石像建筑物。其实也很难讲通!

那么你觉得乾陵六十一蕃臣像的头颅到底是为何又是被何人而被砸掉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