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當鈴木維特拉變成了“五菱宏光”

儘管我們認為鈴木只擅長於做小車(似乎事實上也是如此),但多年來他們其實也做了一些嘗試,

除了Kizashi以外,XL7就是另外一個很好的例子了。

當鈴木維特拉變成了“五菱宏光”

最早的的XL7在1998年於北美市場正式登場,其基於早1年前發售的第二代Vitara打造而成(初代正確名字為XL-7,也有部分地區稱為Grand Vitara XL-7,考據了一些型錄以及官圖,其實北美市場也同樣有Grand Vitara XL-7之字樣)。在日本市場則到2000年才正式出道,其Grand Escudo的命名,也更容易讓人清楚瞭解它與Escudo之間的關係。以日規為例,新車在原本的基礎上,主要延長了車長/軸距,使其得以擁有第三排座位,加大碼XL的7人座車,正是它的名字來源。

當鈴木維特拉變成了“五菱宏光”

僅此一代的Grand Escudo

拉長了底盤,但XL-7的整體規格其實和Vitara未有太大差距,譬如它依然秉承“良好的通過性,同時保持城市行走的舒適”之主旋律;有著延續自初代車型的梯形車架結構基礎上,後懸架升級為五連桿後軸式;轉向系統經過升級;座椅也有更高的便利性。

當鈴木維特拉變成了“五菱宏光”

比較特殊的地方,除了可以為額外兩個乘客提供還算可以的乘坐空間以外,便是那副

2.7L的V6機器(也有一些地區採用與普通Vitara一樣的2.5L機器,歐洲還有柴油版本)了。這副在鈴木產品線中絕對稱得上大排量的H27A,它屬於鈴木的H系6缸發動機陣列,H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的H20A,這副機器由鈴木聯同豐田&馬自達開發,之後的一系列H系,包括H27A在內,也參考了豐田&馬自達提供的經驗。但H27A卻是唯一沒被用在鈴木以外車型的H系發動機,某程度上也能感受到鈴木對這款7人SUV的重視。

當鈴木維特拉變成了“五菱宏光”

後期款XL-7

在經歷了常規的小改款,並推出了一些特別版本車型後,初代XL-7在2005/2006年停售,第二代車型也隨之到來,但因為MPV的持續熱潮,在日本市場未有優秀表現的Grand Escudo就被取消了。

當鈴木維特拉變成了“五菱宏光”

FIS世界盃特別限定版

第二代車型更名為XL7,較之上代車型的變動,遠比這拿掉橫槓的名字大得多。首先是它的底盤,XL7不再基於Vitara打造,而是採用了通用的Thata平臺,區別於同年份新一代Vitara那種將車身與梯形車架一體化這種依舊硬核的形式,好基友的Thata則是個更富有城市文明氣息的FF佈局平臺,至於發動機,它的3.6L機器,同樣來自通用——簡單地說,除了外觀有點個人特色,內飾有一些小變化,能坐7個人以外,基本上跟你買一臺雪佛蘭科帕奇沒有多少分別。

當鈴木維特拉變成了“五菱宏光”


當鈴木維特拉變成了“五菱宏光”

因為銷量慘淡的原因,僅僅3年後鈴木就停掉了XL7,兩代車型的蕭條,似乎再一次證明鈴木只適合穩守小車市場,無論從技術,品牌等層面去考慮,鈴木似乎更適合小而精。

當鈴木維特拉變成了“五菱宏光”

時隔超10年,2020年,鈴木再次重啟XL7這個名字,但這次既不在日本,也不在北美市場,而是選擇了印度尼西亞,我並沒有任何歧視東南亞市場的意思,但看到這個名字,你大概也會想到這是一臺怎麼樣的車了。

當鈴木維特拉變成了“五菱宏光”

這臺售價2.3億印尼盧比(摺合11萬6118元9毛7人民幣)的神車有何特別?不同於以往的旗艦級SUV定位,此番推出的XL7,乃是在東南亞市場久負盛名的MPV車款Ertiga之變體,你可以將Ertiga理解成一臺五菱宏光,也可能是一臺更貴的寶駿730,而XL7,則是它的跨界版本,沒辦法,儘管Ertiga推出至今已經賣出超過50萬臺(這個數據僅為印度市場,目前佔當地MPV市場份額達36%),但面對市場上一系列以跨界MPV為定位的對手,作為老大哥自然也要進行反擊了。

當鈴木維特拉變成了“五菱宏光”

所以去年鈴木就在印度市場推出了XL6,而這次的XL7則可以簡單地視作其7座版本,不要以為別人的市場很落後,在XL7上,你可以看到LED自動大燈,8英寸中控屏,自動空調,流媒體後視鏡,帶製冷功能的杯架,還有鈴木獨門的HEARTECT高剛性輕量化底盤技術…至於動力方面,1.5L+5MT/4AT,依然秉承了夠用就好的原則。

當鈴木維特拉變成了“五菱宏光”

從Vitara到“五菱宏光”,某種意義上XL7可謂經歷了質的變化,儘管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你可能覺得全新的XL7雖然還有7個座椅,勉強來說還是一臺SUV,卻丟了靈魂。但對於廠商來說,在不丟棄自我特色的前提下,做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才是正確的生存之道。

輪到你說:

對於退出中國的鈴木,你有什麼想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